孩子免疫力的强弱有先天因素的影响,更有后天环境的作用。父母应从小开始,从生活的各个方面着手,训练孩子的免疫力。日常饮食、睡眠、运动、情绪,甚至是疾病,只要做对了,就会让孩子的免疫系统得到强化。
先天因素是造就孩子健壮身体的基石,孩子后天体质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先天禀赋”。这种“先天禀赋”,既包括父母的遗传特性,又包括胎儿在子宫内的发育情况及营养状态,也包括母体在妊娠期间给予的各种影响。可以说,想要孩子出生后免疫力强、少生病,就要从胎儿期开始扎根。
在备孕期,男女双方都应调养好身体,让身体制造出优质的生殖细胞,然后再开始“造人计划”。
在怀孕期间,孕妈妈应保持多样化饮食,并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以保证机体摄入均衡、合理的营养。同时,应注意少吃过度加工的食品、垃圾食品,少喝含咖啡因的饮料等。
孕期应保持作息规律、适度运动,孕妈妈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保证自身的免疫力,有助于孕育出健康的胎儿。
孕妈妈情绪激发出的一些激素或物质会通过胎盘传输给胎儿,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和其他器官的发育。因此,孕妈妈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对胎儿未来的身体素质、性格、智力等都可能会形成影响。
妊娠期应尽量避免生病,即便不慎患病,也应积极采取补救措施。研究显示,孕妈妈在妊娠期间所患疾病,或多或少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和出生后的体质,且孕期疾病越严重,孩子出生后的免疫力越弱。
母乳营养丰富,是出生6个月内婴儿的全部营养来源。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及抗感染物质,如溶菌酶、抗葡萄糖球菌因子、双歧因子、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这些物质在新生儿的防御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增强宝宝的免疫功能及抗病能力、预防感染、促进宝宝的胃肠道发育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尚未形成健全免疫系统的小婴儿来说,这些免疫成分是保证其不生病的重要基础,而母乳的这些功能是其他任何乳制品都无法替代的。
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美国儿科学会以及中国营养学会均建议:6月龄内的婴儿应坚持纯母乳喂养;满6月龄至2岁的婴儿应继续母乳喂养,同时根据其发育情况合理添加辅食。因此,每一位妈妈都应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坚持母乳喂养,并至少要保证纯母乳喂养6个月,如果有条件,母乳喂养可持续到宝宝2岁。
纯母乳喂养应成为每个妈妈的首要目标,如果母乳不足,妈妈不应轻易放弃,应及时查明原因,排除障碍,并采取积极的催乳方法。经过专业人员指导和各种努力后,乳汁分泌仍不足,才能考虑结合配方奶喂养。
如果妈妈有条件,不建议6月龄前放弃母乳喂养而选择配方奶喂养。虽然婴儿配方奶是以母乳为蓝本制作而成的,但依然不能与母乳相媲美,只能作为不能母乳喂养时的无奈选择,或母乳不足时对母乳的补充。
即使宝宝生病仍应坚持母乳喂养。母乳中的免疫因子和其他营养成分能促进宝宝的康复。如果宝宝需要治疗,妈妈应陪同宝宝一起住院。住院时应尽量母婴同室,方便随时哺喂宝宝。如果条件不允许,妈妈应坚持挤奶喂养宝宝,以保证宝宝生病期间的母乳供应。
由于母婴身体情况(如婴儿患有半乳糖血症,母亲患有HIV和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结核病等),不能用纯母乳喂养婴儿时,宜选择适合6月龄内婴儿的配方奶喂养。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但其体内的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对疾病,尤其是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抵抗力还很弱。这时,科学地对孩子进行疫苗接种是十分有必要的。疫苗能够刺激孩子的身体产生抵御相应疾病的抗体,使孩子的免疫系统接受“实战训练”,降低或避免感染某些危险的传染病,有效保护孩子的健康。
孩子出生后就应接种相关疫苗,出生1个月内,应到接种单位办理免疫预防接种证,并按说明按时为孩子进行疫苗接种。预防接种证是孩子入托、入学都需要查验的证件,因此一定要妥善保管。
中国卫生防疫部门按照传染病的传染性、流行性及危害程度,把疫苗分为两类,一类是计划内疫苗,一类是计划外疫苗。
计划内疫苗即一类疫苗,主要预防严重的、不论孩子体质强弱都易被感染的,且传染性极强、致死率和致残率都极高的传染性疾病。这类疫苗由国家出资,所有的小宝宝都应接种。主要有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麻腮风疫苗、A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等。
计划外疫苗即二类疫苗,主要用来预防传染性、流行性和危害性相对较低,但仍会对孩子造成一定危害的传染性疾病。这类疫苗多由父母自愿自费、根据孩子实际情况选择性接种。主要有肺炎疫苗、水痘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流感疫苗等。
一般来说,接种疫苗后孩子不会有太强烈的反应,但可能会出现少许不适,如轻微发热、腹泻、皮疹等,多属于正常现象,父母不用过于担心。
若孩子出现轻微食欲不振、烦躁、哭闹等现象,家长不必过于担心,但反应强烈且持续时间长,家长应立刻带孩子就医。
如果孩子出现轻微腹泻,应注意多喝水、多休息,一般两三天就能复原。如果腹泻严重,持续3天以上不见好转,应及时就诊。
接种导致的发热多在37.5℃以下,注意多休息、多喝水,两三天即可恢复。少数疫苗(如百白破疫苗)可引起38.5℃左右的发热,应注意观察,如果孩子体温持续偏高,及时就医。
接种后孩子可能会出现皮疹。麻疹疫苗、风疹疫苗、腮腺炎疫苗接种后5~7天内可能出现稀疏皮疹,7~10天后消退;水痘疫苗接种后12~21天内可能会出现少量丘疹、水疱,注意护理后很快可痊愈。
为了让预防接种更好地保护孩子,父母应了解预防接种的相关禁忌。
有先天性免疫缺陷或近期使用过免疫制剂的孩子,不能接种卡介苗、麻疹疫苗等。
对鸡蛋过敏的孩子,不能接种麻疹疫苗;牛奶过敏儿不能服用小儿麻痹糖丸(以口服的方式进行接种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有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孩子,不宜接种百日咳疫苗、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
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且未过检疫期,或患传染病后处于恢复期的孩子,都不宜接种。
如果孩子身体不舒服,有腹泻、咳嗽或呕吐等症状,应等病好后两周再接种;因疾病引起的超过37.5℃的发热,要等疾病痊愈后再接种。
给孩子接种疫苗,可以有效地抵御传染病的侵袭,但并非就完全免疫了传染疾病。因此,免疫接种的效果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预防接种后,体内产生的有效免疫时间是有限的,超过期限,通过免疫获得的特定免疫能力就会消失。
一旦细菌或病毒的传染力超过了体内的免疫力,即使接种过疫苗,也依然可能患病。
有的疫苗有特殊的用法,如使用不当,可能导致接种无效,依然有患病可能。比如,小儿麻痹糖丸只能以冷开水口服,如果是热开水化开后口服就无效。
每个人都存在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会导致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数量不同,免疫力的强弱自然也不同。在同样的条件下,免疫力弱的人更容易感染疾病。
儿童年(月)龄达到相应疫苗的起始接种年(月)龄时,应尽早接种,建议在下述推荐的年龄之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14岁以下的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
注:
①选择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选择乙脑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四剂次接种程序;乙脑灭活疫苗第1、2剂间隔7~10天。
②选择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一剂次接种程序;选择甲肝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
孩子生病并非完全是坏事,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能锻炼孩子的免疫系统,使之更“成熟”。当细菌和病毒等侵犯孩子的身体时,机体发生了病变,免疫系统就会产生防御反应。可以说,生病是孩子的身体受到伤害后的一种防抗形式,是为了适应身体环境改变的一种保护性措施。生病后,身体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免疫功能,用来对抗和战胜疾病,因而每次患病孩子的免疫力都会得到锻炼和强化,慢慢地,孩子会更加适应周围的生存环境,身体也会变得更为强壮。
当然,孩子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还很薄弱,当受到大量的病菌攻击时也可能难以抵御。因此,无论孩子是生了“小病”还是“大病”,都要引起父母的重视,必要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饮食营养是孩子免疫力之源,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多样化、营养均衡,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食物结构中富含免疫成分的食品的比重。
坚持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满6月龄后及时添加辅食,2岁以后逐渐断离母乳,并逐渐培养孩子健康的膳食结构及良好的饮食习惯。
给孩子吃适量的粗粮、种类多样的蔬菜和水果,并注意饮食的荤素搭配、干稀搭配、粗细搭配等。
注重富含免疫成分的食品的摄入,如富含维生素、优质蛋白质、益生菌以及铁、锌、硒等营养素的食品。
水有助于保持口腔、鼻腔与气管黏膜的湿润,黏膜是抵抗病菌的重要防线,应鼓励孩子多喝温白开水。
研究发现,人在睡眠状态下,体内的激素会发生一些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增强人的免疫力。充足的睡眠还能使孩子的身体保持精力充沛,从而减轻免疫系统的负担。那么,如何保证孩子拥有高质量的睡眠呢?
尽量让孩子在晚上20点左右进入睡眠状态,最晚也不要超过22点。
从小开始,帮助孩子建立规律作息,起床、饮食、活动、睡觉等,都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尤其是婴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良好睡眠习惯的重要时期,家长应引起重视。
注重白天的“小睡”。孩子白天的活动量很大,应引导孩子养成睡午觉的习惯。
孩子的睡眠环境应安静(但不必完全静音)、舒适、温度和湿度适宜,寝具干净、柔软。
适当的运动与游戏可以增加孩子免疫细胞的活力,帮助孩子对抗体内的致病物质。孩子参加运动的方式很多,对于低龄儿童来说,游戏就是很好的运动方式。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中,通过游戏,不仅身体力量得到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也会增强许多。大一些的孩子,父母还可以经常带他们参加户外运动,比如经常带孩子到充满新鲜空气的大自然中散步、跑跳、玩耍等,都非常利于孩子的健康。注意,孩子的户外锻炼应遵循适度、适量、持之以恒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运动时不宜穿得过多,捂得过于严实,否则都无法达到锻炼的效果,反而容易使免疫力下降。
良好的情绪能使孩子的免疫系统发挥出更大的效应。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良好的情绪多来源于父母。
父母从小多陪伴孩子,多抱孩子,多对孩子说“我爱你”,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安全感充足的孩子通常拥有良好的情绪;平时要鼓励孩子多微笑,培养其开朗、乐观的性格;为孩子营造正面且温暖的家庭环境,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更不能因此将负面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同时,注意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在教育孩子时,不要总拿自家孩子与其他孩子相比较;另外,经常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或运动,比如游泳,也可以帮助孩子释放压力、获得良好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