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师之有魂,璀璨青春

“开学第一课”该怎么“开”

【篇一】开学演讲,不妨多谈谈常识

彼岸花开,九月已来。

雄赳赳,气昂昂,开学啦!

2019年开学季,诸多学校在9月1日举办开学典礼,校长们纷纷发表开学演讲。

2019年杭二中适逢120周年校庆,校长尚可做了以《赓续初心,百廿再出发》为题的开学演讲,对二中学子提出“三个期待”:一是期待二中人心中要有梦,二是期待二中人脚下要有路,三是期待二中人眼中要有光。向来倡导“高境界做人,高水平学习,高品质生活”的尚可校长,他的演讲可不是“尚可”,往往都是一篇篇精彩文章,今年更是“相约共守望一色,激情与文采齐飞”。

这一天,杭州学军中学校长陈萍发表的演讲很实在,阐述学校以培养有德有识有才的领军人作为目标:领军人除了要具备睿智的头脑,更需要在人格上富有魅力,在品格上成为模范;领军人还要有不凡的体魄,要摘掉眼镜,减掉肥胖,健硕身体,做到内外健康,身心向好,“无体育,不青春”;领军人还要兼具美的眼光和热爱劳动的态度,因为创造和创新离不开审美和实践。

这一天,在杭州高级中学的开学典礼上,校长蔡小雄发表了题为《我们就是杭高的光》的主题演讲,希望学子们心中有国、有家、有校,行动用心、用智、用情,脚下奋进、拼搏、追赶……

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对教育来说重要的是尊重规律、尊重常识。相比许多大学校长“高大上”的开学致辞,我觉得杭州的中学校长们的开学演讲实在很多,从实际出发,尊重事实与常识。所谓教育,就是无形的东西决定有形的东西,看不见的决定看得见的。从中学到大学,正是灵魂蓬勃生长的时候。校长们的高度,决定了学校的高度;校长们的思想,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好的开学演讲,一定要从常识出发,最终回归常识。

早在1935年,也就是竺可桢出任浙江大学校长的前一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大学前身之一)创立20周年之际,作为曾经的教师,竺可桢在纪念会上发表了一个著名的演讲,题目就是《常识之重要》,一开始他就说:“今吾所欲言,则为‘常识’。常识两字,视甚浅显,然一事之成败,往往视常识之完缺为断。一国之领袖,若无常识,则其结果,可以灭国亡种,而不自知。”

竺可桢接着阐述教育之常识:“大学教育之目的,在于养成一国之领导人才,一方提倡人格教育,一方研讨专门智识,而尤重于锻炼人之思想,使之正大精确,独立不阿,遇事不为习俗所囿,不崇拜偶像,不盲从潮流,唯其能运用一己之思想,此所以曾受真正大学教育者之富于常识也。”这一段话,每一句都是真正的金句。这里所言的“领导人才”,亦同今日之“领军人”,属于高境界之人,以正大思想为要,有“智识”而不仅仅是有“知识”也。

“科学无他,乃有组织之常识而已。”在这篇不长的演讲最后,竺可桢用不短的篇幅,批判了一系列的“缺乏常识”:缺乏常识以致工商业失败,缺乏常识致使亡国之祸迫在眉睫,还有经济上缺乏常识、军事上缺乏常识,最后直言“大学校长不置图书,但事建筑馆舍,耗费至数千百万之巨,是为办学者之缺乏常识”,并感喟“常识亦甚难言矣”。

杭商传媒记者问杭州二中校长尚可:美好教育是怎样的?尚可校长说:“能够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种,使他向往光明,让他的人生更美好的教育,是美好教育;能够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是美好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多样发展的教育,是美好教育。”是的,真正的美好教育,一定是尊重常识、从常识出发的教育,是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所以,在这句回答中,在“尊重教育规律”前面,可以再加入“尊重常识”四个字。

【篇二】“业余教师”的开学第一课

秋天悄然而至,一眨眼又开学了。2020年8月30日,杭州云谷学校开学典礼,马云讲了一个多小时的“开学第一课”,他开宗明义:“一般开学第一课给孩子上,我认为我们应该给家长上。”这一下子就说到了点子上。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让家长明白教育的要义、培养的路径、正确的方法,比什么都紧要。

云谷学校由阿里巴巴合伙人出资创建,是15年制国际化学校,其使命是“让每一位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该校有句话特别好:“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家长如果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就没有指望。

今天我们如何当家长?这是绕不过去的问题。马云直言,家长们应该每天问自己三个问题:今天有没有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比?是不是因为分数着急了?有没有不倾听不尊重自己的孩子?三个问题都很“扎心”。当下的家长,跟别人比较、为分数着急、不尊重孩子,其实是普遍现象,背后是挥之不去的焦虑——深深的教育焦虑。

“很多家庭,都有一个焦虑的妈妈和一个暴躁的爸爸。”马云说,“家长的心态影响了孩子的心态,家长的焦虑又影响了学校的心态。”对于家长们的焦虑,马云说:“如果觉得管孩子很累很烦,一定是你做错了!”

有时家长的焦虑是多么的可笑可叹又可怜。家长们对教育普遍有三大崇拜:成绩崇拜、牛校崇拜、状元崇拜。而事实上,成绩也好,牛校也好,状元也好,都是金字塔塔尖,本来就是少数,“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也就好了,但很多家长硬要去追求,不,要孩子去追求、去实现——不少家长,其实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或者是粗鄙的利己主义者。孩子那么小,高中毕业前还不到18岁,你却要他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这一路上,多少家长无比焦虑,简直是“火烧山林”。

孩子什么时候轻松起来了,什么时候就开始有希望了;而家长自己什么时候轻松起来了,孩子什么时候才可能变得轻松。但焦虑的家长,总是拼命把孩子送往一个个培训班。某栋楼若有培训机构,电梯里往往都塞满学生和家长,有的家长简直就是把孩子“押赴刑场”。曾有个消息刷屏:河南鹤壁周女士,缴费22.76万元,把孩子送进培训学校,辅导初三学业,谋求考取重点高中,但成绩下来一看,总分只有200多分,物理更是只考了2分!那些市场化、欺诈化,以捞钱为第一目的的教育培训机构,如何毁人不倦,我们就不说了,最应该说道说道的,就是“这家长怎么当的”。

教师出身、热爱教育的马云,这样劝说家长:“上兴趣班不是为了加分,而是真正为孩子找到一个兴趣。真正热爱一样东西以后,兴趣就是他的动力,会远远超过你的想象。”是的,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能够引导孩子“天天向上”,如果为了加分而培训,就不是兴趣的培养,而是兴趣的扼杀。

正确对待孩子,正确培育孩子,正确引导孩子走上正确之路,家长的责任重。真的不能走铺满鲜花的歧路,因为花下面就是陷阱,掉下去和怎么掉下去都不知道,那才是最可悲可怕的。

【篇三】学校和教师自己也需要“开学第一课”

2021年9月1日,开学日。杭州钱学森学校刚刚竣工,即将开学。上城区这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建筑风格主打“南宋风”,公众期待今后的办学能够对得起“钱学森”这个非凡的名字。

开学伊始,往往有各种“开学第一课”。杭州一些学校提前举行“开学第一课”,很现实、很鲜活:8月29日,富阳东洲街道“开学第一课”放在葡萄园,那是富春江畔的乡土版“开学第一课”;8月30日,杭州市天水小学“开学第一课”进入交通治理VR体验中心,上的是安全教育第一课,因为“安全第一”。那么杭州钱学森学校如果举办“开学第一课”,则完全可以从钱学森、钱学森故居、钱学森学校的命名讲起……

学校和教师自己也需要“开学第一课”。因为新学期有许多新变化、新要求,比如放学时间有变化,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9月1日起实施,其中明确规定“学校不得设置侵犯学生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规定“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组织学生集体补课”等,学校管理者和老师们自己如果不熟悉,那怎么能执行得好?

8月30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义务教育学校新学期开学后的“四个严格”:①严格执行均衡编班的法律规定,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②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③严格执行作业管理规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④严格执行考试管理规定,不得违规组织考试,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

为切实降低学生考试压力,教育部还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这是落实学校承担“双减”工作任务之必需。“双减”督导,被列为2021年教育督导工作“一号工程”。校外培训机构无证照培训、虚假宣传、超标超前培训,等等,都可以实名举报。

这些有关教育教学和“双减”的要求,学校和老师首先要入耳入心,方能落实到行动之中。

国家推动“双减”,在严厉打击违规违法的校外教培的同时,校内教学质量能否切实得到提升、教育资源是否切实趋向均衡,成为政策是否可持续执行的关键之一。教育培养,有两种模式对比鲜明:一种是“掐尖模式”,如衡水模式的办学;一种是“均衡模式”,学生均衡编班,教师轮岗交流……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进教育公平,北京市已明确:在新学期将大比例推进公办学校校长交流轮换、骨干教师均衡配置、普通教师派位轮岗。

学校和老师们都应清晰地明白:“双减”目标真正实现之日,也是学校教师自身减负之时。 mHSUqb6ve1zU27NAf4IuWLpwOOT0XmJQKPe0WjdJBtFJHo0EkBQdHg0K1EZgrrS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