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情怀与教育

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社会负有重任大责。培育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首先社会要有责任感,切实负起社会责任。

那么,什么是家国情怀?

在古代,北宋哲学家张载的“横渠四句”所说的正是家国情怀的内核:“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传统儒家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在现代,北京电影学院崔卫平教授的名句,是极佳的诠释:

你所站立的地方

正是你的中国

你怎么样

中国便怎么样

你是什么

中国便是什么

你有光明

中国便不黑暗

而我本人,则是强调,一个人,尤其是青少年,需要具备“6个有”:有信仰、有灵魂、有情怀、有敬畏、有底线、有边界。如果缺失了其中任何一个,那么“家国情怀”就会变成一句空话。与大时代同行,我们需要用真爱拥抱理想信念,用真心追求家国情怀,用真意提升综合素养,用真情引领使命担当。

在社会层面,要培育青少年的家国情怀,须提升青少年的科学人文精神,这是一种内核需求。北大博导任定成教授曾说:“对一个民族而言,缺失人文的科学是麻木的,缺失科学的人文是软弱的,双重缺失则是愚昧的。”这很好地说明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2020年4月19日,杭州中学生的“开学第一课”,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和大家分享的8个字是“独立思考、尊重科学”。前者关乎人文品格,后者关乎科学素养。

科学人文精神,有三大关键因素:一是理性思维,二是质疑批判,三是启蒙探索。培养敬畏自然的伦理精神、弘扬求真求实的探索精神,用“科普之翼”提升精神免疫力,是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之必须。

然而,社会公众科学素养的短板普遍存在,古今中外都一样。这是一个寓言式的故事:话说美国有个中学生,就一种名叫一氧化二氢的物质存在的危险与危害,进行了一个“是否该禁止”的公众调查。一氧化二氢如果摄取过多会导致多尿,甚至中毒;处于气体状态时,它能引起人体严重灼伤;吸入肺部能致命;在癌症病人的肿瘤中已发现该物质……50个接受调查者中,43人明确表示该禁止使用该物质,6人表示应继续研究观察。美国一个小城市还曾火速拟定了一项法令草案,以控制一氧化二氢可能带来的“致命危机”……

所谓一氧化二氢,其实就是水。可见社会公众科学素养之薄弱。

不久前出现的几个焦点新闻,不由得让人很担心:

在昆明,一小学六年级学生,竟然写出《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的论文,获云南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小学组三等奖。

在武汉市,有两名李姓“姐妹花”小学生,一个读三年级,一个读五年级,弄出《茶多酚的抗肿瘤实验研究》成果,同样获全国小学组三等奖。

小学生如此“厉害”,其实背后有着不一样的爸爸。昆明那个的得奖已被撤销,武汉那个愣是说“孩子自己完成的”。有媒体曝光:武汉小学生姐妹俩的实验本身就是违规的,因为两人不具备动物实验者资格;其指导老师是姐妹俩的父亲的直属下级。

科学研究要实事求是,但弄虚作假、拼爹拼娘竟发生在小学生身上。所以有网友讽刺道:小学生“抗癌”论文,就像癌细胞一样给社会带来伤害!

少年儿童,多名利思想,少家国情怀,缺科学素质——这个在本质上就是任定成教授所说的人文与科学的“双重缺失”。

传播科学人文思想、弘扬科学人文精神、提高全民族科学人文素质,务必从娃娃抓起。

当下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家国情怀教育和引导”怎么做。

第一,救孩子先要救大人,教育孩子先要教育家长。

父母要对自己负责,对孩子负责,更要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真正具有家国情怀、远大目光的家长,一定是有人生大格局的。像“时代楷模”陈立群校长,就是家长们学习的好榜样。杭州学军中学原校长陈立群,不要民办高中开出的百万年薪,而是远赴千里外的国家级贫困县——贵州台江县民族中学支教,他的要求仅仅是“解决吃住”,其余“分文不取”。陈立群校长是理论和实践都一流的中学教育专家,此前已写作出版了16本关于教育的书,但人们可能想不到,他连个正高职称都没有,他说:“我一不炒房产,二不炒股票,既不是特级教师,也没有正高职称,我不会去争这些东西,我到现在住的还是政府的经济适用房。”如果没有博大的家国情怀,如果没有非凡的人生大格局,陈立群校长就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2020年12月,一部关于陈立群校长事迹的广播剧——《苗疆的早晨》已制作完成;而讲述“时代楷模”陈立群先进事迹的《燃灯者》2020年4月已由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讲述“时代楷模”陈立群先进事迹、聚焦教育扶贫的纪实文学热血之作。《燃灯者》通过讲述这样一位有情怀、有思考、有经验的教育专家的感人事迹,让读者在感动中看到陈立群校长是真正具有家国情怀的时代楷模,是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领者。

所有的“立人”教育,都需要好榜样,家长们应该带领自己的孩子学习陈立群,从而使自己和孩子都拥有博大的家国情怀。唯有真正拥有家国情怀、大格局,才能真正拥有诗和远方。

2020年6月23日,北斗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至此,中国耗时26年,投入超120亿美元,总计将59颗人造卫星送入苍穹。苍穹之下,这群造星星的人可谓星汉灿烂——参与人数超30万,平均年龄31岁;他们心志如一,默默努力,拥有的正是家国情怀。

第二,在制度设计、制度安排上,要引导学生回归初心、回归单纯。

就拿学生竞赛来说,在制度设计、制度安排上,要克服功利心,不与升学挂钩,要引导参赛的青少年学子回归初心、回归单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分为高中、初中、小学三个组别,其中小学生还是儿童,就被列为“青少年”。这样的“科技创新”竞赛,完全违反科学规律、违背科学精神,助力弄虚作假、助长不正之风。这种完全跑偏的“小学组”竞赛,就该撤销。

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坚决避免参赛项目明显不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现象的发生;明确规定,任何竞赛奖项均不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加分依据。希望这种“一刀切”能够真正切到位。

回归单纯,回归初心,十分重要,非常必要。我在学生时代,20世纪70年代末,参加全县语文竞赛,成绩名列前茅,那时的竞赛就是纯粹地鼓励人,激励我一辈子爱语文、爱写作,真好!

第三,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要切实负起社会责任。

众所周知,现在是全媒体、新媒体、自媒体、融媒体、社交媒体时代,媒体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新媒体领域,流行“算法分发”,通过“算法分发”进行“算法推送”,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变成“信息投喂”。青少年在“信息投喂”之下,很可能会钻进“信息茧房”里出不来。所以,“算法分发”不能把所有决策都交给机器,需要“机器+人工”不断纠偏,从而设计、监督并管理“算法模型”,进而端正媒体导向。

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要切实负起社会责任,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悄然戕害青少年。我们看到,有些媒体为了利益,搞各种小孩子的比赛。比如杭州某报联合一些单位搞的所谓“童谣大赛”,我就看过诸多获奖的“童谣”,这哪里是孩子写的童谣?多数恐怕是在成年人的帮助下弄出来的,成人“创作”的痕迹太过明显,这其实也是一种弄虚作假,无论是组织这样的比赛还是参加这样的比赛,都没有多少正向的意义。

当然,社交媒体、网络媒体也有做得好的典型例子,比如有嘉宾在《奇葩说》中“炮轰”清华学霸梁植,可谓振聋发聩。梁植作为清华大学“风云人物”、新闻传播学博士,是校长老师眼里最优秀的学生之一,他来参加节目,竟然问的是“毕业后我该找什么工作”。嘉宾的一番话是这样的:“一个大名校是干什么的?名校是镇国重器,名校培养你是为了让国家相信真理,不是用来找工作用的,你明白吗?一个名校生走到这里来……在这问我们你该找个什么工作,你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这才是有家国情怀的高水平的认知,这才是震撼人心的声音!

第四,要把“位卑未敢忘忧民”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在家国情怀的基础上还要有“人类情怀”。

青少年和家长,不能心中“只装着自己”。我们要“位卑未敢忘忧国”,更要“位卑未敢忘忧民”,要把老百姓装在心中。古便有屈原在《离骚》中感人至深的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都是“未敢忘忧民”,是对民生民瘼真正的关心关切。

“人类情怀”则是把全人类放在心上,我们要把“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变成“胸怀世界,放眼祖国”,要站在世界看国家,不要站在国家看世界;否则可能成为“爱国贼”,成为狭隘民族主义者,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一定要做爱国者,而不做“爱国贼”,要爱国,而不要害国,绝不能成为狭隘民族主义集大成者。

华为任正非,就一直站在世界的高度看国家、看企业,而不是站在国家、企业的高度看世界,这就是真正的站得高、看得远,真正做到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值得青少年们学习。

总而言之,我们着眼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实现社会在青少年家国情怀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是重任大责。青少年是种子,是花朵,是未来的希望。只要拥有好的种子、好的土壤和好的环境,我们就完全可以相信“种子的力量”。 VvYk+as/Xr448UOXXCCdwhHfT7RUWan5Oh5OAh2jWUvzsNFyCbohtiQVya0Ms1v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