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5年后的那句“对不起”

2016年,在辽宁沈阳,一位有着28年教龄的杨老师,要对15年前一个被他严厉批评的女生致歉。当年在课堂练习时,仅仅因为一道题没答对,杨老师就将她赶出了教室。这个学生家境贫困,读书不太灵光,平常考分很低,经过老师这一次的“严打”,她更加一蹶不振,高考名落孙山。后来杨老师看到她在一个烧烤摊为客人端盘子,打心底里非常自责,而且一直持续到现在:“这件事还在折磨着我,我想真诚地对孩子说:对不起!”

15年后的这句“对不起”,正是善良的杨老师送给教育的金玉良言。对于教育的认知已经大有提高的杨老师,面对记者说出了心声:“当老师走出成绩的怪圈后,会发现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老师的职责不是淘汰学生,而是要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教育是立人,是让人自信的,教育不是让人自卑的;教育应发掘每个人的兴趣、长处,教育不应把每个人变成一模一样的“标准答案”。这位杨老师可贵的地方,在于他认识到过去的自己错了,错了就要反省,就要改正,至少得说声“对不起”!只可惜,这样勇于反省甚至道歉的老师太少了。

课堂练习、课外作业,课堂答错要被赶出教室,课外完不成作业受到的惩罚就更多了。“作业治教”,是许多老师最喜欢、最擅长的教育方式、教学方法,不仅“作业依赖”,甚至“作业崇拜”,过去是小学生作业多,现在连幼儿园都布置了不少“家庭作业”,而且作业越来越“奇葩”,甚至家长费老大的劲都难以完成。而我国《幼儿园管理条例》第16条规定,“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没有任何“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幼儿园就该游戏玩乐,根本用不着布置什么课外作业。

多少作业,其实就是布置给家长们做的;面对千奇百怪的课外作业,家长们很烦、很无奈!孩子完成不了,只得让家长冒充孩子完成。

蔡元培曾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从课堂作业做不对就把学生“请出去”,到课外作业完不成就打耳光,这不仅是“器具化”教育的手段,而且变成了为教师“教学成果”服务的杠杆工具。面对大量“负能量作业”对孩子身心的摧残,仅仅一位老师出来说一声“对不起”是远远不够的。 nHvN8t+5dDKIQ0XX2nwk3O6XlZfaV0mo50Y/Z6Jtw/QqJlVPjygGvaKx1l2HDvC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