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接壤处,两国各有一个“卑梁”。《吕氏春秋》说是楚国边邑,《史记》说是吴国边邑,推想是两国都在扩张,同一地刚好被两国分占,这是边界冲突的常见情况。
卑梁的少女在野外采桑,相互嬉戏却造成误伤事件。受伤一方(楚国这边)的家长带着女儿前去理论,可是没想到吴国一方态度强硬,楚国家长在盛怒之下,失手将吴国家长打死了。这是乡里间邻人结怨的常见情形。
吴国这边不甘邻人被杀,出动寻仇,将楚国家长全家杀了。这又是家族间结仇的常见模式。楚国这边的卑梁长官大怒:“吴国人好大胆,竟敢打进我的地盘!”下令发兵攻打吴国的卑梁,将全村来不及逃走的老弱全都杀了。吴王获报大怒,发兵攻向楚国的卑梁城,攻克之后还下令屠城!
这就是“吴楚世仇”的由来(也是成语“卑梁之衅”的典故出处)。原本只是一件邻里小儿嬉闹的小事,却因为冤冤相报,演变成为国家之间的世仇,没完没了,倒霉的是老百姓。历史记载的都是帝王将相、英雄美人,可是一旦英雄人物之间冤冤相报,英雄的劫数,就成了人民的劫数。
楚之边邑曰卑梁,其处女 1 与吴之边邑处女桑 2 于境上,戏而伤卑梁之处女。卑梁人操其伤子以让 3 吴人,吴人应之不恭,怒杀而去之。吴人往报之,尽屠其家。
卑梁公 4 怒曰:“吴人焉敢攻吾邑!”举兵反攻之,老弱尽杀之矣。
吴王夷昧 5 闻之怒,使人举兵侵楚之边邑,克 6 夷而后去之。吴楚以此大鬨 7 。
——《吕氏春秋·察微》
1处女:少女。
2桑:此处作动词,采桑。
3让:责问。
4卑梁公:楚国称邑守为“公”,也就是卑梁县长。
5夷昧:吴王的名字(吴国姓姬)。
6克:攻下。夷:屠城。
7鬨:音“hòng”,争斗,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