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统一天下之后,自认为功业超过了三皇五帝,因此将称号改为皇帝。自己是“始皇帝”,以后的皇帝则为二世、三世……一直排下去,直到千年万世。
然而,秦始皇并非肤浅地只想到国祚绵延,他想的是真正的万世太平,所以他规划了一个伟大的帝国蓝图。从他在琅邪台勒石立碑的碑文,可以看到这个“理想国”的大概:
……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 除末 ,黔首 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 。器械一量,同书文字。……应时动事,是维皇帝。匡饬异俗,陵水经地 。忧恤黔首,朝夕不懈。除疑定法,咸知所辟 。……节事以时,诸产繁殖。黔首安宁,不用兵革。六亲相保,终无寇贼。欢欣奉教,尽知法式。
——《史记·秦始皇本纪》
简单说,秦始皇本人勤于政事,是历史上数一数二的。他每天批阅公文要用秤来称重量,不达到一定重量,就不休息。他一切施政都是出于好意,包括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都是为了全天下人的方便。他在另一个碑文上称颂自己最得意的政绩是:隳(音“挥”,毁除)坏城郭,决通川防,移去险阻。也就是免除战国时的关卡抽税,垄断水利,并克服地形限制、兴辟交通——这样一个中央集权帝国,去除了大部分诸侯割据的不便,为工商业起飞排除了阻碍,那正是当时中国社会迫切需要的。
为了确保将来“不用兵革”,秦始皇废除了封国,也就是他的儿子、秦国王室贵族都不再有封地食邑。又将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郡政府设守(行政长官)、尉(军事长官)、监(监察官),郡以下设县,由县令、县尉管理众人之事,也就是人民不再受贵族奴役,贵族与官吏都领政府的俸禄,郡县官吏直属中央。如此设计是为了避免诸侯战争,当然不是为了百姓的人权。
另外,他将天下兵器通通收集到首都咸阳,销熔后,铸成十二座“金人”(此处“金”泛指金属),每个金人重三十四万斤、高五丈、脚长六尺。将天下豪富十二万户迁至咸阳,还将各地的豪杰之士通通迁移到咸阳,就近看管。
做了这么多措施之后,天下应该太平了吧!如果还有人有非分之想,那就是“贼寇”,就该以严刑峻法治之。
为了镇压“非分之想”,秦始皇巡行天下,重点在南方的故楚国、东方的故齐国,刻意盛大排场,让人民看看始皇帝的威风。
孰料,巡行天下非但对天下太平毫无助益,反而开启了天下大乱的祸端。
▲秦帝国三十六郡与战国七雄对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