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楔子

王莽篡汉有两块“模板”与两个充分条件,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为王莽排除了障碍。

模板一,尧舜禅让

中国的儒家两千多年来“言必称尧舜”,尧舜为什么成为贤君的代称?

秦始皇统一天下,功业空前。有一次他问群臣:“我已经超过五帝的功绩,谁可以接替我治天下?”有一位官员,名叫鲍白令之,他回答说:“尧舜禅让天下,不是陛下做得到的。”

原来如此,儒家称许尧舜是由于尧舜肯让位给贤人,而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

可是,事实真是那样吗?

杂家经典《吕氏春秋》对尧让位给舜有着不同于儒家的记载:尧以天下禅让给舜,鲧对尧表示不满:“你让舜当天子,至少也该让我当三公啊!”于是激怒他养的猛兽,发动叛乱。舜召见他,他抗命不去,在原野上呼啸来去,造成祸患,于是舜便在羽山将鲧诛杀。鲧的儿子禹不敢怨恨舜,反而恭顺事奉,不辞辛劳治理水患,面孔晒得黧黑,累得举步维艰,以此取悦舜之心。

再看另一本神话经典《山海经》:

洪水滔天,鲧窃帝 之息壤 以堙 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 布土 以定九州。

——《山海经·海内经》

再综合《国语》《竹书纪年》等史书或带有神话色彩的记录,可描绘出一个完整故事:帝尧起初派共工治水,共工推倒高山堵水,却因此堵塞了河流,使得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但尧并没有杀他,只派鲧收拾烂摊子。鲧偷了天帝的息壤,阻绝洪水,让老百姓得免于水患,但洪水仍然四处横溢,舜便以此为由杀了鲧。

有人猜测,事情的原貌可能是:尧的女婿舜斗赢了尧的儿子丹朱,诛杀了对人民有功劳、却桀骜不驯的政敌鲧。至于舜传位给禹,则是形势比人强,禹为人民立下了大功劳,而赢回了政权。

如果以上猜测接近事实,那么“禅让”就只是权力斗争的美丽包装而已。王莽篡汉以及后世历次篡夺政权,都以“禅让”为名,或许更接近“禅让”之实。

模板二,周公佐成王

周武王破纣灭商的两年后,天下尚未安定,周武王却病倒了。姜太公和召公提议去文王庙求卜问吉凶,周公说:“这件事不应该让先王忧心。”于是设立三座神坛,向周国三位祖先祈祷,表示愿意以自己的身体代替武王的身体(承受死亡)。然后,才去三座祖庙求卜,卜者都说“吉”。周公将祝祷文封进金縢之匮中,并告诫看守的人不许妄言。第二天,武王的病就好了。

后来,周武王去世,周成王年幼,尚在襁褓之中。周公乃践天子之位,代成王摄政,处理国事。

武王的弟弟、周公的哥哥管叔与其他兄弟乃到处放话:“周公将对成王不利。”

周公对姜太公与召公说:“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以行摄政,是担心天下诸侯叛变,无以向三王交代,为了周朝大业,我才这么做。”于是不顾流言,辅佐成王,一直到成王长大,能够临朝听政了,周公才交还大政。成王临朝,周公北向就臣子之位,态度恭谨。

周公摄政时期,成王有一次生病,周公剪下自己的指甲,丢到河里,向神明祝祷:“君王年少,不懂事,干犯神明的是我,姬旦。”同样将祝祷文藏进内府。

成王当政后,有人密告周公,周公逃到楚地。成王打开内府密室,看见周公当年的祝祷文,感动流涕,将周公迎回朝廷。

周公去世,忽然天降暴风雷雨,麦禾仆倒,大树也被连根拔起,人心震恐。成王与大夫们穿上朝服,开启金縢匮,看到周公愿以自身代替武王的祝祷文,问负责看守的史官,证实其事。成王手持简书,流着泪说:“不必再为风雷占卜了。周公过去的忠诚与勤劳,我因年幼而没有察觉,如今上天以风雷开示,我应该以最高礼仪祭祀他。”

祭典完成,天即“降雨反风”,倒下的麦禾重新挺立,成王下令扶植吹倒的大树。

这段历史近乎神话,却被王莽大加发扬,他攫取权力的整个过程,几乎都在模仿周公佐成王的动作,以此欺骗天下。

条件一,始皇帝死而地分

秦王政削平六国,统一天下,自认为功过三皇、德配五帝,于是给自己加尊号“皇帝”。而且自己是始皇帝,儿孙依次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为了确保自己建立的帝国能够传之无穷,秦始皇将天下兵器收集到咸阳,销熔后,铸为十二座超大金人,各重上千石(石:古代重量单位)。再将天下豪富十二万户迁徙到咸阳,将这些有钱人与好勇斗狠分子集中看管。心想,这样就不会再有人造反了——这是秦始皇的帝国永续方程式。

秦始皇是一位伟大的皇帝,他的确为一个统一帝国规范了很多很好的制度,例如统一文字、车轨(轮轴间距)与度量衡等。可是他太急了,法律更是严苛,人民苦于苛政、苛税、苛法,却敢怒不敢言。

直到有一年,一颗陨石坠落在东郡(今山东、河南交界一带),有人在上头刻字“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派官员去查这件事,没有人承认,于是将陨石坠落地点附近的老百姓全部杀光!并且销毁陨石。

同一年秋天,有官员在华阴道上遇到一个人,手拿一块璧玉交给官员,说:“帮我交给滈池君。”又说:“祖龙今年死亡。”官员将璧玉带回咸阳报告,秦始皇默然不语许久,然后说:“山神只知道未来一年的事情。”意思是“它说了超过它法力的事情,所以不准”。

秦始皇再让管皇宫库房的官员鉴定那块璧玉,赫然是八年前巡行天下时,途中遇到风雨,抛下江中祭神的那一块璧玉。

龙,是天子的象征。祖龙,当然是指秦始皇。

滈池君呢?周武王伐纣灭商后,定都镐京,所以滈池君是指周武王。将秦始皇祭江神的璧玉交给滈池君,又说“祖龙今年死”,指的是始皇将死,而天下将发生革命,政权将归于新的真命天子。

老百姓对秦朝苛政怨恨不敢言,于是在陨石上刻字宣泄。可是秦始皇不怕民怨,只怕天象,杀了百姓、毁了陨石,仍闷闷不乐,派人占卜,卦象说“游徙吉”。于是迁徙北边三万户人家到咸阳,自己则再次巡行天下——有游、有徙,认为应了卦象就可以化解灾厄。可是,秦始皇却在那一次出巡途中死亡。

自秦始皇以降,历代皇帝大致都信鬼神、占巫或图谶(神秘预言)。事实上,中国古代的政治,说是以儒家为主流,但儒家只管得了地上,阴阳家却管了天上和地下。

秦始皇只介意天象、卦象,而不顾民怨,于是人心希望回到战国;王莽是一位操弄“神迹”的高手,以之攫取权力,可是他也只介意天象、符谶,而不顾民怨,于是人心思汉。

条件二,非刘不王

汉高祖刘邦得了天下,却接连诛杀功臣,包括韩信、彭越,因而逼反了英布。且由于韩信、彭越已死,嫡系诸将不是英布对手,刘邦只好自己御驾亲征,讨伐英布。

刘邦与英布在战场上相望,刘邦遥对英布说:“你已经封了王,何苦要叛乱?”

英布回答:“因为我现在想当皇帝了。”

刘邦闻言大怒,于是两军大战,最后刘邦胜,英布败死。

班师途中,经过老家沛县,刘邦大军且驻,摆酒筵,召集故乡父老子弟畅饮。想到自己历经颠沛,终能平定天下,可是天下英雄豪杰仍然觊觎江山。心有所思,感慨加上酒意,当场做了一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亲自击筑,沛县子弟一百二十人大合唱。大伙儿唱得兴致盎然,刘邦更趁着酒意起舞。但是,愈舞心情愈沉重,乃至泣涕如雨。

回到长安后,刘邦下诏:我立为天子已经十二年,与天下豪杰、贤大夫共定天下,也共同治理。有功劳的都封了王、侯,重臣的子女也得封侯爵、公主,各个都有食邑、有印信、有宅第,可以说是对得起天下贤士、功臣了。将来若有不义之人擅自起兵(叛变),将与天下共伐诛之。

诏令下后,刘邦想想仍不放心,连从小与自己共穿一条裤子的卢绾尚且叛变,可见异姓皆不可信。于是召集起义诸将喝酒,酒酣,一同誓约:“今后非刘姓皇族不得封王,非功在国家者不得封侯,若有违背(自称王侯)者,天下共击之。”当时异姓诸王已经死的死、反的反,在场诸将也都封了侯爵,这项约定也有保障他们既得利益的作用,于是个个应诺。

这是刘邦的帝国永续方程式,纠正了秦始皇方程式的缺点(发生乱事时无宗室勤王),但西汉帝国的发展却是:诛杀了异姓诸王,防不了强大宗室;削弱了刘姓诸王,却让外戚坐大——人民若不安,什么方程式都没用。

【原典精华】

武王有疾,不豫,群臣惧,太公、召公乃缪 1 卜。周公曰:“未可以戚 2 我先王。”……周公已令史 3 策告 4 太王、王季、文王,欲代武王发。……周公藏其策金縢匮 5 中,诫守者勿敢言。明日,武王有瘳 6

……

初,成王少时,病,周公乃自揃 7 其蚤 8 沉之河,以祝于神曰:“王少未有识,奸神命者乃旦也。”亦藏其策于府。

……

周公卒后,秋未获,暴风雷雨,禾尽偃,大木尽拔,周国大恐。成王与大夫朝服以开金縢书,……成王执书以泣,曰:“自今后其无缪卜乎!昔周公勤劳王家,惟予幼人弗及知。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迎,我国家礼亦宜之。”王出郊 9 ,天乃雨,反风,禾尽起。

——《史记·鲁周公世家》

1缪:同“穆”。严肃恭敬。

2戚:忧心。

3史:官。这里特指负责占卜的官。

4策:简册,古时文书刻在竹简上,串成册。策告:以文书祝祷。

5縢:音“téng”,封闭。匮:同“柜”。金縢匮:镕金以封柜。

6瘳:音“抽”,病愈。

7揃:同“剪”。

8蚤:音“zǎo”,通“爪”,指甲。

9郊:行郊祭。 nwrnWYINpt35HH9lh2KU3rBhjTii8brOe+wnr5FIEbio3oTZKMiLN/dAqUVHIf2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