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0~100cm土层为研究区,每层间隔20cm,经计算土壤储水量变化如图4.1、图4.2所示。总体上表现为播前土壤储水量最大,随着作物生育进程的推进,土壤储水量逐渐降低,每次灌水后有明显的提升。当氮、磷施量较小时,氮、磷对土壤储水量的变化具有较好的协同促进作用,过多则产生拮抗作用。
图4.1 小麦玉米套作土壤储水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图4.2 氮、磷交互土壤储水量等值线图
不同氮磷配施水平对小麦玉米套作全生育期耗水量具有显著影响(表4.1)。灌水量在作物耗水量中所占比例最高,小麦全生育期共灌四水,占耗水量的50.93%~58.37%,由于套作的原因,套种玉米比单种多灌了二水,生育期内灌了四水,总计六水,占耗水量的65.83%~69.02%,其次为地下水补给,占小麦耗水的 18.97%~21.75%,占玉米耗水的14.98%~15.71%,降水占小麦耗水的13.37%~15.33%,占玉米耗水的11.53%~12.08%,土壤储水量变化量占小麦耗水的 4.55%~16.73%,占玉米耗水的 3.19%~7.66%。
表4.1 小麦玉米套作耗水量组成及水分利用效率
续表
注 不同字母表示差异达5%显著水平。
施磷量恒定在P 2 时,不同施氮水平与空白相比,全生育期耗水量增加了29.05~75.23mm(小麦)、6.98~31.58mm(玉米),高氮(N 3 )相比中氮(N 2 )水平,耗水量减少了11.51mm(小麦)、9.61mm(玉米),说明施氮量在一定范围时,施氮与作物耗水量呈正相关关系(N 0 ~N 2 ),施氮过量(N 3 )则呈负相关关系。当施氮量恒定N 2 时,不同施磷水平与对照相比,全生育期耗水量增加了 44.06~75.23mm(小麦)、8.64~31.58mm(玉米),高磷(P 3 )相比中磷(P 2 )水平,耗水量减少了 7.87mm(小麦)、3.81mm(玉米)。可见,中氮中磷(N 2 P 2 )处理的耗水量最大,比空白处理增加了75.23mm(小麦)、31.58mm(玉米)。
对不同施肥水平下小麦玉米套作水分利用效率分析可知(表4.1),当磷恒定在P 2 水平时,在一定范围内,施氮量与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正相关关系(N 0 ~N 2 ),N 0 、N 1 、N 2 相对于空白处理分别增加 9.28%、32.86%、49.37%(小麦)和15.29%、41.74%、54.65%(玉米),施氮过量(N 3 )则表现为抑制作用,说明在一定施氮范围内,增施氮肥能够有效提高作物对水分的利用效率,而施氮过量,则降低作物对水分的利用效率。当氮恒定在N 2 水平时,施磷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与施氮类似。可见中氮中磷(N 2 P 2 )处理能够较好的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