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蚁情检查内容应包括蚁害现场检查和现状调查分析。
4.1.2 蚁害现场检查应采用现场查勘、仪器检测等方式,并填写水利工程白蚁蚁害安全鉴定登记表(附录A),对调查情况进行记录。
4.1.3 现状调查分析是在现场检查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然地理条件、生物学因素,分析白蚁危害的程度,研判发展趋势。针对发现的工程安全问题、隐患和疑点,提出需进一步检测、复核计算的内容和要求。
4.2.1 蚁害检查时间
根据危害广东省水利工程白蚁的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白蚁蚁害鉴定项目的调查、检查时间宜安排在3—6月或9—11月。
4.2.2 蚁害检查范围
新建工程白蚁蚁害鉴定的检查范围主要包括工程建筑物所在区域、土料场及堆料场区域范围。已建工程的主要检查范围包括水库大坝、水闸、堤防、高填方渠道等主体工程、主要蚁源区以及水利工程管理用房等,具体范围划定可参照《广东省水利厅关于水利工程白蚁防治的管理办法》的相关内容。
4.2.3 蚁害检查内容
蚁害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1 检查工程主体是否有湿坡、牛皮涨、散浸、漏水、跌窝等现象,辨析是否因白蚁危害引起。
2 检查工程主体及其周边地区白蚁活动时留下的痕迹,辨别蚁种。
3 检查水库大坝、江河堤防迎水面浪渣中是否有白蚁蛀蚀物。
4 检查工程主体及蚁源区泥线、泥被、分群孔和真菌指示物等。
5 检查金属结构、机电设备等其他水利设施,以及办公管理房屋、防汛物资仓库等附属设施范围白蚁活动痕迹,辨别蚁种。
6 检查新建或改扩建工程土料场及堆料场区域范围白蚁活动痕迹,辨别蚁种。
4.2.4 蚁害检查方法
根据工程特性、现状和白蚁蚁害鉴定类型、范围等,合理选择蚁害检查方法。具体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应详细表述在鉴定报告中。
蚁害检查方法主要有:人工法(外露特征法、表层翻挖法)、引诱法(引诱堆、引诱桩、检测盒)、仪探法。
1 外露特征法:由白蚁防治专业技术人员在工程主体及蚁源区,根据白蚁活动时留下的地表迹象和真菌指示物来判断是否有白蚁危害。
2 表层翻挖法:在白蚁经常活动的部位,用铁锹或挖锄将白蚁喜食的植物根部翻开,查看是否有活白蚁及蚁路等活动迹象。
3 引诱堆:把引诱物直接放在大坝背水坡、堤防内外坡的表面,用土块或石块压好。平均每50m 2 坝面设置一处。
4 引诱桩:把白蚁喜食的带皮干松木桩一端削尖,直接插入工程土体内。平均每50m 2 坝面设置一处。
5 检测盒:把多种白蚁喜食物装入20cm×15cm×10cm盒体内,盒体底部开4个白蚁通道,方便白蚁进出,每50m 2 坝面设置一处,埋于地表下10~20cm即可,三天后检查白蚁取食情况。
6 仪探法:应用探地雷达、高密度电阻率法等仪器探测白蚁巢穴。
4.2.5 蚁害检查技术
检查技术除人工寻找外露特征外,可结合“以引代找”的堤坝白蚁检查防治技术措施进行寻找。
4.2.6 检查实施过程
1 检查工作的组织实施。
白蚁蚁害检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应由鉴定承担单位负责。具体参与检查工作的人员应该根据实现白蚁蚁害鉴定项目合同的目标、任务和工期等合理配备,人员构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项目实施人员等,各级人员的职责予以明确,同时也要做好调查、检查现场记录和资料整理等工作。
2 检查工作的实施过程。
详细介绍白蚁蚁害检查实施过程,包括主要使用的设备及引诱物、技术保证措施、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等相关内容。
4.2.7 检查结果
白蚁蚁害检查实施过程中记录检查结果:
1 检查时应在有白蚁活动迹象或仪器探测到有白蚁隐患的位置做好记录,并设置明显的标记或标志。
2 检查进行中,应现场测绘白蚁活动迹象分布图(样式及图例见附录B),标注白蚁活动位置和迹象类型。
3 根据害虫分飞时间、被害物、外露特征及虫害标本,确定是否白蚁危害或确定到白蚁的种类、科属。
4.3.1 根据水利工程所处地理环境及土壤性质等,评价工程地理条件是否适宜白蚁的生长繁殖。
4.3.2 根据水利工程所处气候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降水、光照等,评价是否适宜白蚁的生长繁殖。
4.3.3 根据蚁害检查情况所得白蚁种类,分析白蚁的栖息、取食、活动、分飞等习性。
4.3.4 分析白蚁与水利工程周边其他生物因素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白蚁食源、共生物、天敌等。
4.3.5 根据白蚁发生年代、被害物、外露特征、分飞数量等,对工程白蚁危害情况进行分析。
4.4.1 白蚁危害程度分为三级:一级为无蚁害;二级为中轻度危害;三级为严重危害。
4.4.2 检查时达到如下标准者为一级(无蚁害工程):工程堤坝及其周边50m范围,已查不到白蚁活动迹象,白蚁防治工作已进入预防(诱杀堤坝周边200m范围内蚁源区)为主阶段的工程。
4.4.3 至少满足下列情况之一的白蚁危害定为二级(中轻度危害):
1 工程主体坡面上发现少量分群孔(平均每2000m 2 坝面多于1处)。
2 工程主体坡面上发现泥线、泥被、鸡枞菌等白蚁活动迹象(平均每1000m 2 坝面多于1处)。
3 主体工程周边50m蚁源区30%以上存在白蚁危害。
4.4.4 至少满足下列情况之一的白蚁危害定为三级(严重危害):
1 因白蚁危害造成堤坝散浸、牛皮涨、管涌、滑坡等危害水利工程安全的险情。
2 工程主体坡面上发现众多分群孔(平均每200m 2 坝面多于1处)。
3 主体工程坡面泥线、泥被、鸡枞菌分布比较密集(平均每100m 2 坝面多于1处)。
4.4.5 根据白蚁危害程度,针对发现的工程安全问题、隐患和疑点,提出需进一步进行安全复核计算的内容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