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依婷 李瑞君
■ 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摘要 羌族民居根据其形式和用材大致可以归纳为石碉楼、碉巢、石砌民居、土屋、板屋五种样式。石砌民居、土屋、板屋虽然在用材上不同,但在建筑形式和内部格局上基本一样,基本都遵循着羌族传统样式,但又各有各的特点。尽管内部空间的组合各不相同,但有一个空间是所有民居中必然存在的,就是主屋。主室布置和陈设丰富庄重,其他房间自由随意,但神位、中心柱、火塘是每家主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经过长期的发展,羌族民居建筑在室内空间营造上形成了独有的风格。
关键词 聚居文化 羌族民居 影响因素 室内环境特征
任何一种聚落和民居都有其独特的地方,承载着该民族的历史和传统家庭形态,羌族聚落和民居自然也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和建筑文化。本文从微观的角度,探讨羌族民居室内环境营造的特征、住居方式与文化特色。
人类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不断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过程,在适应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是对大自然的适应。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人们,在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自身的文化体系、生活习俗和住居环境。
在羌人眼中,万物皆有灵,他们崇拜天地、崇拜山林、崇拜先祖、崇拜万仙。他们把崇拜之物奉为神,因此出现了最具代表性的白石神、火神、角角神与中柱神。
白石神是羌人的最高天神,羌人堆砌白石于建筑最高处以镇宅庇护、保卫族人;羌人也崇拜火,视烈焰为太阳的力量,主室中的火塘便是这一精神的物质载体;角角神位于主室四角中的最重要的一隅,用于供奉各路神仙及家中先祖;中柱神便是羌人的一屋之魂——中心柱,他们将中柱视作维护宗族与家庭凝聚力的永恒力量,对其如神一般敬畏,平日里即便是小孩都不得触摸,若有人病痛则被认为是触犯了中柱神的后果。这种精神寄托有如古时对待帐幕中的立柱一般,是心灵支柱,是一家之魂。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主室中的中心柱便是把恋祖情节缠系其上,为古时候北方游牧时期所用帐幕中心柱的遗制。
这些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对羌族民居的室内环境营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现今居住在我国境内各地区的羌族,唯属岷江上游地区保持了自远古以来最纯正的羌人古风。那里民风古朴,存留有数量可观匠心独运的古羌寨和民居,因此,成为大量羌族建筑、历史、文化研究者的必去参观考察之地。
笔者利用假期到桃坪羌寨等地对民居进行走访调查,近距离感受羌人的住居和生活。羌族民居根据其形式和用材大致可以归纳为石碉楼、碉巢、石砌民居、土屋、板屋五种样式,占地面积都不大,一般在 50 ~ 90 平方米左右,用石材、黄泥、木材等可以就地取材的材料建造而成(图 1)。
图1 石材、黄泥和木材营建而成的羌居
碉楼是羌族村寨中最具特色的建筑,是羌族人独创的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与空间形态。碉楼不仅具有防御和瞭望的功能,还是羌寨的中心点和标志性建筑。碉楼的建筑形态和空间特征非常明显,一般在一座碉楼下必然紧连着住房,与民居内部相通。碉巢与碉楼有一定的区别,碉楼的功能比较单一,而碉巢是一种碉楼与石砌民居结合在一起的建筑形式,因此碉巢又可称为碉楼民居。这种方式,既增加了室内的空间面积,又从空间组合、结构、材料和功能方面与民居彻底融为一体,是一种住居与防御的完美结合(图 2)。石砌民居、土屋、板屋虽然在用材上不同,但在建筑形式和内部格局上基本一样,基本都遵循着羌族传统样式,但又各有各的特点。
羌族民居建筑大多为三层,有的高达五层。羌族民居沿袭了干栏式建筑的样式:一层为畜养和柴薪堆放之地;二层为主室和卧室,供人日常居住生活;三层为晒台和罩楼,用来晾晒和储存。有的民居依山而建,一层甚至二层的后墙壁都是直接利用山体的原生岩作墙,甚至有的民居的地板也为天然岩石。
图2 羌寨中独具特色的碉楼
羌族民居三层的标准模式中,不同的民居内部空间的组合相异,窑洞式或四合院格局的民居在很多羌寨都能见到,有的主屋开三门六扇,甚至还有中间有天井四周建房的汉区民居样式;有的外墙虽为石砌,而室内均为木质结构,雕梁画栋,明显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
羌族民居三层的标准模式中,尽管不同民居内部空间的组合各不相同,但有一个空间是所有民居中必然存在的,就是主屋。主屋也就是所谓的堂屋,相当于我们今天的起居室。因此,主屋布置和陈设较为丰富庄重,其他房间自由随意,但神位、火塘各家必不可少。在统一外观的前提下,家家户户在内部陈设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也是羌族民居建筑室内空间设置的一个鲜明特色(图 3)。
图3 羌居的主屋
羌屋的主屋犹如现代居室的客厅,但论地位却远比客厅重要。以火塘为中心的主屋空间承载着羌人传统生活中的大部分内容,除劳作、就寝、如厕外,凡大小适宜的活动基本都在主室进行,包括烹煮、祭祀、家庭聚会、待客、起居、烹饪、餐饮等众多功能。主室空间还起到了联系周边卧室和辅助功能房间的交通作用。
通常而言,主屋平面呈方形,中心柱则立于主屋对角轴线的中点位置,上顶粗梁,或横或纵,与火塘和角角神位所在的屋角处在一条对角线上,约占主屋空间四分之一。若主屋呈长方形平面,亦先满足这三者构成一条直线。主屋依各户自身条件,可大可小,若主屋宽度 6 米以上,则不少人家演化成距主室对角线中点位置等距离双柱的形式,如若更大则可发展成 4 柱,当然此种情况相对罕见。
在羌族的主屋中,神龛(角角神位)、火塘和中心柱必不可少。在神龛的摆设中,几乎每个羌族家庭都设“天地国亲师”位,但同时又有“角角神”与之并置;火塘和神位一般集中于主室,也有少数羌民家中的火塘和神位供于不同房间。因此,羌族石砌民居楼层和外观虽然比较统一,但在平面与室内空间组合上各不相同。这种丰富的空间组合令人惊叹,完全区别于其他民居的模式化。
在中国,饭桌上的规矩可以说独特的很,从座位的分配这种机制沿袭至今就得以窥见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作为传统文化的精神载体,火塘自然继承了这一古老民族羌族的文化机制。羌房一般都依山而建,而火塘在靠山的一边,即靠角角神龛的一边是“上八位”,也是最尊贵的位置,每日就餐等活动时,家庭中年高德劭的人或者贵客便坐此座;“上八位”对面是“下八位”,这是次于“上八位”的位置,一般就坐着家中男性和客人;其余两边则是女性与小孩的位置,靠近大门的一边叫“下祖呢”,是女儿、孙子等晚辈就坐的,靠近灶房的一边叫“上祖呢”,是媳妇、孙女坐的地方,也是添柴加火的地方。
各种类型的羌族民居基本采用墙体承重与梁柱承重相结合的结构,由于天气寒冷和火塘位置的关系,羌族人的日常活动大多集中在主屋。因此,主屋的空间一般大于其他房间。在建筑结构上需要在屋顶的椽子下增加梁柱承重,于是便出现了中心柱。羌族人把中心柱称为“中央皇帝”。于是民居中普遍存在一种独特现象,即在主屋中央伫立着一根支撑木梁的木柱,这便是足以“顶起一个家”的“一屋之魂”的中心柱。从这个现象看来,羌民居主屋内的中心柱似乎与帐幕中的中心支柱颇为相似,其实就是一种游牧民族生活方式的遗存(图 4)。
图4 主屋中的中心柱
羌人用木柱立于主屋中心位置以支撑横梁,承担房屋荷载,起到安全稳定的作用。从空间功能使用这个角度看,立柱并没有发挥什么特殊功效。恰如帐幕中的立柱一般,基于结构考虑大于空间形式和功能考虑。
中心柱多是针对羌族人普遍采用的正方形主屋,这样角角神、火塘、中心柱三者正好位于主室的对角线上。至于少数呈长方形的主屋,为了使角角砷、火塘、中心柱在主室平面的对角线上,中心柱就不一定能在中心的位置上,有时会出现双柱甚至四柱支撑的形式。
中心柱的装饰不像神龛那么繁缛,一般只是用彩纸剪出花样来挂在中心柱上,再插香祭拜;也有的人家将做活用的刀具插在中心柱上,时间久了,中心柱上满是刀痕,刀痕便成为中柱神的标志。
西南交通大学季富政教授研究羌族建筑多年,他在《中国羌族建筑》中写道:“中国人对祖先的崇拜和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结构是互为完整的,它不仅表现在传宗接代,同姓同宗的延续机制上,凡一切可强化这种机制的物质与精神形态,皆可纳入为之所用。”于是乎,“火塘”这一物质与精神的结合体便成为了一个好例子。
羌族的火塘设计在形制上与西南其他一些少数民族有相似之处,从族源上来说,彝族、哈尼族、普米族、独龙族等族均为古羌族的分支。火塘是各族之间至今可见的族源关系的见证之一,体现出西南各族在文化结构上的相似性和相通性。
火塘又称“锅庄”,是羌族人生活中重要的区域,也是羌族人家中最神圣的地方和活动中心,羌族人的日常生活都是围绕火塘进行的。羌族地处高山,气候寒冷,长期湿冷,火塘终年不灭,称“万年火”,因此火塘又具有火神的象征意义。
火塘一般位于民居二楼主室的中心位置,设置在神龛下方,结构简单。古羌人的火塘就是由三块白石垒砌而成,“三石为一庄”,在上面架锅,形成最原始的火塘,再在火塘上面烤羊,使火、白石、火塘这三个羌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最主要的内容通过火塘融合在一起,给火塘赋予了极为神圣的内涵。而且,从形制上来说,这种习俗也是一种游牧民族生活方式的遗存,是羌族历史经历的反映。
三块白石或三脚分别代表三尊神的神位:一个代表火神,它是羌族人传说中对火崇拜的表现,后来又吸收了汉人灶神的概念,如认为火神一天要向天帝汇报三天该家的情况;另一个名“迟依稀”,代表女宗神,又称为婆婆神或媳妇神;第三个名“活叶依稀”,即男宗神或祖宗神。羌族人将祖宗放在火塘里,可能和古羌人死后采取火葬的习俗有关。由于现在青族人已经逐渐改为土葬,祖宗神位被移到神龛正中家神的位置。而火塘里的神灵也逐渐被后人遗忘。
火塘常见的形制是在地上开一个正方形凹坑,边长在150 ~ 200 厘米之间。坑底部略低于周边的地面,内用三块向内的弯石砌成台基,在台基上放一个铁质三脚架,右上方一脚系一小铁环,这便成为了火神神位。平日里火塘周围的地面上铺设粗麻布或兽皮,人们直接盘坐在坑沿边上,便可烹煮、熬制食物(图 5)。此外,还有一种火塘是石砌的圆形凹坑,火塘底部基本与周围的木地板在同一平面上,周围放矮条凳坐人,形制规整实用(图 6)。
图5 主屋中的火塘
图6 主屋中的火塘
现在的火塘架均为铁制,一般为三脚,但在有些地区出现了四脚火塘铁架,这些现象与羌族传统文化上的火塘的结构不同,可能是从功能使用方面的考虑。
火塘所在的空间是羌族人进行室内活动最为重要的场所,它的空间位置决定了民居室内其他部分的布局关系,不论有重大聚会或是闲暇小聊,羌人都会以火塘为中心,聚足于此,聊天南地北,扯家长里短;火塘文化也是羌族民居室内空间文化的直接影响源,它是羌民族注重以家庭为社会生产单位的明显表现,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聚居文化的缩影。
羌族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神龛。龛首一般为镂空雕花木板,木雕花纹以云纹、花草纹、龙凤纹为主,各家繁简不一。以前龛内供白石,现多供奉“天地国亲师”。龛台下方普遍设有神柜,有的有抽屉,有的没有。神龛的两边都是一排靠墙的柜橱,用来放置杂物或生活用品。神龛的装饰与经济能力有关,经济富足的人家,神龛装饰多丰富样,形式比较复杂,装饰得比较充分,木板上雕龙刻凤,或者雕刻其他有吉祥寓意的纹样。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就会简陋一些,一般多用彩色剪纸来加以点缀和装饰。
火塘基本由火塘架、挂火炕、台基和木围栏组成。
“挂火炕”是火塘中一件功能非常实用的木制构件(图7)。挂火炕呈正方形,边长大约为 150 厘米,腿长约为100 厘米,像是一张倒挂在火塘上空的方桌,桌面为条状木格子的样子,挂在火塘正上方约 200 厘米高的地方。桌腿与第三层仓房的地板位置连接固定,三层地面的地板开口,大约 2 平方米大小,与屋顶相通,以排放火塘中上升的烟雾与火星。更有一绝美味是悬挂在“挂火炕”上的腊肉、香肠,将腌制后的猪肉、猪肠挂于火塘上方,经过数十天乃至数个月的烟熏火燎,猪肉将水分慢慢排出,肉质变得香醇肥美,久放不坏,因而成为羌人家家户户年年都爱备制的食物。此外,还可以把用来制作器物的木材放在上面烘烤,去除水分。
图7 主屋中的火塘上方的挂火床
“挂火炕”不仅增加了堆放物资和炊煮的空间,丰富了使用功能,还可以使本来狭小的二层主屋空间层次增加,空间变大,削弱了空间的压抑感。二三层空间上下的贯通,使得屋内空气很好地流动,天井的存在,增加了主室的采光,使主室更显得明亮通透。
羌族民居的门除了门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外,其他方面没有什么自己的特征,主要还是考虑安全和实用。
户门的位置一般都在火塘的迎面,为单扇或双扇木制平开门,大多比较简单,有些门扇及围栏上都有木雕装饰,具有明显汉文化的特征。富裕家庭的门上,还会有类似垂花门样式的门头(图 8)。
图8 羌居入口门头
羌族民族的窗户分为天窗、斗窗、羊角窗与牛肋窗、花窗等几种。
天窗的位置一般位于火塘顶部二楼的晒台上,一般都比较简陋,可以起到采光和排烟的作用,关闭天窗可以遮蔽雨雪。
斗窗是羌族民居中比较有特色的窗口。外口小、内口大,形状如斗,具有很强防御性,缺点是采光效果差。
羊角窗一般安在住宅三层罩楼的木板或油竹篱笆上,是专门用来在储藏室通风排尘的。羌族人在用油竹篱笆作窗时,将油竹弯成羊角形窗口,或在木板上锯出羊角型的窗口。牛肋窗和羊角窗的位置、构造、功能基本相似,只是窗形如牛肋。不同的牛肋窗既可以安装在实墙上,也可以安装在木板墙上。
花窗比较常见,尺寸较大,便于开启采光。花窗的纹样多样,有菱形纹、方格纹,有的还装饰其他图案,受汉族花窗的影响比较大(图 9)。
图9 花窗
羌族人建房一般都就地取材,当地最容易得到的材料就是木材、石块和黄泥,建筑的内外墙面仍保留着原生态材料的朴素特征,很少在墙体和顶棚的表面进行油漆粉饰,散发着浓郁的自然气息。室内没有过多的装饰,基本上都是木、石、泥这些建筑材料原色表现,室内环境的装饰物及挂件较少,没有矫揉造作的粉饰和精雕细琢的工艺(图 10)。
羌族民居室内色彩源于自然的颜色,“白色”是羌人特别喜爱的颜色,他们以“白色为洁,以白色为善”。在羌族人的心目中白色是白雪的色彩,是吉祥的象征。在室内布置上,有蓝白花布或白布蓝花、红花等纹样装饰。
在羌族民居建筑中,工匠们常常利用白石的洁白与青石片的灰暗所形成的反差,进行装饰,有的把白色的石块放置在大门的门楣或前墙的窗楣上形成装饰,也有的将小白石块做成图案作为装饰,或将白石摆放在室内的主要位置上。在室外用白石块装饰自己的房屋,有三块、五块、七块之分,按照大小顺序依次平放在屋脊上,以此代表“白石文化”和蕴含的崇拜含义。在他们的建筑门框上大多悬挂着缠着红条的羊骨头,起到纳吉辟邪的作用。
图10 羌居的室内环境
[1]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李伟.羌族民居文化[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9.
[3]季富政.中国羌族建筑[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4]刘伟,刘春燕,刘斌.羌族碉房的室内空间文化剖析[J].民族艺术研究,2010.
[5]阮宝娣.羌族释比口述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6]张犇.羌族造物艺术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