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3 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的方法基础

2.3.1 转化原理

转化,是利用可利用的现有条件及外部环境条件,顺应自然,因势利导地调节、转变景观设计中的某种要素,使之能够向着既定的设计目标转化发展的一种方法。在这里,顺势而为,借力打力,因势利导是其核心;达成景观设计的系统功能目标是其原则。

在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中,比较突出的是能量的转化。这种转化,不是单纯地以消耗或增加投入为手段,也不是以强制性地增加某种外力为前提,而是需要更加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已经存在于环境之中的各种因素,将其优势的、可利用的甚至是负面的各种已知条件,加以顺势利用或转化引导,使之成为景观设计中的有利条件。

2.3.2 循环原理

循环原理是对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系统内外多重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界定。各种要素在系统内外形成的循环往复、充分利用以及内、外部因素构建起的链接、交互的关系,使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景观环境成为可能。其中,包括“系统内物质的循环再生,能量的多重利用,时间上的生命周期、气候周期等物理上的循环以及信息反馈、关系网络、因果报应等事理上的循环。” [53]

生态主义思想中,“循环”不仅是对环境中各种因素之间关系的认识方式,从这一角度来说,它首先肯定了来自自然的环境与生物之间系统自循环的规律性和积极意义,为我们以往单纯地二元化认识自然系统,评价系统中各要素的价值奠定了新的循环认识的思维模式;同时,也成为塑造、建设景观环境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基础,即以实现不同尺度系统内循环的和谐与“闭环”为目标,以追求各个内循环系统与外部系统的大循环平衡为前提,以达成整体环境系统的和谐和平衡。

2.3.3 共生原理

差异性的多样共存是共生原理的基本要求,在系统内的各要素合作共存、互惠互利,结构、功能和利用方面的多样性越丰富,其共生关系越强烈,带给整体系统的效率也就越高。因此,多样共存首先体现在共生者之间的差异性指标上,其次在于共生者之间关系选配,互为因果,互为补充的结构方式,能够使各个个体在系统的整体存在中,获得节约和自循环路径,从而使系统获得更多重的效益。

对于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体系而言,共生原理的运用要求我们在认识层面上,应尊重当地能够发现和发掘的一切因素,充分分析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理解并运用本生状态下各元素之间所形成的共生体系,而不是简单地以主观好恶来评价和取舍,或者主观地以一套固定模式取代当地的共生系统。同时,以生态和谐为目标,适当地调配元素之间的比例和结构关系,把握差异性指标与多样性配置的要求。

2.3.4 因地制宜原理

因地制宜是对当地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共同考量的一种基本要求。当地的资源、气候、植被、水系以及当地的文化传统、技术传统以及生活习俗方面的信息和内容,都应当纳入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的研究视野,也成为整体系统中不同层级的要素。地域的差异性必然带来景观设计效果的差异性,也成为塑造微生态景观个性和特色的有效方式。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因地制宜本身便是形成差异和个性特质的重要基础。相对于千人一面的城市景观设计,差异性和个性已经逐步为人们所重视,在基本的发展条件形成的基础上,能够获得人们的文化共鸣与审美认同的设计目标,与地域文化的传承创新已经建立起了密切的关系;同时,因地制宜原理也充分体现了对生态主义思想的运用,尊重不同的自然条件所形成的不同的生态自然环境以及生态人文特性,并将其有机地结合新的设计要求,纳入到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形成体现当地自然特色的景观生态面貌,是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所把握的重要的方法基础。 bP3Coii+R8qprhvWFckRwgZzT0jW2MeL0YbQ7AVEaVq7CTec5JdaK/dXQd0KMa2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