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基本原理与基本概念

本章将首先讨论和定义环境地质学,强调人类在社会文化发展中应具有的环境伦理意识,阐述环境危机形成的重要因素;然后介绍环境科学贯穿本书章节的几个基本概念。通过阅读本章材料,可以讨论如下内容:①环境地质学是一门地质学和环境科学交叉的应用学科;②人口增加是重要的环境问题;③可持续化是评价和应对“环境危机”的重要策略;④地球是一个内部不断变化的复杂系统;⑤地球具有灾变性,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科学的方法。

复活岛(EasterIsland),位于智利,因为现存887座石像而闻名,1995年被列为世界遗产保护区。700—1100年,波利尼西亚人进入复活岛,开创了繁荣时代,并塑造了大量石像以印证这一历史。但由于人类活动剧烈和人口过剩,自然资源逐渐枯竭,物种灭绝,环境衰退,至今难以恢复(Hunt,2006)。

1.1 基本原理

1.1.1 环境与地质环境

环境(environment),是一切事物的集合体,可以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两大类。前者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野生动植物等,这些自然产物与一定的地理条件相结合,形成具有一定特征的自然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的物质条件;后者包括人类社会与文明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和美学等。重要的是,这两个方面是分不开的,并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我国201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颁布,2014年修订)第二条定义,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0世纪90 年代初,我国地质学家张宗祜(1991)认为,地质环境(geological environment)是指与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相互作用最直接、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部分岩石圈(图1.1)。地质环境与21世纪提出的“地球关键带(Earth's Critical Zone)”概念是相似的,后者是一个近地表的环境,包括地表、植被、水体以及土壤层、非饱和渗流带和饱和的地下水带,是所有生物体存在和人类活动最密切的地带(U.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2001)。地质环境的上限是岩石圈的表面,其中所有的环境因子(主要包括岩石、土壤、有机成分、气体、地下水、微生物以及动力作用等)都积极地与大气、地表水体、生物界相互作用;其下限位置,取决于人类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进入岩石圈内部的活动深度。比如,20世纪80年代,苏联在俄罗斯的科拉半岛(Kola Peninsula)打成了一口用来探索地球深部信息的超深钻井,其深度为12262m,这是当时地球上最深的一口井;2005年4月18日,我国在江苏省东海县成功完成了一口直径156mm、深5158m的亚洲最深的超深钻井工程。可是,对于平均半径为6371km的地球而言,人类能够探测的深度是非常有限的。

图1.1 地质环境概念示意图(张宗祜,1991)

在当前的学科分类中,与地质环境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是地质学(geology)和环境科学(environmental science)。前者是研究地球组成物质的学科,涉及地球物质的组成、结构、物理性质、动力学和演变历史,及其形成、运动和变化的过程;后者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研究环境中物理、化学和生物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更注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简单地理解,地质学与环境科学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环境地质学(environmental geology)。

1.1.2 环境地质学的产生与研究内容

早在700~800年以前,用煤引起的环境问题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当环境问题形成公害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时,则是由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产业革命引起的。在20世纪30—70年代期间,世界上由大气和水体污染造成的著名的八大公害——比利时马斯河谷(1930年)、美国多诺拉(1948年)、英国伦敦(1952年)先后发生的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3年),日本富山镉污染事件(骨痛病,1955—1972年),日本九州水俣事件(1953—1956年),日本四日事件(哮喘病,1961年),日本九州米糠油事件(多氯联苯污染,1968年),造成了人类公害,许多人患病,有的终生残废,并导致数万人死亡。

早在1864年,美国第一位环境保护论者George Perkins Marsh(1801—1882年)创作了 Man and nature ,认为人类日益强大、且具有毁灭性的行为将使自己身临不断退化的环境空间。尽管这样的言论在当时似乎危言耸听,但后来也有一些著作发表了相似的言论,我们现在看到的环境变迁也似乎印证了这些变化。

在20 世纪,美国威斯康星(Wisconsin)大学从事野生动植物管理研究的Aldo Leopold(1887—1948)教授,曾鼓励信奉“土地伦理”(land ethics)思想。这是一个敦促人们关注整个自然环境的新概念,包括土壤、水体、动物和植物(统称为“土地”)。土地伦理的意义在于,地球是目前唯一的适合人群聚集的行星,土地是地球上与人类关系最密集、接触最直接的自然资源,需要人类来珍惜、保护、合理利用与和谐共处,需要环境伦理学的教育与思考(Leopold,1949)。

自古以来,人类和地球上自然灾害(natural hazards)的抗争一直存在,只是早期人口数量少、不集中,自然灾害导致的损失不明显。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集中,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越来越明显,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比如20世纪上半叶,世界上死于火山爆发、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人数近百万之多(表1.1)。

表1.1 20世纪的环境地质灾害节选(蒋秀玲,1991)

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以及自然灾害产生的灾难,促成了环境地质学的诞生。在1962年,国外首次提出了“环境地质学”的概念(Keller,1976)。它是以地质环境为研究范围并利用地质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一门应用学科。其研究内容涉及面广,包括减轻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矿物资源、水资源、能源开发和土地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人类社会控制与修复环境问题的策略与努力,以及人类活动的环境道德规范。具体地讲,环境地质学就是运用地质学知识帮助解决土地利用矛盾、最小化环境衰退、并使得利用自然和改造环境的利益最大化。在维基百科(Wikipedia)上,环境地质学被认为像水文地质学(hydrogeology)一样,是一个包含多学科领域的应用学科,与工程地质学(engineering geology)甚或环境地理学关系密切。

我国老一辈地质学家在20世纪90年代对环境地质学的概念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点认识(哈承佑,1999):

(1)环境地质学是地质科学中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环境地质学是应用地质理论和方法,研究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功能和自身演变规律的学科。

(3)环境地质学侧重研究人类工程技术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4)环境地质学着力为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矿产资源和保护人类生存的地质环境,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做出贡献。

在我国,环境地质学最早的发展是与水文地质学和工程地质学联系在一起的,简称“水工环”,是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学科与环境科学相结合的结果。其研究内容可分为两个方面:①地质环境中地质作用(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诸如火山爆发、地震、洪水、滑坡等引起的环境问题,也包括地方病,这些可以归纳为自然地质灾害;②人为活动改变地质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诸如水污染、资源枯竭、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废物处置不当使地表元素分布更不均匀,大型水利工程引起的环境问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等,还包括当前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前者体现了自然对人类的作用,后者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作用,是人类活动改变了环境或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所带来的问题。

1.1.3 环境伦理

环境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分不开的,并具有强烈的相互影响作用。比如,两种不同的生存环境,一种是热带雨林地区,年降水量达到2500mm,一种是干旱少雨地区,年降雨量350mm;前者降水太多,后者降水太少;两种环境均会困扰人类的生活习性,并导致两种地区在水利用与水管理方式和应对政策上的差异。

社会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人类作出的决策。比如,如下一些与环境相关的、具有哲学层面的伦理问题,是我们决策过程中无法回避的:

(1)是否应该继续砍伐森林以满足人类的消费需要?

(2)是否应该继续无限制地繁衍后代?

(3)是否应该继续生产汽油动力车辆?

(4)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环境职责来保障后代需求?

(5)为了自己的欲望而导致物种消亡,是不是人类应有的权利?

对于这些问题,不能一概否定或肯定,需要哲学层面上的思考,这促成了“环境伦理学”(environmental ethics)的诞生,该学科是在传统的、只涉及人类的伦理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许多学科如法律、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和地理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在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1970年建立了第一个“地球日”(每年4月22日),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1993年实施的“世界水日”(每年3月22日),以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解决日益严峻的缺水问题。

1.1.4 环境危机

环境危机(environmental crisis),是指物种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并威胁其继续生存的现象。导致生物物种不能适应的因素包括:

(1)非生物因素变化导致环境质量退化而使得物种不能适应,比如温度的升高,降水量的减少。

(2)由于资源被掠夺导致环境演变成不利于物种生存的情形。

(3)由于种群数量增长(如人口爆炸,图1.2)导致物种(人群)生活质量下降的情形。

图1.2 2000年以前全球人口的地区分布(人口爆炸示意图)

当前人类在发展的道路上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这就是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失衡对生态系统(ecosystem)所构成的威胁。全球人口平均以每年大约7500万人、或每年1.1%的速率在增长,从1804年的10亿到2011年年底的70亿,人口数量在持续增长,预计世界人口到2050年将增加到93亿。一些研究认为,现在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地球的承载容量(carrying capacity)。

综合人口、资源与环境3个要素,可以看出,环境危机集中表现在3个方面:有限的资源,人口增长的需求和废物的增加与安全处置。在人口迅速增长的同时,人类衣、食、住、行的需求日益增长,由此自然资源的消耗也将日益增加。更为严重的是,被开采的物质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渣、废水、废气,制成品在使用后又留下大量废弃物。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废气使大气变浊,气候变暖;氯氟烃的排放使臭氧层遭到破坏;海洋、江河、湖泊、地下水被污染;森林被砍伐,耕地在锐减。

环境危机的直接原因是人口膨胀、城市化和工业化。不幸的是,对于今天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尚没有快速的解决办法,主要因为:

(1)在处理自然资源问题上缺乏道德指导。

(2)缺乏减少环境压力的公共义务与责任。

(3)解决问题需要合适的技术支撑。

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公众认识到环境问题的普遍性,环境保护意识在不断增强,对环境美学的要求在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成为基本国策,这是我们需要看到的乐观的一面。

1.2 基本概念

1.2.1 人口增长

全球的人口增长呈现显著的阶段性,人口增长速率差异明显,与环境的协调关系也不同。

在1804年全球人口达到10亿,过了118年即1922年,人口达到20亿,可以说在20世纪以前,人口呈线性增长,对环境的影响是不明显的,人与自然的相处是和谐的。然而从1959年以来,全球人口的增长速率是每隔13~15年,人口增加10亿。据联合国报告,2011年全球人口达到了70亿,按这个趋势再过40年即2050年,人口将达到93亿,这是一个指数增长(exponential growth)的过程(图1.3)。

图1.3 全球人口增长与预测图(纵坐标:对数坐标,单位百万人口,来自http://esa.un.org/)

对于人口指数增长,可以用下列方程来描述: N = N 0 e kt ,式中 N 0 是现状年的人口数, k =ln(1+人口增长速率)/Δ t

图1.4 自然系统改变速率示意图

为说明人口指数增长带来的问题,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类比:设想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封闭烧杯内,具有适宜某种微生物生长的基质,微生物每小时成倍繁殖(增长百分数100%),12h后烧杯达到了其承载容量。结果是,由于基质的损耗,微生物活性降低、生长受到抑制而难以生存。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观点:人口按指数增长是一个无情的结局。在一些国家,如果没有很好的福利考虑到小孩、老人、穷人、病人和伤残人的需求,其结果往往需要家庭来支撑。对许多农村地区的人来说,福利机制的缺失使得许多家庭的小孩变成了劳动力。人口的指数增长在过去被认为是一个地区现象,而现在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随着人口的指数增长,自然界出现了一些有害的或不受欢迎的变化或扰动,主要体现在空气、水、土壤和化石燃料等资源的消耗,以及生态系统的毁坏和野生生物的灭绝等方面。人口的快速增加,需要大量的物资与能源供给,这对于有限的自然体系,也常常以指数增长速率开发利用(图1.4),那么试图维持地球物质运动平衡的做法就会受到严重约束。以前休耕一两年再行耕作的土地,现今则被迫年复一年地进行连续耕种,导致土地没有恢复和更新地力的机会;毁林开垦、围湖造田现象普遍。类似地,资源与能源的所有环节都被要求提高产量,以求与社会现代化文明的高消费水平保持同步。

1.2.2 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是近几十年来常常碰到的词汇,然而对它的内涵却不容易把握。通常,认为可持续性是一个有益的长远目标,是一种可以长久维持的过程或状态,意味着地球上的每个生物体与其他生物体之间相互依赖而不至于有害于对方,能组成一个和谐的共同体。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由环境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3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部分组成。尽管当前许多地方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并强调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约束性,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环境可持续发展为保障(图1.5)。

同时应该认识到,将可持续性概念应用到全球经济上是当前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实现可持续的全球经济(sustainable global economy),需要发展有效的人口控制战略,彻底地重建能源计划,制定经济规划、财政援助和税收鼓励,以及切合健康的环境目标,制定社会、法律、政治和教育改革的方向。

图1.5 经济、社会与环境关系

1.2.3 地球系统性

系统(system)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若干部分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可大可小,可简单,可复杂,其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的。系统具有开放与封闭的两重性,开放性指的是系统与外界存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而封闭性则是指系统与外界没有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地球是一个开放系统,每天都吸收有限的传输到地面的太阳能,形成地球表面的外力作用,如河水径流、水的入渗、冰川、风及地块运动,也形成地球内部的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活动。地球系统是由大大小小、或复杂或简单的子系统构成的,每个子系统都会表现出各自不同的能量与物质交换特点。

系统中能量与物质的输入与输出能使系统处于平衡或不平衡、稳定或非稳定状态(图1.6)。当输入与输出相等时,系统能够维持平衡,或称稳定状态,与人类活动有关时也体现了良好的管理模式;当输入小于输出时,系统处于不平衡状态,确切地说是处于衰退状态,正如一个水库,只有水的输出,没有水的输入,水库将会干涸一样;当输入大于输出时,也是一种不平衡,会导致系统内部结构与性能的重新调整乃至破坏,比如污染。

图1.6 系统平衡或稳定状态示意图

维持系统的动态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系统能否发挥正常的功能;一个子系统的破坏,将会影响到其他子系统的物质与能量的输入输出,进而会影响更大规模的系统平衡。

系统在受到外界的影响后,会产生自我调整、平衡作用,以维持体系自身的稳定。然而,倘若外界影响急剧变化,系统可能面临平衡破坏的临界状态(阈值),一旦超出临界状态,就会引起系统的反馈。比如,断层的产生是由于外力作用破坏了岩土体的极限平衡状态后引起物体的快速位移,其结果可能导致滑坡灾害。因此,自然界系统平衡的阈值预测在环境地质学中作用巨大。

1.2.4 地球的灾变作用

地球上许多自然作用对人类都是有害的,即自然灾害。人类必须认识这些灾害,尽可能地避免或躲避这些灾害,使生命和财产损失最小化。

在人类早期,人口少,居住分散,尽管每天都有与自然灾害斗争的事件发生,但遭受的损失却不明显。随着人口增多和人群聚集,人类的需求增多,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或扰动也在不断增加,比如农业、伐木、开矿和城市化带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各种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及其影响也在增大,以前的局部性灾害可能会演变成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灾害。例如:人口增长迫使人群居住到一些灾害易发地区,如洪水淹没区、陡峭的山脚下、活火山附近;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包括城市化和沙漠化,增加了洪水灾害,使斜坡失稳;化石燃料的利用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造成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风暴强度增强。

结合气候、生物和地质等条件,人类现在可以认识许多自然作用,并预测它们的行为和影响。比如,气象工作者根据局部和区域气象变化,警示人们提防风暴灾害;地质工作者根据地形地貌和气象预报等信息,向政府提供地质灾害预警的决策依据,以避免或减少财产损失。为提高决策精准性,常常会针对某个地区开展某种灾害的风险评价。

很多时候,一些认识难以达到精确、可靠的程度,使得人们在灾害面前毫无预感而导致重大损失,比如地震预报。然而,认识自然作用的步伐是不能停息的,只有这样,我们的认识才会不断进步,才有希望最小化自然灾害带给人类的损失。

1.2.5 科学方法

1.科学方法

当我们面对某种环境问题时,其解决的途径离不开科学调查,结果也经常提出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法,然而最后采用的方法往往体现了我们的价值体系。环境问题的科学调查,是一个问题勘察、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和理论形成的过程,是一个需要批判思维的过程。

调查者常常对一个存有疑惑的问题发生兴趣,随着问题逐渐明朗,他们往往被激励着继续探索下去。面对一个不明朗的系统内部或外部作用,调查者根据自己的认识会提出一些与系统相关的疑问。如果这些问题缺乏研究基础,他们会根据野外或实验室的仔细观察来形成概略性的认识,并进一步提出一个或几个可能的答案。这就是假设(hypothesis)产生的过程。然而,这些假设是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的,即通过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来获得结论。其结果是假设可能会被采纳,也可能会被否定。如果假设被采纳,可能会衍生出更进一步的假设;如果假设被否定,则可能从另外的角度形成新的假设。通常,这样的调查方法被称为科学方法(scientific method)。

图1.7说明了科学方法的步骤。首先是形成一个问题,比如,“海滩的沙砾来自哪里”?要解释这个问题,调查者会花时间在海滩进行观察,他会注意到一些发源于附近山体并汇流到海洋的河流,然后会提炼问题使之更为具体:“这些通过河流汇集到海滩的沙砾是来源于附近山体吗”?这个问题事实上反映了一个假设“海滩的沙砾来源于附近山体”。为验证这个假设,调查者采集了海滩沙样、河流沙样和山体沙样,通过比较这些沙样的成分,发现3种沙样的矿物成分是大致相同的,由此得出海滩沙砾来源于山体的结论,其假设也是成立的。如果假设不成立,调查者还需要另外再形成一个新的假设。在复杂的环境问题上,可能会形成多个假设并一一验证。如果一个假设经足够数量的实验验证后仍然成立,假设就可能被当作理论(theory)。一个理论需要有严谨的科学陈述,由于它来源于假设,这个理论可能是真理,但它的验证并没有终结。或许,会有新的证据推翻现有的理论。因此,许多的科学工作是去发展并验证假设,力争推翻现有假设并进一步形成新的假设。

2.批判性思维

在科学调查中需要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这是一个为了决定什么可做、什么可信所进行的明确、合理的思考(Elkins,1999)。通常,批判性思维应该有一个衡量标准,比如:表述问题要明确,如果你的表达不清楚,别人就难于理解或误解你的思想;你的问题是否具有时间概念,比如自然灾害的频率,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时间框架;你的假设与别人的假设是否重复?在假设验证过程中有没有认真检查你的数据?尤其是,你的结论是不是来自于你的数据?另外,文献来源可靠不可靠?等等。这些衡量标准的确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

图1.7 科学方法的步骤

3.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geologic time)是指地球上各种发生地质事件的时代,反映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和发生时间。地球的产生大约有46亿年的历史,在地质年代划分上,地球经历了前寒武纪(5.45 亿年前至 46 亿年前)、古生代(2.45 亿年前至 5.45 亿年前)、中生代(6500万年前至 2.45 亿年前)和新生代(最近6500万年)。其中,在前寒武纪,地球从无氧到有氧,出现了大量多细胞的有机体,但只是在古生代寒武纪和奥陶纪,才开始出现鱼类动物和陆地植物,形成化石燃料。到了中生代,出现大型的哺乳动物,恐龙和鸟类大量出现,然而也是在这个世代,恐龙遭到灭绝。人类的出现,最早是在新生代的第四纪更新世,距今约165万年,相对于地球年龄非常晚。或许,这也是科学工作者对更新世晚期(最近的1.8万年)环境地质问题感兴趣的原因,尤其集中在1万年前开始的全新世。

在环境地质学研究中,人们提出假设时总是离不开时间这个因素。地质年代的利用能够帮助我们验证一个假设能否成立。比如,我们提出了燃烧化石燃料释放二氧化碳会导致全球变暖的假设,即温室效应。在验证这个假设时,会利用近几百年到几千年的温度记录,来说明在燃烧化石燃料的工业革命之前,全球温度要比现在低。在这样的假设验证中,全球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能够帮助我们判断这个假设是否成立。

4.预警原则

科学的作用是努力揭示与环境问题相关的各种作用,比如全球变暖、有毒物质的污染、资源消耗等。然而,由于科学处于发展阶段,当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时,科学并不能像人们期望的那样去明确环境问题的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和规模。比如地震,目前阶段用科学方法准确预报地震是非常困难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科学证据不充分,或者评价的初步性,人们对环境问题危害的担心是合理的。因此,在环境问题面前,预警原则(precautionary principle)尤为必要。它的意思是,当某种现象或行为有可能对公众或环境存在损害时,却缺乏科学证据的支持,这时需要启动一些预警措施以保证没有危害出现(Foster,2000)。通俗地讲,也就是预防策略,安全第一,安全远比事后的“对不起”要重要。预警原则鼓励人们采取经济的和积极有效的途径去消除或降低环境问题的危害性。

1.3 小结

环境地质学是地质学和环境科学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以地质环境为研究范围、用地质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一门应用学科,与水文地质学和工程地质学关系密切。

环境危机的直接原因是人口的过度膨胀、城市化和工业化,由于在对待土地问题上缺乏伦理观念,加上一些管理方面法律法规的缺失,环境压力的缓解非常困难。环境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科学的方法,而且需要社会、经济和伦理行为的推动,使得一些措施得以实施。由于系统可能具有指数性增长、效应滞后以及结果不可逆转等复杂性,环境问题的解决有时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为此,我们更需要一个预警应对的态度,其原则是:当面对某个可能的环境问题时,可以不经过科学论证而寻找一种经济有效的预警方法。对于一些重大的环境问题,安全是第一位的。

在环境问题调查中,下面5个概念形成了工作框架:

(1)世界人口的增长是重要的环境问题。

(2)可持续性是许多环境问题的解决之本。

(3)认识地球系统性和系统变化速率对解决环境问题很必要的。

(4)地球的灾变性总是存在的,环境问题是复杂的,我们需要认识并尽可能地避开这些自然灾害,使得生命与财产损失最小化。

(5)为解决某个环境问题而开展的科学调查,常常会产生多个不同的解决方法,而最终的选择体现了我们的价值体系。

关键术语

复习题

1.什么是环境地质学?

2.环境危机的根源是什么?

3.我们为什么如此关注人口的增长?

4.什么是可持续性?

5.什么是指数增长?

6.地球系统性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7.什么是科学方法?

思考题

1.如果现在发生了一种环境危机,有什么可利用的解决办法来减轻它?

2.你认为在人口增长控制方面有必要采用预警原则吗?举例谈谈你的看法。

可利用网站

1.Environmental Geology.From Wiki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Environmental_geology.

2.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http://www.prb.org/Publications/Datasheets/.

3.Population Growth.https://en.wikipedia.org/wiki/Population_growth.

4.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http://www.cigem.gov.cn/.

5.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示范站.http://www.wss.org.cn/imageX.aspx.

6.批判性思维共同体(The Critical Thinking Community).http://www.criticalthinking.org//.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颁布,2014年修订,2015年1月1日实施.http://zfs.mep.gov.cn/fl/201404/t20140425_271040.htm.

8. World population estimates.https://en.wikipedia.org/wiki/World_population_estimates. AJ1JOJK+4aUKKzAtJS82HCi6pGktd4nxpSNJeFTq+4lRLp2MVPjGlnnxEHmaCOT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