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关于“六五”期间水利发展情况和水利会议准备工作意见

一、“六五”期间水利工作的回顾

(1)自1980年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改革、提高”的方针以来,1980年全面总结了建国30年的历史经验教训,重新认识水利事业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明确当前存在的问题。决心纠正“左”的工作指导思想,坚决收缩水利基建战线;1981年明确水利工作重点从建设转向管理,采取积极措施,巩固已有水利工程设施;1982年针对社会各阶层对水利工作的议论,要求各水利部门重视水利经济的研究,认真调查研究水利工程设施的经济效益和措施得失,研究方针政策,进一步认识水利发展的特点和规律;1983年,全面贯彻“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水利工作方针,明确了水利改革的方向和水利建设的重点;1984年,为了配合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特别是为了适应农村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进一步明确了水利工作“转轨变形,全面服务”的工作方向和“两个支柱,一把钥匙”的改革工作重点;1985年,重点落实“水费”、“综合经营”、“特大洪水防汛措施”、“农田水利冬修”和“移民遗留问题处理办法”等重大事项,同时建立了全国水资源协调小组和健全了全国防汛总指挥部的机构和工作。针对上述方针政策,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效果,但发展不平衡,工作不配套,有待进一步的总结和提高。

(2)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主要方面是:①增强水利管理部门的自力更生能力,合理征收水费和开展多种经营,提高水利工程设施自我改造和完善的能力,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②农田水利和工程管理,推行了逐级承包责任制,收到了一定效果。③科研、基建、前期工作围绕“面向社会”、“向企业化经营方向发展”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进行改革,取得较明显的进展。④明确新的移民工作方向,建立移民遗留问题处理基金。

(3)完成了“六五”水利建设计划。水利基建预计完成投资94亿元(其中部直属23.4亿元),为“六五”国民经济计划安排投资66亿元的162%,农田水利费估计约80亿元。主要效果是:①提高了主要江河防洪能力(如黄河、长江、淮河、珠江等)。

②解决了一批重点城市的供水(如引滦、引碧等)。③增加了有效灌溉面积5300万亩,抵消了自然和人为原因减少的灌溉面积,改善了1.4亿亩灌溉面积,使灌溉面积保持一定水平,灌溉能力有所提高。④建成大型水库13座、中型水库90座,新增库容160亿m 3 ,部分病险库得到加固和处理。⑤水土保持、人畜饮水、平原除涝、盐碱地治理和发展农村小水电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4)基础工作得到了加强。稳定了科研和前期工作队伍,重点开展了科研和规划设计工作(如水资源的综合评价,流域规划的补充修订,三峡、小浪底、南水北调等重大项目的规划设计),现有工程的“三查三定”,法规政策的研究制订等。

(5)建立健全了流域机构,建立了行业间的协调关系(全国水资源协调小组、水土保持领导小组和水电交通的协调小组的建立)。

(6)干部培训和教育工作有所发展。根据上述情况,“六五”期间可以说是转折时期,是一个重新认识水利工作的时期,是一个改革探索的时期。通过五年来的工作,现在可以说:水利渡过了最困难的调整时期,开始走上了一条新的路子。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利工程现有基础中存在着大量巩固、改造、更新和很多遗留问题处理的艰巨任务。保持并不断完善现有工程设施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是为社会经济全面服务的基础。“七五”期间将面临着需要大量资金和劳力的投入,但灌溉面积难以显著扩大、江河防洪标准难以明显提高和北方城市工业供水紧张情况难以缓和的局面。我们必须对水利投入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和适当宣传。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①建设时“欠账”很多,简易投产、不配套、工程质量差,尾工多。②管理工作未跟上,正常的养护维修也大量欠账。③工程老化严重,北方各省估计有1/3的排灌工程,难以正常使用,必须及时更新改造。④经济发展后,不少工程的服务对象和运用方式需进行新的调整。

(2)管理工作(包括工程设施的管理,水文科研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的管理,计划基建的管理和综合经营管理等)已经取得明显进展,但关系尚未理顺,规章制度尚未健全,资金来源和管理使用尚未形成合理办法等等,都需要继续完善和发展。

(3)改革工作已经起步,但远未达到既定目标,总结经验,巩固成绩,落实政策,完善办法,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当前仍然要以推进“水费”、“综合经营”和“移民遗留问题处理”工作和建立“责任制”为中心,积极推进改革工作的发展。

(4)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来看:江河防洪能力低,处理特大洪水的临时措施难以合理使用,洪水灾害的风险很大;北方缺水,特别是城市工业缺水日趋严重;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现有的农田水利)的潜力发挥已接近顶峰,必须加强和扩大;生态环境(主要是水土流失、土地恶化和水源污染)仍未得到有效的控制。这对水利事业提出了新的任务,即在巩固、改造现有工程设施的基础上,水利建设必须要有一个相当规模的发展,必须适当先行。

(5)职工队伍,特别是基层队伍,不稳定、素质低、干部队伍老化等问题仍有待于解决。

三、“七五”期间水利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根据中央对“七五”计划建议和1986年1号文件精神,结合水利工作现状,“七五”期间水利工作方向仍应积极贯彻“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方针,继续把工作重点放在管理方面,坚持改革,推进水利工作的“转轨变型”,为全社会服务。

“七五”期间水利工作的重点有以下几方面:

(1)加强水利工程设施的管理工作。在继续加强“两个支柱”,落实“一把钥匙”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管理部门自力更生的能力,精简稳定提高队伍,提高技术管理和养护维修水平,充分发挥现有工程设施效益。

(2)抓紧现有工程设施的巩固、改造和更新。对病险水库、大中型灌区关键部位的老化损毁、淤积严重的大中型水库安全、排洪排涝河道的淤积及障碍和机井泵站的报废更新以及行洪分洪区的改造,要做出全面规划,切实有效地安排加固、改造和更新计划。同时要抓紧解决各种水利遗留问题,特别是移民问题。

(3)落实重点建设任务。“七五”期间水利发展仍以提高主要江河防洪、解决北方缺水地区城市工业供水和支援贫困地区、边防地区水利骨干工程为重点,力争超额完成初步确定列入“七五”计划的建设项目,特别要落实黄河小浪底水库、治淮骨干工程、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北江飞来峡水库、长江堤防和太湖治理等重大工程前期准备和开工工作。

(4)加强前期工作,适应巩固、改造和发展的需要。当前要继续抓好大江大河流域规划、落实重大项目的规划设计(除上述项目外,还有长江三峡、引黄入晋、引黄济冀、跨流域引水、长江口整治、黄河河口整治、重大水库枢纽设计等项目)。同时要加强前期工作的行业管理,推进科研和勘测设计部门的改革,落实前期工作费用的渠道。

(5)坚持改革,巩固完善改革成果,积极探索新的改革方向。

(6)加速水利法规建设,促进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有关的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进一步推进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7)继续加强教育、水文、科研、勘测等基础工作。

(8)加速职工队伍的改造和提高工作,调整结构,提高素质。

四、调查研究和会议准备工作

初步确定1986年全国水利会议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检查回顾“六五”期间水利工作,总结经验,明确“七五”期间水利工作的方向和重点。为了开好水利会议,必须做好深入调查研究,准备好提交会议的文件和资料。建议:

(1)农田水利。对现有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状况、作用和问题进行全面分析、评价,提出今后农田水利发展的关键和突破口。建议调查农田水利工程老化、损毁的典型情况;修建管理工作中合同制、经济承包责任制落实发展情况;农田水利资金的分配使用情况;群众和地方集资办水利的能力和发展方向;基层水利机构、队伍方面需要解决的政策性问题。提出:加强农田水利工作(包括水保和人畜饮水工作)和劳力、资金筹集使用的新办法。

(2)水利管理。建议调查研究:①“三查三定”工作中集中反映的问题和处理意见。②1985年国务院颁发有关“水费”、“综合经营”、“特大洪水处理”、“清障”等文件贯彻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③大江大河管理和防汛调度方面的问题。

(3)计划和基建工作。建议进行:①“六五”计划执行情况的全面总结。②中央和地方“七五”计划的整理分析,并提出“七五”期间水利计划和基建工作的改革发展方向。

(4)前期工作:①提出前期工作的“七五”规划。②提出加强前期工作的措施和改革发展方向。③提出加强前期工作行业管理的办法。

(5)水文、科技、劳资、财务、政研、教育等方面,分别提出需要在水利会议上研究的材料和文件。 9HPhO91ItXnAM5o1yK3ikbWiW8yH18pabTMBsyg9UYGhxb4jHzzoCXGDHxS6f6b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