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国水利建设概况和近几年工作的回顾

一、自然地理特点和水利事业的地位

我国是一个土地辽阔自然地理情况复杂的国家。土地总面积960万km 2 ,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有高寒的青藏高原,东部有长江、淮河、海河中下游的广大平原。在土地总面积中高原山地占60%以上,平原盆地约占30%;牧场草原约占20%,而农用耕地仅占11%左右。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大江大河的河谷、盆地和三角洲地带,而这些地区也正是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

我国地处太平洋西岸季风气候区,夏季湿润多雨,冬季干燥少雨,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地跨高、中、低三个纬度区,适应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全国年平均降水深630mm,在地区分布上随着与海洋的距离加大而逐渐减少,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由1600mm以上逐步减少到100mm以下。降雨在季节分配上也是极不均匀的,汛期(南方5—8月,北方6—9月)降水量往往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华北地区占有70%以上。多数年份汛期降水又集中在几次大暴雨,24小时降水量超过800~1000mm的特大暴雨,曾经多次发生,而冬春期间雨量稀少,华北不少地区长达两三个月的时间可能完全无雨。由于上述地形和降水量的特点,我国既有丰富的水资源,雨热同期,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和森林植被的生长;又有严重而频繁的洪、涝、旱灾。

我国河流较多,流域面积在1000km 2 以上的大、中河流有1500多条,著名的有长江、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珠江等。全国地表径流总量约26000多亿m 3 ,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匀,长江及其以南地区占全国总径流量80%以上,年际和季节变化相对较小;而黄河、淮河、海河、辽河等流域,耕地占全国40%以上,人口占1/3以上,而地表径流仅占全国总径流量5.6%,而年际和季节变化又十分巨大,虽然这个地区还有一定的地下水资源,但仍是一个水资源十分贫乏的地区。全国水能理论蕴藏量达6.8亿kW,大约70%集中在我国西南地区,初步分析大约有30%~40%是可以开发利用的,这是我国一项巨大的能源。

我国主要江河流域面积年径流量和水能蕴藏量如下表:

频繁而严重的洪涝旱灾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大威胁。根据历史记载,自公元前206—1949年,2000多年间,我国发生大水灾达1029次,较大旱灾1056次,水旱灾害几乎在不同地区每年都有发生。因此,自古以来,水利事业成为发展生产、安定社会、巩固政权的重要因素。历代开国之初都把治河防洪、发展灌溉、疏通航道作为国家重大的建设事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为了迅速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满足工矿城市工业供水和发展水电、航运的要求,水利事业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支援下,动员广大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水利建设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二、水利建设概况

我国劳动人民与水旱灾害做斗争有悠久的历史,修建了许多著名的工程。据考古和文献记载,黄河、淮河平原的劳动人民,在公元前二千多年就开始疏浚河道和修堤防洪;公元前606—前586年间,在安徽省寿县境内修建了安丰塘灌溉工程,公元前386—前250年间在关中修建了郑国渠,在四川修建了都江堰,灌溉面积都达到百万亩以上,使当地成为当时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从公元前480年开始,历代劳动人民陆续开通了从北京到杭州,贯通南北,长达1782km的大运河,成为影响全国经济发展和关系国家稳定的重大措施。千百年来修建的黄河大堤和江浙沿海的海塘,规模之大、工程的艰巨也是举世闻名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50年代初期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动员广大群众,对江河堤防进行普遍整修加固,全面恢复和改善原有灌溉工程,同时重点治理长期洪涝灾害严重的淮河和威胁广大地区安全的黄河,在恢复和发展经济中发挥了巨大作用。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组织各个部门的力量,对全国主要河流和地区作了全面调查研究和编制了除害兴利综合利用水资源的流域(或地区)水利规划,此后就有计划地对重点河流进行了集中治理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普遍动员群众,大量兴修小型水利工程,为本地区工农业生产服务。

30多年来,建成水库8万多座,总库容达4000亿m 3 ,其中大型水库(总库容大于l亿m 3 的)308座,中型水库(总库容大于1000万m 3 的)2100多座;整修、新修堤防16.5万km;灌溉面积达到7亿多亩;机电排灌设备达到6000多万马力;农用机井达到200多万眼;全国低洼易涝耕地3.3亿亩,其中75%得到初步治理;全国水电站装机容量约2000万kW,其中农村小水电约600万kW;此外还进行了大量水土保持工作,并开始修建牧区草原灌溉设施。这些水利工程,初步控制了常遇洪涝灾害,增强了农田抗旱能力,使农业能够持续稳定增产;为工农业提供了廉价动力;保证了城市和工业区的供水水源;为航运和水产养殖创造了发展的有利条件。

过去水利建设工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大江大河的治理,提高江河的防洪能力,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二是农田水利建设,不断扩大和改善灌溉设施,除涝治碱,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1.关于大江大河的治理

20多年来在普遍进行中小河流治理的同时,重点治理了淮河、海河、黄河和长江。

(1)淮河流域是历史上水旱灾情严重地区,是解放后进行全面治理的第一条河流。20多年来,除在山区开展水土保持外,修建大、中型水库180座,库容350亿m 3 ;小型水库(库容10万~1000万m 3 )4800多座,库容30多亿m 3 ;在平原地区控制湖泊蓄洪,库容280亿m 3 。在下游开辟和扩大了入江入海出路,泄洪能力由8000m 3 /s增至22000m 3 /s。同时在全流域普遍培修、加固了堤防,疏浚了大小河道,进行了灌区建设。通过以上措施,初步控制了洪水,减轻了内涝灾害,灌溉面积从解放初期的1200万亩发展到11000万亩,建成了数百座中小水电站,全流域的生产面貌有很大的改变。

(2)海河是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水系和有名的害河。上游支流繁多,呈扇形分布,洪水季节上游来水流量很大,而下游河道宣泄能力却很小,经常洪水决口泛滥。而两河之间又多为洼地,排水不畅,每遇暴雨就积涝成灾。由于春季和初夏降雨稀少,经常发生长期干旱。历史上旱涝灾害严重,生产极不稳定。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在1963年遭遇特大洪水灾害以后,广大群众积极投入了根治海河的斗争,海河流域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现在山区已建成大中型水库110座,小型水库1300多座,总库容200多亿m 3 。海河水系的5条主要支流——漳卫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和潮白河,都开辟了各自的入海水道,使排洪入海的能力从原来4600m 3 /s扩大到24680m 3 /s,低洼平原排涝入海的能力从原来的400m 3 /s扩大到2100m 3 /s,大大减轻了洪涝灾害的威胁。同时广泛兴修了农田水利,建成农用机井70多万眼,灌溉面积从解放初期的1000多万亩,扩大到9000多万亩,盐碱地也得到了大面积的改良。农业生产得到发展,由原来严重缺粮地区实现了粮食自给。

(3)黄河是一条多泥沙的河流,多年平均输沙量16亿t,下游河道逐年淤积抬高,形成地上河,历史上曾发生1500多次堤防决口和26次大改道,水灾波及25万km 2 的地区,灾害极为严重。解放以后,在上中游开展了群众性的水土保持工作,干支流修建了大中型水库140多座,小型水库3800多座,总库容560多亿m 3 ,下游加高加固了1800km的堤防,整治了700多km的河道,修建了临时滞洪工程,保证了黄河大堤的安全,30多年来未发生洪水决口,而且战胜了1958年发生的大洪水(黄河下游控制性水文站花园口洪峰流量达22300m 3 /s,大约相当于50年一遇的洪水)。全流域灌溉面积已扩大到6600万亩,初步改变了这些地区的低产多灾面貌。黄河干流已建成五座梯级水电站,装机容量达200多万kW,正在修建的上游龙羊峡水电站,装机达150万kW。这些干流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中,如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等工程,不仅开发了巨大的水能资源,而且在防洪、灌溉、防凌、水产养殖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4)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内河航运的动脉,中下游沿江平原和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水旱灾害也是经常发生的,1931年大洪水,淹没中下游农田5000多万亩,受灾人口2800多万人,死亡14.5万人,武汉市遭到长时间的浸泡,损失是十分惊人的。30年来,一方面防治水旱灾害,同时也积极开发利用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在中下游普遍修整了堤防,新建了荆江和汉江分洪工程,控制湖泊洼池进行蓄洪滞洪和垦殖,建成了大中型水库800多座,小型水库43000多座,总库容达1100多亿m 3 。建成了大中型水电站数十座,最大的丹江口水电站装机达90万kW,正在兴建的干流葛洲坝水电站总装机达300万kW,在全流域修建了大量灌溉工程,特别是沿江平原,湖泊洼地周围和三角洲地带普遍修建了机电排灌站,不断提高这些地区的灌溉水源保证程度和排涝标准,有些排灌站的规模比较巨大,如江苏省江都水利枢纽工程,也是南水北调的第一期工程,总抽水流量465m 3 /s,电动机功率达5万kW,为苏北里下河地区1000多万亩农田提供了灌溉补充水源和排水出路。以上这些水利建设,初步控制了常遇洪涝灾害,再遭遇1954年特大洪水(相当于百年一遇,大于1931年洪水)时,将能确保重点城市和工业中心的安全,大大减少农田淹没损失;全流域灌溉面积达到22000万亩,约占耕地面积的60%;干流通航长度达2900km。

除了上述4条河流的治理外,珠江、松花江、辽河和东南沿海的一些较大河流都进行不同程度的治理,使珠江三角洲、辽河下游平原和许多河川盆地和河口三角洲成为重要的工农业基地,同时开发了大量的水能资源,如浙江新安江水电站、广东新丰江水电站、第二松花江和鸭绿江的梯级水电站在工农业生产中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2.关于农田水利建设

农田水利不仅包括农田本身的灌溉和排水,而且是对一条小河或一个地区的全部土地进行整体规划和综合性的开发利用,目标是为社、队生产服务。农田水利建设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办水利,以小型为主,社队自办为主,同时配合国家按照江河流域统一规划兴建的大、中型工程,实现大、中、小相结合综合利用水资源的目的。近十几年来,广大农民在国家的支援下,因地制宜,发挥集体力量,兴建了大量水利工程,改变了生产面貌。现在举两个例子具体说明这个问题:

(1)湖南省桃源县,位于洞庭湖畔的一个山丘区,是一个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县。这个县的政府和人民,对全县48条小河,作了全面规划,实行梯级综合开发,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360座,小型塘坝26000多处,水电站总装机13600kW。每个公社都有一座库容100万m 3 以上的水库和一座到几座小水电站;每三个大队有一座10万m 3 以上的小水库,每人有1亩旱涝保收的农田。在修建水利的同时,平整土地20万亩,绿化大小山头11500多个,人工造林76万多亩,新修公路2200km,全县85%的大队通了汽车,全县粮食平均亩产超过了800斤。

(2)江苏省苏州地区,是长江三角洲的一部分,湖泊河网密布,大部分农田均修堤防围护,称为“圩田”。全区640多万人,682万亩耕地。解放后水利建设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当时圩堤低小,水系紊乱,防洪排涝的能力都很低,一部分低洼圩田每年只能种一季水稻,产量很低又不稳定。当时他们主要目标是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和灌溉水源保证,于是全面整修江湖圩堤,整治旧河网,开挖新水系,发展机电排灌,取得了良好效果,1966年全区粮食亩产平均超过了1000斤。第二阶段,他们为了把一年稻麦两熟改为三熟制,对圩区进行了改造,为了减少灌溉矛盾,把过大的灌区分为1000亩左右的小灌区,把原来灌溉排水一套渠系改为灌溉排水两套系统,改漫灌串灌为分田块排灌,这样产量有了进一步提高,已达到粮食平均亩产1300斤。现在已进入第三阶段,以控制地下水位为重点,并采取以下措施:①修堤建闸,排洪排涝的河道与圩内的水网分开。②按地面高程,高地和低地分开。③排水和灌溉系统分开。④调整土地使用情况,水田与旱地分开。

同时要控制圩内河网水位,并通过田间深埋排水暗管的办法,控制田间地下水位。现在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这个目标,全区已有20多万亩农田达到了每亩每年产粮1t的目标。苏州地区这种做法在我国南方主要江河三角洲地区,具有重要意义。

灌区建设是农田水利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全国3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有150处,1万~30万亩的中型灌区有5100处。大型灌区中央或省的水利部门负责设计施工;中型灌区由省或地区一级的水利部门负责设计施工;万亩以下的小型灌区由县或公社负责设计施工。

50年代,我们采取单一水源(如河水或地下水)单一灌溉方式(如自流灌溉或提水灌溉)进行设计,近年来考虑多种水源和多种灌溉方式的结合进行设计。

在进行新的灌区建设的同时也对老灌区进行改造和扩建。四川都江堰灌区是一个具有2000年历史的老灌区,新中国成立前灌溉面积只有200多万亩,经过改造扩建灌溉面积已达800多万亩,成为有名的稳产高产地区。关中地区的人民引泾渠,始建于公元前200年,几经改建,新中国成立前灌溉面积只有50万亩,粮食平均亩产约260斤,解放后经过扩建改建,灌溉面积达到130万亩,粮食平均亩产达到900斤。新中国成立后新建的大型灌溉工程,如湖南的韶山灌区(灌溉面积100万亩)和安徽的史淠杭灌区(灌溉面积800万亩)都是利用建成的大中小型水库作为灌溉水源,是以灌溉为主结合航运、发电和城镇供水的综合利用工程,在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灌区的管理主要根据受益范围的大小分级管理。大中型灌区,均由政府设置专管机构,配备专职人员,按照灌区代表大会的决定,负责进行全灌区的管理工作,并受所在地的行政领导。小型灌区,一般由社队确定专人管理。灌溉技术的科学研究工作,除国家设立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进行工作外,主要大型灌区也设有试验站,进行作物需水量、计划用水、排水标准和灌排技术的研究,并提供试验样板。在北方地区,这类试验站还要进行土地盐碱化的防治试验。

(本文所引资料均系当时统计或研究成果) G3tUVCSxhcCxh91yE1QOLblrJERE5Fmppf9QxLEgLwBU+hUoKCkNe9DZvhMfFZl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