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4 评估的理论基础

1.4.1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

根据马克思关于价值的学说:“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本来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个物不是由于劳动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李 君(1999)认为:“价值在其原始意义上是与人的感性需要相联系的,是使用价值,即物对人的有用性。” [1] 李金昌(1995)认为:“价值表现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需要与被需要的关系,也就是说,主体有某种需要,而客体恰能满足这种需要,对主体来说客体就具有价值。生态价值来源于天然生成和人类创造两个方面。” [2] 据此对水土保持功能价值做出注解,狭义的水土保持功能价值是指区域生态系统中有利于人类的水土保持效用,广义的水土保持功能价值是指区域生态系统创造的有利于人类的水土保持效用以及水土保持工作对人类的积极作用。水土保持功能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水土保持功能的稀缺性和开发利用条件,即所处区域状况、生态系统类型等都对其产生影响。本书就水土保持功能价值的广义概念进行讨论。

1.4.2 生态价值评估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由于自然资源的部分不可再生性、有限性、时空分布不均等原因引发的资源稀缺性问题凸显,促使人们重新认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推动生态价值评估理论和方法逐步发展成熟。生态价值评估理论主要包括生态价值分类和生态价值评估两部分内容。

美国环境经济学家Krutilla和Fisher将生态价值分为经济价值和非经济价值两大部分,为生态价值分类建立了基础 [3] 。Boland和Freeman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分类框架 [4] 。生态价值分为使用价值(use value)和非使用价值(non-use value)。其中,使用价值分为直接使用价值(direct use value)、间接使用价值(indirect use value)和选择价值(option value);非使用价值分为存在价值(existence value)和遗赠价值(bequest value)。

价值评估最重要的是确定价值的表现方法,一般根据评估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表示方法,如货币、能值或商品等来代替价值。水土保持功能具有价值,但其无法通过直接市场交易来实现。开展水土保持功能价值评估,把不能直观体现的水土保持功能价值用直观的货币、能值或者商品等方式表达出来,便于开展投资效益评价、损益分析等,为水土保持相关决策工作提供支撑。

1.4.3 级差地租理论

马克思认为,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获得的收益,这里的土地泛指陆域、水域和空域的光、热、水、气等物质的总称。根据地租产生的原因和条件不同,将地租分为三类,即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级差地租是由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包括等量资本同时投在质量不等的同量土地形成的差额(级差地租Ⅰ)和连续追加在同一土地上所造成的不同劳动生产率形成的差额(级差地租Ⅱ)。根据级差地租理论,区域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土壤、水、空气、生态系统种类等不同,形成了水土保持功能的级差地租,即水土保持功能价值的不同。

1.4.4 生态补偿理论

生态补偿理论的关键在于生态系统的公共产品性质认定。按照微观经济学的公共产品理论,自然资源或生态系统的受益人在合法利用自然环境资源过程中,对自然资源所有权人或生态保护者应支付相应的费用,避免自然资源过度使用,同时激励更多人保护自然资源,以保障自然资源永续利用,推动整个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区域水土资源是典型的公共产品,为保障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土资源保护的受益人应当向水土资源的保护人付费,也就是说向水土资源的保护人提供补偿。 wm6bESlA6zM3KaAfxVDzYjM8GDcobYvawlbEgVG5+fKWZODRMbx38WKx9VPbYBC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