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种植结构调整的依据

农业生产过程是自然再生产过程和经济再生产过程的密切联系,彼此交错,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农业生产作为自然再生产过程,它要受光、热、水、土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作为经济再生产过程,它又受社会经济、技术等条件的制约。所以,种植结构特点是由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各种条件的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因此,研究种植结构与布局就需要分析、评价各种条件的作用和影响。

一、环境因素

(一)光

光对作物的生态作用是由光照强度、日照长度、光谱成分的对比关系构成的,它们各有其空间和时间的变化规律,随着不同的地理条件和不同的时间而发生变化,同时光能在地球表面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光的这些特点及其变化,都会对作物产生各种影响,如光照强弱和光谱成分不同,会影响作物光合强度等生理活动的变化,特别是能刺激和支配组织和器官的分化,有形态建成作用。而日照时间长短则制约着很多作物的开花、休眠和地下储藏器官的形成过程,因为光是一切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光能条件与作物产量有直接关系,是作物高产的生理基础。因此,生产上应该设法协调作物和光的关系,满足作物对光的需要,以充分发挥作物的生产潜力。

1.日照长度

植物在生长发育中要求一定的日照长度,每天昼夜长短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即只有每天给予一定光暗交替的条件,植物才能开花,否则就不开花或延迟开花,这种现象称光周期现象。

根据植物开花过程对日照长短反应不同,可将植物分为三类。

(1)长日照植物。长日照植物是指只有当日照长度超过它的临界日时,才能开花的植物。也就是日照长度必须大于某一时数(这个时数称为临界日长)或者说暗期必须短于某一时数才能形成花芽的植物。如果它们所需的临界日长时数不足,则植物就停留在营养生长阶段不能形成花芽。作物中冬小麦、大麦、春小麦、甜菜、马铃薯、甘薯、萝卜、豌豆等是长日照植物。

(2)短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是指只有当日照长度短于其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植物。在一定范围内,暗期越长,开花越早,如果在长日照下则只进行营养生长而不能开花。作物中如水稻、大豆、玉米、谷子、高粱、烟草、麻、棉等是短日照植物。

(3)日中性植物。这类植物的开花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较小,只要其他条件合适,在不同的日照长度下都能开花。作物中如番茄、黄瓜、四季豆、番薯、早熟荞麦、莴苣等是日中性植物。

作物的开花要求一定的日照长度,这种特性主要与原产地在生产季节自然日照的长短有密切关系,也是作物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对其所处的生态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短日照作物都是起源于低纬度的南方(夏半年昼夜相差不大,但比北方的白昼要短),长日照作物则是起源于高纬度的北方(夏半年昼长夜短)。所以,越是北方的种或品种,要求的临界日长越长,越是南方的品种,要求的临界日长越短。因此作物的地理分布,除温度和水分条件外还受光周期的控制。在临近赤道的低纬度地带,一般长日照作物不能开花结实,不能繁殖后代;而在高纬度地带(纬度66.5°以上),在夏季几乎24h都有日照,因此,短日照作物不能在那里生长发育;在中纬度地带,各种光周期类型的作物都可生长,只是开花的季节不同。

我国北方的地理纬度均在60°以内,短日照作物、长日照作物和日中性作物都能生长。但因日照长短在季节上分布不同,春季日照时间逐渐加长,到夏季最长,以后逐渐缩短。这种日照长短的季节分布规律影响到作物的季节配置。如我国北方的长日照作物有小麦、黑麦、大麦、豌豆、油菜、甜菜、亚麻等适合秋播或早春播种,夏季收获。而短日照作物如水稻、玉米、高粱、谷子、糜子、大豆、棉花、大麻、芝麻等则适合晚春或夏季播种,秋季收获。可见,日照长短还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作物的季节布局。

了解日照长度对作物发育的影响,对作物的引种工作也很重要。在引种时应注意作物开花对光周期的需要,首先,要了解该作物原产地(或原分布区)和引种地日照长度的季节变化,以及该种作物对日照长度的反应敏感程度,再结合考虑该作物对温度等的需要,才不致使引种工作失败。一般来说,短日照作物由南方(短日照、高温条件)向北方(长日照、低温条件)引种时,由于北方生长季节内的日照时数比南方长,气温比南方低往往出现营养生长期延长,发育推迟的现象。如根据烟草、大麻等作物要求短日照的特性,南烟北移、南麻北种,利用长日照的条件促进它们的营养生长,多产烟叶和麻皮纤维。短日照作物由北向南引种时,则往往出现生育期缩短,发育提前的现象。而长日照作物由北向南移时,则发育延迟,甚至不能开花;由南向北移时,则发育提早。

2.光照强度

在生产中可以观察到有些作物只在强光的环境中才生长发育良好,另一些作物却在较弱光照环境下才生长发育良好,说明各种作物需要光的程度是不同的,这是由于它们长期适应于不同的光照环境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生态习性。

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关系,可分为三种生态类型。

(1)阳性植物。凡是在强光环境中才能生育健壮,在荫蔽和弱光条件下生长发育不良的植物为阳性植物。人类栽培的大田作物,绝大部分要求强光环境。

(2)阴性植物。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比在强光条件下生长良好的植物为阴性植物。但并不是说阴性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是越弱越好,因为当光强过弱达不到阴性植物的补偿点时也不能得到正常的生长。所以阴性植物要求较弱的光也仅仅相对于阳性植物而言。人类栽培的一些药用植物,如人参、三七、半夏、细辛等要求较弱的光照强度。

(3)耐阴植物。介于阳性和阴性植物之间的植物为耐阴植物。这类植物能忍耐适度的荫蔽,但在弱光环境中生长最好。人类栽培的某些药用植物如桔梗、党参、沙参、肉桂等都属于耐阴植物。

了解植物对光照强度的生态类型,在作物的合理栽培,间作、套种、引种驯化以及造林营林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在生产上,应该根据不同种和品种对光的生态习性来调节生态环境中的光照条件,才能使不同生态类型的作物做到正常的生长,这是农业上选地、确定种植方式和栽培措施的依据之一。例如要种植的经济植物或作物是属于要求弱光类型的,则在选地时就要选择背阴的地块,而且为了满足它们对适度荫蔽的需要,还考虑采用搭棚或与其他作物进行间套作等措施。如很多药用植物在野生状态都分布在阴坡和半阴坡,因此在人工栽培时,就要给以一定程度的遮阴,如人参必须搭棚栽培,这样也为间作套种丰富了内容。

(二)温度(热量)

温度对作物的重要性在于作物的生理活动与生化反应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进行。温度升高,作物生理生化反应加快,生长发育加速;温度降低,作物生理生化反应慢,生长发育迟缓。当温度低于或高于作物所能忍受的温度范围时,作物生长逐渐减慢、停止、发育受阻,作物开始受害,甚至死亡。温度的变化还能引起环境中其他因素如湿度、土壤肥力等的变化,而环境诸因素的变化又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在进行作结构调整时,必须使当地的温度(热量)与作物各生育期所需的温度相吻合。

1.作物三基点温度

作物的生命过程中都有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称作三基点温度。作物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最严格,能适应的温度范围最窄,一般在20~30℃之间,而生长要求的温度范围比较宽,大多在5~40℃之间(表2-13)。由于温度能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因而制约着作物的分布。

表2-13 几种农作物的三基点温度

来源:现代植物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积温

作物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以上,才能开始生长发育;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温度总量,才能完成其生命周期。在农业生产上,可以根据积温来确定作物区划、布局和引种(表214)。一个地区的耕作制度和复种指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热量资源,而积温是表示热量资源既简便又有效的方法。但是,不宜仅根据积温指导生产,因为作物与热量的关系还受变温、温度的高限与低限的影响,作物品种的积温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积温建立在作物生育速度和温度成正比的假设上,但实际超过适温时,随着温度增高生育速度反而遭受不利影响,超过温度上限时,这种影响更大;当低于温度下限时,其累积的热量并无作用。因此,同一品种在年代间的活动积温值常不一致。高温年积温值较高,中温年较低,低温年变化最大,往往温度偏低,初霜来临延迟的年份积温值很高,因为低于下限的“无效”温度累积更多。栽培管理水平也影响作物需要的积温值,如管理良好,所需积温就少,反之则多,变幅在150~200℃的范围内。目前生产上一般仍需按各种作物对积温的要求,结合当地的热量资源状况,合理布局作物,以充分发挥当地的热量资源潜力。同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栽培管理水平和年间积温值的变幅,留有充分余地。

表2-14 不同作物所需不低于10℃的活动积温 单位:℃

3.极端温度

极端温度(最高、最低温度),它是限制作物分布的最重要条件。从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来看,壮苗情况下,黑麦的分蘖节可以经受-30~-25℃的低温;冬小麦的分蘖节可以经受-10~-17℃的低温,在有雪层覆盖情况下还能经受-20℃的严寒,这个温度指标也是确定我国冬小麦分布北界的界限温度(大致在长城附近,东北地区大致在绥中一带),而冬大麦只能耐-10~-12℃的低温。越冬所能承受的极端温度和当地的极端温度,决定了分布范围。

温度是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生态因子之一。各种作物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地生长发育,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延缓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或者使作物不能正常开花结实,以致死亡。在我国,根据作物对温度的需求,划分为以下3类。

(1)喜凉作物。喜凉作物要求温度水平低,一般生长盛期适宜温度为15~20℃,整个生长期需要积温少,一般需不低于 10℃积温 1500~2200℃,有些作物只需 900~1000℃。喜凉作物主要分布在无霜期较短的北方或者南方山区,在暖温带或亚热带还可作为冬春季节的复种作物或填闲作物。喜凉作物又可分为两类。

1)喜凉耐寒型:如黑麦、冬小麦、冬大麦、青稞等。这类作物适宜生长温度为15~20℃,冬季可耐-18~-20℃的低温,冬小麦可耐-22℃低温,黑麦可耐-25℃低温。

2)喜凉耐霜型:如油菜、豌豆、大麻、向日葵、胡萝卜、芥菜、芜菁、菠菜、大白菜、春小麦、春大麦等。生育期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20℃,不怕霜,可耐短期-5~-8℃的低温。此外,荞麦、亚麻、莜麦、马铃薯、蚕豆及某些谷、糜品种比较耐凉,能耐0~4℃低温。

(2)喜温作物。我国大部分农区气候温暖,主要种植喜温作物。这类作物生长发育盛期适宜温度为20~30℃,需要不低于10℃积温2000~3000℃,不耐霜冻。这类作物又可分为3类。

1)温凉型:如大豆、谷子、糜子、甜菜、红麻等,生长适宜温度20~25℃,需要不低于10℃积温1800~2800℃。低于15℃或高于25℃不利于生长。

2)温暖型:如水稻、玉米、棉花、甘薯、黄麻、蓖麻、芝麻、田菁等,生长适宜温度25~30℃,温度低于20℃或高于30℃都不利于生长。

3)耐热型:如高粱、花生、烟草、南瓜、西瓜等,可以忍耐30℃以上的高温,花生可耐40℃高温,烟草可耐35~37℃高温,南瓜、西瓜可耐35℃以上高温。

(3)热带、亚热带作物。我国主要的热带作物包括橡胶、油棕、椰子、可可等,要求最冷月平均温度18℃以上才能生长,5℃左右即受冻,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

亚热带作物包括茶、油茶、柑橘、油桐、马尾松、杉木、楠竹和甘蔗,一般需要年平均温度高于15℃,1月平均温度不低于0℃。冬季的极端最低温度是限制北移的主要因素,不得低于-15℃,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4.温度与作物分布

基于各类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对照我国北方地区的热量资源,可以看出我国北方冬麦区与冬麦要求的温度条件大体相吻合,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在-4~-8℃之间,个别时候极端最低气温达到-20~-30℃。一般年份冬小麦可以生长并越冬良好。新疆北部冬季虽然严寒,因当地冬季有积雪覆盖,防寒效果好,土温日变化较小。一般说来,在气温为-9~-30℃时,有5cm以上雪层覆盖,可使冬小麦分蘖节下深度3cm处的最低温度高于气温,差值达9~17℃。因此,北疆成为种植冬小麦和春小麦混合地区。从东北地区冬季极端最低温度和最冷的1月平均温度低于冬小麦越冬温度,积雪不稳的情况来看,冬小麦发展的前景不大。生产实践证明冬小麦只能在辽东半岛南部种植,这样较为安全。

在越冬作物越冬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在水肥条件许可下,均可种植耐霜作物。如高纬度低海拔的东北各省和高海拔低纬度的西北高原、内蒙古及山西、河北北部,大都是冬麦越冬温度不足,因而种春小麦、莜麦、青稞、马铃薯、甜菜、油菜、蚕豆、豌豆等耐霜喜凉爽气候的作物。

我国北方地区,除了西北高原某些海拔在2000m以上的高寒山区,限于气候冷凉,积温不高,无霜期短,不宜种喜温作物外,基本上均可种植水稻、玉米、高粱、大豆、谷子、糜子等喜温作物。东北地区之所以能以上述几种喜温作物为主要粮食作物,温度起到决定性作用。它们一般晚春播种,秋后成熟。

喜温作物中以棉花要求温度条件最高。据资料记载,我国北方各地能否植棉决定于4—10月平均温度的高低,以16℃为下限。我国北部早熟棉区,在棉花生育的4—10月平均温度都在16~19℃之间。东北地区只有辽南和辽西可种棉花,其他各地都不适合种植。

东北地区从热量条件来看,虽然一般能够满足喜温作物的要求,但是年度间变化极大,常常遭受低温冷害的侵袭。吉林省高温年和低温年间的积温差可达800℃,如榆树县平均积温为2814℃,最高年为3206℃,最低年为2417℃。

温度能限制作物的分布,当然也就影响作物的引种。因此在引种工作中必须注意以温度为主导的气候条件特点,必须遵循气候相似性原则。

(三)水分

水分是作物生长的主要生活因子之一,对作物分布影响很大。在相同的热量带内,由于降水量及其季节分布的不同,造成了作物分布的巨大差异性。

1.根据不同作物对水分的适应性分类

(1)喜水耐涝型。以水稻最为典型,其根、茎、叶组织中有通气组织(占25%),喜淹水或适应在沼泽低洼地生长。

(2)喜湿润型。生长期间需水较多,喜土壤和空气湿度较高,如陆稻、燕麦、苘麻、黄麻、烟草、甘蔗、茶、柑橘、毛竹、黄瓜、油菜、白菜、马铃薯等。

(3)中间水分型。如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既不耐旱,也不耐涝;一般生育前期较耐旱,中后期需水较多。

(4)耐旱怕涝型。许多作物具有耐旱特性,通过特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理机制减少水分蒸发,如谷子、甘薯、糜子、苜蓿、芝麻、花生、向日葵、黑豆、绿豆、蓖麻等,但这些作物不耐涝,适宜于在干旱地区或干旱季节生长。

(5)耐旱耐涝型。这类作物既耐旱又耐涝,如高粱、田菁、草木樨等是耐旱作物,又可忍耐短期淹水。

2.根据需水特点和北方降雨季节分布规律分类

(1)不耐春旱的作物。有小麦、大麦、亚麻、豌豆等,它们要求秋、冬雨水充沛,底墒充足,以利早春播种出苗、分蘖。在春季4—6月期间有适量降水,可满足麦类分蘖、拔节、抽穗开花的水分需要。如果一个地区底墒不足,常年春旱,4—5月降水分布很少,又无灌溉条件,应少种这类作物。

(2)耐春旱的作物。有玉米、高粱、谷子、糜子、大豆等,它们要求在底墒充足的条件下晚春播种,在苗期需要蹲苗发根,可耐短期干旱,而不显著影响产量,只是在禾谷类作物拔节期,大豆分枝期以后,才进入需水的关键时期,这类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水特点,大体上与北方春早、夏秋多雨的特点相吻合。因此,春旱地区,应以多种秋收作物为主,这也是东北区作物结构以秋粮为主的原因。

影响作物的布局的水分指标主要为年降水量及其季节分布、灌溉条件、地下水埋藏量及其埋藏深度。在东北地区,江河、湖泊沿岸,地势平坦,均开发种植水稻。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持水性能较好的地区,如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以及地下水储藏大、埋藏不深的地区,打井灌溉,种植水稻;其非灌溉旱地以栽培玉米、大豆等秋收作物为主。这种以秋收作物为主的作物布局是与东北大陆性季风气候的特点分不开的。大陆气候强烈表现之一是夏热冬寒,而季风气候的特点则是夏季雨量集中,冬季干旱少雨。这样一种春旱而夏季暖多雨型的气候对夏收作物不利,但却适合秋收作物的生育(图2-1)。

图2-1 东北地区土壤含水量与玉米和小麦的需水关系模式

(四)土壤

根据不同作物对土壤的要求,掌握土壤的特性,合理种植作物,是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进行作物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的中心内容之一。所谓土壤的特性,除泛指土壤肥力外,还包括土壤质地、土层深浅、土壤层次构造、土壤反应及含盐量等特性,即应根据这些土壤特性来安排不同的作物。

1.对土壤养分的适应性

(1)耐瘠型。能适应在瘠薄地上生长,大体上包括三类:一是具有共生固氮能力的豆科作物,如豆类作物和豆科绿肥作物;二是根系强大,吸肥能力强的作物,如高粱、向日葵、荞麦、黑麦等;三是根系和地上部不太强大,但吸肥能力较强或需肥较少的作物,如谷子、糜子、大麦、燕麦、芝麻、荞麦、胡麻等。

(2)喜肥型。这类作物地上部生物量大,根系强大,吸肥多;或根系不发达,要求土壤耕层深厚,供肥能力强,如小麦、玉米、棉花、大麦、水稻、蔬菜等。

(3)中间型。这类作物需肥幅度较宽,适应性广,在瘠薄土壤中能生长,在肥沃土壤中生长更好。如水稻、谷子、棉花、小麦等。

2.对土壤质地的适应性

(1)适沙土型。沙土质地疏松,总孔隙度虽小,但非毛管孔隙度大,蓄水量较小,蒸发量大,蓄水保肥能力差,土壤温度升降快,昼夜温差大,很适宜花生、甘薯、马铃薯、瓜类等作物生长。

(2)适壤土型。壤土质地适中,通透性好,土壤肥力较高,适宜大部分作物生长,包括棉花、小麦、大麦、油菜、玉米、豆类、麻类、烟草、谷子等。

(3)适黏土型。黏土有机质含量较高,潜在肥力高,但通透性差,供肥缓慢,苗期发苗慢,适宜种植水稻。小麦、玉米、高粱、大豆、小豆、蚕豆等也可在偏黏土上生长。

3.对土壤酸碱度pH值的适应性

(1)宜酸性作物。适宜在pH值为5.6~6.0的酸性土壤中生长,包括黑麦、燕麦、马铃薯、水稻、甘薯、荞麦、花生、油菜、烟草、芝麻、绿豆、豇豆等。

(2)宜中性作物。适宜在pH值为6.2~6.9的中性土壤中生长,包括小麦、大麦、玉米、大豆、油菜、豌豆、向日葵、棉花、水稻、甜菜、高粱等。

(3)宜碱性作物。适宜在pH>7.5的土壤中生长,包括苜蓿、棉花、甜菜、草木樨、高粱、苕子等。

4.对土壤盐碱度的适应性

(1)耐盐性较强的作物。如稗、向日葵、蓖麻、高粱、田菁、苜蓿、草木樨、苔子、紫穗槐、芦苇等。

(2)耐盐性中等的作物。如水稻、棉花、黑麦、油菜、黑豆、大麦等。

(3)不耐盐或忌盐的作物。如糜子、谷子、小麦、甘薯、燕麦、马铃薯、蚕豆等。

(五)地势、地形

地势和地形影响到光、热、水、气、土、养分等植物生活因素的重新分配,因而影响到作物的空间配置。

1.地势

作物分布与地势的关系集中表现在作物分布的垂直地带性上。按照一般的气象规律,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降低约0.5~0.6℃。据河北气象材料的统计,高度每增加100m,积温约减少150℃。相当于纬度北移(纬度每增加1°,约减少积温110~140℃),雨量随着地势的升高而增加。因此,作物的生态环境因地势的升降而显著不同。在高山区的有利条件是太阳辐射强降水多,植被繁茂,土壤有机质因温度低而分解慢,比较肥沃;但不利条件是温度低,作物生长季节短,生育前期因低温有机质肥效发挥不出来,生长不良,高温季节来到时,又因降雨过多会引起徒长,造成后期贪青晚熟,易遭早霜冻害。因此,在高寒山区宜种植耐寒、喜凉爽的作物和生长期较短的品种。据资料记载,甘肃祁连山北麓作物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表2-15),在地势较高的农区以种植麦类、青稞、豌豆、马铃薯为主,而地势较低的农区则以种植棉、稻、玉米为主。

表2-15 祁连山北麓作物的垂直地带性分布(甘肃省乐县)

来源:耕作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81。

2.地形

(1)坡向、坡度。坡向影响光照强度,在坡地上太阳光线的入射角随坡向和坡度而变化。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太阳的位置偏南,因此南坡所接受的光比平地多,北坡则较平地少。这种差别是由于在南向坡上太阳的入射角较大,照射的时间较长;北坡则相反。北纬20°~50°南、北坡地上不同坡度的可能直接太阳辐射年总量见表2-16。

表2-16北纬20°~50°南、北坡地上不同坡度的可能直接太阳辐射年总量 单位:kcal/cm 2

无论在什么纬度,南坡的太阳辐射量都比北坡大,而且坡度越大差异越显著;在南坡上随着纬度的增加,最大辐射量的坡度也随之增大;在北坡上无论什么纬度都是坡度越小承受到的辐射量越多;较高纬度的南坡得到的辐射量可比较低纬度的北坡为多。

由于南坡的太阳辐射量大于北坡,所以南坡的空气和土壤温度都比北坡高,但土壤温度则西南坡比南坡更高,这是因为较南坡蒸发耗热少,用于土壤、空气增温的热量较多的缘故。坡向的气温差异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南坡土壤温度比北坡高,而湿度则比北坡小。南坡和北坡这种在生态环境上的差异,反映在作物布局上也有所不同。南坡日照充足,温度较高,有效养分含量较多,作物正常成熟,产量较高;而北坡则相反。一般在南坡适宜种植喜温和湿度要求较低的作物如甘薯、玉米、谷子、糜子、胡麻等;北坡则宜种植耐涝喜湿的作物,如马铃薯、油菜、豌豆、荞麦等。沟壑区也有同样的气象效应。

在坡地上,上坡的土层薄、水分少,而下坡相对增加,因而下坡的土壤肥力均优于上坡,这种差异与坡度,母质、土层厚薄也有关,与坡长关系也很大。坡度陡、坡长大,土壤流失重,上坡土层偏浅,肥力低。在辽西地区,下坡能种高粱,而上坡只能种谷子和小豆、绿豆。

(2)岗、洼。在平原地区有岗洼之分,作物布局上要特别重视低洼易涝地的问题,灌排不畅而积涝成灾。因此,要针对季节性的水分特点进行调整与布局。对易涝地,水源条件好可以旱改水,改种水稻;无水源的地可种植高粱、蓖麻、陆稻或水稻旱种;有一定排水条件的低洼易涝地才可种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

二、经济和科学技术因素

农村经济正在由自给自足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因此,市场要求、经济效益高低明显地制约着种植结构。在自然资源条件适合种植的诸多作物类型中,在确定种植何种作物,种植比例时,生产者很大程度上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高低来决定。国家则通过价格政策的调整,来引导生产者生产某些作物的积极性,以满足国家对农产品的需要。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种植结构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应用,既能提高地温,又有保墒效果,对东北地区春季低温干旱条件下针对性很强。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该项技术在棉花、花生、玉米、蔬菜上广泛采用,使得棉花面积扩大,花生、玉米单产进一步提高,等等。

总之,生态环境因素的变化是缓慢的、持久的,是作物结构调整与布局的基础;市场、价格的变化是经常的、活跃的,科学技术又是不断发展的,它们往往是影响作物结构调整的关键,并起着主导作用。因此,作物结构调整总是在相对稳定基础上不断进行调整,以便提高生产者的经济收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我们既不能把作物结构与布局看成固定不变,不允许去调整的,我们也不能因为作物结构与布局具有多变性,就大起大落地每年改变作物结构与布局,忽视自然条件的基础作用。这两个方面的偏向都值得注意。 McraeHjJoiuIMthyj1OUlT53LMfV62m3RB4ixmoPpZfUVOSQGk9y0ggGFCLsS43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