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种植结构调整的原则与步骤

一、种植结构调整的含义

合理的种植结构,将为种植制度趋于科学化奠定基础,有助于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促进农、林、牧、副、渔的综合发展,促进农业生态系统整体效益的提高。种植结构的合理性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变革,生产水平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利用自然的广度和深度的不同而不断改变、调整和完善。种植结构就是从宏观上、整体上、技术上科学地解决种什么、种多少和种在哪里的问题。

一般种植结构调整包括区域型调整和单位型调整两方面,前者是指范围较大、时间较长、具有战略作用的大区域结构调整,后者是生产单位内部范围小、时间短、具有战术灵活性的生产任务安排。

二、种植结构调整的原则

种植结构调整应当以客观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为依据,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来制定。结构调整首先要服从农业生产的目标,其次决定于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可能性。因此,种植结构调整必须遵守下列一些基本原则。

1.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则

满足社会需求是作物布局的前提,是农业生产的动力和目标。因此,种植结构调整首先取决于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社会需求通常包括口粮、饲料、肥料、燃料、工业原料、种子等项目。进行作物结构调整时应根据社会需求的农产品种类和数量确定相应的作物种类、品种和种植面积。

东北地区扩大玉米等高产作物的种植面积,这与我国粮食短缺和畜牧业发展是相适应的。玉米主要作为饲料,其面积的扩大为我国以养猪业、养禽业为代表的耗粮型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饲料基础,满足了畜牧业对饲料粮的需求,促进了养猪业、养禽业的大发展。未来支持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生长点是以奶牛、肉牛、肉羊为代表的草食性畜牧业,饲草需求加大,市场紧缺。根据市场需求,适当调整粮食种植面积,发展饲草业扩大其种植面积,既可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又可以促进种植业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2.生态适应性原则

服从作物生态适应性是作物结构调整的基础,不同作物和品种对光、热、水、气、矿质营养等生态因素的适应范围各不相同。在大范围内,决定作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因素和地学因素,即热量、水分、母质、土壤、地貌决定了作物能否生存和繁殖;在小范围内,气候条件相对一致,作物结构与布局主要由土壤、肥力、地下水等地学因素决定。

在进行种植结构调整时,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和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实行因地种植,可以获得稳产、高产、投资少而经济效益高的效果。不同地区应趋利避害,发挥地域资源优势,选择与组配最适合当地生态环境条件的作物结构与布局方案。

3.效益原则

获得经济效益的高低决定了种植结构调整的可行性,农作物生产是一种社会经济活动,获得合理的经济效益是生产目标之一。在进行作物结构时,不仅要考虑作物的生态适应性,还必须兼顾经济效益,使经济效益最大化,否则,难以持久。

4.发挥区域优势,适当集中发展原则

种植结构要注意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的特点和优势。因地制宜地建设一批商品粮基地和棉、油、糖等经济作物集中产区,这就是地区专业化生产。地区专业化生产是农业生产地域分工和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

作物生产地区专业化,有利于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发挥各地区的优势;有利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普及;有利于农业机械化水平、劳动熟练程度、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加强国家的领导和支援,以及组织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和商业农产品的收购等。因此,农业劳动生产率、单位面积产量、农产品质量都得到了提高,并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专业化生产区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为国家提供大量所需的商业农产品,并起到投资少、成本低、收效大以及可靠的保证作用。

但是,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所形成的地区差别都异常突出,自然条件十分复杂多样,现有农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的应用还不广泛,交通运输不发达,各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和劳动力资源的分布状况也都很不均衡;以及农村经济正在由自给性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等的限制,地区专业化生产发展的过程还不能过分集中,只能逐渐过渡。因此,不论是省内,或是一个地区,一个县,甚至一个乡,目前都还需要在适当集中的同时,注意防止作物和品种的单一化,以利稳定高效,增强抗灾能力。

5.随生产条件改善与经济发展不断调整的原则

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布局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水利、肥料、机械等生产条件的逐渐改善和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生态环境因素的调控力度不断增强,促使作物布局随之作相应调整,如一些耐旱耐瘠薄的低产作物种类被喜水耐肥高产的作物种类所取代。

种植结构还应随商品经济的发展作相应调整,不断减少作物结构中的作物种类数目,扩大能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和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作物种植面积,提高农产品商品率,逐步形成较为明显的农作物生产地域分工,建立集中连片的农作物商品性生产基地。

三、种植结构调整的步骤与内容

种植结构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强的、影响全局的生产技术设计。其内容和步骤如下。

1.明确社会对农产品需要的种类与数量

社会对农产品需求包括自给性需求和商品性需求两部分:一方面,根据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明确自给性需要的农产品种类与数量;另一方面,要了解农产品市场价格、需求量等市场信息和国家政策要求,确定商品性需要的农产品种类与数量。

2.调查和收集资源环境与生产条件状况

需要了解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科学技术条件主要包括热量、水分、光照、地貌、土壤、肥料、能源、机械、植被、种植制度、畜牧业、灾害、产值、收入、市场、价格、政策、科技水平等,尽可能地收集、量化数据资料,作为作物布局的基本参考资料。

3.确定农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划分生态经济适宜区

采用一定的方法研究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生态条件的要求与当地外界环境相适应的程度,根据适应程度,选择各生态类型区适应程度高的作物种类,并参考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因素,划分作物的生态经济适宜区。作物的生态经济适宜区可划分为四级。

(1)最适宜区。光、热、水、土等生态条件与作物适应性统一得最好,水利、肥料、劳力等条件都很适宜,作物稳产高产,品质好,投资省,经济效益高。

(2)适宜区。作物所需的生态条件存在少量缺陷,但人为地采取某些措施(如灌溉、排水、改土、施肥)容易弥补,作物生长与产量较好,产量变异系数小。投资有所增加,经济效益仍较好,但略低于最适宜区。

(3)次适宜区。作物所需的生态条件有较大缺陷,产量不够稳定,但通过人为措施可以弥补,或者投资较大,产量较低,但综合经济效益仍是有利的。

(4)不适宜区。生态条件中有很大缺陷,技术措施难以改造,投资消耗巨大,技术复杂。虽勉强可种,但产量、经济、生态等效益均得不偿失,包括完全不能种植的地区。

4.确定作物组成

确定作物适宜区中各作物的面积比例关系,包括以下几种。

(1)粮食、经济、饲料作物的比例。根据社会对农产品需要的种类与数量,可以进一步确定粮、经、饲作物的面积比例。

(2)春夏收作物与秋收作物的比例。春夏收作物指春末或夏季收获的麦类、油菜、蚕豆、豌豆、饲料绿肥作物;秋收作物指秋季收获的中稻、双季晚稻、玉米、棉花、花生等作物。应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为原则,确定合理的夏秋作物的面积比例。

(3)主导作物和辅助作物的比例。主导作物指社会需要量大而生态适应性好的作物,辅助作物指需要量少、面积小的作物。既要考虑主导作物的增产增收作用,又要兼顾杂粮、杂豆、饲料与绿肥等辅助作物生产的重要性,确定适宜的比例关系。

(4)禾谷类作物与豆类作物的比例。豆类作物是人类食物和家畜饲料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根据膳食结构和饲料对蛋白质和热能等能配合需求,应确定适宜的禾谷类作物与豆类作物的面积比例,以满足适宜的C/N比要求。同时,豆类作物具有维持和培肥地力的作用,应根据地力与肥料状况,考虑豆类作物的种植比例。

5.综合划分作物种植区与田间配置

在作物结构确定后,进一步把它配置到各种类型的土地上去,拟订种植区划。在较小规模(如农户)上直接进行作物在田间地块的配置。按照相似性和差异性原则,尽可能把适应性相似的作物划在同一种植区,给出作物现状分布图与计划分布图。

6.可行性鉴定

将种植结构与配置的初步方案进行下列各项可行性鉴定。

(1)是否能满足各方面需要。

(2)自然资源是否得到了合理利用与保护。

(3)经济收入是否合理。

(4)肥料、土壤、肥力、水、资金、劳力是否平衡。

(5)加工储藏、市场、贸易、交通等可行性。

(6)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农民素质等方面可行性。

(7)是否促进农林牧、农工商综合发展。 eQjS20iKG9KJtcmloTiswl+CrrywclJNkgWXbSanfiwZ4eOaOhyRtDgJGtTgc3B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