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复杂江河湖地区特性

1.江海河湖相通形成了复杂江河湖地区,呈现水面率高、水系密度大以及水情复杂等特征

不同尺度、层级、功能类型的江河水系纵横交错、相互影响,加之大小湖泊星罗棋布与其互相连通,水量交换频繁、江河湖关系复杂,构成复杂江河湖系统。自然状态下的河流水系有其自身独特的形态结构特点,多为树枝状或网状水系,通常呈现水面率高、河频率大、水系密度大等特征。我国复杂江河湖河网区主要集中在长江、淮河、海河、珠江下游。例如,长江三角洲属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区域内河网纵横,水系密布,主要包括黄浦江、东西苕溪、曹娥江、甬江、秦淮河、大运河以及环太湖水系等河流,主要有江苏的太湖、洪泽湖、高邮湖、骆马湖、邵伯湖和浙江的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嘉兴南湖、鄞县东钱湖等著名湖泊,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度为6.4~6.7km/km 2 。其中,太湖流域是长江三角洲的典型区域,太湖流域内不同水利分区水面率为 3.3%~19%,河网密度为3.3km/km 2 。再如,珠江流域来水入注珠江三角洲河网后,分经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崖门八大口门入注南海,形成“三江汇流,八口出海”的水系特色,总体特征属于树枝状水系,但由于来水量大,地势平坦,丘陵散布,干流多,珠江三角洲内水系发育呈多个扇形分布的干支流河道交错,具有分汊放射河道多、水道宽度尺度多样、宽深水道多等独有特征,形如密树枝状的繁密水网,河流数量及长度均高度发育,主要水道有 100 多条,长度约 1700km,网状特征明显,平均河网密度达到0.9km/km 2

此外,部分复杂江河湖地区河网尾闾受潮汐顶托影响,水流表现为往复流,具有与其他复杂河湖水系地区显著不同的特点,也是水资源联合调度需要考虑的因素。以珠江三角洲为例,三角洲水情受潮汐影响极大,在潮差、潮流顶托影响之下,河水流向、流速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明显,遍布三角洲的小河流,在涨潮时期外江干流潮水涌进,在落潮时期流出,随潮起潮落往返涌动。枯水期潮流界线基本覆盖整个三角洲范围,可以说潮汐基本影响了三角洲整个范围,三角洲河流受径流和潮汐的共同影响,形成径潮流交汇的滨海河网平原。

2.复杂江河湖地区“人-地-水”关系复杂,河湖水系格局受人类活动影响大,水资源联合调度与水安全保障需求尤为突出

人类文明因水而生,因水而兴,人类从缘水而居到缘水而兴,人类社会发展与水系密切相关,“人-地-水”三者构成了一种特殊的共轭关系,全球中纬度地区大型河流的河口三角洲及冲积平原是三者关系最为活跃,也是人类活动最重要的区域,孕育了灿烂的文明,如尼罗河流域、恒河流域、两河流域、黄河流域以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因此,复杂江河湖地区往往也是人类活动影响剧烈、城市发展程度高的地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强度、大范围、长历时的人类活动深刻改变了江河湖水系特点,导致“人-地水”关系尤为复杂,纵观国内外复杂江河湖地区水系,除具有鲜明的自然特性,还与社会发展相互依存。

人水关系是指人文系统与水系统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河湖水系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郑大俊等 [1] 认为人类社会与水的关系主要经历了“人水相争”、“人水抗和”及“人水和谐”3个阶段。河湖水系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演变,提高了城市的资源调配能力、防洪排涝能力,并为城市建设提供生态屏障和水系资源,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和保障。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日益剧烈的人类活动对天然河湖水系的干扰不断增强,河流湖泊的天然联系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20世纪以来,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下,人类活动频繁,对江河湖水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全球60%的河流随着城市化进程而改变 [2]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近30年,剧烈的人类活动严重破坏该地区的河流系统,导致河网密度下降、水面率衰减。人类活动不仅改变了河网的水系结构和形态,也间接导致河流的功能发生改变,造成了汇流时间缩短、河流调蓄能力下降、防洪压力增加 [3] 。此外,平原河网地区自然条件下水体流动性差,河流自净能力差,但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污染物入河量远远超过河道纳污能力,水功能区达标率低,河网生态系统不断退化,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因此,对于复杂江河湖地区,通过水资源联合调度以保障防洪安全、保护水生态环境等需求尤为突出。

3.区域内水利工程众多,可为水资源联合调度提供良好的工程条件

复杂江河湖地区具有河网水系密布、水体流动性复杂的特点,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防洪安全、水资源供给安全的需要,决定了修建水利工程成为其治水过程中的必要措施,用于发挥排涝功能,兼顾引水、水资源调度等综合功能。我国长江、淮河、海河、珠江下游等区域均修建了众多的水利工程。淮河流域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多闸坝调控流域,目前全流域已修建不同类型闸坝1万多座 [4] 。太湖流域内各类水闸近1万座,泵站数量6000座以上,水库数量400座以上。珠江三角洲地区也是典型地区之一。由节制闸、泵站、水库以及相关配套工程组成的水利工程体系,对于水资源调蓄和有效利用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开展水资源联合调度提供了良好的工程条件。

复杂江河湖地区水系密如蛛网,湖泊星罗棋布,江河湖海相贯通,部分地区河网尾闾受潮汐顶托影响,水流表现为往复流,水资源调度的制约因素较多,调度问题复杂,而此类区域水资源联合调度与水安全保障需求尤为突出,通过工程体系合理调控是提升复杂江河湖地区防洪、供水、水生态环境安全保障程度的现实需要。 NSavQzhQi1J9kOM/MAbrctXu/WjZre2sdIOyb1CBQf6qH/O6gg/KkVVYFQjmHyE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