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问题提出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具有可再生性、社会性、经济性、重复利用性,也是一种区域性和时间性很强的资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在《水资源评价活动——国家手册》中定义,作为资源的水应当是可供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具有足够数量和可用质量,并可适合某地对水的需求而能长期供应的水源。

以河流为主体的淡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资源。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社会对水安全保障的需求不断提高。然而,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持续攀升、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等多重变化条件下,水灾害频发、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新老水问题相互交织、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瓶颈制约,常态化的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越来越成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制约。治水矛盾的变化对水资源在需要结构、层次类别、功能价值上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意味着水资源问题的研究方向和目标也要进行相应调整,要从单一的除水害兴水利向提供良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转变。河湖水系是水资源的载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利用水利工程进行水资源调度是应对我国新老水问题,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保障水资源安全的重要途径。

自然地理中的“长江三角洲”概念,是指以扬州、镇江附近为顶点,北起通扬运河、南至杭州湾长江入海口附近的区域。长江三角洲的前身是由长江、钱塘江河口沙堤围出的潟湖,由长江等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不断堆积,最终成为陆地,成陆之后的长江三角洲又因洼地积水在核心区域形成太湖等湖泊。长江三角洲水系复杂,江串河,河连湖,水系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水资源禀赋优异。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之一,以全国1/26的土地面积和1/6的人口创造了约全国1/4的GDP,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战略交汇点,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2014年,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促进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长三角地区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更好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同年11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地区正处在从快速发展向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转变期,需要水利发挥更为有效的约束引领和支撑保障作用。

太湖流域位于长三角的核心地区,城市众多、财富聚集、人口密集,流域内的超大城市上海,大中城市杭州、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嘉兴以及湖州等,均被列入长三角地区核心城市。流域水系发达、河流纵横、水利工程众多、江河湖海相贯通,流域内地势低平,河道坡降小,且北部、东部、南部分别受长江和杭州湾水位影响及潮汐顶托,水流流向往复、流速缓慢,是长三角典型的复杂江河湖地区。为解决洪水排泄问题,太湖流域经过大量的水利工程建设,已初步形成北向长江引排、东出黄浦江供排、南排杭州湾且利用太湖调蓄的流域防洪与水资源调控工程体系,为统筹考虑流域和区域、防洪与水量调度奠定了基础。随着《太湖流域防洪规划》、《太湖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及其修编、《太湖流域综合规划》等先后经国务院批复实施,规划中明确的相关水利工程以及区域部分水利工程均已开始或完成建设,太湖流域水资源调控工程体系愈加完善。同时,随着《太湖流域洪水调度方案》(1999年)、《太湖流域引江济太调度方案》(2009年)和《太湖流域洪水与水量调度方案》(2011年)的先后获批和实施,太湖流域调度初步实现了“四大转变”,即从洪水调度向资源调度转变,从汛期调度向全年调度转变,从水量调度向水量水质统一调度转变和从区域调度向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调度转变。

太湖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流域水利、区域水利在防洪、供水和水生态安全方面的需求有所不同,新形势下流域综合治理与管理工作对流域水资源联合调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利部明确提出要加强河湖水系连通,提高水利工程综合调度能力,构建布局合理、生态良好,引排得当、循环通畅,蓄泄兼筹、丰枯调剂,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体系,着力提升水资源调蓄能力、水环境自净能力和水生态修复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思路,为新时期水利工作指明了方向。随着太湖流域新一轮治理工程陆续建设,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工程调度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复杂,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在防洪、供水、水生态环境安全保障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并呈现多样性。同时,在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等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大背景下,流域尺度的水资源调度需要考虑的因素日益增多。综合考虑不同时空尺度、不同利益主体需求的多目标协同调度是太湖流域水资源联合调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本书所指的水资源联合调度为广义的水资源调度,涵盖防洪、水资源供给、水生态环境等方面。

尽管国内外在复杂平原河网地区进行了一些水资源联合调度实践尝试,但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方法与技术体系。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太湖流域也步入了追求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利用水利工程进行水资源调度仍然是应对太湖流域复杂水问题、实现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保障水安全的重要途径。面对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需求和庞杂的水利工程群,如何实现防洪、供水、水生态环境多目标协同和流域、区域、城市多尺度协同的水资源联合调度是流域调度问题研究的关键。本书围绕上述问题开展研究,以期在长三角典型复杂江河湖水资源联合调度关键技术方面有所突破,为进一步提升太湖流域调度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提供支撑,丰富和完善长三角复杂江河湖地区的水资源联合调度技术体系,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水利保障。 NSavQzhQi1J9kOM/MAbrctXu/WjZre2sdIOyb1CBQf6qH/O6gg/KkVVYFQjmHyE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