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6 河流生态修复的“黄金法则”

针对本书所述河流生态修复过程中的挑战总结提出了指导河流生态修复的八大“黄金法则”,这些“黄金法则”来源于本书所列举的国际先进经验,并参考了其他专家所提出的类似观点。

(1)识别、理解并紧密结合流域和河流过程。深入了解影响河流健康状况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有助于认识导致河流健康状况退化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丧失的根本原因,确定最为有效的河流生态修复措施。此外,对河流的这些认识也可以充分了解健康河流产生的效益及可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河流生态修复项目只有顺应自然过程才有可能取得长期成功。

(2)与社会经济价值相结合,并纳入整个规划和开发活动之中。河流生态修复战略规划必须充分认识并包含所有可能影响河流状况或受其影响的现有战略,以便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河流生态修复目标必须与城镇和产业发展、防洪、供水等相关目标保持一致,并选择适宜的河流生态修复实施地点,设计适宜的修复活动。规划应体现不同类型群体的优先顺序,并确保与总体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同时,必须协调人类需求与环境需求之间,不同人群、部门和地区之间,以及不同河流功能之间的关系。河流生态修复目标和水资源监管安排之间也必须保持一致,以确保河流生态修复项目取得长久成功,并保证河流健康状况的改善可持续到未来。

(3)结合河流健康的限制性因素,在适宜的尺度上修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河流健康状况通常受到流域多种因素和过程的影响。如果影响河流健康状况的关键因素来自于河流生态修复点以外的地区,则仅在此修复点开展修复工作就很难产生较大收益。因此,河流生态修复措施需要与影响河流健康状况的因素在空间尺度上相对应,地区尺度和局地尺度的河流生态修复活动要保持规划、实施和监测工作之间的协调一致。如果解决流域尺度的问题难度很大,就需要对在局地尺度上开展的河流生态修复措施进行调整。

(4)制定明确、可实现和可衡量的目标。制定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时,要尽可能地对生态系统功能、生态系统服务、社会经济要素的改善程度进行量化。河流生态修复规划必须认识到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扭转数十年人为干扰所造成的影响,但短期项目可以向出资方展示河流生态修复工作所带来的效益,并激励其他各方实施河流生态修复项目。

(5)具有适应未来变化的弹性。河流生态修复工作在针对过去的同时必须面向未来。河流生态修复的规划和实施必须考虑到景观未来可能的变化及其对河流系统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土地利用、水文、污染物富集状况和河流廊道内开发活动的变化。鉴于未来状况的不确定性,河流生态修复需要建立可适应未来变化的河流结构和功能。

(6)确保河流生态修复成果的可持续性。由于河流系统存在动态性,要确保河流生态修复的成果可长期持续是有难度的。河流生态修复战略的规划、实施和管理应着眼于实现河流生态修复的长期可持续性效果,并建立未来不需要大量的人为干预即可自我维持的生态系统。同时,需要确保可持续性的财政机制来满足持续的成本支出,并保证相关监管措施的到位,以维持河流生态修复取得的效益,防止流域内的人为活动(包括未来的开发活动)对其造成的损害。

(7)让所有利益相关方参与其中。河流生态修复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就需要制定综合措施,同时解决土地和水资源问题,并促进不同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参与其中。而统筹协调不同政府部门的行动和目标,有助于更有效地实现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与此同时,由于河流生态修复工作在基层实施,因此土地所有者、民众和社区团体的参与是河流生态修复项目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河流生态修复项目还建立了人与河流之间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可以使项目成果在项目结束后得以保持。河流生态修复项目还应提供学习机会,以确保各利益相关方有能力应对河流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8)监测、评估河流生态修复成果,针对修复成果进行适应性管理,并提供相关证据。对照已确定好的、可衡量的目标进行河流生态修复成果的监测,对于制定适应性管理措施至关重要。监测应验证制定河流生态修复战略时使用的假定条件是否成立,并提供相关证据,以评价修复项目在恢复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服务和社会经济效益方面是否取得成功。同时,需要确定适宜的监测尺度,监测修复项目在某一时间段内产生的影响,并在项目“完成”后长期持续下去。 TKLCJgX+BLNmjihvyJsd0XOQUM5VsknKKxpjnkECIvWvCuB1eWaNsngH84RiqHV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