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爱的轮回
——读龙应台《目送》有感

袁莉莉

《目送》是作家龙应台继《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后,一本思考“生死大问”的作品,是一本感悟性的人生之书,共由七十三篇散文组成。不同于作者以往犀利的笔触,作家在本书中用细腻的情感、优美的语句描绘了日常生活中的一幅幅场景。她带着思考,带着情感,目送父亲的逝去、母亲的渐老、孩子的成长、兄弟的携手同行、朋友的牵挂,用柔软的笔触抚过周围世界的动物、植物、风景,道出了面对孩子的独立和疏远,作为母亲的困惑和挫败;面对母亲的衰老和遗忘,作为女儿的心痛和耐心。读来像在看一部自己参与其中的电影,感同身受,与作者产生共鸣,笑中有泪,泪中成长。这是一个关于思考成长的故事,一本关于光阴的书。

开篇是作者那篇让无数人落泪的《目送》。那句“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我小的时候背诵朱自清的《背影》,没有理解,只是奇怪他为何讲父亲的背影,现在父母老了,自己年纪大了,每每再读都会泪流满面。米兰·昆德拉说:“在我们称之为生命的不可回避的溃败面前,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理解它。”

我的宝儿今年九岁了,还没有成熟到像安德烈的独立,还会每天抱着我脸亲亲,把口水蹭我一脸,每天啰唆地重复着“妈妈,我爱你,我最爱你!”但已不是三岁之前眼里心里只有妈妈的那种依恋了。一岁前不会走路的时候,会在我每天回家时爬到门口给我递拖鞋,小小的个头儿,一脸的执著,小手高高举着拖鞋。三岁送幼儿园了,撕心裂肺地哭着、恐惧着、挣扎着被幼儿园阿姨从我怀里抽走。六岁,瘦小的身躯背着大大的书包,坚毅地走进校门,开心地和我挥挥手,留给我一个小小的背影。今年九岁了,每次从电动车上跳下,书包都没有背好就向学校冲去。

去年冬日的一个早晨,自告奋勇去给我们买牛肉汤,一米三的个头,提着满满一锅汤,过马路时颤颤巍巍,我偷偷跟在她后边还是被她发现了,撅着嘴气鼓鼓地说:“妈妈你就是不信任我,不给我锻炼的机会!”一直以为孩子的长大还很遥远,其实独立的想法一直在催促她摆脱父母的呵护。那一刻,我明白了,孩子已经不会再黏着我们,不再愿意我们陪着她完成任务,不会再要求我们一直在她身后,第一时间出现在她需要的场合,她要独自去承受岁月的洗礼,不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呵护,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纵然我有太多的担忧,再多的不舍,孩子也会义无反顾地走向自己的人生之路。我站在原地,目送孩子云淡风轻地挥挥手长大,做父母的已经被不舍折磨得千疮百孔。当第一次体会到这种失落和寂寞时,咀嚼着这份心酸,突然想到我的父母已经承受了多少次这样的担忧和落寞。

记得我们小的时候,家里养了好多长毛兔,卖兔毛补贴家用。养兔子要每天给兔子喂青草,父亲每天下午下河滩割草,然后用自行车驮回来。从河滩到沟口父亲会骑车回来,从沟口到我家是一个陡峭的、长长的斜坡,父亲需要把身体弓起来推车才能把一车青草推回家。我每天放学都着急得赶到沟口等父亲,如果赶上了就帮他推,大部分时间父亲是不让我帮忙的,他说我力气太小,我就站在斜坡上看他推,夕阳的余晖落在父亲被汗水浸湿的后背上,宽厚、有力,使父亲看起来像一座山,一座高高的、厚重的、可以无条件依靠、永远屹立的山!父亲用自己的辛劳撑起了整个家的希望,撑起了我小时候关于父亲的大多数回忆。

我十二岁开始住校,每周只能回家一天。每次离开家,母亲总是将我送到公交站牌那里,陪着我等车来,看着我坐上车,再目送载着我的车远去。后来,弟弟告诉我,母亲每次看着远去的车,总是会流泪,一个人哭着回家。如今,和我们一起居住的父母,会在我快下班时在小区门口接我,像我的宝儿小时候一样依赖我。只是,站在原地的依然是父母,依然是对子女依赖的父母。

父亲四十九岁那年脑出血,近几年又犯过两次,颈椎、腰椎压迫神经使得腿麻,双腿神经坏死,走路没有力气,用他自己的话,像踩棉花;今年又查出糖尿病,经常头晕,性格也敏感起来,愈发矫情了,这让他觉得悲哀和羞耻。他和母亲在尽力减轻我们的负担,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他像一棵只活一季的树,已经贡献了绿色和阴凉、花朵和果实,步入秋冬的时候再送我们一束柴火,就真要消失了。我仿佛看着生命一点点从他身上渗漏出去,他整个人的品质和个性也随着一滴一滴渗漏掉。真想祈祷时光能走得慢一点再慢一点,使我有更多的时间陪他慢慢地走向衰老。

再多的遗憾不舍都不过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用现在来填补过去的空白和伤口,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作为父母的子女,作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转换——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长,最后一次的目送却是永别。”这或许就是龙应台想要告诉给我们的生活与生命的本真吧。依赖是因为有爱在守候,被依赖是因为有爱在期待。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吧,血脉相连的亲情是上苍对每一个人的宠爱。

(作者单位:国网洛阳供电公司) A8oERCvVbVXbQAwiDUm279Iien9IOwToDXHeFpyNlAm9M1Nyv58udCrCusEGBm8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