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读周邦彦

崔媛媛

周邦彦是婉约派词人中风流放浪、不拘小节的代表人之一。

读他的词最先接触的是《兰陵王·柳》,读完说不出哪里好,然而就是喜欢,“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虽然并未感受过词所表达的凄楚况味,可是我依然觉得好,即使说不出理由。

后来才读了那阕家喻户晓的《苏幕遮》,这阕词每一句都可圈可点。“燎沉香”句虽可构成烟雾缭绕的画面,但这句并非动作的刻画,而是就嗅觉这方面来描述的。“消溽暑”句是作者醒后从触觉描写的第一个感受。“鸟雀呼晴”句是醒后从听觉描写的第二个感受。这首词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意境大体相同,不同的是这首词写的是盛夏的清晨,而孟浩然写的是“春晓”。“侵晓窥檐语”句是醒后从视觉描写的第三个感受。每一句都看似平常,实则颇具匠心,用笔不苟。“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是绝美的咏荷佳句,王国维说他比姜夔的《惜红衣》写得好,而张军说未必,无从比较。但是相较于掉书袋的姜夔,我还是更偏爱周邦彦,下阕是技巧非常高超的抒情,不说“我”忆“渔郎”,反问渔郎是否记得我,“小楫轻舟,梦如芙蓉浦”中规中矩却是非常好的意境营造,几乎无瑕无垢,无懈可击,然而我更喜欢之后读的《玉楼春》。

桃溪不作从容住,

秋藕绝来无续处。

当时相候赤栏桥,

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

雁背斜阳红欲暮。

人如风后入江云,

情似雨余黏地絮。

首先这阕词每两句都是工整对仗的,虽然其中包含了很多变化,比如“桃溪”和“秋藕”看起来不对仗,但其实是有内在的对应的,“桃”代表春天,和“秋”照应。但是就这样一直铺排下去,连一个散句也没有,这也太任性了,似乎没有一个能和“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相提并论的妙句。一般说来这个词牌本身就会有点古拙的味道,通常的做法是在上阕的三四句精心设计一个非常出彩的严丝合缝的对句,如果对句太多就又会显得非常呆板和沉重。最奇怪的还是结尾的两句,读起来都觉得有些吃力,而且并不押韵,但是奇怪之余却发现我控制不住自己,一直在心里反复念叨着这个结句,心里像是堵着什么东西似的,我不想哭,像是一下子要把无数的情感硬生生吞入腹中,没有酒也没有泪可以和着一起下肚,只有一腔忘不掉的辛酸往事,口不能言。我甚至希望能有一把剑穿胸而过,痛快了断。

询问度娘,得知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美成词有似拙实巧者,如《玉楼春》结句……上言人不能留,下言情不能已,呆作两譬,别饶姿态,却不病其板,不病其纤。”

人如风后入江云,抓也抓不住;情似雨余黏地絮,想忘也忘不了。不管是“入江云”还是“黏地絮”,或轻或贱,还能如何,要用更珍贵的字眼吗?再珍视又能如何?词到这里完了,但是仿佛还有很多话没有说出来,情若深言必浅,莫不如是。最悲哀的爱情也不过如此吧。

(作者单位:国网郑州供电公司) sUb/pd1Tqw5ptk3zbrhn6ImGGxGGhmgHhipmaEXIjVCpRr6vROCH1br2rKzPRlE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