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1 流域概况

浑河流域位于辽宁省东部地区,流域面积2.74万km 2 (流域内山地、丘陵、平原分别占69.0%、6.1%、24.9%),由浑河、太子河、大辽河水系构成。浑河流域行政区包括抚顺市、沈阳市、本溪市、辽阳市、鞍山市、营口市、盘锦市大部分、铁岭市一部分以及丹东市的小部分,行政区面积占全省面积的18.7%,是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浑河全长415km,太子河长413km,两者均发源于长白山脉,在三岔河附近汇合后称大辽河,大辽河全长96km,在辽宁省营口市入渤海。流域处于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地形以丘陵为主,植被类型多为落叶阔叶林。流域多年平均最大径流量为76.32亿m 3 ,主要集中在汛期的6—9月。浑河、太子河流经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抚顺、沈阳、辽阳、鞍山、本溪等),遭受工业点源污染较为严重。

浑河流域地处辽河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道坡降变化小,水流缓慢,河网密集(沿途分布有浑河、太子河、汤河、细河等),污染水体的降解能力较差,地表水体污染严重。同时,浑河、太子河流经辽宁省工业发达的中部城市群以及种植业兴盛的辽东平原,沿途接纳的大量点源污染物(工业及城市生活污染源)、面源污染物(农村面源污染、城市径流、乡村径流)的注入,河水中污染物(COD、NH 3 -N)浓度含量较高。河道中除部分污染物浓度得到削减外,大部分借助水流的携带运移作用,进入湖库,改变了湖库中COD、NH 3 -N、TP、TN等污染物的含量结构,降低了可用水量的水质标准,加剧了水环境恶化情势。

3.1.1 自然地理

1.地形地貌

浑河流域位于辽河流域的东南侧,地貌以平原、丘陵为主。流域东为长白山,海拔在400.00~500.00m,西为辽河中下游平原,海拔在300.00m左右。地势自北向南,由东向中、西部倾斜,山地和丘陵大致分列于东西两侧,中部为东北向西南缓倾的长方形平原:铁岭、沈阳一带,地面高程为40.00~60.00m,辽阳、鞍山一带地面高程仅4~7m。

2.气候特征

浑河流域处于中纬度南部,位于欧亚大陆东岸,属温带半湿润和半干旱的季风气候区。流域大陆性气候明显,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日照丰富、干燥多风。冬季以西北季风为主,严寒漫长;夏季盛行东南季风,温热多雨。气温由西北部向东南、由平原向山区递减,年平均气温在5~9℃。清原、新宾以东为流域最冷地区,年均温在5℃以下。年内气温高低悬殊,年最高温出现在7月,一般在21~28℃。流域极端气温变差在±40℃左右,高于或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的气温变化。

浑河流域位于我国东部太阳总辐射量最大的地区,大部分地区超出130kcal/cm 2 。全年日照总时数为2400~2600h,年日照率为51%~67%,活动积温达2700~3700℃。流域无霜期较长,在140~160天。

浑河流域地处辽宁省东南部,由于受地理位置及地形因素影响,降水量较为丰富。流域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递增,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0%,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差异明显。流域多年平均蒸发量在辽河流域中相对较低,在800~1000mm;多年平均降水深748.42mm,径流深226.11mm。

3.土壤类型

浑河流域主要土壤类型为草甸土、棕壤、淹育水稻土、水稻土、暗棕壤,土质肥沃,是辽宁省的主要产粮基地。棕壤广泛分布在低山丘陵和山前缓坡高地上,土地利用类型多为林地、园地和耕地;暗棕壤主要分布在海拔600.00~800.00m以上的石质山地上部,多为针阔混交林分布区;草甸土主要分布在沿河两岸和山间沟谷平地上,大部分开垦为耕地;水稻土主要分布在沿河阶地和山间谷地缓坡平地上。

依据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浑河流域分布区域最广的土壤类型为棕壤和草甸土,两者分别占流域总面积的48%、29%,分布面积较广的土壤类型为暗棕壤、潮棕壤、城区(建筑用地)、褐土、棕壤性土、水稻土、淹育水稻土、盐渍水稻土,上述土壤类型分布面积约占流域总面积的21%。浑河流域土壤类型及分布情况见表3-1。

表3-1 浑河流域土壤类型及分布情况

4.水文地质

浑河流域地处辽河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道弯曲,地表水与地下水交换活跃,矿产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水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北方缺水较严重的经济区域、粮食生产基地。

流域地质构造多样,东部太古界分布广泛,属于辽宁省最古老的基底变质岩系,山地多为侵蚀山地丘陵;西部地质构造较齐全,太古界、元古界、中生界均有分布,是全省岩浆活动最剧烈地带,这一地区由于植被破坏严重,造成水土流失,加之气候干旱,缺水程度较大;中部平原为冲积平原和剥蚀低丘沙地,地面组成物质为冲积、洪积、海积相连,流域内矿藏资源丰富,土壤多种多样,是辽宁省的商品粮基地。

3.1.2 河流水系

浑河流域由浑河、太子河、大辽河3个主要水系构成。流域总控制面积约为2.74万km 2 ,干流总长度达828.3km。浑河和太子河在三岔河附近汇合之后成为大辽河,大辽河流经平原地区,最终在营口附近注入渤海。

1.浑河水系

浑河发源于抚顺市清原县湾甸子镇长白山支脉的滚马岭西侧,自东向西流经抚顺、沈阳等大城市,流域内工农业发达。浑河全长415.4km,年径流量为24.04亿m 3 ,流域控制面积11481km 2 ,其中,山丘区占总流域面积的69.7%,平原占30.3%。浑河在流经途中接纳多条支流汇入,右岸主要有英额河、章党河、万泉河、细河和蒲河等,左岸有苏子河、萨尔浒河、社河、东洲河、古城子河、拉古河、白塔堡河等,以东洲河、古城子河、章党河和蒲河等支流较大。浑河支流多集中在沈阳以上的中上游河段,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km 2 的支流有31条。浑河在流经清原、新宾、抚顺、沈阳、辽中、辽阳、海城、台安等县市后,在三岔河与太子河汇合称大辽河。

浑河水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河道曲折,呈不规则河型,水系发育,水量丰富。大伙房水库以上河段,流经中低山丘陵,植被覆盖率达79.2%;中、下游流经辽河下游平原,河网交错,渠道纵横,工农业发达,灌溉方便。浑河水源主要来自上游山地降雨补给,河源以下自然落差588m。下游河口段地势低洼,水面宽阔,非结冰期可通航。

2.太子河水系

太子河是辽河下游左侧一大支流,横贯辽宁省中部地区,流域呈东西向,东侧为鸭绿江支流浑江、南临大洋河、西北接浑河。太子河流经本溪、鞍山和辽阳等大城市,流域内工农业发达。太子河上游分南北两支,以北支为长,发源于新宾县平顶山乡红石粒子,向西流经平顶山、苇子峪、二道河子等村;南支发源于本溪县东营坊乡羊湖沟草帽顶子山麓,向西北流经碱厂、南甸子和北甸子等村镇,南北两支在本溪县下崴子汇合后始称太子河干流。汇流后的太子河流经本溪县、本溪市区、灯塔县、辽阳市、鞍山市和海城县,在三岔河附近与浑河汇合。太子河全长412.9km,年径流量33.30亿m 3 ,流域面积13883km 2 ,其中山丘区占77.6%,平原区占22.4%。

3.大辽河水系

浑河和太子河在三岔河口汇合之后以下部分称为大辽河。大辽河河长94km,年径流量1.60亿m 3 ,流域面积0.20万km 2 ,平原区占94.9%。大辽河流经海城、盘山、大石桥、大洼等市县,主要一级支流左岸有劳动河,右岸有南河排水总干、新开河、外辽河等3条。

浑河流域水系众多,地表水资源总量为58.94亿m 3 ,单位面积产水模数为22万t/km 2 。浑河、太子河、大辽河水系基本概况见表3-2。

表3-2 浑河、太子河、大辽河流域水系基本概况

3.1.3 水利工程

浑河流域有4座大型水库,其中浑河水系1座,为大伙房水库;太子河水系3座,为观音阁水库、葠窝水库、汤河水库。

大伙房水库位于浑河干流上,坝址坐落在抚顺市,距抚顺18km,沈阳60km,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5437km 2 ,总库容为21.87亿m 3 。大伙房水库枢纽工程包括大坝、二号坝、三号坝、主溢洪道、第一非常溢洪道、第二非常溢洪道、输水道。在输水道后接有泄洪支洞和水电站。水库以防洪、供水、发电为主,兼顾养殖、旅游,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5.7亿m 3 ,调节性能为多年调节。

观音阁水库位于太子河上游干流上,坝址距本溪市40km,控制流域面积2795km 2 ,总库容21.68亿m 3 。水库以城市、工业供水和防洪为主,兼有灌溉、发电、养鱼等综合效益,多年调节水量为9.47亿m 3 ,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1.1亿m 3 ,调节性能为多年调节。

葠窝水库位于太子河干流上,坝址距辽阳市40km,控制流域面积3379km 2 ,总库容7.91亿m 3 。水库以防洪为主,兼有灌溉、工业供水、发电等综合效益,水库多年调节水量为9.47亿m 3 ,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2.8亿m 3 ,调节性能为不完全年调节。

汤河水库位于太子河支流上,坝址距辽阳市39km,控制流域面积1228km 2 ,总库容7.23亿m 3 。水库以防洪、灌溉为主,兼有发电、工业供水、养鱼等综合效益,水库多年调节水量为9.47亿m 3 ,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93亿m 3 ,调节性能为多年调节。

浑河流域共有设计库容为1000万~1亿m 3 的中型水库11座,其中浑河流域6座,设计总库容18726万m 3 ,太子河流域3座,设计总库容6020万m 3 ,大辽河流域2座,设计总库容4035万m 3 。浑河受上游大伙房水库、太子河受上游观音阁水库的调节,流域小型水库较少。浑河流域大中型水库的具体信息见表3-3。

表3-3 浑河流域大中型水库基本信息

续表

3.1.4 社会经济

浑河流域主要包括抚顺市、沈阳市、本溪市、辽阳市、鞍山市大部分、铁岭市一部分以及丹东市的小部分,行政区总面积2.74万km 2 ,占全省面积的18.7%,是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

2012年,浑河流域总人口为1233.4 万人,占行政区总人口的48.6%。其中城镇873.2万人,占流域总人口的70.8%。流域人口密度为451人/km 2 (辽宁省人口密度286人/km 2 ),其中城镇人口密度为1127人/km 2 ,城镇化率70%,高于全国城镇化率17.4个百分点(全国城镇化率为52.6%),反映出流域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区位优势。耕地总面积107.6万hm 2 ,其中水田40.9万hm 2 ,旱田66.8万hm 2 。工农业生产总值3979.1亿元,其中工业生产总值3764.1亿元,占94.6%;农业215.1亿元,占5.4%。 QIEnKEysqDRD3N9gLZ5EeGygMtDGhlL7dv9/EJmWrfdZLBRxp4Kf09NwVKAqURg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