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

一、分布与为害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俗称柞蚕脓病、老虎病等,为害柞蚕的历史长久并且分布广泛,世界上凡是放养柞蚕的国家都有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发生;在中国的河南、山东、贵州、四川、黑龙江、内蒙古、吉林、辽宁等省(自治区)都有此病发生,长期以来为害严重,传染性强,一般年份蚕病发病率为5%~20%,发病重的年份高达50%,消毒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不能根治。

二、病症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主要发生在蚕期和蛹期,而蛾期在自然界自然发生的还没有观察到,人工接种的病蛾有过报道。

(一)蚕期的病症

在蚕儿的生命过程中,核型多角体病毒病在一龄发生比较少,一般在二龄至营茧前,主要在老眠前后或结茧前发病较多。由于蚕的不同龄期发病症状也不一样。在发病前病蚕与健蚕无显著差异,得病后经过潜伏期就会逐渐地表现出症状来,其比较共同的症状是病蚕全身肿胀、狂躁、皮易破、流脓汁,在不同龄期表现不一,归纳在蚕期有以下几种症状。

1.半脱皮蚕

一般在出蚕时,破卵出蚁啃食卵壳上的病毒量较多时,在一龄眠中身体肿胀,眠起脱不下皮呈不脱皮蚕。有的眠起时,旧皮脱下一半,新皮色暗淡,蚕就死了,也为半脱皮蚕。这种半脱皮蚕各眠期都有发生,经观察在三龄以前发生较多。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半脱皮蚕

2.水眠子

这种病多在二龄、三龄蚕的眠中或眠将起的时候发生。发病初期,病蚕体皮柔软,体节肿胀,这时候肉眼很难判断,病势再重,病蚕多用尾足或后腹部的腹足抱住柞枝,头部下垂,体皮溃烂,流出脓汁而死。

3.嫩起子

病蚕眠起脱皮后,体皮始终柔嫩,不硬化,体色变暗,体节肿胀,有时尾部三角板变为黑色,病势较重时体皮破裂,流出脓汁而死。

4.老虎病

老虎病多发生在五龄,五龄盛食期过后到营茧前发生。发病初期,病蚕体节肿胀,肉眼观察,可以隐隐约约发现发病部位有许多灰色或褐色斑点,病势再发展,发病部位由小渐大开始溃烂,变成黑色或褐色的病斑形同老虎皮,俗称老虎病。若一碰,皮易破,有脓汁流出。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老虎病”

(二)蛹期病症

柞蚕病蛹症状表现:得病的蛹表现出体色浑暗,蛹皮脆弱,颅顶板变成灰黑色,一经触动即能流出脓汁,流出的脓汁有时浸透了茧,在河南俗称血茧。

三、病变

核型多角体病毒侵入蚕体内,首先寄生血球,其次寄生脂肪细胞、气管被膜细胞、体皮组织核内,这些组织被寄生后病变不同而使病蚕外部表现的症状也不一样。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血茧

(一)血液的病变

病毒粒子侵入血细胞,首先在细胞核内繁殖,形成多角体,由少到多,最后把血细胞胀破,多角体和血细胞的残余物质一起流入血液内,使血液变成浑浊状类似脓汁。

(二)脂肪的病变

病毒侵入脂肪细胞核后,就开始增殖,逐渐地在细胞核内形成多角体,最后细胞核和细胞都被多角体胀破。这时的脂肪组织呈现一种溃烂状态,从病蚕体外观察,可以看到皮肤下层的脂肪溃烂状态好像豆腐脑似的。脂肪细胞被多角体胀破后,多角体和脂肪球等都流入血液内,使血液变浑浊。

(三)气管的病变

病毒侵入气管被膜细胞内引起病理变化,肉眼不易看出,影响蚕儿的吸收和排泄,主要影响水分排泄而使脓肿蚕体水分较多。

(四)体皮的病变

柞蚕体壁真皮层内,分布着许多毛原细胞,特别是疣状突起上刚毛丛的基部,生毛细胞更为明显。病毒对生毛细胞和真皮细胞,同样有亲和性。病毒寄生后,首先在细胞核内增殖,核内出现光辉颗粒,随着病势的发展,颗粒也随着增大,形成钝三角形或四角形多角体,最后细胞被胀破,多角体流入血液中,体皮细胞被破坏以后,呈现溃烂状态,只剩下一层角质的表皮,稍经触动皮即破称之为烂皮。

病蚕的真皮细胞和生毛细胞被病毒寄生以后,生毛细胞的病程进展往往比真皮细胞快。在小蚕期,因为病蚕的病理经过时间短,显不出差异,到五龄盛食期持续时间长,所以在生毛细胞多的地方首先出现病斑,先为褐色,继而变为黑色多斑连在一起,形成黑纹形同“虎皮”。

四、病原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属于杆状病毒科A亚组。这种病毒以两种状态存在:一种是包入在多角体里的病毒,称为多角体病毒;另一种未包入多角体里或由多角体溶解出来的病毒,称为游离病毒。

(一)多角体病毒

病毒封入多角体里不能出来,如果把多角体洗干净无游离病毒,注射蚕体内,不能致病。当多角体在碱溶液中或者蚕的胃液中溶解开,病毒粒子放出来,才能致病。

1.多角体形状

用扫描电镜观察多角体形态主要有三种:三角形四面体、四角形六面体和不规则形态,它们所占比例为43%、33%和24%。在一个细胞核中的多角体基本上是一种形状,极少数是一个细胞核中有两种以上的形状。

2.多角体的大小

核型多角体大小差异悬殊,为0.7~10μm。不同组织的细胞中形成的多角体大小不一致;就是在同一个组织细胞中,形成的多角体的数量不等,大小也不一致。细胞核中所形成的多角体数量少时,其多角体都是比较大的,同一个细胞核中多角体大小差异不大。

3.多角体的表面结构

从多角体的表面看有如下几种现象:一是表面光滑致密;二是表面不光滑,有的呈瓦棱状,有的表面有纵横的饰纹;三是表面凸凹不平,有的表面还嵌附着病毒粒子。还有的可以看到一些病毒脱落的凹陷:第一种是成熟的多角体;第二种是保存中的自然裂解现象;第三种是不成熟的多角体。

4.多角体的内部结构

成熟多角体和不成熟多角体其断面结构不同,成熟多角体的断面可分三层,从外向内为表面层、不包含病毒束的蛋白质层和嵌入大量病毒束的核心层。

5.多角体的性质和抗性

多角体的组成主要是蛋白质,蛋白质由多种氨基酸组成,还有微量元素铁和镁。多角体折光性很强,比重大于水,不溶于水、酒精、乙醚、甲醇、丙醇、氯仿、二甲苯、蚕血等。能被碱性溶液溶解,如氢氧化钠、碳酸氢钠和蚕的肠液。多角体本身不易染色,可用媒染剂或微酸、微碱处理,再用姬姆萨、伊红、苏木精、苦味酸等染色。

病毒封入多角体内可借用多角体保护、抵抗恶劣环境和化学药剂,可以长期维持其传染力,在室内自然状态下其活力保持3年以上,在野外柞蚕场里,其传染活力可保持2年以上。

在2%福尔马林23℃下浸30分钟失去致病力。

在10%盐酸20℃下浸10分钟失去致病力。

在5%硫酸20℃下浸10分钟失去致病力。

在1%苛性钠24℃下浸1分钟失去致病力。

在1%石灰乳中24.5℃下浸30分钟失去致病力。

在100℃沸水中煮5分钟失去活力。在日光下,强光照射8小时也有消毒效果。

(二)游离病毒

游离在外边或者由多角体溶解出来的病毒为游离病毒,主要包括病毒束和病毒粒子。

1.病毒束

柞蚕NPV病毒束呈短棒状,其一端有突起,有的两端均有突起。病毒束的外层是一个双层结构的膜,亦称发育膜或外膜,膜内包含数量不等的病毒粒子(1~15根),一般4~5根。

2.病毒粒子

病毒粒子呈长杆状,一端有突起,成熟的病毒粒子有双层膜包裹(外膜和内膜)。病毒粒子在碳酸钠的作用下,内部核酸物质可以完全释放出来,留下外面的空壳。病毒粒子的核酸是最活化的物质,对柞蚕有强烈的致病性。病毒粒子呈游离状态,对不良因素抵抗力较差。

3.病毒粒子对柞蚕血细胞的侵染经过

病毒粒子侵入蚕的体腔内,在血液中游离,在侵入血细胞之前首先在血细胞外靠近细胞膜的部位聚集,接着便以它的前端首先吸附在被侵染细胞的膜上,病毒粒子以它的外膜通过细胞膜,使细胞膜和病毒粒子的外膜融合成一个共同的膜,杆状病毒粒子便从自己的外膜中脱出,顺着融通的开口钻入细胞中,可以看到病毒粒子进入细胞质的部位。

五、传染规律

核型多角体病是传染蔓延很快的一种病,分布广,历史长,其传染规律很复杂,有些情况还没弄清楚。蚕民对发病规律也有说法,如“小蚕见一面,大蚕死一半”,“蚕官蚕官你别喜,就看大眠起”,都是从经验中对柞蚕脓病发病情况的概括总结。在生产中小蚕发生核型多角体病的较少,但如果小蚕发病便是大蚕发病的预兆。发病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影响发病规律的因素主要如下所述。

(一)传染源

核型多角体的病原是游离病毒和多角体病毒,这两种病毒的存在场所和存在的形式是扩大传染的发源地。

(1)核型多角体病蚕流出的脓汁,病蚕死后的尸体,黏附在蚕室蚕具、地面柞枝上的多角体。

(2)茧壳内病死的蚕和蛹的尸体以及溃烂之后污染的血茧。

(二)传染途径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分经口传染和创伤传染两个途径。经口传染主要是粘在卵壳上的游离病毒、多角体病毒和柞叶上的病毒或多角体病毒被蚕吃下,引起发病。病毒经伤口侵入发病一般是游离病毒直接由伤口侵入而发病。两者比较经口传染是主要的途径。

1.经口传染

核型多角体病毒附着在卵面上或柞叶上,被蚕食下以后,多角体在蚕儿中肠内被肠液溶解,病毒粒子释放出来,通过胃壁细胞间隙进入体腔内,随着血液循环即可寄生血液细胞、脂肪细胞、皮下细胞和气管膜,这些都是侵入细胞核中繁殖复制而使蚕儿发病。

核型多角体病毒到卵面上的主要途径有:茧壳上带有的病毒通过发蛾产卵而带到卵面上,选茧剥茧中经人手操作带上血茧的病毒,传到外茧上发蛾后带到卵面上。试验证明,通过蛾体带到卵面上,对子代的传染发病率:蚕期为 58.57%~71.37%,蛹期为 22.72%~26.82%。通过蚕筐、保卵室、孵卵室人工操作也都能传到卵面上。

核型多角体病毒污染到柞叶上引起食下传染的途径有:柞蚕场内存在的病毒,通过清理小三场传播到柞叶上。柞蚕场内存在的病毒,通过风雨溅落在柞叶上,发病蚕流出的脓汁直接污染柞叶,或脓汁通过昆虫媒介扩大传染到柞叶,被没感染的蚕吃下而发病。

2.创伤传染

收蚁、移蚕、人工操作不慎、昆虫咬伤等多种因素造成的伤口,都是病毒进入蚕体的渠道,但一般多角体形态不能直接造成传染。

3.胚种传染

核型多角体病是否通过胚种传染,过去有一些假说,譬如病毒潜伏说、病毒自生说,经过试验证明,核型多角体病是出蚕以后感染的,不是遗传的。蚕民说:“脓病”不留根。

(三)柞蚕核型多角体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经过多年生产的经验总结,柞蚕核型多角体病的发生与下列条件有关:

(1)种茧越冬期间长期感受5℃以上温度。

(2)春季发蛾太早,蚕卵在低温下控制时间过长(超过30天)。

(3)春蚕小蚕期低温时间持续长。

(4)夏季摘茧时种茧堆积过厚,茧堆发热。

(5)蚕期阴雨连绵,日照少,蚕吃含水量过多的嫩叶。

(6)放养在窝风、闷热的蚕场时间过长。

(7)蚕生长发育阶段气象条件骤变,如霜雹等侵袭,温度过高也易诱发此病。

【拓展阅读】

对柞蚕的蛹、卵、幼虫进行不同环境条件处理试验,调查柞蚕核型多角体病自然发病率。结果下列情况促使柞蚕发生较多的核型多角体病:暖茧期蚕蛹和孵卵期蚕卵长期接触高温多湿(27℃、90%)、低温多湿(15℃、90%);低温(7~8℃)抑制蚕卵胚子15天以上;春柞蚕卵在自然室温(13~19℃)保存30天以上;出蚕期卵层堆积厚度1.5cm以上;幼嫩饲料;“下河”蚁蚕的河滩畦芽育;五龄饷食蚕受到38℃ 3小时冲击。

讨论:试验表明,暖茧和孵卵期的高温多湿、卵期长期低温抑制、蚕期幼嫩饲料和五龄饷食期热冲击等不良环境条件,可以促使柞蚕发生较多的核型多角体病。柞蚕自然发病率增高的原因,我们依照吕鸿声的论点,是不良环境条件(激原),影响各变态期柞蚕(包括蛹、成虫、卵和幼虫)的正常生理代谢,削弱了柞蚕的体质,从而提高了柞蚕对外界微量病毒(APNPV)的感受性。我们把解除滞育的柞蚕蛹和形成胚子的柞蚕卵置于32℃、90%或27℃、90%的高温多湿环境中抚育,蛹、蛾、卵、蚕在生长发育中,都表现出一系列不正常的生理特征,蚕蛾羽化率、蚕卵孵化率、结茧率、虫蛹生命率以及茧丝质等都有所下降;采用单蚕定量添毒(APNPV)法测定被不良环境处理过的柞蚕感病情况,结果表明这些柞蚕对APNPV的感受性明显提高。老蚕区一般留毒(APNPV)量大,经不良环境条件致弱的柞蚕,就容易感染外界微量病毒而发病。至于不良环境条件能否诱导柞蚕体内潜伏型病毒活化而致病,尚待研究。

四龄以前的柞蚕,经高低温处理2~12小时,在自然环境放养中未出现较多的核型多角体病蚕;而经过38℃或43.3℃的高温处理五龄饷食蚕2~3小时,柞蚕自然发病率明显提高,热冲击之后再给柞蚕喷洒20分钟17℃冷水(洁净的深井水),柞蚕的自然发病率就更高。这一现象与蚕农生产实践相吻合。

采用“下河”方法收蚁,柞蚕往往发生较多的核型多角色体病,其原因是河滩环境潮湿、阴冷,人工插置的柞芽幼嫩,一龄蚕体态臃肿,体质虚弱容易感染病毒而患病死亡。因此,留毒量大的老蚕区,不宜采用“下河”的方法收蚁。

柞蚕食下过多的幼嫩柞叶,抗病力差,有经验的蚕农则根据柞叶老熟情况和当时气候,灵活技术处理。如在连阴雨时,就把四龄、五龄柞蚕撒在二三年生的老柞上放养;在天气干旱时,就饲育适熟的芽柞;为了避免稚蚕啮食过多的幼嫩叶,移蚕时便严格选用发育成熟的柞墩,留下发育迟缓的柞墩,作为以后匀蚕用备用墩;发现生长过嫩的芽条,便截去顶芽,力求所有柞蚕都吃到适熟的柞叶。预防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我们认为严格消毒、提高柞蚕体质和改善环境条件三条措施都很重要。

(周怀民等《环境条件与柞蚕发生核型多角体病的关系》)

柞蚕脓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发病时间多在四龄期、五龄期或营茧、化蛹前后,成为柞蚕生产中的暴发性蚕病。除有病原传染导致该病发生外,气象因子在发病中的作用如何,也有研究结果。

适宜的温度(22℃)是柞蚕幼虫期发育的良好生活条件之一。由于柞蚕饲养在野外,经常会遇到不适宜的高低温。河南省蚕农有“小蚕受冻”“晒眠子”“热猛雨”易发“老虎病”的说法,这些说法是否科学,需要验证。另外,为了预防脓病,提高柞蚕茧产量,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于1959—1963年作了一些幼虫期的温度对脓病发生作用的探讨。

小结:

1.五龄饷食蚕用43.4℃高温处理2~4小时或用38℃高温处理3~9小时,处理后即时喷洒17℃±2℃冷水,对脓病发生有一定抑制作用。

2.蚕儿体质不健康时,在二龄眠中以38℃高温处理20小时亦能造成脓病发生。但对健康的一龄、二龄、三龄眠蚕无作用。

3.四龄眠蚕用6.5℃、12.8℃低温处理60小时,有提高脓病倾向。

4.未食叶或食叶二日的蚁蚕间断接触6天0℃低温对脓病发生无作用。

5.三龄饷食蚕用38℃高温、0℃低温变换处理30小时,对脓病的发生无作用。

6.四龄饷食蚕,用43.4℃的高温处理2~6小时或经高温处理6小时喷洒冷水,对脓病发生无明显作用。

(勇作全,李荣周《春柞蚕幼虫期高低温处理与
脓病发生关系的研究1959—1963》)

1.在春柞蚕生产中卵期过长(45天),蚕卵在自然室温中缓慢发育,有效积温满170℃时,不经孵卵,也可自行孵化出蚕;卵期短者,因感受外温相对减少,孵卵时间就要提前着手进行。

2.卵期经过短的蚕种,孵化率高;卵期超过30天,卵重减耗率大,孵化率低。

3.春柞蚕卵期经过的长短与柞蚕幼虫的生长发育具有密切关系。卵期短的柞蚕生命力强,发育整齐,结茧率高,茧质好。卵期越长表现越差。如卵期经过24天以内的试验区,结茧率高达 74%~80%;35天的试验区,结茧率降至65.4%;45天的试验区,仅有13.85%的柞蚕结成又薄又小的茧子。

4.制取不同卵期的蚕种,在野外放养中,以卵期短的柞蚕,自然发病率低;卵期延长,虫蛹脓病率随之增多。

5.通过抗病力测定证明:卵期短的柞蚕抗病力强;卵期过长,柞蚕体质差,对脓病病毒的抵抗力显著降低。不同卵期的柞蚕,于一龄、二龄再给予不同饲料喂养,取三龄饷食蚕进行抗病力测定,又证明:具有不同生理状态的柞蚕,对脓病病毒的抵抗力是:短卵期、适熟叶育>短卵期、嫩叶育>长卵期、适熟叶育>长卵期、嫩叶育。

(周怀民等《春柞蚕卵期长短与胚子和幼虫生长
发育关系的研究1971—1972》)

1.正确选定收蚁日期,是防病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不论高山区、浅山区,柞树生长发育都有一个幼嫩、成熟、老硬的共同过程,只是时间上有差异,如云阳和嵩县的栗树街柞树发芽期虽然相差半个月,只要收蚁时间适当,都能减少脓病危害夺取丰收。

2.暴芽(嫩芽)饲料养蚕,蚕儿龄期经过短,体重重、茧重、脓病多。随着蚕儿食下暴芽时间的延长,脓病率显著提高。

3.柞叶被蚕儿吃的越苦,脓病率越高,但薄芽饲育和暴芽饲育相比尤以暴芽为严重。

4.高山区壮蚕期若多用嫩饲料养蚕,有提高脓病率的倾向。

5.用病毒添食测定查明,同样毒量,嫩芽组比适熟芽组脓病率高。

根据各地气候条件和坡质柞树决定收蚁时间,看天气做好饲料调节,可以减少脓病危害,提高产茧量。

(勇作全等《饲料与柞蚕脓病发生关系的研究1956—1971》)

(四)柞蚕核型多角体病发生的消长原因

不同龄期对核型多角体病抵抗性不同,小蚕抵抗力弱,如刚孵化的蚕每个蚁蚕吃下5个多角体发病率为5.66%~27.2%。大蚕抵抗力强,如五龄蚕吃下10000个多角体发病率为24.8%~51.06%,同一龄的蚕眠起对病毒病抵抗力弱,盛食期抵抗力强。

(1)前代发病重的柞蚕场再当作蚁场会使发病重。

(2)大蚕暴发核型多角体病的原因。

人们已经在经验中认识到,柞蚕核型多角体病“二眠见一面,老眠死一半”,大蚕比小蚕抵抗力强,已是常识性。但养蚕实践中往往核型多角体病小蚕零星发生,大蚕却大量暴发原因是:

1)卵面感染病毒,病毒在蚕体内有个繁殖复制的过程,到五龄时达到一定毒物量,引起蚕大量发病死亡。

2)蚕儿在一~二龄感染弱病毒,经一段潜伏期繁殖到大蚕时病毒达到一定量而发病。

六、防治方法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的防治是以消毒为主进行综合防治,能取得良好效果。

(一)选育抗病品种,推广一代杂交种

全国在生产中推广柞蚕品种几十个,由于品种不同对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抵抗力差异很大,河39就比较抗核型多角体病,豫六号、七号等发生核型多角体病较多。另外利用推广杂交种实现稳产高产,例如河 33×贵州 101、豫大 1 号×贵州 101 等适宜在河南省推广应用。

(二)严格消毒

(1)蚕室蚕具消毒。把蚕室、蚕具先洗刷干净,把蚕室清扫干净,窗户用纸糊好,用3%福尔马林在23℃条件下喷雾消毒密闭24小时,然后通风,或者用毒消散5g/m 3 消毒10小时。

(2)蚕室不易密闭的地方,清洗干净后,用20%~30%的石灰浆刷墙,蚕具可用5%石灰水泡60分钟或者用1%氢氧化钠水洗10分钟都可达到好的消毒效果。

(3)卵面消毒主要方法如下:

1)于20℃用1%苛性钠消毒1分钟,水洗净后再用10%盐酸消毒10分钟。

2)用0.5%的白碱(碳酸氢钠)水溶液浸泡3分钟并揉搓,脱去卵胶,在水里洗净脱水,于23~25℃用2%~3%福尔马林消毒30分钟。

3)于20℃用1%苛性钠消毒1分钟,再用5%硫酸消毒10分钟。

(4)卵面消毒后防止再感染。

1)卵面消毒后把卵保存在无毒保卵室内(小蛾房)。

2)运送消毒后的卵要放在无毒保卵盒中(孵卵盒)。

3)农村无专门无毒保卵室,消过毒的卵可用从未用过的用具和清洁房子保卵,以防再感染。

(三)防止蚕坡里的病毒传染

摘茧、保茧、制种时都要注意血茧的污染,放养时注意处理病蚕的污染,防止在蚕坡的感染。蚕坡中发生的核型多角体病蚕及时深埋或放入消毒缸中。

(四)加强种茧保护,防止受冻和伤热

一化性柞蚕区种茧保护可分为越冬前、越冬期、越冬后三个保种期。越冬前保种,时间是10—11月。这时气温渐降,可用室内自然温度保护,种茧厚度以2~3粒茧为宜,并常开门窗,做好通风、排湿工作。12月前后,气温低时,种茧存放可加厚到5粒左右,这时宜选用保温效果好的保种室,温度保持在0℃以上。越冬期保种,蛹已解除滞育,时间在1月,这时外温很低,必须用保温效果好的保种室,保种温度应控制在-2~2℃,防止受冻和伤热。

(五)在养蚕中要注意防止扩大传染

主要是局部发病和个体发病要及时处理,并用石灰消毒,对病死蚕要随时深埋或放入消毒缸中。

【拓展阅读】

1.脓病病原大量存在于收蚁场所:蚕具、蚕坡等处,并通过一定途径感染蚕儿,这是脓病暴发的主要原因;出蚕偏早、选芽偏嫩容易削弱蚕儿抗病力,有利于脓病的发展;品种的抗病力有一定的限度,三九品种在病毒大、叶芽嫩的情况下也大量发病。

2.留毒量大的保茧室(土质地面),用常规方法消毒不易彻底。采用挖换地面土壤而后消毒才能保证消毒效果。

3.带毒顶筐用2%福尔马林液或1%石灰乳浸泡 30分钟,消毒彻底。

4.1%石灰乳消毒蚕坡及叶面,防病效果为40%~80%。

5.高山壮坡以柞芽生长10~15cm收蚁较合适,是控制蚕期少发生脓病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6.高山壮坡壮蚕期也不可选芽偏嫩。适熟偏老芽有利于防止茧期脓病的为害。

7.抓“四无毒”(蚕卵、保卵工具、保卵室、收蚁场所),做好顶筐、蚕坡消毒,抓适时出蚕,抓选场选芽等综合防病措施,是消灭和预防高山壮坡脓病的手段,单一的措施不可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勇作全等《高山壮坡脓病防治技术措施研究1969—1971》)

1.柞蚕脓病核型多角体在1%石灰乳中处理30分钟,失去传染能力。

2.自然带毒顶筐在1%石灰乳、液温25℃条件下浸泡30分钟,消毒彻底。

3.自然留毒地面用2%石灰乳消毒,对表土消毒效果良好,对深层毒土消毒无效。

4.自然带毒柞叶用1%石灰乳喷洒湿润,对减少病毒传染有一定作用,但不彻底。

5.石灰乳对脓病多角体的消毒作用有一定的限度,病毒浓度大时无效,小时有效。因此消毒前房屋工具先洗刷,使病毒充分暴露,可以提高消毒效果。

6.陈石灰(池灰)消毒作用稍次于新石灰。消毒时最好用新块灰。

7.石灰乳对脓病只有消毒防病作用,无治疗效果。

(勇作全,周怀民等《石灰乳防治柞蚕脓病的研究1970—1971》) j4tJtSfdBgSrZf1H/Xk1PTwjH5xvvhnza0eEpcWZu7ydXl+1E3xDSOnrx2Ab8zg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