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陈刚:“水情特工”无故事

他是广州市水文局水情科科长,资深“水情特工”,把脉江河的水情预报专家,每每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普通共产党员。

他受过良好的专业教育,本科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研究生毕业于河海大学,是中国著名的两所水利专业学校。

他在最基层的水文站经历过漫长的历练。

他参加过大大小小无数次防洪紧急会商。

他用收集到的水文情报,为防汛减灾的科学决策提供技术依据。

“水情特工”的词典里只有“是”或者“不是”,“有”或者“没有”。他们不说“可能”“或者”“大约”“也许”之类模棱两可的词。他们的数据,1就是1,2就是2,从来不说“1和2之间”。

提供这样的分析结论需要的不仅仅是情报准确,还需要极大的勇气与担当。

他叫陈刚。

陈刚说水情工作不为社会直接创造财富,他们能做的,是全力以赴服务好防汛减灾。

他们负责拉响水情警报,应急响应随之启动,灾害被提前防控。从统计的意义上来说,未发生的灾害,不能预估损失,因此,很难准确统计他们为社会创造了多少财富或者减少了多少损失。

陈刚

他们的工作没有GDP数据那样的直观效果。

他说,做水文情报的人是“狗”——一群嗅觉灵敏、时刻保持警惕的“看门狗”,他们守卫的,是全市人民的生命财产。但是,市民很少知道他们这群“看门狗”的存在。

他们被称为“水情特工”。

特工,这个职业很容易激起人们的兴奋点。

酷!帅!冷!

出生入死!化险为夷!神秘莫测!

“水情特工”不需要出生入死,但是他们每一个数据的小小失误,都可能关乎无数人的生死。他们做的事,就是化险为夷,却一点也不神秘。他们不能耍酷,因为他们打交道的是海量的数据、枯燥的水文水情数据,是数字背后所包含的信息,是依据科学与经验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得出的结论。

他们帅,但没时间去在意是否帅。

“冷”,只有这个词,在陈刚身上有着鲜明体现。

但这“冷”,不是冷,你能感受到他内心的热,冷,只是因为职业需要冷。

“冷静”的“冷”。

因此,采访陈刚显得格外无趣。我们形容有些人木讷时说“不擅言谈”,这个词正好用来形容陈刚。他几乎就是不言谈。不论你怎么发挥采访技巧诱导他说点什么,都会有挫败感。你问一大堆问题,他的回答只是一两个词。采访之前所作的准备,一点都没用。你提出采访他的先进事迹,比如连续26天坚守在一线、吃住都在办公室,希望他讲一讲。他说,这是水情工作的常态。

陈刚(左)接受广东电视台采访

在他眼里,一切都是常态。没有节假日是常态,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是常态,正在吃饭放下饭碗赶赴监测水情现场是常态,正在洗澡接到电话,沐浴液都来不及冲干净就赶去参加水情会商是常态,办公室变成宿舍也是常态。

采访者需要故事,变态的故事,越变态越容易塑造被采访者的形象。

特工的故事,惊天地,泣鬼神,这是采访前的想象。

但是,“水情特工”无故事,水情科里无故事。

水情科里无故事。

水情科里无事故。

没有“故事”的水情科,追求的是没有“事故”。

水情科里的小小事故,就是全市人民天大的事故。

我们来看看陈刚所说的“常态”,他们每天重复的周而复始的工作。

水情科的办公室24小时有人值班,24小时有人在盯着各自负责的电脑屏上不停跳动的实时水雨情数据。每台电脑前有摄像头,有话筒。他们在工作台前的一举一动都是公开的。而随时和他们进行视频对话的,可能是市长、镇长,也可能是省三防领导。

对于陈刚来说,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水情遥测系统,检查几百个监测点的各项报汛数据是否准点传到,如果发现未及时传到,要马上处理,查清原因,是通信故障的要马上排除故障,是人工拍报的要马上催要;对于所有准时报来的数据,根据专业知识与经验进行分析,分析这些数据是否合理,挖掘数据背后所隐含的信息,对发现可能隐含有问题的信息进行技术处理;在水情会商系统中查看昨日面上降雨情况、雨量大小、暴雨中心所在。而能体现“水情特工”工作能力的,是依据上述数据进行研究分析预测,写出一份当天的《水情简报》,报送省水文局情报预报中心和市、区各级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办公室。这是常态时的送报部门,应急时信息报送范围则涉及从水利部到省到所有与防洪相关的各级部门,甚至村镇干部,为其决策提供依据。

陈刚说,他们的工作看似复杂,其实就是三项:信息、通信、预报。信息就是水情数据的采集,包括水位、雨量、流量、泥沙、氯度,等等;通信就是保障这些数据传输的通畅;而核心是为了及时准确地发出水情预警预报。

上述这些工作,到底是怎样的工作量,不接触水情工作是无法想象的。就陈刚所负责的广州市水文局水情科来说,有300多个自动监测点,每个监测点每5分钟自动发送一组数据,即每个点每小时发送12组数据,一天24小时下来,即300(站点数)×24(小时)×12(每小时次数)=86400组数据。陈刚说,过去做水文预报,难处在于数据采集点太少,而且报送时间很难保证准时。因此所有监测点的数据全部靠人工采集,通过电报或者对讲机送到水情科,他们再汇总分析。许多中小河流监测点或者雨量站点都设立在偏远的山里,每组数据的采集都要付出难以想象的人力。特别是采集特大洪水的关键数据,一线水文人过去曾有人为此付出了生命代价。现在水情监测高科技化了,但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海量数据几何级增长,对水情分析来说,数据多了,工作量也几何级增加,对分析师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挑战。这时,经验就变得格外重要。同样一组数据,没有经验的分析师有可能忽略,在有经验的分析师眼里,可能嗅出了重大的风险和隐患。

陈刚(左一)与同事们进行水情分析

做水情分析师需要灵性和悟性,要有对数字的天生敏感,没有灵性做不来。陈刚说。

灵性!

总算嗅到了读者感兴趣的点。

那么,一个水情预报员的灵性从何而来?

陈刚的灵性又是从何而来?

问陈刚,陈刚想了一会,说:“看这个预报员对这份工作的态度。如果把这份工作当成谋生的饭碗,永远也找不到灵性;如果把它当成事业,则灵性随时来到。”

这是陈刚回答得最长的一段话。

借由灵性的话题,终于得以走进陈刚的内心世界。

陈刚对水文的热爱,始于1998年的大洪水。在那之前,他并未想过以水文为自己的终生事业,只是将其当成谋生的饭碗。他是个肯钻研、爱读书的人。1977年出生的陈刚,中考时以全市第七名考取孝感高中——湖北省一所著名的重点高中。在以能考试著称的湖北,这可是了不起的成绩。但是在高考时,他说没有发挥到理想状态。他的许多同学考上了清华、北大,而命运将他送进了武汉水利电力大学。那时,他的梦想是大学毕业直接考研,他希望进到更高学府,选取不一样的人生道路。但是1998年的长江大洪水改变了他的选择。陈刚说,当时学校的一些教授主动请缨到一线为抗洪出谋划策。洪峰经过武汉市,陈刚特意去到长江大桥下,感受那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后来他听到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沙市水位接近分洪点,是否要在荆江段实行分洪以保证武汉安全,需要立即决策,情况万分紧急。这是一个艰难的决策,要知道,如果贸然分洪,921.34平方公里的荆楚大地将转眼化为泽国,33.5万人迅速要转移,无疑是千古罪人;如果不分洪,导致长江大堤溃决,江汉平原及武汉三镇受淹,那损失就不是用百亿千亿能计算得了的,同样将是千古罪人。两难选择!但是,有着丰富经验的水利专家时任副总理温家宝提出了建议,认为只要对大堤严防死守,再顶一顶就不用炸堤分洪,即使大堤发生险情,也可以动用洪湖、监利的民垸蓄洪,比采用荆江分洪方案的损失小。后来,荆江大堤挺过来了,不用分洪,荆江安然,武汉安然。这件事对陈刚触动很大,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了所学知识的重要。他决定,大学毕业先工作,选择考研也是继续在这个领域深造。

陈刚聚精会神跟踪水雨情变化

他把水情分析当成事业而不是饭碗,于是,他与灵性相遇,成了一名出色的分析师、小有名气的水情预报专家。许多年后,命运又将他推上了同样的决断时刻,他和他的水文前辈一样,不负重托,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他所服务的人民减少灾难与痛苦。

灵性的获得,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

广东省水文局的领导说,陈刚不是詹姆斯·邦德,他是金庸笔下的大侠郭靖。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他像大侠郭靖一样,没有废话大话,脚踏实地,不停地练功,终于成为这个行业里的顶尖高手。

陈刚身上,的确有着郭靖似的品性。

陈刚在汛期水情值班中

2000年,省水文局从学校将他招过来,安排在广州市水文局,第一份工作是在番禺区沙湾镇紫泥村三善滘水文站,一个最基层的水文站点。他的户口由家乡的县城落到了这个镇上。在当时广东省水文行业里,本科生还是比较稀缺的,而他这样一个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却被下放到这样一个基层水文站,做着最基础的水文数据采集工作。陈刚记得,当时正在进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村里一位普查员到水文站登记户籍人口情况,得知他是本科学历,半天无语。普查员不敢相信,在他们村里还有这样的大学本科生。这样的事情落到其他人身上,也许会自恃天之骄子,心生不满。但是陈刚的性格决定了他没把这样的不公当成天大的事,仍然安心工作。直至2004年,他正式从水文站调回市水文局工作,他也没有为户口的事去找领导。后来他为了结婚,在当时比较偏远的地方买了房子,才将户口迁入广州城区,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广州市民。广州对他的接纳姗姗来迟,而这么多年来,他却无怨无悔、忠诚地守卫着这座城市的安危。

难怪领导说他是郭靖。

没有故事的陈刚,也没有什么业余爱好。曾经,读大学时,他还喜欢踢几脚足球,从事水情工作后,整个人静了下来。平时难得有一天休息,他唯一的享受是宅在家里做做家务、陪陪爱人孩子。弥补一下内疚,陈刚说。

2008年,他和爱人谈恋爱那会儿,遇上大洪水,西江和北江洪水出现流域性大洪水,又恰逢珠江天文大潮顶托,广州市出现历史最高潮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深知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他身体力行,发扬水文人不怕艰苦、连续作战的精神,顾全大局,始终坚守岗位,在分局多数人员进行水文测验的情况下,一个人独立承担了局里的水情值班工作,连续一个月吃住在办公室,盯着电脑,跟踪水情变化,分析洪水动态,及时做好洪水预报和信息报送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丰富的经验及智慧,他提前22小时发出了三善滘站将出现3.6米高潮水位的预报,结果与实测值仅仅差0.09米;还提前20多小时预测增江麒麟咀站将出现9.4米的洪峰水位,与实测值仅差0.03米。及时准确的预报信息,为各级防汛指挥部门科学决策、指挥全市抗洪工作的部署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并为取得最后防洪减灾的胜利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撑,获得了广州市三防总指挥部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称赞。女朋友每次约他,他都在加班。结婚后,陈刚的爱人才发现,原来陈刚加班是常态,不加班才是非常态。陈刚的爱人说她上当了,当初以为干水文只是偶尔加班,没想到长年累月都会这样,早知这样才不嫁他。陈刚说当初就是这样将自己真实的工作状态呈现在她面前,没有刻意隐瞒,“况且你也没有问我啊”。

说起家,陈刚有了一些感慨。他说给他们水文人当妻子不容易,男人总是加班,家里的担子自然女人要担得多。而且,做水情工作,除了一份工资,没有别的收入,要耐得住寂寞,还要耐得住清贫。“好在爱人理解。没有一个稳固的后方,哪里能静下心来做分析。”陈刚说。如今一下雨,妻子也会向他报告小区旁边珠江的水位:“今天比昨天涨了些哦。”

2005年春节,海水回流珠江,珠海人民的淡水供应成了问题。当时的解决方案是“压咸补淡”,从广西、贵州的水利枢纽加大流量,将珠江口倒灌的咸潮逼退回大海。那个春节,陈刚是在江中的水文监测船上度过的,吃住都在船上。他和同事们要24小时不间断监测水情,采集水样。吃简单的煮面,洗澡也没地方,寒冷的夜晚就在甲板上打地铺睡。大年三十那天,省水文局的李国佳带着广东电台来慰问陈刚和他的同事。女主持人一开口说话,陈刚就听出她是囡囡了。以冷著称的陈刚也热了一把。陈刚说,初来广东,待在番禺区沙湾镇紫泥村三善滘水文站那些个漫长夜晚,他经常收听囡囡主持的一档名叫《人在他乡》的节目,他是囡囡的粉丝。

有段时间,陈刚办公室的电话号码不知何故成了市民热线,经常有市民打电话问一些有关水情的问题,比如端午节想带小孩去亲水平台戏水,珠江水何时可以漫上台阶;中秋节赏月,珠江何时盈满,适合赏月之类。不爱说话的陈刚却都细心解答。陈刚说,老百姓要么不知道他们的存在,要么对水文人的工作不太理解。发生灾害之后对我们横加指责,比如为什么本世纪以来百年一遇的暴雨洪水都发生好几回了,是不是糊弄百姓?陈刚解释说,所谓多少年一遇是指大于或等于这样的洪水在很长时期内平均多少年出现一次,而不能理解为恰好每隔多少年出现一次。对于某一重现期年数来说,这种洪水可能不止出现一次,也可能一次都不出现。由于水文系列年限短,代表性不足,且水文系列尚存在一定的周期性,不符合大数定律和独立事件的假定,实际上一遇到特大洪水出现,又将重新计算频率洪水,导致设计洪水经常变化且多系加大,由于计算的参数不够稳定,洪水规律并不一定符合“理论”线型,由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资料推求千年甚至万年一遇的洪水设计误差较大。

对于每一次因为水情情报准确分析而得以减少损失,陈刚觉得再苦再累都值。2013年8月16日,受强台风“尤特”环流和西南季风影响,增城正果镇兰溪村突遇大暴雨,水美合作社被突发洪水围困,村中多条交通主干道被洪水截断,通信、供电、供水设施均被摧毁,224间房屋倒塌,424名村民被围困。凌晨2时,强降雨持续,陈刚预感到这场暴雨可能引发山洪,立即通知麒麟咀水文站站长姚志坚向增城市三防领导汇报紧急汛情,三防部门马上派人实地了解灾情。果然,通往兰溪村水美合作社的道路被洪水淹没。由于水文预报信息及时、预报准确,为增城市委、市政府迅速开展救援行动赢得了宝贵的时间,400多名受困村民全部及时安全转移出来。虽然水美自然村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灾,但没有人员伤亡,最大程度降低了灾害损失。在他们水情人员的心里都有一本账,什么样的情况下、哪些地方容易出事故,这些都是多年实战获取的宝贵经验。

陈刚荣获“广东水文标兵”荣誉称号

陈刚说,2017 年又是要高度紧绷神经的一年。他预测当年的水情和1998年非常相似。从去年冬天广州下雪开始,他们就预感到了今年的水情非比寻常。果然,2017年前五个月,广州降雨量已经超过了历史记录。

采访结束第二天,广州迎来了2017年最强的风暴。狂风,暴雨,电闪,雷鸣,街面水流成河,断枝遍地,一派末日景象。

又到了考验陈刚和水情科的那些特工们的时候了。

◇本文摘自长江出版社2017年版图书《粤水壮歌》,有修改
◇作者:王十月、李国佳 45JMJZYsE962pgvo4jyKGwc5Br3bHJQiICAcsJWOHF8xS9AC0yL3Bfey1+wvSZs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