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6 施工支洞设计

与TBM施工相关的支洞有4条,序号分别为1~4号。支洞的最大坡度为13.31%,最大投影长度为2294.82m。

支洞主要工程量为:石方开挖量约10.4万m 3 ,混凝土约1.8万m 3

2.6.1 地质条件

施工支洞均为巨斑状花岗岩,围岩类别为Ⅱ类和Ⅲ类。

2.6.2 结构尺寸

4条施工支洞投影长度分别为1984.42m、2294.82m、1639.44m和838.80m。支洞的坡度分别为13.31%、10.07%、8.28%和10.81%,不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因此,支洞纵向底板设计形式为:125m斜坡段+25m水平段。

支洞成洞断面均为城门洞形,成洞断面尺寸均为6.6m×6.0m(宽×高)。施工支洞特性见表2.6-1。1号、3号及4号支洞在主洞运行前需封堵,2号作为检修交通洞不封堵。

表2.6-1 施工支洞主要参数

2.6.3 设计优化

依托工程的施工支洞底板设计形式为“125m斜坡段+25m水平段”,使支洞道路面呈阶梯状坡道,为运输车辆在洞内安全运行提供了合理的路面条件。但支洞底板水平段与斜坡段的混凝土地面的过渡段为折线角,且折线角棱角较高,导致多轴大件运输车辆及小型轿车通过该交叉点时,易发生蹭刮底盘现象,影响车辆的通过性。

为解决拖板车底盘底部与支洞底板混凝土的水平段与斜坡段交叉点的棱角蹭刮问题,在水平段和斜坡段与水平段夹角处分别进行碎石铺垫。对车组在斜坡道的运行进行了模拟计算,根据结果,对水平段铺垫碎石50cm高,断面呈堆叠三角形。对反弯段铺垫碎石120cm高,使剖面形状更加平顺,避免了长大托板车与底板坡脚刮碰而受阻。具体垫高尺寸如图2.6-1所示。

图2.6-1 改造支洞洞内道路坡道示意图

为克服“斜坡段+平坡缓冲段”设计缺陷,建议在平坡段与缓坡段交叉点采用圆弧过渡的方式,圆弧半径不小于1m。 EJsqg7gcHKHtRq/BGqGuSH2YDeguYJQvow1d8E1L+KSR30wBZpd/F1Qpp1QwQuY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