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本书中所述的安徽淮北平原,主要指的是我国安徽省北部地区,全区总面积3.74万km 2 ,占安徽全省面积的26.8%。区内涉及6个地级市和27个县(区)。安徽淮北平原向东与江苏省接壤,向西与河南省交接,北临山东省,南至淮河为界。地理位置为东经114°55'~118°10',北纬32°25'~34°35'。安徽淮北平原区内地形以平原为主,山丘很少。区内耕地面积约为210万hm 2 ,约占安徽省全省耕地面积的一半,在安徽省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安徽淮北平原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是典型的冷暖气团交锋地带,易形成降雨甚至暴雨,然而该区域浅层地下水资源极为丰富,土壤黏重,排水缓慢,又易形成洪涝,从而致使该区域内成为我国农业涝渍灾害频发、广发的代表区域。据有关资料统计,区域易涝面积达到173万hm 2 ,占全区总耕地面积的83.1%,占全省易涝面积的72.1%,比例较大。

2.1.2 地质地貌

安徽淮北平原的地形主要为冲积平原,仅在研究区东北部靠近江苏和山东两省交界处有少量的低矮山丘。南部靠近淮河沿岸地区,地势较为低洼且常形成积水并形成一些浅水湖泊或者浅滩。

安徽淮北平原地势整体呈西北高、东南低的特点,整体坡降为1/7500~1/10000,坡度较缓。安徽淮北平原整体地形起伏不大,海拔为+20~+40m (1956年黄海高程系,下同)。淮河沿岸一带地势更为低洼,为本区海拔最低区域,仅为+10m;研究区内东北部区域分散分布着低山残丘,海拔为+50~+300m。在历史上,黄河多次出现向南改道,冲破堤坝,洪水向南部地区冲击,对这里的地形起到了严重的侵蚀作用并形成沉积,导致局部地面高低不平,呈现出“大平小不平”的特征(刘猛等,2008)。

安徽淮北平原区地貌类型以起伏度这一指标来划分。地形起伏度是指分析区域内最大与最小高程之差(包亮等,2004),可根据安徽淮北平原区DEM数据获取,按照表2-1中的标准(李炳元等,2008),可将安徽淮北平原区地貌类型划分为平原、丘陵、山地三种主要地貌类型。

安徽淮北平原区的地貌可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①平原区(面积36360km 2 ,占比为97.12%,海拔0~30m);②东北部低山丘陵区(面积1040km 2 ,占比为2.78%,海拔30~200m);③零星“岛山”区(面积37km 2 ,占比仅为0.10%)。

表2-1 中国地貌基本形态

2.1.3 河流水系

安徽淮北平原河流均属于淮河水系。淮河的源头位于河南省的桐柏山,由西北流向东南,最终汇入江苏省北部的洪泽湖。其从安徽的西北部流入安徽境内,全省干流长度达到430km。淮河水量丰富,支流众多,在安徽淮北平原内主要有涡河、颍河、濉河等十几条自然河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挖了新汴河和茨淮新河等人工行洪河道,兼具灌溉、航运的功能。安徽淮北平原还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大小湖泊。研究区主要干支流统计及五级河流河网密度分布见表2-2。

据安徽省第二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安徽淮北平原地区多年平均径流量77.72亿m 3 ,折成多年平均径流深为208mm。年径流的时空变化具有年内集中、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径流量极值倍比悬殊、年径流变差系数大和丰枯变化频繁等特点。淮河流域的颍河、涡河是安徽淮北平原境内淮河北岸的两条主要支流,是典型的平原型河流,均源于河南省,自西北向东南进入安徽省内汇入淮河。颍河流域面积 36728km 2 ,河道全长 557km,其中安徽淮北平原境内面积4010km 2 、长194km。多年平均降水深897mm,降水量35.97亿m 3 ;地表水资源量7.97亿m 3 ,相应径流深199mm,径流系数0.22。最大年径流量 24.0 亿m 3 (1956年)是最小年径流量0.87亿m 3 (1959年)的27倍。涡河流域面积15905 km 2 ,河道全长423km,其中安徽淮北平原境内面积4340km 2 ,长212km。多年平均降水深800mm,降水量34.72亿m 3 ;地表水资源量6.12亿m 3 ,相应径流深141mm,径流系数 0.18。最大径流量 19.35 亿m 3 (1963 年)是最小年径流量1.48亿m 3 (1994年)的13倍。

表2-2 安徽淮北平原区主要干支流统计

安徽淮北平原河道径流多为雨成径流,径流随着雨季和旱季的交替而变化,年际间变化大,其变化程度与当地全年降水量的不均衡分配相比更为明显。最大年径流量集中于7—8月,最小径流量出现在1—2月。而6—9月的径流量就占据了全年总径流量的七成。主要体现在最大与最小径流量倍比悬殊、年径流变差系数Cv大和丰枯变化频繁等。

2.1.4 气候特点

安徽淮北平原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是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本区的气候特点是全年盛行季风,四季分明。秋冬两季,从西北方向的大陆季风吹向海洋,带来北方的寒冷空气,使这里形成寒冷而干燥的气候;春夏两季,东南方向海洋上的暖湿气流吹向陆地,形成这里温暖而湿润的气候;冬春干旱少雨,夏秋闷热多雨,冷暖和旱涝转变急剧。

区域内降雨过程受到全球大气环流的背景影响而复杂多变。流域内降水事件的发生频次和降雨量分布极其不均匀,副热带高压随春夏的季节交替而变化,由南向北移动,6—8月间安徽淮北平原区暴雨事件的发生主要受到来自西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影响,暴雨事件的发生较为集中且强度较大,由暴雨事件引发的洪涝灾害频发,受灾情况十分严重。

安徽淮北平原1956—2008年多年平均降水量893mm,年际变化显著,最大年降水在2003年,为1372.9mm;最小年降水在1978年,为562.3mm。两者相差2.44倍。多年平均汛期在6月到9月间,这段时期的降水量集中而丰富,占年降水总量的60%以上。

根据多年的气象统计数据,安徽淮北平原多年平均气温为13.5~14.9℃。其温度的空间变化呈现出自南向北逐渐降低的现象,年际间差异很小,保持着相对的稳定。多年平均日照时间2330h,积温4580~4867℃,无霜期约200天左右。研究区平均地温较高,在17℃左右,明显高于平均气温值。多年平均风速为3.0m/s。每年在4—6月份之间,有大约20天干热风天气。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3%,其在区内呈现由南向北逐渐下降的趋势。

2.1.5 土壤植被

2.1.5.1 土壤

安徽淮北平原属于冲积平原,其特点为地势基本没有起伏,面积广阔,地下水储量丰富且水位较高。历代的黄河泛滥带来了大量的泥沙沉积。同时,河水产生的侵蚀作用严重地改变着这里的土壤性质,丰富了本区土壤的类型。

最常见的有两种类型:砂礓黑土和黄潮土。两者的面积约为总面积的80%。此外,还有部分潮棕壤土、水稻土等。

1.砂礓黑土

砂礓黑土(青黑土)属亚黏土,由黑土、黄土、砂礓土等组成。砂礓黑土是因古代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下来而形成的,在河间地区广泛分布。砂礓黑土是一种具有腐泥状黑土层和潜育性砂礓层的暗色土壤,古代黄土性河流带来的沉积成为了其成土母质。根据研究,起初这种土壤排水性很差,经常被一层较浅的积水覆盖着,上面生长着一些喜湿性草本植物。植物死亡之后,逐渐腐烂和分解,堆积在原先的土壤表层,变成有机质。随着有机质积累,最终形成了一层厚厚的“黑土层”,就是砂礓黑土。砂礓黑土在我国中原地区省份均有分布,但以安徽淮北地区面积最大,主要分布在河间平原地区。分布范围为南到沿淮岗地,北到临泉、涡阳、宿县和泗县一线附近,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4%,约为20215km 2

砂礓黑土下分五个亚类,分别为砂礓土、黄土、淤黑土、黑土和白姜土。由于不同区域的砂礓黑土有不同土属,其容重和土壤颗粒级配也有差异。砂礓黑土以体积大小不等矿物颗粒为主要组成。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含量,从而决定着作物生长状况。颗粒有多种,按照体积的从小到大,分为黏粒、粉粒、砂粒三种。砂粒的粒径最大,单位重量土粒的表面积小,因而含有砂粒成分较多的土壤孔隙大且透水性很强,毛管上升高度小,遇水不易膨胀,干燥不易收缩;粉粒的粒径细,比表面积较大,孔隙较小透水性不强,毛管上升高度较大。

2.黄潮土

土质是以淤土、两合土、沙土为主的亚砂土。土壤具有强石灰性,其中有一小部分有盐、碱化现象。黄潮土因近代黄河洪灾所冲积而形成,流域内集中分布于该区北部和区内主要河流两岸,总面积约12354km 2 ,占全区面积的33%。

3.潮棕壤土

潮棕壤土土质为黏性,主要组成包括黄白土和坡黄土。该类型土壤主要成因是洪水长期冲击带来的黄土在这里沉积下来所致,占本区总面积的10%。区内不广布,仅在沿淮岗地及河流中游沿岸地区呈1~2km宽的带状分布。

4.水稻土

水稻土土质属黏土,主要包括黄泥土、澄白土和黑白土,约占总面积的2%。在五河、怀远等沿淮岗地有分布。

2.1.5.2 植被

安徽淮北平原地处暖温带的南缘,光热水等条件较好,适于农业的综合发展,区域内植被类型以农作物为主。

本区农作物种植类型以旱作物为主,作物熟制以两年三熟为主,同时部分地区也存在一年两熟和三年五熟的作物熟制,部分地区土壤贫瘠则采用一年一熟。总体复种指数约为180%。主要作物品种有甘薯、大豆、烤烟、高粱等,总体约占全区播种面积的70%;其次小麦、玉米等占60%左右;再次,棉花和花生等作物占比约为40%。 Oyfm4X51E2ak/p+kLn8KDIkPjcZRIM6YlLMg/yNsq6wRtc8J2ciRF0X5iLlh1Rr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