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有两种:一种是短期记忆,一种是长期记忆。输入大脑的信息经过人的学习行为之后,便成为大脑的短期记忆,但是如果不经常及时复习,这些记住的东西就会被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期记忆就会成为一种长期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很长的时间。要想发展良好的记忆,就要学会把有用的东西从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短期记忆大约持续 30~60 秒钟,如我们向查号台问电话号码,打完电话后立刻就忘记了,但如果在将要忘记的时候重复一次,就会加强记忆。每次复习间隔的时间越短,便越有利于记牢。这就是反复循环记忆法的理论依据。
人的大脑有个特点,就是对某个信息需要反复刺激才能记住。科学实验表明,当人脑第一次接触某个信息时,该信息在大脑里仅维持 1 毫秒的时间;第二次接触该信息,记忆维持 1 秒左右;第三次接触,能维持 1 分钟左右;第四次接触,维持半个小时;第五次接触,维持一两个小时;第六次维持七八个小时;第七次可维持十几个小时。
记忆的艰难一直都是被关注的焦点问题,人们为此不断地研究记忆规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的研究结果表明:不断复习才可以保持记忆,否则必然被遗忘。
所谓遗忘就是我们对于曾经记忆过的东西不能再回忆起来,或者是错误的再认和错误的回忆。艾宾浩斯经过测试,得到了一些数据。
遗忘有一定的规律,遗忘和记忆也存在关联,在不同的时间点复习会有不同的效率。
记忆存量表
上面这些数据及曲线的变化说明: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记忆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变慢了,相当长的时间之后,几乎就不再遗忘。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
循环记忆,就是要通过大量的重复加强记忆牢固程度。每次反复,都会有新的收获,对知识的认识,也会更深一层。日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这门学科,大家已公认没有大量的反复是学不好的。
要把单词记住,就要考虑如何提高刺激大脑皮层的强度,延长信息储存时间。可以这样设想:在新信息传入大脑中印象还没有消逝以前,又能在不同时间内多次及时复习,那么就完全可以把传入的信息变成牢固的记忆。
循环记忆的理论根据是:按照生理学关于记忆特征的说明,只要在传入大脑的信息将要消逝,但还没有消逝之前就及时复习,巩固 5~10 次,就可用最少的时间,把该信息牢固记住,提高记忆效果。例如:一个单词一口气连续念 5 遍,就不如分 5 次记忆,每次在似忘非忘之前各念一遍,记忆效果会更好。
将所需记忆的单词,每 32 个编成一组。按照下列模式依次进行学习和复习:
01)学习第 1 个单词(记忆三次)
02)学习第 2 个单词(记忆三次)
05)学习第 3 个单词(记忆三次)
06)学习第 4 个单词(记忆三次)
07)复习第 3 个单词(复习二次)
08)复习第 4 个单词(复习二次)
13)学习第 5 个单词(记忆三次)
14)学习第 6 个单词(记忆三次)
15)复习第 5 个单词(复习二次)
16)复习第 6 个单词(复习二次)
17)学习第 7 个单词(记忆三次)
18)学习第 8 个单词(记忆三次)
19)复习第 7 个单词(复习二次)
20)复习第 8 个单词(复习二次)
……
通过这样的分组逐级循环递进模式,在整个循环过程中,每个单词都被重复记忆或复习了 13 次。以第 1 个单词为例,这 13 次分别出现在第 1、2、3、7、8、21、22、57、58、145、146、353 和 385 次。最开始每两次记忆时间间隔很小,往后逐渐拉大。数字之间差额的不断加大表明复习的频率是随着时间不断放缓的。这种 先快后慢 的复习模式正好和 先快后慢 的遗忘规律形成互补,从而大大降低了遗忘的速度。
单词是构成语言的最基本元素,它是“音”“形”“意”的结合体,只有把一个单词的这三个方面同时记住了,才算是记住了这个单词。我们很多学习者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不完善的记忆习惯——
有的读者喜欢默读,不管是在家里,在车上,还是在教室里,他总是捧着一本词汇手册或词典,默默地翻看。时不时眼睛还看着别处,好像在联想;
有的读者喜欢抄写,在很多学校里面,老师也是经常布置这样的抄写作业:把课后的生词表抄写若干遍。结果是很多学生都在盲目地抄,更有聪明者,手里同时握着两支笔,“抄写速度”大幅提高!
有的读者喜欢分析单词的结构,把单词拆分成不同的记忆块——前缀、后缀和词根……
如此林林总总,不胜枚举!
上述的各个方法,虽说都有一定的作用,但都没有完全用单词的“音”“形”“意”
等三种刺激信号同时作用于大脑皮层,所以没有达到最佳的记忆效果。
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对各种感官的多种刺激,容易在大脑有关部位建立起多方面的暂时的神经联系,因而有助于记忆。外语学习分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在记忆单词时眼睛要看着、口要说着、耳朵要听着、手还要写着,充分利用视觉器官,听觉器官和语言运动器官等多种器官协助记忆。当然人的记忆类型也各有特点,有的听觉记忆效果好,有的视觉记忆效果好,大多数则是动觉记忆效果好。每个人要善于发现自己的记忆特点,充分发挥和利用各自的记忆类型,增强记忆。视觉记忆型的人主要依赖看,听觉记忆型的人主要依赖听,有的则主要依赖用手写。以各自的特点为主,并辅以各种感官协同记忆效果是最好的。前面我们提到了单词的循环记忆,接下来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下每个单词具体的记忆过程。循环朗读手抄记忆法既强调循环的整体性,又强调每个单词记忆过程的多层次性。
一次完整的单词记忆过程应该分为以下五个环节,如下页图例所示。其中“观看”的动作是贯穿整个记忆过程的,而拼读单词的假名次序和在横线上书写单词这两个动作是同时进行的,最后才是朗读单词及翻译词义(说出单词的汉语意思)。
图例:单词记忆过程的五个环节
观看的过程是视觉记忆,拼读和朗读的过程包含着听觉记忆。就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而言,我们认为在“视”和“听”的过程中,关键是要形成视觉和听觉的表象才能真正促进记忆效率的提高。例如,通过视觉识记记忆单词,一边看,一边背,就显得很虚,不能落到实处。而正确的方法,就是在看完之后要形成单词假名构成方式的表象,然后把这种表象印刻在大脑中,需要时能够让这种表象再现出来,那么也就算是记住了。听觉记忆也是如此,就是要通过声音的表象来帮助记忆,听完一个词,应能将其声音遗留在大脑中,过后仍能够回荡起那些有意义的声音。否则,简单地看和听起不到真正的强化记忆的作用。
拼读指的是次序记忆,即通过读单词假名的排列组合来加深记忆。
如“エスカレーター(自动扶梯)”这个单词,正确的拼读应该是“エスカレーター”。大家可能有这样的体会,要记住一串电话号码,光看是不行的,需要把号码读几遍才能记住。这就是次序记忆的神奇效果。
前面图例中“抄写”和“朗读”都包含着动觉记忆。动觉记忆在外语学习中主要是指语言运动器官的运动。利用这种方法记忆比较有效。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学会骑自行车,即使多年不骑,也不会忘掉;唱熟的歌曲,有时不用思考,就能脱口而出;一个经常练习弹奏的人在演奏曲子时,可能不需要大脑去联想琴谱,轻快活动的手指就已经能自动完成整个演奏过程了。这是因为我们所做的这些动作太熟了,在我们本身已形成了不易改变的固定的动作组合。在外语单词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利用这一规律。每个外语单词的发音对于我们的口形来说,都有一个相应的动作组合,通过多次运动(大声朗读),这种动作组合形成固定之后,一有条件信息开头,自然就会自动全部连续出现。汉字书写也经常发生这种类似现象。有时我们忘记了某个字怎样写,但用手一比划,就能写出,这就是动作记忆表现在手上的结果。
由此看来,记单词不但要多听、多看,而且要多写。现在大部分好教师感到日文单词拼写最好是通过抄写来教。拼写通过手指是最容易被记住的,正是移动的铅笔写字时的记忆有助于准确的拼写。这是因为由小脑操纵的肌肉记忆是最有效的记忆形式之一。
针对上述这些单词记忆的特点,我们精心设计了“ 循环速记法 ”系列词汇图书。它的主要特点是:
丛书按照 分组逐级循环递进 的复习模式,把每个记忆组的 32 个单词按照循环先后出现的次序进行编排,大大省去了学习者人为地安排循环复习次序的麻烦。学习者只要按照顺序依次地记忆每次出现的单词,就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先快后慢”的复习巩固过程。
最佳的记忆模式就是边看、边读、边听、边写与边想,五个过程同时进行。为此,丛书特别设计了适合学习者直接抄写单词用的横线。例如:
初次记忆单词时,有三条横线。每次复习时,有一条横线。总复习时,有两条横线。单词后面有几条横线,学习者就抄写几次,不必多写,也不能少写,因为循环速记的规律就是通过这些单词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及多次重复记忆体现出来的,学习者只要按部就班地做就可以了,就像做游戏一样。
如果广大学习者在理解和运用循环朗读手抄速记法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难题或者有任何新的发现和心得,欢迎来信给我们:songdewei@188.com。
为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准备日本语能力测试,读者在扫码获取录音或登录网站下载录音的同时,还可以免费获得如下电子学习素材,同步学习,效果更佳。
《新日本语能力测试敬语必考句型》电子书
《新日本语能力测试N1 必考句型》电子书
《新日本语能力测试N2 必考句型》电子书
《新日本语能力测试N3 N4 必考句型》电子书
《14 小时熟记新日本语能力测试N5 核心词汇》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