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我国牧区概况

一、牧区范围及分区

全国共有牧区、半牧区县(旗、市)268个,牧区总面积为64.89亿亩。我国草原总面积58.9亿亩(含南方草山、草坡),占国土面积的40%,是全国现有耕地面积的3倍。我国与澳大利亚(68.25亿亩)、俄罗斯(55.8亿亩)及美国(55.5亿亩)并称世界四大草地资源大国。我国牧区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边境省(自治区),以及与这些省、区毗连的甘肃、四川、宁夏、吉林等省(自治区)的部分边缘地带;牧区跨越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的广大地区;北部和西部分别与蒙古、俄罗斯、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接壤,国境线长达9000余km,占我国内陆边境线的2/3,大都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区。

我国牧区按草地类型和畜牧业生产状况可分为:东北牧区、内蒙古高原牧区、蒙甘宁牧区、新疆牧区和青藏高原牧区。东北牧区主要分布于东北草原区的大兴安岭山前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以及松辽流域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河北承德市所属牧业、半农半牧业县(旗、市、场、团);内蒙古高原牧区和蒙甘宁牧区主要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的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河北张家口,山西雁北,陕西榆林地区,宁夏固原地区,甘肃祁连山以东所属的牧业、半农半牧业县(旗、市、场、团);新疆牧区主要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青海柴达木地区所属的牧业、半农半牧业县(旗、市、场、团);青藏高原牧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北部以及甘肃省南部、云南省西北部的牧区半牧区县(市)。

二、我国牧区自然概况

1. 地形地貌

我国牧区地形地貌复杂,以高原、丘陵山地和沙漠为主,其中高原面积约占58%,丘陵山地约占23%,沙漠和沙地约占18.6%。贺兰山以西为巨大的内陆盆地,腹地分布有大面积的沙漠和沙地;以东则为广袤的内蒙古高原和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东北牧区海拔100~1600m,自西向东从低山丘陵向平原过渡,区内河网较发育,多湖泊、沼泽地,平原区草原植被较好,低山丘陵区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较差,区内有呼伦贝尔沙地和科尔沁沙地。内蒙古高原牧区海拔500~2000m,地势南高北低,呈缓坡状起伏,境内河网甚少,多为内陆河,分布有浑善达克沙地、乌珠穆沁沙地、毛乌素沙地和库布其沙漠。蒙甘宁牧区海拔1000~3500m,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主要地貌单元有阿拉善高原、河西走廊和黄土高原,分布于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沙漠。新疆牧区地形地貌特征可概括为“三山夹两盆”,自南向北分布有昆仑山、天山和阿尔泰山三大山系,中间是塔里木和准噶尔两大盆地,盆地中央分别是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两大沙漠,区域内各大山系现代冰川发育良好,是众多内陆河水系的主要补给源。青藏高原牧区海拔3000~5000m,高峰大多在6000m以上,分布有喜马拉雅山、昆仑山、祁连山等主要山系和柴达木盆地、青海湖等内陆湖泊。境内水系发育,高山峡谷相间,中东部为黄河、长江、雅鲁藏布江三江源区。

2. 气候气象

我国牧区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大部分属干旱半干旱地区,为温带、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热资源较丰富、四季温差大、干旱少雨、蒸发强烈、风沙多,自然灾害频繁。牧区多年平均降水量335mm,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2%。东北牧区降水量420mm以上,内蒙古高原牧区降水量100~400mm,蒙甘宁牧区降水量50~300mm,新疆牧区降水量100~200mm,青藏高原牧区降水量280~500mm。牧区盆地及沙漠腹地的年降水量一般在10mm以下。降水年内分配不均,6—9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干旱地区达80%以上。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000~3000mm,多年平均气温5~14℃,大于等于10℃积温5000~6500℃。蒙甘宁牧区西北风盛行,平均风速在3m/s以上,大风日155~200d,扬尘、扬沙和沙尘暴时有发生。

3. 土壤

我国牧区土壤主要有森林草原土壤(含黑钙土、黑土、灰钙土)、干草原土壤(含栗钙土、棕钙土、灰钙土)、高寒草原土壤(含黑毡土、冷钙土、寒漠土、冻土)、荒漠草原土壤(含灰漠土、灰棕土、棕漠土)及非地带性的风沙土和盐碱土等。森林草原土壤主要分布在东北牧区,约占牧区总土地面积的8%;干草原土壤主要分布在蒙甘宁牧区、内蒙古高原牧区的各大山体垂直地带,约占牧区总土地面积的17%;高寒草原土壤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牧区以及新疆牧区三大山系的上部,约占牧区总面积的25%;荒漠草原土壤主要分布在蒙甘宁牧区西部、新疆牧区和青藏高原牧区的三大盆地周边,约占牧区总土地面积的30%;风沙及盐碱土主要分布在风蚀严重的蒙甘宁牧区西部及其他牧区的沙漠周边地区,约占牧区总土地面积的17%。

4. 河流水系

我国牧区河流、湖泊较多,水资源分布不均。北方水量偏小,南方水低地高,开发利用难度大。牧区水系可分为外流河和内陆河两类水系。外流河水系为松花江和辽河、海滦河、黄河、长江、西南诸河、伊犁河、额尔齐斯河等河流的源头和中上游,水量较充沛,水质良好,流域总面积189.83万km 2 ,占牧区土地面积的42.90%;多年平均径流量3989.00亿m 3 ,约占牧区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的81.00%。内陆河水系包括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青海、新疆、藏北等五大内陆河水系,流域总面积约252.53万km 2 ,占牧区土地面积的57.10%;多年平均径流量936.60亿m 3 ,占牧区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的19.00%。内陆河多数是季节性河流,流量小,长度多为几十千米到二、三百千米,最长的塔里木河达2000km。

我国牧区现代冰川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牧区及新疆牧区的高山地区,总面积5.08万km 2 ,年融水量478.15亿m 3 ,占全国冰川年融水量的74.50%。冰川冰雪融水是牧区河流的重要补给来源。

我国牧区有湖泊6770多个,多分布在封闭、半封闭的内陆盆地中,以咸水湖和盐湖为主,总集水面积约4.00万km 2 ;总蓄水量6248.27亿m 3 ,占全国湖泊总蓄水量的85%以上。其中淡水湖蓄水量为1468.13亿m 3 ,占牧区湖泊总蓄水量的23.50%。

5. 水文地质

我国牧区跨越不同的地貌和地质构造单元,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地下水的赋存状况和开采条件差异较大。

(1)东北牧区。基岩山丘区含水层由裂隙风化带构成,泉水流量一般为 5.3~14m 3 /h,矿化度小于1g/L;高平原区含水层厚度10~20m,水位埋深小于10m,单井出水量3~25m 3 /h;河谷平原区含水层厚度1~40m,水位埋深小于3m,从上游至下游单井出水量逐渐增大,一般为5~100m 3 /h,矿化度小于1g/L;嫩江平原区含水层厚度变化较大,一般为10~100m,水位埋深小于2m,单井出水量为10~50m 3 /h;西辽河平原含水层厚度100m左右,水位埋深一般小于2m,单井出水量为100m 3 /h左右。

(2)内蒙古高原牧区。滦河流域和内陆河流域北部山丘区,基岩裂隙水单井出水量1~10m 3 /h,矿化度小于1g/L;高平原区孔隙裂隙水单井出水量5~50m 3 /h,矿化度1~2g/L;黄河流域中部、南部地下水较丰富,单井出水量30m 3 /h左右,东部、西部水量较贫乏,单井出水量小于10m 3 /h;浑善达克沙地、毛乌素沙地及沙漠边缘地带,地下水较丰富,单井出水量10~30m 3 /h,水位埋深1~3m,矿化度小于1g/L;北部库布其沙漠富水性较差,单井出水量一般小于10m 3 /h。

(3)蒙甘宁牧区。内蒙古西部牧区贺兰山山前平原富水性较好,水位埋深50~65m,含水层厚度35~50m,单井出水量30~80m 3 /h,矿化度小于1g/L,其余大部分地区水量匮乏,单井出水量小于3m 3 /h,矿化度较高。甘肃牧区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分布不均,单位涌水量0.8~200m 3 /(m·d),泉流量1.8~15m 3 /d。阿克塞的苏干湖盆地、肃北的石包城盆地地下水较丰富,含水层岩性为砂、砂砾石,水位埋深150m,单井出水量大于40m 3 /h。

(4)新疆牧区。山间盆地和谷地含水层厚度一般为30~90m,单井出水量30~150m 3 /h,水位埋深随地形而变,山前约100m,冲洪积扇中部为30~100m,下游在3~5m,水质一般较好。塔里木河中下游冲积平原区,含水层岩性为巨厚的粉砂、细砂层,单井出水量可达80m 3 /h,潜水埋深在近河地段为1~3m;远离河床为3~10m,矿化度1~3g/L;远离河谷,潜水埋深和矿化度逐渐增大,矿化度可高达10g/L以上。沙漠边缘和沙丘间低洼处,潜水埋深1~4m,试坑出水量0.01~0.03L/s,矿化度1~10g/L;沙漠腹地大部分地区极度贫水。

(5)青藏高原牧区。西藏高原牧区地下水资源的分布与降水量的地区分布一致。藏南地区地下水补给模数大于53万m 3 /(a·km 2 ),藏西北羌塘内陆水系区仅为0.89~1.4万m 3 /(a·km 2 ),中部地区处于两者之间。羌塘内陆水系区山间盆地和内陆湖泊星罗棋布,盆地中普遍分布有第四系冻结层上水,水量一般不大,是人畜饮水的重要水源。青海牧区诸山间盆地主要分布有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厚50~100m,单井出水量18~360m 3 /h,水位埋深3~100m,部分地区大于100m,矿化度小于1.0g/L。盆地中心湖积平原是地下水的排泄区,潜水矿化度高达几十至数百克/升。河谷潜水含水层岩性为卵砾石、砂砾石及粉细砂,厚度5~50m,钻孔单位涌水量最大可达57.70L/(s·m)。四川及云南的山丘基岩裂隙水区泉水众多,但富水性较差,泉水流量多在0.05~1.0L/s之间,其中构造裂隙带和岩溶裂隙水分布区富水性较好,泉水流量分别为1.0~2.0L/s和10L/s左右。河谷、盆地及高平原区,第四系潜水含水层厚10~295m,含水层岩性为砂砾石、中细砂、中粗砂等,单孔出水量可达20~145m 3 /h,水位埋深4~20m,水质较好。

三、牧区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牧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全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牧区生态建设大规模展开,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逐步转变,牧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牧区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1. 从国际国内市场看,对畜产品的需求量加速增长,市场供不应求

从饮食结构看,牛羊肉类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需求量逐年上升。畜产品市场总需求量大于总供给的状况将长期存在,畜牧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草原畜牧业提供单位畜产品所需要的物化劳动和劳动量都明显少于农区畜牧业。值得一提的是畜产品具有低成本、高产出、无污染的特点,被国际上称作“绿色食品”,备受青睐,是人类食品向高标准、低污染、营养平衡方向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将很快面临“绿色食品”的供需矛盾。

2. 广阔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

我国牧区的草原从青藏高原往北沿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贺兰山、阴山至大兴安岭西部,绵延4500多km,形成了一条绿色的自然保护带。地处长江、黄河上游或发源地的草原,不仅直接影响两水系以及下游水域的生态环境,而且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方面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以及青藏高原的草原植被状况如何,对于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和长江、黄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的丰歉,以及风、旱、涝水土流失等灾害发生,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如果没有草原这道天然屏障,我国人民的生存环境是不可想象的。

3. 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并对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牧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占牧业人口的3/4,草原畜牧业是蒙、藏、哈萨克、维吾尔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世代经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历史上,草原畜牧业的兴衰与这些民族的兴衰相关。今天,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仍然关系到各民族的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同时,我国牧区大多地处“三北”边陲,与9个国家接壤,边境线长达14000多km,边疆少数民族又多与国外同一民族相邻而居,彼此有着相似或相同的生产特点、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着亲友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传统。因此,牧业经济的发展,牧区的繁荣与稳定,可以提高我国的政治影响,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巩固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由此可见,重视牧区发展,使边疆少数民族尽快富裕起来,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战略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关系到我国长治久安的重大政治问题。

四、牧区草地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

1. 草地退化严重,鼠害草地面积呈不断扩大趋势

我国有84.4%的草地分布在西部,面积约为3.31亿hm 2 。由于不合理的利用,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据农业部统计,全国草原鼠害发生面积由1996年4.64亿亩增加到2001年6.92亿亩,占草原总面积的11.8%,增幅近50%;其中严重发生面积由1996年的2.82亿亩快速增加到2001年的4.08亿亩,约占草原总面积的7%,增幅达45%。2002年全国草原鼠害成灾面积比近10年来的成灾面积平均数高出了28%,鼠害分布范围已遍及青海、甘肃、宁夏、新疆、西藏、四川、内蒙古等13个省(自治区)。

2. 草地质量持续下降,草地生态承载力降低,草地超载现象越来越严重

我国草地在总面积减少的同时,草地质量也在不断下降。主要表现在草地等级下降、优良牧草的组成比例和生物产量减少、不可食草和毒草比例和数量增加等方面。由于草地质量不断下降,大多数地区的草地承载力也持续下降,如内蒙古、新疆、甘肃的草地承载力显著下降;而草地负载的牲畜数量不仅没有相应下降,反而增加了。各地区草地超载情况越来越严重,其中新疆、内蒙古和宁夏的超载率较高,分别达184%、165%和172%。

3. 草地生态功能下降,沙化草地已成为重要的沙尘源区

草地不但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还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调节与保护功能。但长期以来,草地的生态功能及综合价值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部分地区把天然草地当作宜农荒地开垦,致使草地面积不断减少。根据遥感数据显示,20世纪90年代的后5年,西部地区所减少草地的54.86%转化为耕地,29.80%转化为未利用土地;再加上过牧、樵采、过垦、滥挖屡禁不止,致使该地区草地植被破坏严重,草地的生态屏障作用日渐降低,成为重要的沙尘源区。 MNQRqmpIWEoA3SZjVzFQrCBr1zWtcmvF1pDzbbEL0kd+KKXH85jnwA6OrOQrcmN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