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3 水资源和水环境概况

2.3.1 水资源

郑州市水资源年平均总量为 13.39 亿m 3 ,其中地表水、过境水资源量为 8.669亿m 3 ,浅层地下水为8.651亿m 3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78m 3 ,是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2,是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10,同时郑州市大多数河流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功能区达标率低,属于典型的水源型和水质型并存的缺水地区。地表水资源量与降雨量是呈线性关系的,降雨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地表水资源量。而降雨又有着时空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大部分集中在汛期,导致地表径流也随之集中在6—9月。然而径流时间的集中和蓄水工程的不足使得只有少数径流得到利用,大多数雨水随河流出境。因此,郑州市天然径流的可利用水量比例较低。表2.4为郑州市2002—2011年水资源总量。

表2.4 郑州市2002—2011年水资源总量

黄河是郑州市主要供水水源地之一。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和自然的转变使得黄河经常断流,郑州段河床不断抬高,水污染不断加重,导致黄河供给郑州市和其他城市的用水带来了严重的困难。加之近年来郑州市的人口不断增加,蓄水量也大大增加。表2.5为郑州市2002—2011年实际供水量。

表2.5 郑州市2002—2011年实际供水量 单位:亿m 3

根据对郑州市2002—2011年水资源总量和供水总量对比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存在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近10年来郑州市水资源量总体呈递减趋势,而城市供水总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图2.4)。

图2.4 郑州市水资源量和供水量变化

2.3.2 水环境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郑州市依靠牺牲环境用水、局部超采地下水、牺牲部分农业用水来实现经济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水资源污染形势越来越严峻。工业、生活污水的排放,农田使用化肥、农药的增多是水资源污染、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根据2011年郑州市水资源公报数据显示,目前郑州全市所有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约为127.3万t/d,平均城市日废污水排放量为188.3万t,这种情况下河流成了污水排放的主要对象,地下水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

根据《2015年郑州统计年鉴》的数据(扣除巩义市),2014年郑州市废污水排放量为6.3879亿t,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含排放至污水处理厂的部分,下同)1.4458亿t,占总排放量的22.6%;生活污水排放量4.9421亿t,占总排放量的77.4%;日平均废污水排放量为175.0万t。

2014年全市废污水处理量6.0646亿t,占废污水排放量的94.9%,日均处理量166.2万t,占总处理能力248万t/d的67.1%。其中,工业废水处理量1.3844亿t,生活污水处理量4.6803亿t,分述如下:

郑州市城镇污水处理厂个数为20个,污水处理能力约为148万t/d,污水实际处理量5.0109亿t,其中生活污水处理量4.6803亿t,工业废水处理量0.3306亿t;工业废水治理设施339套,废水治理处理能力100万t/d,工业废水处理量1.0538亿t。

表2.6和表2.7是郑州市浅层和中深层地下水污染程度分区。表2.8为郑州市水功能区断面水质概况。

表2.6 郑州市浅层地下水污染程度分区

表2.7 郑州市中深层地下水污染程度分区

表2.8 郑州市水功能区断面水质概况

续表

2.3.3 水资源水环境存在问题

(1)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低。重复利用率即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重复利用量与总用水量之比。尽管目前我市已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存在许多一次性用水现象,浪费了大量优质水源。工矿企业用水,循环水和冷却水等若能重复利用,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将大大提高。

而建立中水设施是提高生活用水重复利用率的根本措施。较集中的居民区、学校和用水较大的三产企业(如宾馆、饭店等),均应建立中水设施。将一次用水进行简单处理后,可供卫生、绿化等方面使用。工矿企业应加强循环水、冷却水等的重复利用,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应建立再生水利用系统,再生水处理后,可向水质要求低的部门直接供水,或用于回灌补源。

(2)环境生态恶化趋势没有得到完全遏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河道、水库、地下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贾鲁河、熊儿河、东风渠、金水河水质多项指标超标,多数断面水质超过Ⅴ类水标准,目前基本成了排污泄洪河;近几年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水质要求愈来愈高,在地表水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地下水的开采利用量越来越大,加之都市村庄的无序开采和周边农业开采量增大,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3)城市供水与农业用水的矛盾日益加剧。随着城市对需水量的增长要求,为确保城市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一些水利工程不得不把原本供给农业灌溉的水转供给城市。如邙山提灌站、常庄水库、尖岗水库等。这些原设计以农田灌溉为主的水利工程,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每年供给农业用水量逐年减少,至今几乎全部转为城市供水工程,而这些工程相应的灌区则由地表水灌溉转为地下水灌溉,又引起当地地下水的超采。

(4)地下水开采严重。忽视水文规律,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超采,补源困难;地下水超采形成大面积漏斗区,地面沉陷,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不利于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城市水资源配置规划实施后,逐步关停市区井水厂,降低自备井开采量,可使城区长期超采的地下水得到恢复,逐步达到地下水的采补平衡,使地下水位回升,降落漏斗面积缩小。

(5)污水处理不力。由于污水处理成本高,许多企业忽视污水处理工作,仅有小部分的污水得到处理,整个城市排放的大量污水对下游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城市污水处理投资大,直接效益低,远期和间接社会效益高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污水处理系统可视情况分别对污水进行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深度处理,由于二级处理和三级深度处理花费较大,应在其处理上给予统筹安排。个别污染严重的企业在排水系统中必须建立一级处理系统,降低水污染程度,做到达标排放。

(6)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郑州市许多灌区尤其是面积见效的灌区仍采用传统漫灌技术;渠道输水损失以及田间深层渗漏损失的水资源达灌溉用水量的70%;输水配水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失率高达20%。

各用水部门要采取各种有效的节水措施,防止跑、冒、滴、漏。要大力宣传节水,强化市民节水意识,做到时时处处节约用水。一是探索实践节水工程建设的新理念新方法,强调以单位自主投入为主,引导资金为辅,有选择地建设示范工程。二是加大节水器具推广普及力度。三是进一步推广滴灌、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型农业。

(7)管理体制不完善,严格按照水质配水。城市水系的管理涉及众多的部门、团体和个人,不同决策者有不同的利益考虑,造成了部门之间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利益冲突,不能兼顾生态环境和水利多重目标。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也存在管理不力、执法不严等管理失调现象。此外,公众参与相对缺乏。生态水系水环境保护极其重要,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由于各用水部门对水质要求不同,可采取分质供水措施。市民生活用水关系群体健康大计,且用水量少,应优先供应优质水,如地下水。工业生产和生态用水,用水量大,但对水质要求不高,可根据需要分别供应各种地表水。供水部门应按照部门、行业、厂矿企业对水质的不同要求,建立分质供水系统。按照“充分利用地表客水,储备限用地下水,优水优用,充分配置”的原则,达到分质供水的目的。 d4ss2Ic+KWsLkwUU2tVRNeMj9zLkBbUBJrrVtNwpVu7RA+eheeznEuHBfpfrNUq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