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 玛纳斯河流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

玛纳斯河流域处于欧亚大陆中心区域,天山北坡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行政上主要包括新疆石河子市、玛纳斯县和沙湾县,地理位置为N43°27'~ N45°21',E85°01'~ E86°32',流域面积34050km 2 。玛纳斯河灌区下设石河子灌区、下野地灌区、莫索湾灌区三个子灌区。其中石河子灌区位于玛纳斯河中游西岸,包括143团、152团、石河子市、石总场、农科院试验农场和石河子大学试验场等单位。下野地灌区位于金沟河灌区以北,克拉玛依市以东,主要包括兵团第八师的121团、122团、132团、133团、134团、135团、136团和克拉玛依市的小拐乡。莫索湾灌区东连玛纳斯县灌区和新湖总场灌区,西面、北面均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包括兵团第八师的147团、148团、149团和150团。

2.1.2 气候特征

玛纳斯河流域远离海洋,气候干燥,蒸发量大,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 [154-155] 。总体特点是四季气温悬殊,干燥少雨。冬夏季长而春秋季短,降水量时空差异大,干旱指数为4.0~10.0,年均降水量为115~200mm,年均蒸发量为1500~2100mm,年均气温为4.7~5.7℃,积温为2400~3500℃,无霜期为160~180d,年均日照时间为2600~3000h,年总辐射量为126~135kcal/cm 2 。近50年来玛纳斯河流域最热月平均气温24.8℃,最冷月-16.1℃,年极端气温-42.8~43.1℃,相差近86℃,年均气温线性倾向率为0.41℃/(10a)。

受海拔、地形地貌等因素影响,玛纳斯河流域由南至北气象条件空间差异性显著,其气象因子统计见表2.1,流域大致可分为三个农业气候区 [4]

(1)天山北麓前山温润和半干旱区。包括143团紫泥泉镇农区及冬春牧场、142团的博尔通沟地区。地表高程为600~1400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90mm左右,多年平均气温为4.9℃,极端最高气温接近37.2℃,极端最低气温为-35.3℃,不低于10℃的积温平均为2400~2700℃,无霜期约为150d。

(2)盆地边缘温暖干旱农业气候区。包括石河子市、143团、147团、142 团。地表高程为 400~600m,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50~200mm,多年平均气温约为6.6℃,极端最高气温为41.3℃,极端最低气温为-38.9℃,不低于 10℃的全年积温约为 3400~3550℃,无霜期约为175d。

(3)沙漠边缘干旱农业区。包括下野地和莫索湾灌区。地表高程为300~400m,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20~150mm,多年平均气温约为8.1℃,潜在蒸散发量约1700~2500mm,不低于10℃的全年积温约为3550~3600℃,无霜期约为160d [156]

近60年来,玛纳斯河流域经历了一个增温趋湿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年平均气温有明显下降趋势,70年代处于波动期,从80年代开始,流域增温趋势较为显著,说明玛纳斯河流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温度逐渐升高,有变暖趋势。在空间分布上,温度变化呈现由南向北随地势降低而升高的基本特征。玛纳斯河流域平均气温分布如图2.1所示。

表 2.1 玛纳斯河流域气象因子统计表

图 2.1 玛纳斯河流域平均气温分布

2.1.3 地形地貌

玛纳斯河流域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海拔最高为5442.5m,最低为 256m,由南向北依次流经山地、平原、沙漠三大地貌单元(比例约为2.08:1:1.07) [157] 。经过海陆变迁、造山运动和水系演化等过程形成了典型的山盆系统格局 [158-159] 。流域由南向北根据其地形地貌特点和自然景观依次有高中山区带、中低山丘陵带、低山丘陵带、山前倾斜平原带、冲洪积平原带及风积沙漠带等景观 [157]

(1)高中山区带。海拔在2500~4000m以上,以古生代的变质岩系为主,伴有火成岩侵入,山势陡峭,裂隙发育,现代冰川相当活跃,山溪性内陆河流均发源于此,区域性大断裂带横贯东西,与中低山带分界明显。

(2)中低山丘陵带。属于第二列构造带,呈东西走向,形态受构造控制,南缓北陡,海拔为1000~2500m。

(3)低山丘陵带。由于强烈的剥蚀作用,形成高数十米乃至百米的低山丘陵,海拔500~1000m,表层覆盖第四系黄土类及冰水砾石层,基层多为基岩。

(4)山前倾斜平原带。由冲洪积扇构成,自南向北地形坡降为11‰~33‰,地表主要覆盖沙土、壤土、黏土夹砾石,下部沉积卵砾石厚度为300~400m。

(5)冲洪积平原带。形成于早期的冲洪积作用,区内景观呈现平坦状,绿洲农业灌区主要分布于此。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地形坡降为5‰~11‰。区内中下游发育有良好的微地貌,古河道、洪水冲沟及先前河床形成了一系列的槽状洼地。平原堆积物部分为早期洪流搬运来的第三纪泥岩,含有较高盐分。

(6)风积沙漠带。区内沙漠分布在垦区北部,属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沙丘堆积系形成于自西北的阿拉山口风的搬运过程。风沙搬运过程到达盆地之后,在原始地形和荒漠植被的阻挡下,形成不同方向的风,因而形成不同形态的沙漠景观。

2.1.4 土壤植被

玛纳斯河流域不同地貌单元内土壤类型和植被分布差异明显。空间上由南至北,山区主要的土壤类型为亚高山草甸土、棕韩土、高山草甸土、灰褐土、栗土;平原区主要为草甸土、灰漠土、风沙土、新积土、潮土、沼泽土、盐土等。从东向西,各河冲积扇扇缘带状分布有草甸土和沼泽土。由南至北灰漠土生物累积逐渐减弱,盐化逐渐加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上部靠近冲洪积扇缘部分土质以黏壤土、黏土为主,中、下部土质偏沙性,表层保水性较差,水盐易向下层沉积。平原绿洲灌区土壤质地较为适中,其中中壤和轻壤土所占比例约为83%,适于农作物生长。土壤盐渍化发生的主要部位为冲积扇边缘,地下水埋深较浅,水分运移不畅。地带性植被主要是以柽柳、盐穗木、琵琶柴等为建群种的小灌木荒漠 [160-163]

2.1.5 水文地质

玛纳斯河流域地貌主要分为Ⅰ~Ⅴ亚区,分别是高中山区、中低山丘陵区、山前冲洪积扇区、冲洪积平原区和沙漠区。各亚区地下水特性分别为基岩裂隙水分布的强富水区、山间洼地孔隙裂隙水分布的强富水深埋藏潜水亚区、低山丘陵裂隙水分布的贫水亚区、富水性极强的深埋藏潜水亚区、富水性强的浅埋藏潜水与承压(自流)水亚区、富水性弱的潜水与富水性中等的承压(自流)水亚区、富水性弱的潜水与承压(自流)水亚区和弱富水性潜水承压水亚区。玛纳斯河流域水文地质分区如图2.2所示。

图 2.2 玛纳斯河流域水文地质分区

2.1.6 水土资源开发历程

玛纳斯河流域经过几十年的水土开发,随着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灌溉水平的提高,流域农田灌溉方式从最初的大水漫灌、沟灌发展到膜下滴灌方式,灌溉水利用效率逐步提高。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8年,引用河水灌溉阶段。以石河子为基地的玛纳斯河流域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垦,农田水利等基本设施开始兴起,修建了玛纳斯河东岸大渠、西岸大渠、新户总干渠和安集海大渠。流域内的主要灌溉方式为大水漫灌和沟灌,灌溉定额为800~1000m 3 /亩,渠系水利用系数仅为0.3,作物单产小于100kg/亩,流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程度较低。

第二阶段:1959—1976年,水库渠系联合灌溉阶段。在此期间流域实施开荒扩大耕地面积,耕地面积增长迅速。由于灌溉面积的扩大,自然河道地表引水已经不能满足灌溉需要,发展为水库渠系联合灌溉阶段。水库主要以蘑菇湖、大泉沟、夹河子、大海子等大中小平原水库为主,玛纳斯河流域水系基本形成。玛纳斯河下游大片荒漠地区、沼泽和盐碱地被开发成新绿洲,集中开发形成莫索湾灌区和下野地灌区。

第三阶段:1977—1998年,渠、库、井联合灌溉阶段。因传统灌溉方式和灌排系统不完善,此阶段耕地面积增加缓慢。主要渠道进行了防渗处理,推行畦灌和细流沟灌,综合灌溉定额降到400~600m 3 /亩。河流两岸低洼地带的荒漠草原被开发成新绿洲,地下水开采范围从地下水溢出带扩大到整个绿洲,莫索湾绿洲、下野地绿洲、安集海绿洲、石河子绿洲逐渐开始相连,绿洲外围基本成型。

第四阶段:1999年至今,膜下滴灌阶段。膜下滴灌技术在下野地灌区试验成功后,流域内迅速开始推广此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玉米、小麦、冬瓜和果树等农作物都开始实行膜下滴灌技术,综合灌溉定额降到350~400m 3 /亩。滴灌系统代替农渠,干、支、斗、农渠长度增加趋势逐渐变缓,耕地面积得到了大大的增加,流域水土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玛纳斯河流域灌溉方式的演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不断的改良灌溉技术,加速了绿洲化进程,流域人口与经济承载力大大提高,节水技术的应用对新绿洲农垦产业形成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土地结构与功能的改变对流域的生态环境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Rpz7cpLLCeJP7XDH520yCk3c2aGEqou3rOcz+N+Q/9A41rliw4BTrZoLyYRthqm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