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化学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化学新材料、新产品不断更新,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随之而来的化学事故,特别是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也不断发生。据统计,2000—2010年,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以后,政府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流通等环节管控越来越严格,年事故率有所下降,但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仍时有发生。2013年,东黄输油管线事故造成62人遇难、136人受伤。2015年,天津滨海新区化学品仓库爆炸事故,造成173人遇难。此类事故导致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安全生产为人民群众筑牢安全屏障,撑起生命绿荫。公共安全是社会安定、社会秩序良好的重要体现,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十三五”时期,国家制定并推行《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扭转了重大石化项目布局分散的局面,石化主业逐步向“基地化、大型化、规模化、园区化”转化。精细化工等新工艺、新技术不断出现,带动了产品质量和生产使用技术要求的提高,但同时事故风险也在增加。

电力是化工行业必需的能源,也是基础能源,而化学事故的发生往往会损毁周边的电力基本设施,导致电力供应的中断。电力应急响应会在第一时间启动,但电力应急人员在面对危险化学品事故时,往往会无知无畏,按照电力应急响应时间到达第一现场,如在2013年和2015年发生的几起重大化学事故时就出现了类似问题,所幸没有人员伤亡,但管理人员应从这些案例中看到危险,敲响警钟,做好电力应急人员现场情况判断的教育培训,训练知悉现场危害的方法,学会自我防护,安全有效地开展应急服务是电力应急响应的必备常识。电力系统极易受到自然环境等外力的影响,因外力影响而引发的电力系统的灾难在世界各国时有发生。我国电力系统亦时刻牢记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一红线。2015年重新修订了《国家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在落实防范事故发生的基础上,加强事故应急处理能力,着力于提升减灾、控灾的应急能力。修订后预案内容更加完整,工作原则更加明确,组织指挥体系更加优化,职责分工更加明晰,应急响应机制更加健全,预案的衔接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强。近年来,我国化学工业快速发展,但由于管理和技术措施的相对滞后,化学品事故和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因化学品事故外力导致的电力系统瘫痪也时有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中的快速应急响应的要求,电力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必须在第一时间实施响应。如何安全高效地完成化学品事故外力下的电力应急响应,一直是困扰电力应急队伍的难题。

2019年3月21日,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爆炸事故,损失惨重,影响恶劣,教训深刻。为此,国家能源局于4月2日发文要求切实加强电力行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要求各电力企业强化班组层面的危险化学品特性、“一书一签”管理,以及应急处置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要进一步完善危险化学品专项应急预案,开展联合实战演习,确保遇有突发事件能够妥善应付、快速处置。为此,我们根据在应急实训基地开展基干分队培训的教案、讲义的基础上,结合演练的经验,编写了《化学事故电力应急救援》一书。本书整合了化学品事故下应急必备常识和个人防护及训练方案,试图解决化学品事故外力下的电力应急响应难题,为提高电力应急队伍综合响应能力消除障碍,希冀也能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本书共分十章,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品概述、国内外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化学物中毒基础知识、化学毒物危害的识别与评估、个体防护、侦检器材与侦检技术、化学事故下的自救与互救、化学事故与电力应急响应、应急队伍训练等。本书通过案例将危险化学品事故特点呈现给读者,并通过基础知识讲解,使读者进一步熟悉化学品知识及危害应急常识,对遇到化学品事故时如何自救逃生,如何救助遇险人员,以及在化学品事故现场开展应急响应应注意事项等问题给予解答。期望本书能为非化学专业应急队伍的学习和训练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本书是《电力应急救援培训系列教材》中的一本,是电力基干分队的必读图书。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讲解细致,易于理解,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适合作为电力行业特别是电网企业员工的应急救援培训教材,也可供其他行业有关人员和志愿者了解危险化学品事故灾害救援、自救互教知识时参考。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和救援案例,吸收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在此,谨向文献资料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在成书的过程中得到山东蓝天救援队、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应急管理中心的大力支持,在此也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鉴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20年9月 5AVJsnbbcp0FRKgFGMmgL9QqkUvshETtQVYiYdrrn2vEHQqaVwS8y3qRyh3wel6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