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陈舟旋:挚爱江河 岁月无悔

2019年7月15日,广东省水利厅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宣讲视频会暨‘最美水利人’事迹报告会”。广东省水文局惠州水文分局职工陈舟旋在报告会上作了精彩的汇报。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许永锞要求全省水利干部职工要以举办这次“最美水利人”事迹报告会为契机,积极宣传身边可信可学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进一步切实增强和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最美水利人”——陈舟旋同志的事迹在广东省引起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共鸣……

“2018年9月15日,一场被命名为“山竹”的超强台风来袭广东,登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最高风速达到每小时162公里,是2018年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在这场战天斗地的抗灾抢险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先锋模范,在水文一线奋战39年的广东省水文局东莞水文测报中心水文勘测工陈舟旋,就是其中“最美”的一个!

陈舟旋

江河安澜男儿志

沧桑满面,声若洪钟,健步如飞,是陈舟旋给人的普遍印象,走近陈舟旋,更为他把工作当事业干,把一生当做忠诚与担当的精神深深折服!

“我生于水文世家,父亲与弟弟都是水文工作者。由于在一条小船上出生,于是父亲给我取名舟旋。”

“水文测报大多在荒郊野外杳无人烟的地方,与江河为伴,孤独寂寞是常态。”

从小跟随父亲到野外进行水文作业的陈舟旋,既好奇又向往。1980年初中毕业后,他就决心投入水文工作。

“工作虽然艰苦,360行,行行总得有人干。”

“我们水文人测得的水位、降雨、风暴潮、咸潮等数据,广泛应用于水资源规划、管理、开发利用和保护、防洪、防旱、防风决策、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等重要领域。”

“不为别的,就是觉得它特别有意义。”

入职水文行业后,父亲成了他的第一个师傅,也成了他职业和人生规划的总设计师。

“既然选择了,就不要后悔,更不要半途而废,坚持把平凡的工作都做到极致,你就赢了。”

父亲的言传身教,成了他坚守基层一线39年的重要信念和支撑。

“风里来,雨里去。不忘初心,不负水文。”

在39年的漫长岁月里,他先是在东莞麻涌镇的大盛水文站工作,后来调到沙田镇的泗盛水文站工作,工作生活都在远离闹市的荒郊,期间他究竟克服了多少工作上的艰难与困苦,生活上的孤单与冷清,已经无法确切统计,但他决意投身水文,把水文工作当作一生事业的志向从未改变!

“舟是龙舟的舟,旋是旋转的旋。一只轻舟在江河湖海中旋转,只为了挚爱的事业,无悔的追求!”

深情回望,名如其人,矢志安澜的陈舟旋感慨万千。

工作中的陈舟旋

初心如磐干实事

泗盛水文站位于东江南支流,往下约2公里就是狮子洋,作为东莞水文监测风暴潮的最前哨,它的水位监测和预报数据,是国家、省、市三级台风防御决策者参考的关键信息之一。

而在非汛期的每年10月到次年4月,泗盛水文站又肩负咸潮的数据测报,为当地居民用水安全提供重要信息。“我平日所做的工作,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将该江段的水位、降雨、风暴潮、咸潮等水文数据准确测算出来,及时整理并上报。”

泗盛水文站其实是一间20世纪80年代建造的两层小楼房,建筑面积约60平方米,他住宿和办公都在此。

“这里离最近的村落4~5公里,出入靠步行,只能一周去村里采购一次食物和日用品,直到1991年才通水通电。”

“1991年以前,点的是煤油灯,吃的都是简单处理过的咸水,我自己在屋旁种青菜、养家禽;用咸水洗过的衣服,全都是黄黄的。”

“2005年,好不容易装了空调,但只有在热得受不了才会开,因为这里是工业区,水电费太贵。”

由于条件实在太艰苦,收入又低,原来三人的水文站,朱师傅退休后,另一个小伙子小蔡又跳槽离开。

20多年来,就只有陈舟旋一个人独守泗盛水文站。

“2006年前,测报水位、计算水文数据……每天24小时都得有人值守,根本离不开人。”

台风“山竹”来临前,陈舟旋正在工作

在那段全天候、全年度无休的日子里,他曾连续 6 年没有回家过年,一家三口分居三地,更别说照顾家庭了。直到2006年以后,水文测报技术升级了,他才真正享受到法定节假日的待遇,每月可以回家一两次了。

“我做不了什么大事,就把简单的事情做好。既然选择了水文这一行,我就没想过打退堂鼓!”

一路走来,陈舟旋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在坚守与坚忍中默默前行。

“一战成名”天下知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2018年9月16日17时,台风“山竹”在广东台山登陆,海水从珠江口向东莞腹地不断涌来。根据当时省水文局的专家预测,泗盛围水文站将出现百年一遇的水位,陈舟旋立即向东莞市政府作了汇报。

当天下午4时23分,陈舟旋接到上级电话:按照100年一遇水位标准设计的泗盛围站,水位即将超过自动监测设备运行极限,自动监测设备即将停止使用,按照预案,急需人工测量和上报潮水数据。陈舟旋马上意识到这时的水位数据对东莞市防御风暴潮至关重要,挂断电话,陈舟旋拿起手电筒和手机,走向海边的勘测平台。在不到500米的路上,狂风夹着雨水迎面打来,身体也有点摇摇晃晃,每走一步都很艰难,稍有不慎,就会被大浪卷进海里,陈舟旋用了近半个小时才到达监测点。

由于风暴潮增水上涨过快,此时的勘测平台已成孤岛,四周都是涌上来的海水。陈舟旋从勘测平台内取出水尺,用绳子将自己系在柱子上,在海水中摸索着走到水准点。海水没过膝盖,海浪拍着胸口,很难站稳,陈舟旋一手绕过栏杆,一手立住标尺,靠着经验找到没入水下的水准点,在狂风暴雨中深入海水中的勘测平台,借助手电筒微弱的灯光,尽量屏住呼吸,一次次记下水位数据。3.13米、3.18米、3.20米……水位一次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每隔5分钟,就要重复一次上述动作。18时10分,泗盛站水位达到3.23米并持续5分钟后,为本站历史实测最高水位,超百年一遇。

水位逐步下降,当天晚上21时左右,自动监测设备恢复正常工作后,在海水中浸泡了5个小时的陈舟旋才撤回水文站。其间,陈舟旋共进行了32次人工报汛,为国家、省、市三级台风防御决策者提供了关键的参考数据。

5个小时的奋战,对于数十年如一日,见惯大风大浪的陈舟旋来说,不过短短一瞬,也不过是最平凡的“一件小事”,然而他的英勇行为,却恰恰被当地媒体记者看到,并用文字和照片定格下来!

他的先进事迹,经《东莞日报》《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人民日报》《环球日报》等客户端也第一时间进行了转载。陈舟旋作为“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水利人形象迅速刷屏,超百万人为之点赞!

据不完全统计,在“山竹”肆虐期间,东莞市安全转移 146991人,妥善安置 122727 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损失,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全市800多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与陈舟旋同志提供的精确、及时数据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密不可分。

2018年9月16日,陈舟旋在“山竹”台风中每隔5分钟发回水情数据

事后,东莞市三防指挥部副指挥、市水务局局长倪佳翔握着陈舟旋的手激动地说:“你冒着生命危险,顶着狂风暴雨,及时提供准确必需的水文数据,为三防指挥部作出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东莞做好防御台风‘山竹’工作做出了贡献,让人感动,体现了水文人的责任和担当。”

东莞市市委书记感慨地说“水文为东莞市防御台风‘山竹’立了头功”。

广东省水利厅许永锞厅长也作出批示:“感谢水文局同志们的努力!感谢陈舟旋等同志的出色工作!”

2019年 3月 22日,在由广东省水利厅联合深圳市水务局、南山区政府举办的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和第三十二届“中国水周”大型宣传活动仪式上,陈舟旋同志被授予“广东十大最美水利人”荣誉称号。

英雄无悔却有泪

“我不过干了我该干的本职工作。”

“大家知不知道我,我都在那里,一直为守护一方的安宁默默工作。”

面对荣誉,陈舟旋没有太多的欣喜。

为了工作,他亏欠家庭太多了……

“二十多年来,他没有好好陪家人过年,走亲戚,没有陪伴女儿一起成长,人家还以为我们闹矛盾,看了媒体报道他的事迹后,亲戚朋友倒是理解了他,可谁能理解我的痛?”

就在台风来临之前一个月,妻子被查出患上恶性子宫肌瘤,需要手术,但由于台风他不能回来照料,不得不将手术拖延一个月。

“我能捡回一条命就不错了!”

“他忙到每次来探望我,都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

妻子的“控诉”,让他羞愧难当。

“我7岁就被迫寄养在大姑家里,读书生活,缺少爸爸陪伴的童年是不完整的。”

“后来,我才慢慢理解了爸爸,毕竟爸爸将最美的青春都奉献给了水文事业。日复一日看似简单的工作,其实一点也不简单,需要很大的初心和决心,才能在基层站坚守数十年。”

“爸爸虽然不是做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在我心中,爸爸是一个盖世英雄。”

女儿的贴心,给了他温暖与抚慰。

“由于工作地点在荒郊野外,与妻子两地分居,无法兼顾家庭,女儿从小被迫寄人篱下,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是我此生永远无法抚平的痛。”

男儿有泪也轻弹,说这话时,陈舟旋的眼眶是湿润的。

“陈舟旋一直坚守基层测站,从不向组织提要求,工作踏实肯干,爱岗敬业,是我们基层水文人的典型代表!”

广东省水文局惠州分局局长周国平对他的点评,一语中的,更阐释了这位基层水文人的大美底蕴!

◇本文发表于2019年8月27日《中国水利报》
◇作者:胡杏、李国佳 pUPtk984zWEdJMpTd+V6Ha7xkMWunyBzkkm6cRJXN0Hea6xfR2kamFMg/ahLElC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