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陈志刚:“事非经过不知难”

作为防汛调度的“新兵”,8 月初席卷浙江的这场超强台风“利奇马”,让陈志刚对新岗位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事非经过不知难。”

4月15日,浙江入汛,陈志刚第一次以浙江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副处长的身份出现在大众视野:面带笑容,从容不迫,侃侃而谈。

“他的脑海里有一本浙江水利工程百科全书。”对于他在镜头前游刃有余的样子,同事们一点也不意外,“多年的规划设计工作,让他对全省各个流域的工情、水情了然于心。”

汛情四起,危情12小时

“利奇马”台风,是正面登陆还是紧靠浙江东部沿海北上,各大预测机构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利奇马”是个“狠角儿”,海温高、水汽多、能量足,无论登陆与否,都将给浙江带来大风大雨。防汛调度,正是要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水库、河网得提前行动起来!”8月6日,赶在浙江省水利厅启动水旱灾害防御(防台)Ⅳ级应急响应之前,陈志刚提前协调宁波、绍兴、台州、温州等可能受台风影响地区的调度工作,水库或预泄或满负荷发电预降水位,平原河网开始预排。

8月10日凌晨1时45分,“利奇马”登陆浙江温岭,拉开了“利奇马”防御战的“中场战事”。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陈志刚要面临重重困难的考验。

在浙江省水利厅七楼会议室里,来自各个厅属单位的技术专家,24小时不间断盯防温州、台州、宁波、绍兴、杭嘉湖等地区的水库河网水情、工情。各路信息的最终交汇处,便是陈志刚。

“利奇马”带着16级超强大风正面突进浙江腹地,整个浙江都笼罩在暴雨和狂风中,水库山塘能否经受住考验?陈志刚心里也很忐忑。电脑屏幕上那一根根水库、河网的水位线,就像江河湖库的心电图,把他与一线汛情紧紧连在了一起。

“台风登陆后的12个小时,才是危险浮出水面的时刻。大家打起十二分精神来!”陈志刚一边不断点击鼠标,刷新着网页上各个流域的数据,一边给专家们打气。

不出所料,当晨曦的光亮撕开了风雨的遮挡,命运的咽喉就被“利奇马”紧紧扼住。

持续强降雨给余姚、嵊州造成了较大的防汛压力。余姚、嵊州分属宁波、绍兴两市,上游又牵涉金华市,光靠各地自己协调是不可能了。

陈志刚立刻组织专家,对三地各个水库、水闸的泄洪情况进行分析计算,最后决定协调嵊州上游的金华五丈岩水库下泄流量从500立方米每秒减少至220立方米每秒,同时协调位于余姚、嵊州两地边界的通明闸,开度从70厘米减至40厘米。此举有效减轻了下游余姚、嵊州的压力!

类似的场景,接踵而至。12时30分,根据最新气象预报,水文部门预计当天下午钱塘江流域、东苕溪流域等多个流域都可能暴发超保证洪水。

“当时我们都已经做好启用东苕溪流域北湖分洪闸的准备了。”陈志刚回忆道。但是这之前,他不想放弃任何一种可能。

陈志刚(左一)与同事们奋战在防汛值班室

在经过科学的分析后,他决定先协调杭州、湖州、嘉兴三市,利用东苕溪上游青山、四岭、水涛庄等水库全力拦蓄洪水,同时关闭东苕溪导流港五闸及湖州船闸,下游杭嘉湖南排各口门全力外排。杭嘉湖东部平原水位得到了控制!

台风来了,他的病也好了

一张陈志刚扎着马步接受电视台记者采访的照片,曾经在朋友圈广为流传。

说起这张花絮照,陈志刚解释:“我个子高,当时摄像需要同时拍到我和后面的电视屏幕,但怎么都找不到合适的机位,最后选择扎马步来配合。”

在防汛调度工作之外,他还承担了水旱灾害防御“发言人”的职责。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新岗位给他“最大的挑战”。但采访过他的记者,都对他的专业性赞赏有加:“完全不像第一次出镜的样子,特别自然。”

同事也这样评价:“他绝对是干一行精一行的人。”

1995年,大学刚毕业的陈志刚,就一脚迈进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大门,从此结缘浙江的江河湖库。

24年的设计规划,让他踏遍浙江每一条江河,熟稔每一座水利工程的“个性”,也为他从事防汛调度工作奠定了基础。

走进陈志刚的办公室,一眼望去,除了办公用品外,还有一张行军床、一条毛巾和一双拖鞋。

从8月9日至12日,整整4天,陈志刚只请了半个小时假回了趟家,其余时间,都在办公室、值班室和调度室里打转。他逐渐习惯了一场洪水袭来,连续几天日夜奋战的工作节奏,突然得空休息,身体反而垮了。

7月底,刚刚结束梅雨防御工作的陈志刚病倒了。整个梅雨期,浙江先后发生7次较大范围的暴雨过程,钱塘江流域兰溪站、东苕溪流域瓶窑站等关键节点先后暴发超警、超保洪水,他就像个“陀螺”,跟着连轴转了30天。

一个星期后,“利奇马”台风来了,他的病也好了,像约好了一样。

“在设计院工作时也需要熬夜,但不需要短时间内持续紧绷神经。”陈志刚说,熬夜的痛苦、不能陪伴家人的愧疚,跟精神的压力比起来,根本不值得一提。防汛调度工作涉及整个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各个部分相互关联、密不可分。

“手心手背都是肉。”陈志刚说,每一次调度,他们都按照“综合分析、总体调度、整体最优、不出险情”的原则,提前预泄预排,精准精细调度,最大程度降低了洪水带来的灾害损失,但也免不了不被理解。“毕竟大家都站在自己的立场看问题。”

这一次,受“利奇马”台风影响,临海暴发历史最高水位洪水,水库调度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风暴中心。陈志刚又带领有关专家,加班至次日凌晨1时,经过严谨的分析论证,证明了临海上游天台、仙居等地水库在本次调度中的科学性。

“事非经过不知难。”“利奇马”防御战告一段落后,陈志刚感慨道。

◇本文发表于2019年8月22日《中国水利报》
◇作者:徐鹤群 1od9Y1g2E1nSRlWtttMUg8V7M7bAFhbmhFBiBsp0Zb5HNFzEzPEQ4WEXNZpIDEB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