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陈雷:赤子心 水利情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他将专注的视线从图纸移开。“爸爸,你怎么还不回家呀?”电话那头,女儿稚嫩的声音传来。

他顿时心头一暖,嘴角上扬,边修改图纸边答道:“爸爸在推碾盘呢,过会儿就回家陪你玩……”

“不是在画图吗?怎么就推起了碾盘?”话音刚落,一同在办公室加班的同事扑哧地笑了。而这个把碾盘山工程项目设计工作风趣地称为“推碾盘”的人,便是现任湖北省水利设计院工程设计分院副院长陈雷。

自2004年参加工作以来,陈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诚履职、勇于担当,展现了湖北水利设计工作者的别样风采。

在同事眼里,水工专业毕业的陈雷专业技术功底扎实,是个名副其实的“推盘手”。据陈雷回忆,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汉江中下游闸站改造工程,到小漩水电站、白河水电站,再到鄂北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汉江干堤、碾盘山枢纽……都有他奔忙的身影。他说,正是这批重大项目的历练,才成就了今日的自己。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2009年驻竹山县小漩水站工程设代。”陈雷说,作为项目副设总,工地3年的设代生活,在现场一线就超过了500天。期间,他的女儿出生,不到一周,回家短暂探视后他又赶往工地,爱人坐月子他也是无法照顾。“小孩一岁左右,我仍在项目现场,基本几个月回一次武汉,每次回来女儿都不认识我了,看到我就哭闹,感觉是陌生人去她家了。”虽然和家人聚少离多,工地设代也很艰苦,但当看到小漩水电站工程并网发电、机组运行良好时,他说,能在青山绿水间挥洒青春汗水,很难忘也很值得!

对于工作,陈雷干一行、钻一行,注重科技创新,勤于学习国内外前沿技术。刚到设计院第二年的他,便参与了龙桥电站的设计工作。该工程为对数螺旋线型双曲薄高拱坝,考虑到高拱坝的消能问题,陈雷在设计中创新性地采用了多层次差动鼻坎空间立体三维消能的方法,有效解决了高拱坝消能的突出难题。同时,设计中采用碾压混凝土坝筑坝技术,近百米级大坝,仅用22个月就建成发电,被业内誉为“龙桥速度”。

2016年,碾盘山项目坝址前,陈雷(前右)给水利部水规总院专家作汇报

数十年来,陈雷主持或参与设计的项目,曾获得湖北优秀咨询设计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殊荣。

瞩目的工作成绩背后,却是与家人的聚少离多。无独有偶。2019年4月,设计院承接的碾盘山枢纽工程勘察设计任务正进入关键期,作为项目设总,为确保工程进度,陈雷带领项目组日夜加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高质量完成各类报告20余册、图纸600余张,专题及汇报材料50多项。6月11—15日,该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如期顺利通过水利部水规总院审查。

2018年4月,碾盘山枢纽工程勘察设计任务正进入关键期。为确保工程进度,陈雷一心扑在碾盘山项目上时,父亲的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国庆节后的一天,同事发现陈雷竟没像往常一样早早出现在办公室,而是过了两天,他才疲惫地回到办公室,忙着处理耽搁的工作。“您气色看着不是很好,出什么事了?”同事关心地问。“家里有点事。”陈雷只是平静地回答。

大家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他的父亲刚刚离开了人世。这一噩耗深深刺痛着陈雷的心。为了工作,纵然在父亲病重期间,他也没能陪父亲,而是日夜兼程,武汉、钟祥之间两地奔波,父亲走后,陈雷深感愧疚:自己是个不称职的儿子!

可自古忠孝难两全。14年,5000多个日夜,陈雷参与的大大小小水利项目多达上百个,画的图纸更是不计其数。在领导和业主眼里,他不仅是技术带头人,值得委以重任的得力干将,更是项目的“定海神针”。

陈雷现场讲解工程情况

技术过硬的陈雷,从不摆架子,尤其对新员工,他总是耐心指导、倾囊相授、循循善诱,这让陈雷的团队人气很旺。

初入职场的王波来院参加工作不久,就被派到古龙山庄集中,心中虽有初入职场的期待,但更多的是“担心工作干不好”的不安。然而,热心的陈雷打消了他的顾虑。王波回忆说,平时工作遇到问题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陈工。“他一直像个哥哥一样,用谦和的语气引导我、鼓励我,让我一点点放下压力。无论工作生活,从他的身上,我受益良多。”

一颗赤子心,满腔水利情。陈雷,湖北省水利设计院六百余名职工中的普通一员,却用责任与奉献,诠释了新时代水利设计院设计工作者的光荣与梦想、使命与担当!

◇本文发表于2019年2月23日《人民长江报》
◇作者:王小占、王焱 s2lIasTIm5tS0eVXmofK4OsieSuB3lBIiynchPbPZycgBzpwcYTFn41HbbnexGf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