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傅俊忠:尽心开启“鲤城模式”

宽阔的河面,碧波荡漾,倒映着两岸高楼;清新的河岸,绿树红花,鸟语花香。漫步在福建省仙游县兰溪公园步游道上,可见跑步、纳凉、游玩的市民或三五成群谈笑风生,或孩童簇拥玩乐嬉戏,各得所乐,好不惬意。这场景正应了:“兰溪清清向东流,清清溪水城中留,仙游文化来彰显,景观步道万人游。”

木兰溪鲤城段的能有如此美景怡人,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仙游县鲤城街道办事处河长办,身为街道办党工委副书记的傅俊忠翻开了一本厚厚的台账,里面记录着每天的巡河情况,图文并茂,一目了然,从中也可见他作为河长履职尽责管河治水的一番苦心。

“要当责任河长,要常在河边走。河长制又是河长治,不是一时之治,是长久之治。”三年来,傅俊忠深刻体会到“河长”看似虚职,却是肩挑万担、责任重大。正如他所言,“挂一个河长的头衔容易,但要当好一个河长不简单”。

傅俊忠(前右)在木兰溪鲤城段巡河(郑志忠 摄)

(一)

2015年4月起,傅俊忠担任木兰溪鲤城段、九龙岩溪、来洋溪河长,其中木兰溪鲤城段起自北宝峰社区,终止于金井村,长度9.49公里,流域面积157.73平方公里;九龙岩溪起点富洋村,终点北宝峰社区,长度7.01公里,流域面积16.45平方公里;来洋溪长度3.1公里,流域8.01平方公里。这些数据足以说明他这个河长的任务之重、治理之艰。

2018年对傅俊忠来说是治河任务最为繁重的一年。针对辖区内三条河段的不同特点,他推动建立“一河一档”,实施“一河一策”,对入河排污口进行定位和入册,对河道存在污染源、河道保洁、河道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逐项进行登记;结合“智慧河长”移动巡查APP实现问题发现、处置、反馈全流程闭合管理,解决河湖管理保护的突出问题,确保按质按量完成既定目标,全力打好“三大战役”。

“必须重拳出击,铁腕整治,治水才能取得突破。”当时傅俊忠展现出使命必达的决心。

他多次部署打好河道清障专项整治战役,清理水面沿岸垃圾、阻洪围堰障碍物和违法违章建筑,有效解决了河道“脏堵”问题,确保河道行洪安全。至目前,鲤城街道共开展河道清障行动34次,清理垃圾463吨、乱栽乱垦2.5万多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21处、阻洪围堰3处,恢复水域面积10.2万多平方米。

他亲自指挥打好水流域污染专项整治战役,对辖区三条主要溪流水流域污染源、排污口和沿岸182家工业企业、16所学校医院、26个市场超市开展全面排查,建立排污去向台账,确保底数清、监管明。他还带着队伍对溪流沿岸畜禽养殖场反弹复建、石材加工行业污染等突出问题进行整治,共拆除关闭养殖场83家1.9万多平方米、石材场11家4600平方米。他重视旱厕等污染源治理改造,城乡结合部周边923个旱厕已全部拆除改造到位。

傅俊忠(前)在来洋溪巡河(郑志忠 摄)

他挂帅打好涉河项目征地拆迁攻坚战役,协同县住建局、鲤北管委会实施城区污水源普查和雨污分离改造,目前已完成三个路段的雨污分离改造工程,投资1540万元,建设4.7公里;安排投资1000万元建设九龙岩溪生态河道工程,现已完成招投标工作,其中东门段正在施工建设;策划投资100万元建设木兰、仙糖、龙泉雨污分离工程,安排投资700万元建设木兰路、新师范路雨污分离管道1400米。这些项目建成后,将从根本上解决河道环境卫生问题。

(二)

作为河长,傅俊忠严格履行河长职责,主持制定了《鲤城街道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建立“一河一档”,实施“一河一策”,做到河长职责、治理目标、工作举措“三明确”,并在河道显要位置设立河长公示牌14块,公开各级河长名单、河长职责和监督电话,确保河长履职到位;自己则率先垂范,带头落实每周至少1次巡河,主动开展巡河督查,现场交办问题,限期落实整改,明确对履职不到位的河长严肃问责。2018年前8个月,他累计巡河78次,发现河道问题63处,已督促相关部门落实整改到位。

水岸治理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基于这样的认识,傅俊忠在治河实践中,从未停止过探索。他结合鲤城街道的工作实际,创新推出“一河三长”(河长+警长+督查长)的治河管理机制,形成河长抓落实、督查长抓监管、警长抓执法的治河格局,实现了责任全覆盖。

河道专管员负责日常巡查,是推进河长制工作的一支重要的常规力量。为了加强专管员队伍建设,鲤城街道聘用的16名河道专管员,先由社区(村)主任、书记及包片领导推荐申报产生,实行“村聘、镇管、县统筹”的管理模式,由街道河长办制定河道专管员相关工作管理制度及考评奖惩制度,由村(居)与河道专管员签订管护聘用合同。

河道专管员每周巡河不少于7次,对水质不达标、问题比较多的河道则加密巡查频次,发现河道水质异常、入河排污(水)口排放异常,以及河道弃土弃渣、电鱼药鱼等问题,必须在第一时间向社区(村)级河长或街道级河长制办公室报告。

不仅如此,傅俊忠创新成立河道巡察队,共有队员 18人,设队长 1名、副队长 1名。他将河道巡察队分设 4个巡查组、1个暗访组、1个评比组,实行河道巡察“日周月”(日巡查、周巡察、月评比)工作制度,巡查组负责对所辖河道干流、支流进行日巡查,做到一日一巡,及时发现河道问题,并向村级河长、街道河长办汇报;暗访组负责对各小组进行周巡察,对各自分管的溪流河段进行明察暗访,督促各小组的巡查工作;评比组负责对各专管员的巡查工作进行月评比考核。

傅俊忠对河道专管员的考核方式也与众不同。他推行的做法名为“红绿旗考评奖惩制度”,激励河道专管员发扬比学赶超精神。于是,巡查组、巡察组、暗访组全体总动员,迅速掀起了一轮轮河道清洁、清障、清杂、清污工作的热潮,推动了河长制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在傅俊忠的主持下,街道河长办每个月对河道专管员考评一次,年底总评时,位列最后三名的取消绩效奖,奖励给前三名;同时,一年当中,如果连续3次或累计5次被评为最后一名,将自动解聘。

“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河段,像责任田一样,要看好、护好、管好。”河道专管员林元锦遇到了巡河中的傅俊忠,忙不迭地表态道。在老林管辖的是木兰溪玉井段,“每天都要巡河,出门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上的巡河软件,可以留下一天的巡河轨迹”。

傅俊忠在治河实践中,善于“十只手指弹钢琴”,科学统筹,将河长制工作同美丽乡村建设、城市综合管理、精准扶贫和项目攻坚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他的许多管河治水的创新之举已在仙游全县乃至莆田市推广,被称为河长制的“鲤城模式”。

“自从有了河长,就经常看见河道垃圾有人清理,道路整洁干净了,溪水也明显清澈了,水鸟、鱼虾都回来了。”在木兰溪边“溪吟吴”住了30多年的居民老吴,终于对现今生活其中的生态宜居环境有了明显的幸福感:“兰溪公园空气清新,风景宜人,我们在这里健身是一种享受,这在以前是体验不到的。”

◇本文发表于2019年5月14日人民网
◇作者:郑志忠 Uk/jw2c53KpDl4lYTTE9uiwDmefV4CVMhA3bz5CyS/AP3wfbhSIC50lVkBxZYW1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