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试析图书馆室内环境空间的色彩设计
——以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图书馆为例

■ 江佩宜

■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学系


摘要 在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中,色彩设计的作用非常重要,色彩的选择不仅能美化环境、营造知识氛围,还能调节人的心理,提高工作及学习效率。本文通过对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室内环境中的色彩设计进行分析,探讨了图书馆室内设计中的色彩设计选择与应用。

关键词 图书馆 建筑室内空间 环境色彩 华中科技大学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聚集地,不管是文化系统的公共图书馆、教育系统的学校图书馆、科学院系统与科研机构图书馆还是工会系统的工会图书馆,作为一种文化建筑,图书馆建筑室内环境设计不仅要满足读者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的需要,而且在整体环境上也要体现出较高的艺术韵味和良好的文化氛围。以使读者在其中能够产生一种求知欲望和探索的热情,从而为读者提供一个幽雅、宁静、舒适及赏心悦目的人文艺术空间氛围(图 1)。

图1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聚集地,其建筑内外环境设计在整体上应体现出较高的艺术韵味和良好的文化氛围

1 图书馆的功能及其室内环境色彩的含义

图书馆的功能是系统搜集、整理、保存、传播和利用书刊资料,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服务的科学、教育、文化机构。而高校图书馆也不例外,除了以上功能,它还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组成部分,既为教学服务发挥教育职能,又为科研服务发挥情报职能,并能配合学校教学科研向广大师生员工读者提供大量文献资料等精神食粮,使读者增加信息量、获得知识并扩展视野,图书馆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和发展教育的基地,同时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色彩是人们通过视觉的感应和生活经验,对光产生的一种视觉效应。色彩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色彩的设计在室内设计中起着改变或者创造某种格调的作用,会给人带来某种视觉上的差异和艺术上的享受。室内空间设计是一种文化,而色彩元素能否合理运用是室内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近年来人们对工作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室内空间设计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室内空间色彩的合理运用,可以对人体的心理和生理产生特殊的影响。

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可见色彩的运用对于创造天堂般的图书馆是个重要因素。

2 图书馆的构成关系与空间组合

完备的图书馆建筑通常由书库、阅览室(厅)、图书加工管理用房、公共活动空间和辅助用房组成。大部分中型图书馆除设普通阅览室外,还设分科阅览室、报刊阅览室、参考阅览室和其他非书本资料读物阅览室、文献检索室等。除设基本书库外,还设储存书库、善本书库、辅助书库和非书本资料库(如缩微读物库、视听信息资料库)。国家图书馆和储备图书馆设有庞大的集中式书库。公共图书馆、科学研究图书馆还设有演讲厅、展览厅、视听资料播映厅等公共活动用的厅室。科学研究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还设有情报加工和咨询工作室、研究室等。而现代图书馆应该是一个为读者高效率服务的、开放的信息中心,其建筑室内环境的空间组合,从高校图书馆来看,空间组合关系是其设计的关键(图 2),也是建筑室内环境中色彩设计将要涉及的主要内容。

图2 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室内环境的空间组合关系

3 图书馆室内环境色彩设计的原则

图书馆室内环境色彩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心理与学习情绪,是与读者沟通的桥梁。其色彩设计既要与图书馆的建筑环境和谐统一,同时又要表现室内的氛围,激发读者的学习热情,为读者营造一个和谐、舒适、宁静的阅读环境(图 3)。

图3 图书馆内外环境的色彩设计就是为读者营造一个和谐、舒适、宁静的阅读环境

3.1 协调统一原则

室内色彩设计中的色调要统一,各种色彩相互作用于空间中,协调与对比是最根本的关系,也是创造室内空间气氛的关键。室内色彩由许多部分组成,各部分的色彩变化都应当有一个整体的色调,使整个室内色彩呈现和谐感与整体感。应以较大的色彩基调来统一整个空间,在此基础上,再适当选用小基调色彩,以柔和的邻近色来调和,从而产生一种统一感。因此,色彩的和谐应表现为对比中的和谐。为此掌握配色的原理,协调与对比的关系在此显得尤为重要。缤纷的色彩给室内设计增添了各种气氛,和谐是控制、完善与加强这种气氛的基本手段,一定要认真分析和谐与对比的关系,才能使室内色彩更富有诗般的意境与气氛。

3.2 人对色彩的情感化原则

色彩是表达情感的一种语言,人们对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普遍的视觉形式。图书馆的色彩设计应注重公共空间环境与读者的情感交流,主要是通过人对建筑空间的色彩感知。

当人们看到某种色彩时,往往会产生联想和共鸣,这就是色彩视觉通过形象思维而产生的心理作用。色彩的感觉是具体而复杂的。因为人类的社会环境、情感波动等都会对色彩感觉产生影响。不同的色彩会给人心理带来不同的感觉,因此,在设计室内色彩时,要恰当运用色彩情感规律,要考虑人们的感情色彩,不同的色彩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有不同程度的亲和力,如青年人适合对比度较大的色系,让人感觉到时代的气息和朝气;老年人适合具有稳定感的色系,沉稳的色彩也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儿童适合纯度较高的浅蓝、浅粉色系等。

3.3 满足室内空间的功能化原则

不同的空间有着不同的使用功能,色彩的设计也要随着功能的需求而做相应变化。室内空间可以利用色彩的明暗度来创造气氛。室内空间的色彩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如图书馆是读者阅览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室内色彩可采取以一种主色并辅以其他颜色的方法,合理分配室内色调的统一色和对比色。注重块面比较,如室内设计中在蓝灰色与褐色对比(即蓝橙互补色对比),恰当地在建筑中运用对比色,可让建筑更加鲜明。此外,在室内对不同的部位进行恰当的色彩运用,使读者不易产生视觉疲劳。

4 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图书馆建筑室内空间的环境色彩解读

4.1 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图书馆的建设与特点

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是湖北省优秀级图书馆和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也是国内数字文献资源最多的高校之一。图书馆现有 3 个馆区,馆舍总面积 64581m 2 ,其中,主校区图书馆 43959m 2 、东区分馆 8044m 2 、医学分馆12578m 2

图书馆是湖北省优秀级图书馆和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现全馆馆藏文献总量累计达到 1002 万册。其中主馆由 3个不同的时代建筑组成(图 4)。图书馆建于 1953 年建校之初,由时任中南建筑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何浣芬女士主持设计。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巧妙地形成两个天井,很有章法。耶鲁、哈佛、麻省理工等许多国外名校,也都看到类似设计。另外,老图书馆有着明显的形式特点:“民族形式”的传统建筑符号、墙壁厚实、框架很大、钢筋混凝土结构、西式线脚、平屋顶。这是由于当时受到“苏式”建筑特点的影响,同时融入了梁思成先生的“中西合璧”的设计理念。

图4 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图书馆建筑外部造型与环境色彩实景

新图书馆是在老馆基础上进行了传承与再造,呈现不断完善图书馆功能分区和多姿色彩。不难发现,整个老图书馆是一个对称的“工”字形结构,靠前排的两侧用作阅览、中间部分用于办理借书等手续,靠后则用于藏书。将“工”字形平面运用于图书馆在 20 世纪 20 年代的中国就已普遍使用了。结合中国地理特点,太阳光多从南照向北。因此图书馆南部也就是靠前排的两侧采光最好,就用作阅览;而靠后排采光较弱但也能够晒到太阳,便用作书库;中间的连接部分就用作办理手续了。这种结构非常适合图书馆的功能。如今老馆因改造拆除了部分建筑,仅余南侧一排楼体。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邵逸夫先生投建的新图书馆也采用了天井式设计,正门的门厅四面被楼体环绕。老图书馆历经 50 余年的风风雨雨,一直担当着藏书借书的重任;新图书馆则多用作阅览。2016 年又进一步拓展面积,提升功能分区和读者综合利用空间。新老两馆合二为一,成为学校一个新的著名地标建筑。2014 年,老图书馆被列入武汉市第八批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目录一级保护名单。

在主校区图书馆新老图书馆里都有一套“四合院”,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天井式设计的国家,四合院则是天井在建筑运用中的巅峰之作。为什么大学的建筑需要天井?建规学院张良皋教授解释说:“因为大学的根本在于知识的传递与观点的交流,在天井式的格局中,人会自然地成为建筑的核心,每个人可以自由地发表观点,三两人随意聚集在一起就能形成一场辩论,这对以思想交流为主要功能的大学建筑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4.2 图书馆的外部环境色彩

图书馆是文化建筑,其外观色彩应给人以简洁、明朗的感觉,其外观色彩应显示出民族的特点,体现出环境育人。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如何搭配图书馆建筑与树木等环境色是方案设计过程中的重点。图书馆建筑外部环境色彩,主要有植物绿化、喷泉、水池、花坛及地面铺设等。优美的环境色彩对整个图书馆建筑起到衬托作用,使之相映成趣,以有利建筑立面整体效果的表达。如果没有环境色彩和建筑色彩,只是通过形体表现力,不能满足人们享受色彩美的愿望,尤其是树木花草的绿化,而绿化的环境色又强化了建筑的文化特色(图 5)。

图5 图书馆主馆前的花草树木,与建筑外部形成和谐的环境色彩关系

恰当使用色彩对建筑外观美起到决定性作用,其外观色彩一般显示出端庄、明朗、大方,展示出富于时代感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读者愉快自豪地来馆学习。因此,周围环境色的选择应考虑到与整个图书馆建筑色彩和谐统一,是环境艺术的基本点。

4.3 图书馆的内部环境色彩

图书馆的内部环境色彩对读者和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图 6),因此,对内部空间色彩的选择至关重要。

图6 图书馆新馆内部环境色彩对图书馆读者和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

图书馆室内空间主要有藏书用的办公用房、书库、阅览室、公共活动区域等四部分,这些室内色彩应根据其不同功能定位来进行不同的色彩设计。

(1)图书馆办公室的色彩选择采用清新明快的暖色调,使图书馆工作人员精神愉快,减轻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2)图书馆内藏书用的书库、密集排列的书架让人感觉拥挤、狭窄,其色彩选择把书架的颜色漆成浅灰白色,与书架外框原木色搭配,再加上日光灯的调节会让人感觉到比原来要宽敞明亮些,工作人员和读者能一目了然地从书架上查阅各类图书文献资料。

(3)阅览室是读者学习和阅读的场所,色彩调配尤为重要。色彩选择应充分考虑到色彩对读者的心理和情绪的影响,选择色彩要有暖色调和冷色调搭配。当读者在阅览室学习时,暖色调色彩会让读者感觉精神兴奋,思维活跃,提高阅读效率;当读者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阅读后,会产生疲劳感,此时读者的视觉需要转移到冷色调上来进行调节以消除疲劳,阅览室有一些绿色植物衬托,气氛别致,使读者暂时休息、缓解压力、消除疲劳。

(4)图书馆公共活动区域包括门厅入口、休息室、走廊、楼梯等(图 7)。可以选择暖色调,以简洁明快的色彩带给读者一种愉快、热情洋溢的感觉,激励读者来图书馆学习的积极性。

图7 图书馆的门厅入口、休息室、走廊、楼梯等公共活动区域以选择暖色调,以简洁明快的色彩带给读者一种愉快、热情洋溢的感受

值得注意的是,不能把图书馆室内空间装饰得色彩斑斓,这可能会分散读者的注意力,不利于读者学习和阅览。在色彩设计配色中,既要考虑现代图书馆功能的需要,又要满足读者的需求,使图书馆的室内色彩达到和谐统一。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需要协调的环境平衡,图书馆色彩设计是一种色彩协调艺术,不仅要从图书馆整体形象的观念出发,还要通过综合运用艺术方法,并结合地区的环境特点,使图书馆的室内色彩达到协调统一,以符合独特的视觉环境空间,为读者营造一个和谐、舒适、宁静的阅读环境,满足广大读者对图书馆环境美的追求,提升室内的环境氛围及图书馆的功能发挥。正如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所说:图书馆的责任就是创造一种环境,更多地关注读者,让所有人能够在里面尽情地享受知识的甘露。在创新精神和人文特色的基础上,把读者、书和环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开放、灵活中的气氛中体现严谨、实用。只有这样,图书馆的建筑及其室内环境才能体现出和谐优美的文化氛围甚至独具文化特征的设计“性格”来(图 8)。

图8 面向未来的图书馆建筑及其内外环境的文化氛围和设计“性格”

参考文献

[1]辛艺峰。室内环境设计原理与案例剖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陈明宏。谈图书馆建筑的色彩设计与配色问题[J].图书馆学刊,1996(12):50-51.

[3]张丽春。浅析色彩元素在图书馆室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22):68-69.

[4]王蔚。现代图书馆的色彩规划设计[J].图书馆学刊,2012(6):1-2. aWEL9GrlaE/1r0XrReHL3l/ns58jcC1tb453gVaVcsyXN+Symqr1g0eNvcqud6x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