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居习嬗变对住居环境的影响
——以清末民初石库门民居住居环境的发展演化为例

■ 李瑞君

■ 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


摘要 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居住习惯(居习),是在晚清时期开始转变并完成了其“现代转型”。“居习”的“现代转型”实际上就是“西方化”,毋庸讳言,西方的生活方式确实优于我们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生活习俗。这种影响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无不受到西方社会的影响。居习的嬗变对居住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居住环境的变革从最初的细微之处开始,从中式为体变成中西兼具,逐渐演化成彻头彻尾的“西式”。这种居习的嬗变影响到上海石库门居住环境的营造,其演化的过程完整地体现在石库门住宅的发展演变之中。

关键词 居习的嬗变 石库门的演化 室内环境的特点 住居环境的特点

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居住习惯,也就是本文中所谓的“居习”,是在晚清时期开始转变并完成了其“现代转型”。生活方式和居住习惯(居习)的“现代转型”实际上就是“西方化”,毋庸讳言,西方的生活方式确实优于我们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生活习俗。这种影响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无不受到西方社会的影响。居习的嬗变对居住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居住环境的变革从最初的细微之处开始,从中式为体变成中西兼具,逐渐演化成彻头彻尾的“西式”。这种居习的嬗变影响到上海石库门居住环境的营造,其演化的过程完整地体现在石库门住宅的发展演变之中。

1 石库门——世纪之交的中国新型城市住宅

石库门里弄住宅就是在中国新建筑体系产生、发展并取代旧建筑体系的新旧交替之际发展起来的城市民居。石库门住宅和里弄最早形成于上海,这是一种只有在上海才会出现的建筑形式,是东西方异质文化碰撞中形成的独特的中西合璧的产物。在西方国家占领的土地上,洋人自己建造洋房居住,石库门就是建造给中国人居住的房子,就是有洋味的中国式房屋。这就造成了石库门即非任何一种传统的中国民居建筑,也不是任何一种西方样式的建筑,它是融合中西建筑特征而产生的不中不西、半中半西的建筑,它是中国传统建筑在近代上海的“现代转型”,也是西方建筑到中国后经过本土化后的变异品种。因此,石库门与中国其他地方的住宅不大一样,中国人生活和文化里传统的生活方式、习俗和审美强烈地呈现在发展初期和中期阶段的石库门建筑中,是典型的中西合璧的产物(图 1)。

尽管石库门起源于上海,但是石库门住宅和里弄的邻里方式却并不是近代上海所独有的。随着中国其他口岸城市的开放,这种建筑形式后来随着西方人的迁入很快就流传到汉口与天津,并在这两个城市(主要是在城市的租界区内)大量建造。武汉的石库门里弄民居是由来汉的上海房产商首先经营,开始完全照搬上海早期石库门里弄民居,以后相沿成习(图 2)。天津在 1900—1920 年期间,建造了一些早期石库门里弄民居——天津俗称锁头式住宅(图 3)。

图1 上海石库门

图2 天津湖北路 1 号石库门
图片来源:杨秉德著。石库门里弄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第 43 页.

图3 武汉汉润里里弄
图片来源:杨秉德著。石库门里弄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第 35 页.

2 西式居习的形成与嬗变

上海是清末民初最早开埠的城市之一,因此,也是最早与更多地接触西方文化、生活方式的地方,中西文化与生活方式的碰撞、交流、融汇的结果,不仅形成了独具各色的“海派”文化、生活方式,且为民国时期在社会的上层人士形成东方的西式居习,提供了文化背景、社会基础与必备的物质条件。

上海特定的地理位置与环境条件,决定了它较早地处于中西文化的交汇点。加之,它是中国近代首批开放的商埠之一,因此,伴随着外国商品——“洋货”而来的,则是包括西式衣食住行的“洋风”渐至。在此“洋风”的浸润与熏染下,上海的“开放意识”也逐步培养起来。《申报》在当时的一篇文章中详尽而形象地描绘了赶洋风的“时髦派”:“女界上所不可少的东西:尖头高底上等皮鞋一双,紫貂手筒一个,金刚钻或宝石金扣针二三只,白绳强或皮围巾一条,金丝边新式眼镜一副,弯形牙梳一只,丝巾一方。再说男子不可少的东西:西装、大衣、西帽、革履、手杖外加花球一个,夹鼻眼镜一副,洋泾话几句,出外皮篷或轿车或黄包车一辆,还要到处演说。”

清末民初时期,在上海享受西式生活居习的人,除了“租界”之中的“洋人”外,则是与“洋行”关系最为密切的“洋买办”阶层,以及部分官僚与达官显贵、富人们。他们通过典型性的“里弄”石库门居宅,将“中西兼具”的居习享用得淋漓尽致,更将此特点加以扩散,从而显示出自身所独具的“高等华人”的权势地位。

在上海的“开放意识”与洋风盛行的影响与波及下,一些大的商埠及商埠附近的县城村镇,也出现了居习中“西化”的现象。这种趋洋赶时的风气逐渐形成,向内地与商埠近郊城镇扩散;同时,它更是开放意识与洋风渐行在居住文化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恰是这种多元且全方位的展示,透发出中西居住文化交融过程中的碰撞现象。其中,既有现代与科学的积极因素;亦有畸形与病态的腐朽成分。这种双重性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质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3 石库门的发展演化

清末民初时期的上海里弄居宅,经历了由“老式石库门”里弄到“新式石库门”里弄居宅的转变过程,在外形上有欧洲“联排式住宅”的布局特征,在设计构建上有毗连排列的程式。但就单元平面而论,采用了中式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形式,前院改为有天井的三间两厢建筑,结构也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砖木立贴式。其外形特征是立面每户均有条石门框,内装乌漆厚木大门,山墙为马头墙或观音兜,门窗基本上是江南民居的式样,天井后的客堂间都是落地式的槅扇门,在需要扩大使用空间时可以拆装。这些槅扇都是木窗棂,采用传统的纹样装饰。建筑的内外装修及细节处理等,均使用中国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3.1 中体西用

石库门的出现与发展,在于洋商们看到了房地产产业的巨大利益,按照西方城市模式划分地块、造屋,出租盈利。

发展初期城市中西方建筑的影响甚微,业主及居住者多为江浙两省及江西的乡绅,头脑中传统意识浓厚,而建造商又都是中国的经营商,由中国的工匠建造,工匠多为世代相传建造传统建筑的好手,就按中国人所熟悉的格局形式及传统的工程技术,建造出中国式样的房子。因此,早期石库门里弄民居受传统民居的影响很大,尤其是结构形式和装修做法,基本上保留了江南民居的传统风格。因为是在外国人租借的土地上,也沾染了一些外国味道,由于江南地方的工匠善于做砖雕泥塑,因此在许多里弄和石库门的门头做了一些洋味十足的花饰,颇具特色。

为了充分利用所占土地,借鉴了欧洲联排式住宅毗邻的形式,布局更为紧凑;同时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加以演进,在里弄民居的单体中,将石棣改为石库门,前院改为天井,形成三间两厢及其他变体,它主要脱胎于传统的三合院住宅,却又有所推演和变化。中轴线设大门,门内为一长方形或正方形天井,主屋正中为客堂,左右为次间。明间面阔约 4m,进深约 6m,通进深约 15m。前部为两层,后部辅助用房为单层(图 4)。建筑用材与具体结构为立贴式砖木结构。构造上,常用空斗墙、木搁栅楼板、蝴蝶瓦顶。而外观与装修上均为传统形式,如普遍采用封火山墙、格门、支摘窗、漏窗、木栏杆等传统构件。

图4 上海早期石库门

3.2 中西融合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建筑的影响日益扩大,石库门里弄民居的居住者也逐渐改变成分,新一代的商人、职员、自由职业者增多,生活方式日趋洋化,而多年参与租界区西方建筑建造的工匠也已熟悉了居住者的喜好,随工匠的发挥逐渐渗透到石库门里弄民居之中。

清末民初时期,上海开始流行“里弄”住宅,其外形仿欧式风格,而内部则为中式布局,这种“外西内中”式的居住建筑模式的形成,既透发出“海派”的“交融意识”和居住文化理念,同时,更反映出在“交融”中的独创,以及基于地域、环境、需求、功能的变化和实际,所做出的科学、合理、有效的“取舍”。

“里弄”住宅,在上海经历过一个发展演进过程。它的个性、特色有其必然性:其一,上海地狭人稠、寸土寸金的地域条件,限制其宅居不可“广厦式”,只能向空间发展;其二,现代居住文化科技理念的注入,使居住者在环境塑造上,更讲求阳光的采集、空气的流通、视野的开阔、绿地的构建,这一切恰好是里弄住宅可发挥的优势,实现功能的领域;其三,民国时上海里弄居住者,身份各异,既有高低之别,更有相对贫富之异,故其需求差异甚大。而中西居住文化与科技交融的里弄居宅,更有新式旧式、花园里弄、公寓里弄、广式里弄、弄堂公馆的不同档次。至于里弄的内外设计、空间大小与布局的差异,又何止云泥之别。但均能较为充分、多元、全方位地实现各种不同的需求与功能,则更是一绝。

20 世纪 10 年代,上海的石库门里弄又有了一些变化。这些里弄住宅平面多为单开间或双开间(一间一厢),结构多以砖承重代替传统的立贴式,造型上不再采用马头墙等传统装饰,石库门门框也多用斩假石等人工材料代替过去的石料,墙面多为清水砖墙而很少用石灰粉刷,在石库门门楣等处一般都有三角形或圆弧形西式山花与线脚装饰。

在建筑的内外装修上,门、百叶窗、砖券、栏杆、楼梯、牛腿等部位采用西方建筑的装修方法。

至于民国时期,上海市内的“广式里弄”居宅,则是广东籍市民、商人、官员的时尚追求之一,它在外形设计上多带有广州城内旧式住宅的痕迹,至于内部装修,则是中西结合,以满足居住者个性化、特色化居住生活文化的心理需求,审美情趣在追求格调的艺术层面的有效实现。从中透发出居住者对中西居住文化交融的认同心理、时尚追求,以及怀乡、怀旧情结。可谓一砖一石、一物一器皆含韵,而一宅一景、一色一具俱有情。

3.3 西进中退

真正意义上的西方建筑新技术传入上海是在 19 世纪90 年代以后。随着上海与西方城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革命后才出现在西方的许多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被越来越多地传入到上海。正是这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才真正使上海的建筑逐渐缩小了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到“新式石库门”里弄时,除保持里弄住宅的原有风貌外,在新式建筑材料的使用、内部结构、装修上则多用西式。当时时髦的花瓷砖、马赛克、彩色玻璃等已经出现在住宅中。室内的吊顶墙裙有的做出西洋花饰,上下楼的木楼梯也有螺旋、花瓶、圆珠等不同的花饰栏杆。

20 世纪 20 年代是新式石库门住宅最为兴盛的时期,在新式石库门里弄大量建造的同时,又从中演变出一种新的里弄住宅形式——新式里弄。与石库门里弄相比,新式里弄又有了不少变化。它的总平面一般均考虑通车与回车的需要,单体平面不再受单开间和双开间的限制,而是较自由地进行室内平面布置。每家入口处的石库门没有了,代之以铸铁栅栏门。围墙高度被大大降低或用低矮栅栏代替,甚至干脆用绿化隔断。小天井被取消,一般被敞开或半敞开的绿化庭院所代替。屋面一般采用机制瓦代替传统的小青瓦。形式上更多地模仿西方式而较少采用中国传统装饰。除承重结构一般仍采用砖墙承重外,大量采用钢筋混凝土构件。水、电、卫生设备已较为齐全,有些还安装了煤气和水汀取暖设备。

随着时代的变迁,上海修建的居所涌现一批又一批高档的“花园里弄”“公寓里弄”“弄堂里弄”等住宅形式,这种住宅由长条式变成半独立式,注重建筑间的环境绿化,室内布局和外观近乎于独立式私人住宅,风格多为西班牙式或现代式。

此时期最为引人瞩目的当属独立式的花园住宅,特点是大面积、大尺度,讲究奢华、气派,形式一般为各种古典复兴或文艺复兴式,多为对英、法、德、意等国大宅第的模仿。

上海的一些大富翁、大商人、大买办,为追求时尚,喜欢生活在公馆中,但又要住在弄堂里,因此出现了弄堂公馆。这些公馆隐藏在里弄住宅群体之中,建筑外观的造型和材料与一般的里弄住宅几无差别,但规模较大,室内布置尤为讲究。像静安区的张家花园中的张宅、归仁里的某宅等。

这种居住建筑又别具个性与特色。首先,在居住建筑上,将西方的别墅、中国北方的四合院有机地结合、融汇在一起,在建筑的外观造型和使用的材料上与相邻的里弄住宅几无二致,隐藏在普通的弄堂里,但实际上规模非常宏大,室内布局尤为讲究,几近奢华。其次,在住居环境的营造上,既吸纳了西方别墅的优点,也保留了中式南方园林的韵味,建筑内外空间布局更加便利化、自然化、人性化、个性化。再次,在功能上,是集公馆、别墅、城市里弄住宅等多功能于一体,更讲求居宅功能的实用化、多元化、便捷化。

3.4 石库门民居室内环境的特点

一般情况下,石库门房子前楼正中是客堂,也称堂屋、中堂,面对天井和大门,客堂是从江南民居中沿袭而来,客堂地面一般要比天井高出一个踏步的高度,在气候多雨的时节利于防水。客堂前面是一排落地长窗,落地长窗一般六扇或八扇并列,采用中国传统的槅扇形式。槅扇的槅心、裙板、绦环板上面可以根据主人的喜好,描绘或雕刻花鸟虫鱼、梅兰竹菊、人物故事,或题诗赋词,槅扇与书画、雕刻等艺术形式完美地融为一体,是室内环境中比较精美、富有艺术气氛和个性化特征的装饰构件。

后面是屏门,屏门是在门框架内正面满镶木板的槅扇,多扇屏门拼成一道可以开启的屏壁,起到屏风的作用,转过屏门可由房屋的后檐门出去。屏壁一般由 4 ~ 6 扇屏门组成,平时不开。有些南方民居的室内空间中也做成槅扇的形式,或在大漆板门上刻线画等,以增加美感和观赏趣味。屏门往往在室内空间组织中起到视觉中心的作用。屏门前摆放着八仙桌,考究一些的在八仙桌后设有长条几,条几上摆放香炉、花瓶、自鸣钟等。八仙桌两旁是太师椅,左右两侧是茶几和椅子。有文化的人或崇尚风雅的人会在屏壁上悬挂中堂,有些人家会悬挂佛像、关公像、财神等(图 5)。

图5 中式传统样式的客堂

随着石库门住宅的发展,民居单体建筑的房间功能布局、采光通风方面也有新的改进,更趋于现代化、个性化、高效化。如将客堂改成起居室,更增添了餐厅、书房、阳光房、佣人室、浴室及汽车库。

在建筑材料选择和室内装修等方面,追求时风时尚,使用新式建筑材料;室内装修更讲究亮化、光洁化、舒适化。部分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门窗、楼梯、楼板多为洋松所制,屋面则采用机制红瓦,有时也使用马赛克、陶瓷面砖等新材料。室内一般有电灯、自来水、煤气设备,有的还装有暖气。

在住居环境的陈设上,一般依主人的情趣而确定所采用的样式或格调。在厅堂中,有的人家仍喜欢中式传统的装饰,摆放悬挂书法、国画、挂屏、对联等;有的人家则喜欢西式的饰物,挂水彩画、油画等,摆设沙发、圆桌、转椅等(图 6);或者采用今天所谓“混搭”的方式,不论中西,一切皆为所用。

图6 石库门住宅中的西式起居室

结语

石库门住宅住居环境归纳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材设计装修上更加现代化与西化;二是在居宅的采光、通风、隔音等内外环境的构建上更加合理科学,且实现“西式”理念;三是在功能上更加多元化、简洁化、方便化。

尽管如此“西化”,但宅邸中仍有诸多“中西交融”的痕迹。

其一,是“外中内西”式,如已经损毁的、原国民党上海市市长吴铁城在上海的花园里弄住宅,在外形上采用南方庙宇形式,建造成为典型的中式大屋顶建筑,但在内部设计、装修、布局上,则又是全盘西式、西化的。

其二,是“外西内中”式,如一些花园里弄住宅,外形采用西式的材料、设计、样式,而室内则采用中式的纹样装修,配置中国式家具和生活用具。

其三,更为奇特的是,有的洋人的西式住宅,却也入乡随俗,使用中式围墙与护院、镇邪的石雕作装饰。如位于民国时期亚培尔路(今上海陕西南路)的马勒住宅,被现在的上海人称为“蓝屋”,原为来华的英国商人马勒的花园里弄住宅,是典型的欧洲挪威式住宅风格,但在住宅花园四周用砖砌筑而成的围墙上,却用中国的黄色、绿色琉璃瓦压顶,建筑的入口处更是摆放了中国传统的石狮子,用来镇宅避邪。

石库门住宅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慢慢成熟起来,成为一种本土化的、适合当时居习已经西方化的中国人居住生活使用的、中西合璧的样式。石库门演化的过程可以总结为学习、致用、模仿、融合、创造、为新 6 个阶段。

(本文为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清代时期中西室内设计文化的交融与影响》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SZ20171001210)

参考文献

[1]王振复。中国建筑的文化历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林永匡。民国居住文化通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3]阮仪三,张晨杰,张杰。上海石库门[M].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2014.

[4]杨秉德。石库门里弄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VN7YMdQTXhzYzF7WDeAXFdNc1/qVFQZxUXU6m34C4yCc80Y7cDpICNVynw7taEd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