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建筑大师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及代表作品评析

■ 王振亮

■ 商丘工学院教育与现代艺术学院


摘要 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既是纯粹意义上的建筑师,又是一名城市规划师。他的设计范围在不同尺度各种类型的建设项目和施工方案中独具魅力,每个项目从最初的设计到寻找到最佳的建造方式都是研究和实践的全新挑战。自20世纪70 年代起,以深入分析城市化发展及其结构组织为基础,通过各种项目的竞赛和研究过程,演化出推进项目的先进方法,这使他能够顺利发展出自己的理论和分析原则。利用“开放街区”来实现都市结构更新是克里斯蒂·德·包赞巴克提出的一个全新观念。他的作品体现了极其微妙的人类文脉的核心重要性,涵盖了不同的层次。地标性建筑通常会成为城市基准或符号,将整个区域聚合起来形成基本标志,而这正是大城市里广阔的城市景观所需要的。

关键词 开放街区 文脉 创新

1 总论

1994 年摘得普利兹策奖桂冠的法国建筑师克里蒂安·德·包赞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图1),被人们誉为“法兰西的建筑诗人”。他是一位诗哲、一位画家,同时又是一位杰出的城市规划者。而让他享誉世界的名声则来源于他杰出的建筑设计。

图1 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

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是法国布塔列尼贵族后裔。他于 1944 年其父曾作为军官参与突尼西亚战役期间,在摩洛哥的卡布兰卡(Casablanca)出生,9 个月后包赞巴克跟随父亲返回到法国生活。由于受家族影响,儿时的包赞巴克对艺术很感兴趣,尤其是绘画。包赞巴克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建筑大师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965)建筑绘画作品,由此引发了他对建筑绘画空间表达的好奇心。青少年时期的包赞巴克参观了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Ronchamp)与拉图瑞特修道院(La Tourertte)之后,对建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经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了法国巴黎美术学院(Ecole des Beaux-Arts)。求学期间师从鲍顿因(Eugene Beaudouin),在那里,他接触到了汉斯·施奥恩(HansScharoun)的理念,这有助于他对空间表现主义的理解。当时建筑教育的训练方式是强调从古典建筑中去寻求建筑的永恒美,借由临摹古典的柱式与样式学习掌握尺度与比例,这种做法和现代建筑理论所提倡的面对当今社会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脱节。酷爱电影的包赞巴克从当时法国新锐导演戈达德(Jean-Luc Godard)在影片中所呈现的集合住宅场景与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拍摄米兰住宅社区的场景中了解到,建筑发展应该是多元化的,在建筑上要有所创新,尽可能避免保守、仿古、折中。克里蒂安·德·包赞巴克把建筑与整个城市的文脉联系在一起,他把建筑比喻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每个人都会有所不同,个人与社会要保持一种协调才能体现他的美,就像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在建筑设计中,克里蒂安·德·包赞巴克利用空间构筑实体,而不是以实体的叠加组合来构筑空间;以空间作为材料,运用削减的手法来处理建筑体量的构成。他把建筑比喻为一门艺术,在创造这种建筑艺术时要有一种社会责任感。他把自己的理论付诸实践,开始探索自己建筑设计路线。

克里蒂安·德·包赞巴克 1970 毕业后,成立设计事务所,获国家建筑师文凭,在此期间设计了Marne水塔、巴黎集合住宅等国内建筑作品。1980 年在法国巴黎建筑专修学院任教,出任院长,1983—1985 年间在法国巴黎南特尔国立建筑学院任教,1990 年获得法国巴黎建筑大奖,1992 年获法国建筑师学会银牌奖,1993 年获法国国家建筑奖,1994 年获普利兹策建筑奖,2004 年获欧洲城市建筑奖,2008 年荣获法国“无国界创造设计师”大奖,2014年获AFEX-法国海外建筑师协会颁布的年度大奖等。

2 成长

2.1 求学之路

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于 1962 年进入了法国巴黎美术学院(Ecole des Beaux-Arts)学习建筑专业。当时由于受到革新思潮的影响,包赞巴克甚至想放弃自己的学业到工厂参加劳动。他认为建筑并非像自己想的那么纯粹,与官僚政治有很多牵连,缺乏自由表达理念。他也察觉到现代主义的模式化,变得单一,未能使建筑与空间更好地结合去表现建筑美。迷茫之际,包赞巴克在纽约逗留了几个月。在纽约的这段时间里,他去探访了一些作家、艺术家等。此时他被纽约的繁华都市景象所陶醉,也引发了他用批判的思维去看待对当今城市建筑的发展。

毕业后,包赞巴克对集合住宅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研究居民对群居的区域和社会住宅具有怎样的空间认知体验,了解不同阶层民众对空间的需求以及对建筑功能的需求等。这种工作前的准备对人居环境的和谐发展是有很大意义的。他认识到,住在“方盒子”现代主义建筑中的居民,对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性减少感到不满,到处都是千篇一律的建筑,缺乏文脉与创新。如同布雷(Etienne Louis Boullce)所说:“建筑没有做不好的权利。”包赞巴克深知作为建筑师其作品一旦裸露于地面,建筑师应承担起社会责任。

包赞巴克开始探索新的建筑思潮和空间技术,并尝试不加修饰地表现唤起记忆与交互的复合空间建筑。后来提出了“开放街区”理念。在此,象征和记忆、空间和时间、人和环境、光线和体量共存和谐发展。

2.2 名声远扬

包赞巴克在 1970 年处女作设计的法国Marne水塔以巴比塔(“Babel”古巴比伦王国传说中的通天塔)形体作为参照的源头,随着郊区的发展,这座水塔显得厚实雄伟,象征着不朽,成为当地路口明显的地标性建筑。后来因设计巴黎剧院的附属舞蹈学校(Dance School of the Paris Opera),1988 年获得了法国建筑银尺奖。他在1988—1991 年间设计的日本福冈集合住宅(Nexus Word Housing)是为数不多的在国外实现的项目。在这个项目中建筑物功能明确,几何形与地理形态隐喻性的交织,使得其在设计上获得很大成功。其后获得巴黎“音乐城”的设计项目,作品为世人所赞叹。在 1994 年获得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兹策建筑奖后,包赞巴克的设计业务大大向国外拓展。纽约的路易威登大厦(LVMH Tower),被誉为30 年来纽约最重要的建筑作品,在 2001 年美国商业周刊获建筑设计奖。法国驻柏林大使馆(The French Embassy in Berlin)是他国外设计的代表作。

2.3 设计哲学

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把建筑看作一门艺术,一门公共艺术,其建筑作品既不拘泥于古典主义,也不束缚于现代主义,这正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建筑。他把建筑作品与城市联系起来,并去努力解决今天城市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力求通过自己的作品更好地建立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从心理和物理角度去融入空间。建筑师设计的建筑要对自己作品负有责任,因为建筑与人的关系紧密相联,它就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充斥并服务于人类。在敢于承担社会责任背后,也存在着备受质疑的现代主义式武断,设计师自以为能决定未来建筑的形式,有时往往会抹杀了建筑多元化的特质。包赞巴克总是以发展的形式来处理空间,抱有一种连续的、动态的、开放的态度。这种崭新的思维方式,使得建筑的组成元素可以被重新设计,然后以迥异于传统的方式加以自觉地组合,对形式和功能关系进行重新诠释。包赞巴克的设计思想是有序和无序的结合,正如法国诗人Paulclaudel的一首诗里所描述:有序是理性的乐趣,但无序则更能成为想象力锦上添花。

2.4 建筑反映城市脉络

设计既要继承又要创新。重新结合城市的组织,将城市的精神文化通过建筑的设计表达出来,更能体现生活美。良好的城市发展体现着其自身的历史样貌,在城市演变中,既定的地理街道关系成为城市脉络并使人在其中定位。通过与既有城市脉络关系的对话,使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更为密切。对待建筑设计应在重组、重建、转换、革新、创新等方面来挑战现代主义建筑带来的冲击。应该在分析研究中进行去留与转化,创作的题材与手法因客观因素使建筑创作多姿多彩。例如,Cidade Das Artes艺术馆根据功能划分为音乐厅、图书馆、科学中心等,水平地“漂浮”在水面上与基地环境相呼应。音乐城貌似与音乐学校相互抵触,但实际上其完善了整个构图。建筑由许多变化多端、相互并置的体量组成,其核心是一座展廊街道,被一副贯通整个音乐城的金属梁架庇护。

2.5 建筑和环境应具有识别性与空间自明性

现代化的发展让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样貌变得越来越模糊,令城市丧失了空间的明确感。地标的缺失、城市无计划的扩张、断断续续的道路网造成空间切口和住宅区之间的节点,令人对城市感到陌生,找不出方向和定位。包赞巴克认为,城市发展要有其可识别性,能够让人们在城市之中穿梭自如,感受到城市发展所带来的气息,步调和认知与城市尺度相协调。他指出,能够从外围地区感受到大规模空间十分重要——明确的全景和远景视野是大型城市地区需要具备的基本品质,是城市环境中的关键因素。包赞巴克的设计作品往往显现出精炼处理空间、体量与环境的能力,外观优美且功能与城市相协调,屡屡成为都市地标。例如,他所设计的摩天楼中最著名的就是 1999 年完成的路易威登大厦,其伟岸的形态来自于他对垂直体量和雕塑尺寸研究的成果。从城市尺度的设计再到单体建筑的推敲,建筑及其环境的可识别性十分明显。

2.6 代表作品评析

《Cidade Das Artes艺术馆》(图 2)

地址:巴西里约热内卢

时间:2002—2013年

获奖情况:2014 年,荣膺“Grand Prix of the Atchitecture in the Word”,由法国海外建筑师协会颁布。

2.7 工程概况

Cidade Das Artes艺术馆坐落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巴拉卡·达·帝如卡(Barra de Tijuca)新区瑟波劳(Cebolao)三角形地带(Ameeicas大道与Ayrton Senna大道交汇处)(图3)。这里有着 14km 2 的开阔大海与山脉平原,这里地域辽阔,在过去的 30 年间发展起来的。这个城市有着一排排格式住宅和购物中心,但缺乏主要公共建筑。巴拉卡·达·帝如卡有着很好的环境,政府为了发展巴拉卡平原,打算在此区域建造一个公共地标。选择在这里建造音乐厅,用来推动当地经济,吸引更多人了解这座城市,并愿意在这里生活。里卡多·马希拉(Ricardo Maciera,里约热内卢文化部主管)得知包赞巴克在 20 世纪 80 年代设计了一系列和音乐相关的方案,像法国楠泰尔德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学校,和巴黎音乐城、卢森堡爱乐音乐厅等设计。包赞巴克在音乐表演空间设计方面也是公认的专家,里卡多·马希拉很认可包赞巴克的设计,于是委托包赞巴克担任建筑师。

图2 Cidade Das Artes艺术馆

图3 Cidade Das Artes艺术馆地理位置

Cidade Das Artes艺术馆在 2013 年竣工完成,矗立于 10m高的平台之上,能够看到远处的山脉和海洋,是一座“漂浮”的建筑,是包赞巴克对巴西建筑的致敬(图 4)。其总建筑面积 90000m 2 ,文娱设施包括,Phiharmonic大厅(1800 座)同时可用于歌剧厅(1300座)、室内音乐厅(500 座)、电子音乐厅(180 座)、巴西交响乐团总部、音乐学校、10 间排练室、一间多媒体图书馆。还包括 3 个电影放映厅、餐馆、商店、行政办公室、设备间以及停车场(图 5)。在呈平行线分布的屋顶及平台之间,蜿蜒着巨大的曲面混凝土墙面。墙面的形式使大厅的空隙和体量之间构成巧妙的呼应。预应力混凝土具有抗裂性好、刚度大、节省材料、自重轻、稳定性好等特征。虽然技术要求高,但巴西大型的公司都已经掌握了这个技术,巴西人是结构方面的专家,混凝土的发明者法国工程师尤金·弗雷西内(Eugene Freyssinet)曾教过这里的人怎样使用预应力混凝土。

图4 “漂浮”的建筑

图5 文娱设施一角

2.8 灵感来源

Cidade Das Artes艺术馆设计前期面临问题是考虑怎样和周围的塔楼和购物中心相协调,突出艺术馆本身的特性,怎样让该建筑与远处的高山与海洋形成对话都是需要推敲的。包赞巴克在考察Cidade Das Artes艺术馆的选址现场时偶然看到一座 10m多高的土丘。当包赞巴克爬到土坡上方时,感受到了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明确感,远处的山脉和海洋是那么的美丽,这给了包赞巴克很大的启发。起初包赞巴克想把该建筑打造成一栋类似雕塑的东西,将其建成多个独特、隔音、多功能的单独体量,把它建设成为可以“漂浮”的建筑,作为永恒的象征。

里约热内卢属于热带季风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性气候。通风和防雨、遮阳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建筑要有屋顶遮阳和通风措施(图 5)。墙体的结构功能尽可能与梁柱相结合,突出其美观实用性,让墙体像巨大的托臂一样代替立柱,穿过平台直连地面,以几个地面接触点为支撑(图6)。这样,墙体就不仅仅是梁,而相当于巨大托臂的承重墙。使得墙体在这些体块之间,空气、光影可以投射到地面形成一种虚实空间(图 6),在露台上勾勒出开放的公共空间系统,增加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交流。将内部塑造成景观的造型,使之与远处的山脉相呼应,让整个平台变成一个被赋予变化的空间,既有物理空间的舒适性,又有心理空间的私密性(图 7)。

图6 虚实空间

图7 变化的空间

通过软件建模绘制出来后,展现出无与伦比的体量,使大家对这个方案充满信心。常规建筑中的拱门或柱廊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比例、模式化的布置,但Cidade Das Artes艺术馆的墙体设计并不如此,壳体尺寸大小取决于房间的大小,常规方式计算几乎不能应用。只有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结构承载能力进行结构分析,计算弯曲力矩,最后得出分析结果,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效率与质量,实现了其建筑落地的可能性。

2.9 内部空间营造

室内设计在隔音方面有着很高的标准,为了减小噪音南边可俯瞰美洲大道露台观众席缩小。主厅是多功能的,共有 10 座塔楼,都设有楼座,其中有四座可移动。通过箱体转换成塔楼的形式,可变为音乐厅或歌剧院。在容纳1800 个座位交响乐团体音乐厅转变为容纳 1300 名观众的意大利式歌剧院。做音乐厅使用时,观众席围绕音乐家台位,这样让观众能够拉近与音乐家的距离。转化为意大利式歌剧院时,首先在舞台后方制造一片区域作为后台区,四座塔楼利用气动系统,通过气垫将楼座塔移动到音乐厅尾部,并存放在那里。其次是降低舞台前段,露出像隔板一样的边框,乐池也被打开。天花板可组装,留出空间来安置歌剧表演所需的舞台顶、格栅和悬吊布景,通过“变形”来探索大厅空间的精髓。

门厅是连接内外部的中间地带,光线从上方远处窗口照射进来。这里的设计参照了皮拉内西(Piranesi)作品“监狱”(Prisons)。这里的楼梯和人行天桥交织,充满动感,就像动人的音乐,回旋在观众的脑海。过道与梯台是根据音乐旋律设计的,有一定的次序。随着比例和灯光的关系变化,使空间变得更有魅力。这些区域空间都相互贯通,可以看到远处的风景。让建筑和人在空间中融为一体,又有私密性的地方,令人回味无穷。Cidade Das Artes艺术馆就像一个有歌舞、剧院的空中之城。

Cidade Das Artes艺术馆基本都是开放的,包含公园、观景楼、影楼、咖啡馆和音乐厅等。人们在这里玩耍、演奏和欣赏音乐,室内外空间相互联系,音乐和建筑融为一体,让人们不得不在这里感受到设计师的精心设计以及大自然所带来的美景(图 8)。包赞巴克在音乐建筑中多年积累的经验,促成了这个项目的最终实现。在他音乐般的创作中,包赞巴克将音乐的时间转化为空间的基本元素,转化为塑造空间的过程。

图8 开放的空间结构

结语

包赞巴克对Cidade Das Artes艺术馆的设计让建筑中的空间和景观相结合,就像音乐带给人们的影响一样伟大,空间情感力量类似音乐,虽然音乐带给人类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一种体验,建筑让我们对空间的关系更为一目了然,也暗含着空间的诗意。带给我们的是生活的一种感知,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与我们的记忆息息相关。我们孩童时期的家乡、学校、花园,现在的生活和工作场所等,这些地方空间次序构筑了当下生活方式,启迪着我们思考未来。

设计师若是有意识地模仿别人的“风格”只会走向设计的死胡同。就像包赞巴克所说:“在这个变迁的时代,凡事不能立足于某种成见,而要在实际操作中不停地反省与思考。”应该对场地、任务书、结构、当地技术以及气候做分析与研究。如果这个设计一旦完工,那么这个项目就可能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彭礼孝。对话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J].城市环境设计,2015(7).

[2]邓毅丰,张敏。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的作品与思想[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3]拉·维莱特音乐城[J].世界建筑导报,1999(4).

[4]胡珊.1949—2012 年武汉市居住街区空间形态的演变[D].武汉大学,2012.

[5]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艺术之城[J].城市环境设计,2015(7).

[6]马翠花。法式大师的地标经典[J].收藏,2014(12).

[7]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J].世界建筑导报,1999(4).

[8]徐亚英,等。声学和表演空间——音乐之城 关于里约“艺术之城”的对话[J].城市环境设计,2015(7).

[9]鲁思·派塔森,格雷斯·翁艳。与普利兹克奖建筑大师的对话[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tJFhvEKGphb2a+dKQga8cPYmJh9qqJ27tu2E4botTjcjv6LtUdhoBO5pbroyF5t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