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在大学宿舍里创办公司,到完成科技行业史上最大规模的并购,迈克尔会带你走过他人生的每一步。任何对商业感兴趣的人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启发。
比尔·盖茨
微软创始人
迈克尔·戴尔将带你进入如何缔造一个商业帝国的真实世界,书中生动地描述了他与关键人物的对话和交流,可以让读者看到成功商业故事的全貌。对于那些有着相似经历的人来说,这是一份很棒的礼物。
瑞·达利欧
桥水基金创始人,《原则》作者
迈克尔·戴尔以富有洞察力的坦率和幽默讲述了他的故事,讲述了他的标志性公司以及在不断增长的技术行业中竞争所需的勇气。这是一本适合企业家、领袖和梦想家的书。
萨提亚·纳德拉
微软首席执行官
迈克尔·戴尔的故事让人心潮澎湃,我深深地被他的激情和创造力所感染!戴尔这家公司,从最早生产个人电脑,到今天完成转型,为很多企业提供定制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每一步都不容易,但是每一步都非常踏实,获得了成功。所有科技行业的巨大突破,都需要优秀的企业家去实现它,进而改变每个人的生活与工作。这本《进无止境》,就是戴尔为此做出的努力的记录,值得好好去读。
张宏江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这本书讲述了杰出的企业家迈克尔·戴尔在巨大的压力下改变世界、取得成功的故事。迈克尔在这部令人惊叹的作品中告诉我们,如何忠于自己的价值观并取得成功。
埃里克·施密特
Schmidt Futures联合创始人,谷歌前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
很多人都有很棒的商业想法,而企业家会实现它们。这就是迈克尔·戴尔的故事。他的书带我们展开了一段引人入胜的旅程:从得克萨斯大学的宿舍到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的董事会会议室。这是一个关于远见和毅力的故事,每个有抱负的企业家都应该读一读。
理查德·布兰森
维珍创始人
这本书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窗口,可以让我们了解一家伟大公司的创始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以及创建一家公司是多么艰难的事情。迈克尔·戴尔不仅是一位创新者,还是一位领导者。在这本书中,他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去构建未来。
马克·安德森
网景联合创始人
正如迈克尔·戴尔喜欢说的那样,生活就是重拳出击、摔倒、重新站起来并再次战斗。这本书既是一个关于韧性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商业的故事。他在书中直言不讳地讲述了自己在生活和事业中遇到的挫折和挑战。他一路走来学到的经验对每个渴望成为领导者的人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谢丽尔·桑德伯格
Facebook首席运营官,《向前一步》作者
迈克尔·戴尔在他的新书《进无止境》中直率且坦诚地描述了自己的生活——早年的创业岁月、创业和守业中遇到的障碍和挑战,以及勇敢面对危机之后取得的成功。这本书既发人深省,又让我们深入了解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更重要的是,向我们展示了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所走过的心路历程。
杰米·戴蒙
摩根大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迈克尔·戴尔的成长历程是美国商业历史的一部分。他的故事讲述了戴尔公司几十年来经历的多重转变,对从企业家到首席执行官的各个阶段的领导者都有深刻的意义。
霍华德·舒尔茨
星巴克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迈克尔·戴尔是少有的通过平衡创新战略和始终如一的价值观,使公司成功地朝着基业长青的方向发展的领导者。在这本书中,他提醒我们,勇气和信念是任何组织变革的关键。
卢英德
百事公司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迈克尔·戴尔以罕见的坦率和洞察力,分享了他作为最具标志性和最受尊敬的科技公司之一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的不可思议的旅程。这是一个关于世界上最伟大的企业家之一的朴实无华的故事。他是一个有着无与伦比的决心的梦想家,一个致力于以同理心和正直的品格领导世界的人。
马克·贝尼奥夫
Salesforc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所谓“勇者无惧”,说的就是像迈克尔·戴尔这样的人。看他写的《进无止境》,你会被他对戴尔公司的热爱以及为之一次次全身心投入的激情所感动,也会赞叹于他是如何一次次力挽狂澜,智慧地将戴尔打造成坚不可摧的模样的。他有一句话说得好:“当你创办的公司正在为生存而战时,你会不惜一切代价。”所以,当我们能够坚韧地去做认定之事的时候,什么困难都不值一提。
俞敏洪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
戴尔创业的传奇故事和商业上的成功家喻户晓,也为大家津津乐道。但这发生在20世纪。在很多人眼里,戴尔是一家专注个人电脑的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电脑制造商之一,并逐步淡出了大众视野。事实上,经过多年的持续转型,戴尔已成为一家为互联网公司“提供水电”的公司,致力于为企业构建数字未来,并且创下了有史以来最高的收入、利润和现金流。那么,戴尔是如何获得这样的惊人成功的?除了戴尔本人具备远见思维,还有这家公司与生俱来“稳步求胜”的基因。想知道这些强大力量是如何养成的吗?阅读这本《进无止境》就是你最好的选择。
王小川
搜狗创始人
看完戴尔的故事,你会发现,没有一家公司的成功之路是一条坦途,不管它今天如何伟大!我们都要经历失败,经历彷徨,怀疑自己,重新尝试,直至取得成功。但是一家企业之所以能称得上伟大,是因为它能永远葆有鼓舞人心的使命、回归初心的勇气,以及包容一切、孕育一切的内核,在做的是能够影响世界、改变世界的事情。
丁祖昱
易居中国首席执行官
一位首席执行官从“创始人”真正成为“领导者”的关键是什么?戴尔在他的新书《进无止境》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敢于失败是实现有意义的增长的唯一途径。这本书全面讲述了他使戴尔公司从创立到发展,从陷于被动之地到逆转为行业隐形冠军的艰难历程、胜出策略以及管理心法,惊心动魄之余,让人回味无穷。本书译者毛大庆也是企业家,他在创业之余还能从事翻译,令人敬佩!
樊登
帆书App创始人、首席内容官
迈克尔·戴尔的这部自传,分享了一位了不起的商人的养成经历。首先是做生意的基因,戴尔的父亲是一位从牙科医生转型为房地产开发商的犹太商人,戴尔从小耳濡目染,有好奇心,喜欢捯饬东西。其次是时代的影响力,戴尔的青少年时期恰逢个人电脑刚刚上市。乔布斯比戴尔大10岁,1980年到休斯敦苹果电脑俱乐部演讲,迷倒了戴尔。在戴尔看来,发表演讲的乔布斯仿佛分开红海的摩西。他对乔布斯的话如数家珍:购买一列客运列车的钱,就能购买1 000辆大众汽车(用于说明大型机与PC之间的差别),但汽车可以让你自由驰骋。最后是戴尔的商业头脑,他“解剖”了IBM推出的个人电脑,逐渐摸索出了戴尔公司的运营模式——“打破中间商赚差价”和定制化,而供应链的高效率运转更是戴尔公司的看家本领。
吴晨
《经济学人·商论》执行总编辑
迈克尔·戴尔在这本超坦诚的书中讲述了许多发人深省的故事。他向我们展示了他的成长与他在大学宿舍里创办的公司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全书节奏紧凑,我们得以看到一家上市公司如何成立、如何私有化,如何达成并购然后再度上市的过程,与此同时,戴尔也在书中分享了他深刻的商业见解,讲述了他与卡尔·伊坎等形形色色的人物展开角力的精彩故事。
沃尔特·艾萨克森
畅销书作家,《史蒂夫·乔布斯传》作者
《进无止境》可以被列入伟大的数字时代回忆录书单中!在创造现代计算机行业的企业家中,迈克尔·戴尔是最沉默寡言的那一个,现在他终于开口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畅销书作家,《引爆点》作者
这是一个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公司创始人之一如何创立自己的公司并经营它,在危机中让它重新焕发活力的传奇故事。迈克尔·戴尔的创业精神很有感染力,他的幕后故事中充满了关于领导、合作、竞争和创新的重要经验。
亚当·格兰特
畅销书作家,《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作者
《进无止境》是一部自传体惊悚片,主角迈克尔·戴尔从未想过要争斗,但只要参与其中,就会享受每一场战斗。通过智斗卡尔·伊坎、私有化和并购,迈克尔毫不动摇地守护、改造和拓展着他十几岁时创建的公司,使之成为今天的戴尔帝国,而他一贯的战斗原则不是靠钻漏洞,而是充分利用规则。
马修·麦康纳
奥斯卡金像奖得主
“Stay hungry,Stay foolish”是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传播最广的名言,比较流行的中译是“求知若饥,虚心若愚”,直译则是“保持饥饿与愚蠢”,我的比较私人化的理解则是“好奇心与谦卑同在”。
回顾全球现代商业文明,潮起潮落、人来人往,初创期渺若尘埃却在几年间突然崛起、上市且市值动辄百亿的企业有之,曾经一家独大、不可一世的大企业瞬息之间土崩瓦解、烟消云散的商业案例亦不在少数。
在风云变幻的信息时代,类似的事件变得越来越多。那么,一家企业要做到什么,才可能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这些年,中国创业者和很多成功企业家的口中,“保持初心”似乎成了一句耳熟能详的口头禅,至于初心要如何保持,初心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心态,媒体也好,创业者也好,哪怕是痴迷于传奇创业故事的广大读者,却都不求甚解。
拿在你手中的这本书,主书名为《进无止境》,其英文原版书名“Play Nice But Win”有一个很长的副标题:A CEO's Journey from Founder to Leader(一位首席执行官从创始人到领导者的旅程)。诚如其名,创立一家企业,和领导一家企业,在形式上或许一样,但在内核与内容上却有着天壤之别。
这本讲述总部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世界五百强企业戴尔公司创始人迈克尔·戴尔成长与创业故事的自传作品中,包含了很多从未被媒体披露的有趣内容,比如戴尔和乔布斯的友谊,戴尔和卡尔·伊坎的资本角逐。与这些极能满足读者猎奇心理的故事相比,本书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于,它讲述了一位白手起家的商业奇才,是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好奇心与谦卑”的,这为身处中国的我们,带来全新的商业视角。
“好奇心”可能是绝大多数成功创业者的共性,从盖茨到乔布斯,从任正非到马化腾,不难想象,如果没有巨大的好奇心,发明创造这种事根本不可能发生。
戴尔的好奇心从未衰竭,在这一点上,戴尔的父母功不可没。戴尔自称:“好奇心也是我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非常看重的一个特质。其他人家的小孩可能会因为这一‘特质’而受到惩罚,而我父母只会一笑置之。”
学生时代的戴尔,并不像很多自己的同龄人那样热衷于各种户外体育运动,这个微胖的男孩最喜欢干的事竟然是拆装各种电子产品,从电话、电视到收音机,他“解剖”了家中所有的电子产品,然后又将它们复原。在这个过程中,他父母并未横加指责。
今天,戴尔公司的电脑产品使用的都是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已经与苹果公司的macOS操作系统没有任何业务交集。但是,回到40多年前,当苹果公司的创新型电脑产品Apple Ⅱ以1 298美元的价格发布后,13岁的戴尔为了拥有它所做的一切,在今天看来,正是戴尔公司创业精神的起点。
当时的1 298美元相当于今天的5 000美元左右,但生活在一个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戴尔并没有向父母索要,而是选择了通过近一年的“创业”,包括为父亲的诊所打工,为当地一家中餐厅洗碗,跳槽到一家墨西哥餐厅成为服务员,到珠宝店推销珠宝,收集并转卖邮票……“不择手段”的他,终于在14岁生日时,攒够了近1 300美元的“巨款”,订购了一台Apple Ⅱ。
与这个励志的“初创”故事相比,更神奇的是,当少年戴尔收到电脑包裹并拆开后所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将电脑“大卸八块”,从而了解了这台电脑的内部架构,并尝试对其进行改装、升级。
迈克尔·戴尔的早年传奇经历流传很广,这个电脑奇才在19岁时一边上大学一边成立了电脑公司,同时以自己的姓氏“DELL”为商标组装电脑进行销售,月入数万美元。
21岁时,戴尔公司的年收入已经达到6 000万美元。进入90年代后,戴尔公司的营收年均增长近100%。
在风起云涌的信息时代,其实类似戴尔这样的商业英雄并不鲜见,“Stay hungry”的特质让这样的创业者引领了时代,但故事的B面则是,很多青年才俊在事业获得巨大成功后迅速跌入谷底,因为各种外界因素而一蹶不振。
作为一家以个人电脑组装业务起家的企业,当移动办公的需求增加时,他们面临的就是传统台式组装电脑的需求量降低。
在这样的时刻,“Stay foolish”才是决定一个创业者所能触达的天花板高度的重要素质。
1994年,戴尔公司第一季度的财报显示,收益呈现断崖式下降,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股价在半年间从每股47.75美元的高点跌至每股15.87美元。
在企业陷入低谷前,戴尔的谦逊与先见之明挽救了公司。此前一年,他找到了苹果公司PowerBook笔记本电脑产品研发团队的负责人梅迪卡,并将其成功纳入戴尔公司,又找来了苹果公司麦金塔部门的副总裁哈斯勒姆。正是这两位专业高端人才的加盟,让戴尔公司成功进入了正值爆发期的笔记本电脑领域,并推出了经典笔记本电脑Latitude。
自1994年推出Latitude至今,戴尔公司售出了超过4亿台笔记本电脑。在本书撰稿之前的一年内,戴尔公司的笔记本电脑以每分钟约70台、每小时约4171台的速度在全球销售。
随后,互联网时代如约来临。
1995年,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的网站上线后,立即引发了戴尔对于销售模式革新的兴趣,从此,戴尔将其赖以成功的直销模式带入了互联网。
1997年,32岁的戴尔已经成为美国得克萨斯州首富,《财富》杂志将他评选为美国40岁以下最富有的人。
2001年,戴尔公司荣登全球电脑市场占有率第一,36岁的戴尔成为“年度首席执行官”。
进入21世纪,戴尔再一次面临移动互联网对于传统个人电脑业务的冲击,好奇心与谦卑成了让他和企业赢下去的决定性因素。
当公司业绩持续下滑、股价屡创新低时,戴尔为了从投资者的压力中解脱出来,可以不再束手束脚,大胆革新,决定对公司进行私有化。
值得一提的是,戴尔在这本自传中披露了公司私有化过程中的大量资本较量细节,这些细节与戴尔早年的成长故事交相辉映。双线并行的叙事结构,在过往的传统叙事框架的个人传记作品中并不常见。
完成私有化之后的戴尔公司,在创始人戴尔的推动下强力转型,大胆行动,专注于进一步强化公司在不断增长的技术架构和客户市场中的领导地位;扩展到混合云、边缘计算、5G、电信和数据管理等新增长领域;在“随处可做”(do-from-anywhere)的经济环境中为客户提供现代化的体验,包括在APEX倡议下快速迈向云运营和新的消费模式。
当然,截至本书完稿时的2021年,戴尔公司的传奇仍在继续。戴尔公司投入大量资源构建戴尔科技云平台,每年在研发方面的投资超过40亿美元,并拥有超过3.2万项已授予和申请中的专利。
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戴尔先生的经历及其异于常人的时代洞察力常令我赞叹不已,也总将我带入对一个问题的思考中:创业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又可以带出三个新的问题:我们为什么创业?创业的成功意味着什么?创业与守业哪个更难?
戴尔先生的书中有一段话尤其令我印象深刻:
当你创办的公司正在为生存而战时,你会不惜一切代价。然而,你在获胜后所做的,才是区分一家伟大的公司和一家优秀的公司的关键。我们一直在赢。
这是戴尔先生的第二本自传作品。24年前,33岁的戴尔出版了首部自传作品《戴尔战略》。如他在本书中所言,当时那部作品中,他小心翼翼地掩盖了自己最深刻的感受与思考。
在此,我愿将自己在阅读并翻译本书时所感受到的戴尔先生的真诚与自省,与所有热爱生活、孜孜不倦、充满激情的读者分享。
愿你也如戴尔一样,在成为人生赢家的同时,保持友善,保持乐观,保持敏锐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