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一

除上述合富贵于一的礼的影响之外,平民阶级之不见于中国古代社会还有其他一些原因,这些原因或者是观念的,或者是物质的,不过都与中国古代文明所由形成的特别途径,与其家国不分的传统有密切的关联。

顾准先生曾以中国古代政治与希腊城邦政治作比较研究,发现 二者有一个显著的不同,那就是在前者那里,“不许可社会的各个阶层组成为政治上的各个阶级,那里没有以其政纲体现为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的政党或政派。 专制主义政体自以为‘抚民如抚赤子’,亦即一切阶级无论其利害如何不同,均被视为皇帝的子民,皇帝自命为一视同仁地照顾他们的利益,不许结党,不许发表不同于皇帝的政见,不许干预皇帝的施政”。 这无疑是个非常敏锐的判断。但把问题归结为“专制主义政治”却未免失之泛泛,这里,历史的和文化的把握显然较政治性的说明更接近于问题的实质。这个实质就是,中国古代国家并非阶级对抗的产物,而是政治性的亲族集团之间征服的结果,所以,它采取了家国合一的族姓统治形式,在旧有的“家”的组织里面灌注以新的政权的内容。这就是天子无外、以天下为家的真实含义。在这样的意义上理解《诗·北山》中“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一语,我们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家、国、人之间特殊而又至为密切的关系,当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与人际关系相连的是地域关系,西方古代国家的产生是以地域原则取代亲缘关系,这是一种相应变化的关系。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是一面保留亲缘关系,一面以“封建”制度造成分布于空间的政治网络,这又是一种相应变化的关系。此或可以视为《诗·北山》以“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与“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并举的新义。最能够表明这一点的,是中国早期城市的性质与地位。

卜辞中有“封”、“邑”等字,周初文献中更有大量“作邦”、“作邑”一类记载,所讲大抵是建造城邑的事情,此即是吕思勉先生所谓一族之人分殖于外的封建,亦是张光直先生讲的,当宗族分枝之际,族长率领族人去建立新的有土墙的城邑的过程(见前)。汉字里面,“城”字最初有两种含义,第一是“城墙”,第二才是“城市”,后一种意思是由前一种意思引申发展出来的。这不但是因为古代的城必定是有墙垣围绕着的,而且是因为,建造城垣总是建城中一项首要的和主要的工作。 相反,西方古代的城市虽然也有城墙,西语中“城市”一词,却不含有城墙的意思。比如在希腊文、拉丁文和英文里面,城市通常是与一定的政治团体和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 这多半是因为,西方古代和中世纪城市大都是形成了市区之后才修筑城墙,带有自发的性质。而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成,大部分是基于政治、经济、军事等需要而人为策划的,并不曾经历一个成长的过程。“这是一种〔依着〕‘由外而内’的方式发展起来的城市,城市的建立基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多于自发地自然地形成。” 这样一种建城的举动,实际上是一种政治行为,自然,也是依礼而为的道德安排。古代关于礼的文献中保有许多有关房屋、城邑建造的资料,以至后人据以整理出《三礼图》,使今人得以窥见古代建筑的风貌。它表明了古代城市的起源与国家形成的一致性,城市的兴筑实际是被纳入到合家国于一的礼的统一格局之中去的。 侯外庐先生指出,“由于氏族制的存在,城市并未形成经济的堡垒,并未坚固地地域化起来,而是‘宗子维城’、‘公侯干城’一类的 政治堡垒 。”

中国早期城市的这种特点,一直延至明清。虽然在中国历史上,并非所有城市都是循着由外而内的途径,为着政治与军事的需要而建造起来,但至少大多数和主要的城市,都是统治者寄身的行政中心和政治堡垒,而不像西方古代与中古的城市,经历了自然的发展,成为工商业和贸易的中心、市民阶级的历史舞台。李约瑟先生注意到了这种差别,并且把它们上升到了文化的基本问题上去,认为在中国文化与文明当中,从来没有 城邦 的概念,也绝无由 城邦产生的文化 这种概括是深刻的。中国历史的独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样一些差异而形成的。而追根溯源,我们又把这些差异归于中国人的早期历史经验,归于中国古代文明所由形成的特殊路径,归于在此种特殊程序中形成的家国合一的大一统格局。 Id1u9pyPbH6E7Bwdy2DiCj2HHIJ+sUMAEkBu8I9NkiAPAoQT/a3wcWyb7Lwxhfd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