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可以兴,黄姚有戏

黄姚宝珠观戏台。

桂剧《穆桂英》正在上演。密集的鼓钹声中,穆桂英头戴凤翅粉金盔,冠插雉鸡翎,身披绣边粉花甲,后背四杆粉红镶边角旗,手擎金枪,英姿勃发;杨宗保身披银盔银甲,同样冠插两条雉鸡翎,后背四杆银黄镶边角旗,左手执缰绳,右手持银枪,威风凛凛。戏台上鼓乐震天,角旗翻飞、雉鸡翎颤动……台下挤满观众,从戏台前一直到宝珠观的空地上,人山人海,不时爆发出阵阵喝彩声。

演出剧目不仅有《穆桂英》,还有《打金枝》《闹严府》《三气周瑜》等,以及彩调剧《四九问路》《哑子背疯》等,有时甚至会到广东请粤剧戏班、到湖南请祁剧戏班过来。各色剧目轮番上演,今天演,明天演,后天演……要足足演个三天三夜,甚至六天六夜,让十里八乡的乡亲们过足戏瘾。

这就是黄姚宝珠观的“三月三”庙会。

农历三月初三,烟雨迷蒙,春意盎然。这一天,是瑶族同胞纪念其祖先盘瓠的“干巴节”;是壮族始祖布洛陀的诞辰,是壮族人民到垌头田间去唱歌的“窝坡节”;是汉族的“上巳节”,道教真武大帝的诞辰。“三月三”是当地各族人民欢庆的节日,与春节同等重要。

宝珠观是道教庙宇,供奉着真武大帝。真武大帝广受汉族民众信奉,自唐始,在历代朝廷均有封号。明成祖朱棣敕封真武大帝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并在武当山修建瑰丽辉煌的宫观,在天柱峰顶的金殿供奉真武大帝,一时声势显赫无比,民众信仰进入最鼎盛时期。其时官方和民间修建了大量的真武庙,遍布全国。

黄姚宝珠观供奉真武大帝亦始于明代。原来的宝珠观为当地瑶族、壮族民众建立的庙宇,规模不大,可能是供奉佛祖或者地方神祇的。每年“三月三”,瑶族、壮族民众在庙前举办庙会,祭祀神灵。

明代汉族移民进入黄姚后,为了在精神上寻求依托,便在黄姚山根寨修建了兴宁庙,主祭真武大帝,并在每年真武大帝诞辰举办庙会。随着汉族民众人数的增加,兴宁庙的庙会越办越红火,而且新奇热闹。

戏台

戏台作为黄姚镇内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的建筑物,见证了黄姚镇的历史发展。戏台之上承载着一出出悲欢离合,而戏台本身也是整个黄姚历史大戏中的一分子。

明洪武八年(1375年),以大藤峡为中心,包括浔州府、梧州府西部、平乐府西部及柳州府南部在内,方圆600余里的地方爆发了瑶族反抗明王朝压迫的斗争,持续了250余年,加上弘治年间的古田壮族起义,隆庆年间的府江瑶壮人民起义,冲击了明朝的统治,朝廷对壮族、瑶族民众的压迫加剧。受此影响,黄姚的瑶族民众及部分壮族民众逐渐迁走,至明万历年间,黄姚基本已没有瑶族居民。留下的壮族民众在举办“三月三”庙会的时候备感冷清,对同日举行的兴宁庙会盛况艳羡不已。

既然是同一片地域,又在同一个日子举办庙会,何不共同举办呢?壮族民众主动向汉族民众发出了邀请。作为外来客的汉族民众受到世居壮族民众的盛情邀请,自然是心存感激,欣然接受。那么,庙会是在兴宁庙还是在宝珠观举办呢?兴宁庙新落成,颇具气势,但背靠隔江山,面前是姚江与亭子溪交汇处,场地较为局促,不利于大量人员的集中。宝珠观场地宽敞,但庙宇颓败狭小。壮族、汉族民众商议后一致决定:宝珠观是原来的“地主”,有宽敞用地,庙会方便设于宝珠观;由汉族民众出资扩建宝珠观,把兴宁庙供奉的真武大帝移到宝珠观供奉,以适应祭祀和庙会的需要;兴宁庙留作祭祀土地公和土地婆。

不久,一座占地两亩,前后两进,主轴线上布局照壁、门楼、大殿,天井两旁左右厢房合围的大宫观呈现在黄姚民众眼前。巍峨壮观的门楼面阔三间,门前石狮镇守,前廊檐柱为雕刻精美的石柱,硬山马头墙,屋顶脊饰为繁复华丽的石湾陶瓷和灰塑,大门匾额上“宝珠观”三个字金光闪闪。门楼后为华丽的大殿,大殿面阔三间,雕梁画栋,盘龙缠柱,殿内供奉真武大帝金身塑像。真武大帝仪态端庄,外袍内甲,被发跣足端坐于神座之上,左手捏诀,右手执剑,不怒自威。旁边塑有专替真武大帝记录三界中善恶功过的金童玉女,脚下盘踞着张牙舞爪的龟、蛇二位护卫大神。整个宝珠观为典型的广府样式建筑,反映了黄姚的汉族移民主流来自广东。宝珠观建成后,成为黄姚十里八乡首屈一指的宫观,也成为黄姚整个信仰与祭祀空间的中心。照壁上的一副对联“窥透灵山千叠嶂,别开兜率一重天”道出了宝珠观的性质。宝珠观戏台同时兴建起来,免除了每次庙会都要搭建临时戏台的麻烦,同时使宝珠观的整体性加强,观瞻更加雄伟。

从此,宝珠观“三月三”庙会比以往规模更大、内容更丰富,盛况空前。庙会有打醮、演戏、舞狮、舞龙、抢花炮、杂耍、耍猴、斗鸡、吹奏等文娱活动。民众张灯结彩,杀鸡设酒作食,隆重款待远近各方来访的亲朋好友。“三月三”一大早,宝珠观开始祭祀真武大帝,民众涌入宝珠观参加打醮。打醮即宝珠观道士诵经做法事,为民众求福禳灾。在宝珠观求得福分后,人们再回到自家祠堂以及社祠祭拜,就可以出来逛庙会了。除了各式文娱活动,吃食也是重头戏。庙会上的饮食极其丰富,五色糯米饭是主角,应季的菜包豆豉饭、瓜花酿、笋酿、柚子皮酿,还有豆豉粉、九层糕、葱角、落水狗(灰水糍)等自然也少不了,单是糍粑就有鸡颈糍、艾糍、竹叶糍、白糍、芋头糍、剪刀口糍、油炸糍、煎豌豆糍等,让人眼花缭乱、垂涎欲滴,只恨肚皮不够用。看戏是庙会的主要节目,聚在戏台前面的人最多。戏台上的戏班轮番上阵,从白天唱到夜晚;夜晚用豆油灯、松脂柴来做照明,又一直唱到天亮。戏班演出三天三夜,庙会就举办三天三夜。假若资费充裕,比如街上某位乡绅有喜事,捐钱请戏班加演,戏班演到六天六夜,那么庙会就持续六天六夜。可以说,宝珠观“三月三”庙会的中心不在宝珠观,而是在宝珠观戏台。

广西目前遗存有将近70座古戏台,大部分位于桂林、贺州等桂东北地区,即明清时期的桂林府和平乐府。这些遗存的古戏台,除了为数不多的几座建于清代以前,其余的几乎都建于清乾隆年间及以后。宝珠观戏台建于明代,是广西古戏台中的珍品,在清乾隆年间进行了大修,呈现现在的格局。为什么清乾隆年间及以后,贺州地区出现戏台建设高潮?这与明清时期从湖南、广东来桂东北的移民有关,同时也与地方戏曲的发展相适应。

桂林府、平乐府地处桂、湘、粤三省交界,素有“三省通衢”之称,因为秦代修建古道穿越萌渚岭到达楚境,成为广西较早接受中原文化的地区之一,从而移民不断、商贾云集,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戏曲自然随之流传。清代帝王好戏曲,京城梨园舞台一派繁荣兴盛景象,“上有好者,下必有其焉者矣”,全国各地造台设馆、搭班演戏一时风靡,风气也影响到了贺州地区。贺州地区流行桂剧、彩调、粤剧等。湖南祁剧传入桂北后与当地各种唱腔结合,最终形成桂剧,在清康乾时达到兴盛,成为广西地方剧种之一。彩调俗称调子、彩灯、采茶等,源于桂北地区农村的歌舞、说唱,融入湖南调子衍化而成,形成的时间大约在清中后期。清乾隆年间,粤剧剧班跟随广东商人来到广西,粤剧开始在桂东北流传。贺州地区剧种的起源与发展,都与湖南、广东的剧种息息相关。湘、粤来桂东北的移民数量在清代雍正、乾隆年间达到顶峰,剧种亦趋于成熟,筑戏台、唱大戏已经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台大量出现,桂东北成为广西戏台分布最为密集之地。清末,黄姚成立本地桂剧戏班和彩调戏班,戏班不仅在黄姚宝珠观戏台表演,冬季农闲时节还到各个村落的戏台巡回演出,这是贺州地区戏曲兴盛的一个缩影。1995年,宝珠观戏台被收入《中国戏曲志·广西卷》,成为记述广西戏曲事业发展的重要证明。

戏台木构

戏台为单层歇山顶,插梁式木构架,台中四根金柱通高到顶,檐柱置于外沿。翼角不设子角梁,仅在挑檐檩上架设生头木,使翼角看上去较为平缓。金柱间平铺木板天花,饰以佛道八宝图案。檐下装饰有精美的木雕封檐板。

贺州地区众多的古戏台,大致可分为庙宇戏台、宗祠戏台、会馆戏台和万年戏台四类。宝珠观戏台是宝珠观整体的一部分,从功能上来讲,与其他所有戏台一样,是作为演戏使用的,但从戏台类别来分,宝珠观戏台为庙宇戏台。古人在面对人力所不能解决的天灾疾苦时,只能通过求神问卜,趋吉避凶来求得一份心安。古人以己推神,以人们自己所住的房屋、所见的花园,想象神仙居住的天宫仙苑;从自己喜欢戏曲歌舞出发,天真地认为“神非此不乐”。于是,人们建造华丽的庙宇让神仙居住,举行歌舞活动来敬神酬神,这就是戏曲等文艺活动产生的源泉。当代戏曲戏剧艺术研究学者高琦华曾说:“由宗教的敬神而转到酬神,再转而为娱人;由歌舞祀神的宗教祭仪发展出民间社会喧腾热闹、如火如荼、人神共娱的迎神赛会,这是宗教祭祀歌舞在性质上的一大转变。”配建于庙宇的戏台用于演戏敬神,这一类戏台为庙宇戏台,除了宝珠观戏台,贺州市还有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福溪村灵溪庙戏台、钟山县两安瑶族乡莲花村龙归庵戏台、钟山县公安镇大田村水口灵祠戏台、平桂区黄田镇文武庙戏台等。宗祠戏台和会馆戏台顾名思义是配建于家族宗祠与行业会馆的戏台。宗祠戏台为经济条件优越的大家族所建,一般位于宗祠享堂对面,以敬神明的方式款待祖先,娱乐后人,同时通过观戏教化宗族子弟忠孝信义的做人道理,此类戏台有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秀水村水楼戏台等。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由同乡或同业组成的团体组织,其作用为保护利益、协调关系、扩大影响力等,兼具聚会联谊功能,这种组织的建筑体现就是会馆。会馆戏台多建于会馆正殿前方,以便献戏祭祀正殿中供奉的神灵,在酬神的同时,联络同乡情谊,协调本地关系,慰藉异乡游子,促进商贸的发展,此类会馆有平桂区黄田镇湖南会馆戏台等。万年戏台是建于各个乡镇街圩村头的独立戏台,往往是一个村落的活动中心,是当地居民日常娱乐的场所,如钟山县清塘镇英家村戏台。在一些富裕村镇,可能会有多座万年戏台,如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福溪村,是潇贺古道必经之地,商贸繁荣,一些个人或家族为显示其实力,纷纷慷慨捐建万年戏台,使小小的福溪村曾经拥有20多座戏台,傲视十里八乡。

黄姚宝珠观戏台是黄姚的古建筑珍品,始建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民国廿三年(1934年)《昭平县志》记载,宝珠观在明万历年间进行了大修与扩建,作为宝珠观的一部分,宝珠观戏台由此定型,成为黄姚镇内留存的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的建筑。宝珠观戏台位于宝珠观东北面,坐东朝西,整体呈凸形,为三面观式戏台,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看戏空间。戏台部分为方形,面阔三间,宽8.3米,其中明间宽5米;进深两间,深5.2米。戏台总高8米,台面高1.64米,台口高3.56米,台口宽敞。台基为石质,正面为八块整块的素面石材,不刻纹样,仅在上下端以半圆凹凸线脚装饰。戏台为单层歇山顶,插梁式木构架,台中四根金柱通高到顶,檐柱置于外沿。翼角不设子角梁,仅在挑檐檩上架设生头木,使翼角看上去较为平缓。金柱间平铺木板天花,饰以佛道八宝图案。檐下装饰有精美的木雕封檐板。屋顶覆青瓦,屋面近檐处有一道绿色琉璃瓦剪边。正脊脊饰为博古脊,脊身由博古头、花窗、小品几部分组成,饰以彩色花鸟灰塑。正脊中间设一绿色琉璃宝珠,两侧为黄色琉璃狮子。垂脊采用大式飞带垂脊,垂脊底设一绿色琉璃狮子,戗脊脊端用绿色琉璃鲤鱼装饰。扮演房面阔三间,宽12.3米,进深一间,为硬山砖砌,次间设有小前廊,为演出乐队位置。上下场门门上挂雕饰石榴、寿桃,各写“飞燕”“惊鸿”二字。宝珠观戏台没有像其他戏台那样,在顶棚设藻井以利于唱戏时反射放大声音,但传说在台面木板下的架空层内放置了九口大缸,起到扩音作用,戏台上的唱奏声音能传十里之远。

宝珠观戏台造型古朴,木雕装饰精美,石作饱满有力,具有明代建筑风格,同时整体体现出广府建筑中亭阁样式的意蕴。如此精巧的建筑,其设计建造者为谁?一般来讲,古时匠人地位低微,很少能与古建筑一起留名传世,宝珠观戏台的建造工匠同样也是无名氏。事实上,虽然戏台有广府式建筑的样式,但建造者并非广府匠人,据史料记载戏台为“楚南人”所建。

楚南人是何许人?这里说的楚南人是指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及江永县一带的人。楚南人不仅建造了宝珠观戏台,还建造了附近村镇的多个戏台。为什么由楚南人建造戏台?推断起来,可能与祁剧有关。祁剧,旧称祁阳戏、祁阳班子,源于弋阳腔,是湖南省传统地方戏曲中流行地域最广、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剧种,流行于湖南永州、衡阳、郴州、邵阳、怀化、娄底等地区。不少祁剧班社还到外地演出,遍及广西、广东、江西、福建等地。在广西,祁剧促进了桂剧的形成与发展,史料中经常有祁剧与桂剧同台演出的记载。楚南人来自祁剧之乡,具有丰富的戏台建造技艺与经验。这批工匠可能是跟随剧班来到广西,正好黄姚有建造戏台的需求,受黄姚民众邀请建造了戏台。在黄姚周边,有一些楚南人的墓葬,说明部分楚南人已经落脚黄姚谋生,他们可能不仅建造戏台,还参与了黄姚其他建筑的建设。

一般戏台的前后台之间用背屏来分隔,同时背屏也是放置布景的地方。有的背屏装饰精美华丽,如钟山县公安镇大田村水口灵祠戏台的背屏为雕刻精美的木窗扇,裙板绘有双龙戏珠图;钟山县两安瑶族乡莲花村莲花戏台的背屏为镶嵌有仕女抚琴彩画的木屏扇,精雕细凿,为整个戏台的视觉焦点。有的背屏简洁朴素,如宝珠观戏台的背屏,下部为长条木板,上部为木条漏窗。不管背屏是华丽还是简朴,其上端基本都会悬挂一块匾额,匾额的题词对整个戏台极其重要,既是戏台装饰的点睛之笔,亦反映当地民众对戏曲的寄托及对社会生活的期望。钟山县公安镇大田村水口灵祠戏台的背屏匾额上题“于传有之”,出自《孟子》,意思是“史书上记载有此事”,很有学问;富川瑶族自治县富阳古城岳王庙戏台的背屏匾额题词为“气塞苍冥”,出自文天祥的《正气歌》,意思是“浩然之气充满寰宇”,颇具气势;富川瑶族自治县凤溪村神亭戏台的背屏匾额题词为“观古鉴今”,东水村戏台的背屏匾额题词为“闻声于天”。

宝珠观戏台的背屏匾额题词为“可以兴”,字体矫健,有晋唐遗风。从朴实的字面意义看,题词充满着对现实生活的美好祝福。这是清乾隆年间宝珠观戏台重修时,黄姚首屈一指的名人林作楫所题。民国廿三年(1934年)《昭平县志》载:“林作楫,字济川,关区黄姚人,乾隆庚子举人,任安远令,重兴义学,增膏火,赏优等,助士子乡会二试资斧,中间扶善锄奸,惩贪墨禁苛征,绰有政声。”林作楫作为举人,深具学识,所题题词自然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美好祝福那么简单。“可以兴”出自孔子《论语·阳货篇第十七》:“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指《诗经》。“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意思是诗歌“可以激发人的情感,可以观察天地万物、人间万象,可以使人们聚集在一起交流感情、和谐共处,可以向上嘲谏而不遭到厌恨”。诗可以兴,演戏为什么也可以兴?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是人类共情的体现。戏台上剧班演员用情感、生活经历、生命在演出,戏台下观众从自身的人生经历生发丰富的联想以及情感体验,感受世间万物、人事古今,激荡感情,这就是戏曲的社会教化作用。古代社会大部分普通民众没有机会接受文化教育,像黄姚这种偏远之地,断文识字更是集中于少数士绅阶层。戏曲不能传道授业,但曲目中有大量的伦理道德、礼义忠孝的内容。通过筑戏台观大戏,识字不多的民众不但耳目愉悦,心灵也受到洗涤,各种传统人伦美德、历史文化知识得到宣扬与传承,使民众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正是“莫道逢场作戏,多缘劝世成文”。

宝珠观戏台“可以兴”题词的题意非常精妙深刻,格调高出其他戏台。林作楫的高明在于他认识到戏台是戏曲的载体,当戏曲是酬神的祭品时,戏台是祭台;当戏曲娱人时,戏台是宣扬文化的讲堂。为了进一步强调戏台的教化作用,林作楫再题了一联挂于戏台正面的台柱上:“闻其声乐则生矣不妨既竭耳力,观其色人焉廋哉正须继以心思。”联中“乐则生矣”出自《孟子·离娄上》,“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人焉廋哉”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以经典说明听戏观戏,可以悦目、畅耳,同时明心。林作楫的高明与他的学识为人、人生历程有关。林作楫少小聪颖,品性恬淡,18岁补县学生员,24岁由官府供养于秀峰书院,28岁中举,51岁入仕,52岁出任江西省赣州府安远县知县。任官之前,他在家乡设帐收徒,方正亲和,循循善诱,是时黄姚街樟木乡一带的名士皆出于其门下。正是因为林作楫作为一代名师,有着栽培世人的思想,才能想到戏台也是讲堂,戏曲也可像诗一样可兴、可观、可群、可怨,提升了宝珠观戏台的格局,教育了黄姚一代又一代的普通民众。

“可以兴”匾额

宝珠观戏台的背屏匾额题词为“可以兴”,点明戏台是戏曲的载体,当戏曲是酬神的祭品时,戏台是祭台;当戏曲娱人时,戏台是宣扬人伦美德、历史文化的讲台。

每年入冬,黄姚人就要为来年的春节、“三月三”庙会等筹备演出事宜,商定到外地聘请戏班,签约付定,确保如期演出。这时,如果邻村的村民问:

“明年黄姚有戏吗?”

黄姚人会坚决而自豪地回应:

“黄姚有戏!”

黄姚的方言通粤语,粤语中“戏”和“气”同音,“黄姚没戏”等同于“黄姚冇气”,这对黄姚人来讲是很不吉利的话。如果明年没有戏演,就可能被邻村村民嘲笑:“黄姚没戏。”为了明年的兴旺好意头,黄姚一定要有戏。

这样的戏演了一年又一年。

斗转星移,岁月流转。今天的庙会已经不是当年的庙会,今天的宝珠观戏台已经不再是演戏的场所,戏台成了文物,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被保护起来了。黄姚演出的中心转移到了黄姚戏院,位于黄姚镇金德街南塘边上,是一座当代建筑。黄姚戏院有一部戏《临贺长歌》长年演出,这部戏是根据《隋书·列女传》中的史实演绎的,讲述陈末隋初临贺郡潇贺古道上的岭南酋帅钟士雄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忠烈爱国故事。戏院延续着戏台的社会教化作用。

韵乐静止,铅华洗尽,沉寂下来的戏台成为展示历史的文物。或者说,作为黄姚镇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的建筑物,戏台是黄姚镇历史发展的见证者。数百年来,黄姚的建筑物或毁于天灾,或泯于人祸,兴衰有时,连巍峨崇高的宝珠观也曾水毁观空,也曾被捣毁夷平,唯戏台岿然独存,演出不断,屹立至今。有言道:戏场小天地,天地大戏场。戏台上承载着一出出悲欢离合,而戏台本身又何尝不是整个黄姚历史大戏中的一分子?

如果戏台能言,它将如何讲述它亲历的黄姚故事?

黄姚有戏

黄姚戏台的戏演了一年又一年。“黄姚有戏”就是黄姚兴旺之意,对黄姚人来讲是吉利的话。 wB9n4O0j2suDRz1GKavx4jCyAFmJPMaAX7nFNqhbIxZArGbzUgBylbV6l8mneYc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