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孤雁归期

黎明终于来临,他们冲破迷雾,浮筏抵上了沙尾,搁在了如同凤尾般散落延伸的长长沙洲上。

几个正在捞取昆布海藻的渔民看见了他们,忙划船过来询问。得知他们是海难幸存后,几人大惊失色,竞相要载送他们回陆上。原来朝廷早已搜寻到了黄海沿岸,船舶日日出海寻找,渔民们也都接到了悬赏寻人的通知。

两人在渔民的船上终于喝到了久违的淡水,竟有种重回人间恍如隔世的感觉。

相视而笑之际,阿南拢了拢头发,也注意到了阿琰在岛上长得浓密的胡须,不由笑道:“你现在可冒充不了宋言纪啦!”

朱聿恒摸着自己下巴,也不由笑了。

迎接皇太孙的人已经聚集等待,可他这胡子拉碴的模样,怕是难以见人。

朱聿恒拉出日月的一弯薄刃,对着水面想要将胡子刮一刮。可水面不清,船身颠簸,他一下就划到了自己下巴。

阿南看得着急,扳过他的脸道:“我来吧。”

她取出臂环中的小刀,抬手托起朱聿恒的下巴,小心地帮他刮去唇边的胡子。

她贴得那么近。他感受到她指尖的温热触感,望到她专注凝视自己的目光,他们甚至近到呼吸交缠——就如在海岛上的日日夜夜,他们生死相依时那么近。

孤冷荒岛上那些篝火蒙眬的夜晚,烙印在他的心中,却胜过了应天宫阙中灯火通明的千万个夜。

他仰着头让她的刀锋在自己最脆弱的地方划过,目光却不觉下垂,定在她因为专注而紧抿的唇上。

她的身后,拙巧阁已经出现在长江入海口,朝廷官船密密匝匝,无数人在等待着他们的归来。

一瞬间,他的心里忽然涌起不该有的难舍遗憾。

那个不清醒的虚幻亲吻,那些他无法言说的秘密,就如那海岛的日夜一般,可能永远也不会再有了。

接到讯息的大小官员们,列队站在拙巧阁的码头迎接他们。

韦杭之这样的铁血汉子,一看到皇太孙殿下那蓬头垢面衣衫破烂的模样,也不由双目通红,疾步冲上来,声音发颤:“殿下受惊了,一切可安好?”

“不要紧,阿南通晓海上之事,她自然会护我周全。”朱聿恒实话实说,可惜众人都不信,把和他一样灰头土脸的阿南丢在一旁,着急忙慌地簇拥着他问长问短。

阿南笑嘻嘻地闲在一旁,一抬眼看到面前金碧颜色灿烂,日光下一只孔雀盘旋飞舞,在她头顶绕了一圈,似是警戒又似是欢欣。

阿南眉头一皱,伸手将它打开,眼皮一抬,果然看到傅准从柳堤彼岸行来。

他抬掌微招,那孔雀便在空中转了一个弧形大圈,向着他的肩膀准确落下。

他向阿南走来,一身黑衣不加纹饰,面容更显苍白,明明长相俊逸,可肩上的孔雀碧色辉煌,映得笑容分明透着几分阴森诡谲。

“怎么,南姑娘不喜欢吉祥天?”

朱聿恒那边围拢了大堆人,他也不凑上去奉承,只抚着肩上孔雀,走向栏杆边的阿南。

阿南唇角微扬,抬手去摸吉祥天的冠羽,道:“挺好,这孔雀是死东西,和傅阁主挺配。”

她言笑晏晏,可惜傅准一眼便看见了隐在她掌下的锋锐刃光。

不动声色地,他的手转过孔雀羽,将自己的指尖迎向了她臂环内暗藏的小刀:“看来,是吉祥天哪儿碍到南姑娘了?”

他的手上一无所有,太过苍白瘦削的手背上青筋微凸,冷玉般的手指看来脆弱易折。可阿南瞄着他似笑非笑的模样,眼看手中刀刃要与他相触,终究一抖手腕,将它收了回来,不敢与他相接。

她往后略退了半步,神情转冷:“我不喜欢被死鸟的眼睛盯着看。”

“南姑娘这样说,吉祥天可是会伤心的哦,能否用‘仙去’二字?”傅准抬眼看她,捂着嘴巴轻轻咳嗽着。

海底这一趟他也是大伤元气,身形比以往更显虚薄,苍白面容上连嘴唇都淡得失了颜色,像一株背阴处的孤冷蕨类。

唯有那双眼睛,那端详着她的阴冷眼神,仿佛她还是那个手脚皆废、被他圈禁于股掌之间的阶下囚,令她心头又涌出无数过往的可怖记忆。

她脊背不自觉地发僵。明明身旁便是人声鼎沸,朱聿恒带着众人就在左近,可阿南的手还是虚按在了自己右腕的臂环上,像是溺水的人,无意识要抱住浮木般。

“傅阁主可要好好保重啊,瞧你这脸色惨白的模样,随时好像可能仙去呢。”

“是啊,哪像你,这段时间在海上晒得更黑了,唉,叫我好生心疼……你怎么就不肯爱惜自己呢?”傅准理着孔雀的尾羽,眯起眼睛打量她这狼狈模样,叹息摇头,“有机会遇到方碧眠的话,讨点面脂手药,好好拾掇一下吧。”

“青莲宗的人真将她劫走了?我还以为她死定了呢。”

“祸害遗千年,你看你就活得这么好,渤海归墟都困不住你。”

“你也不赖,生死之际溜得飞快,属泥鳅的吧?”阿南的手搭在臂环上不曾挪开半寸,面上却泰然自若,仿如久别重逢,老友寒暄,“绮霞呢?你们什么时候回来的?”

“回杭州了,说要等江白涟回来。”傅准嗤之以鼻,“真是个有梦想的女人。”

话不投机半句多,交手看来也捞不到好处。阿南正想掉头离开,旁边人群散开,分出一条道来,被众人簇拥的朱聿恒向他们走来。

他朝傅准点一点头,目光落在阿南身上:“阿南,我们的船来了,走吧。”

听殿下呼唤温柔,众人的目光,不由齐齐聚集到阿南身上。

阿南却毫不在意,掠掠散乱的头发,大大方方地应了一声,走到朱聿恒身边。

反正他们皇太孙殿下也是这般衣衫破烂的模样,她还怕他们笑话?

她态度敞亮,朱聿恒也神情坦然,对傅准一拱手道:“傅阁主,此次多承相助了,若非贵阁分派所有人手在海上搜寻,我与阿南怕是未能如此顺利抵陆。”

傅准客气道:“殿下吉人自有天相,蔽阁仅奉微薄之力,不足为道。”

“何止,之前渤海之下,贵阁亦折损不少人手,此番劳苦功高,朝廷自当嘉奖。”

傅准垂眼一笑,抬手捋着肩上吉祥天的翠绿羽翼,淡淡道:“这倒不必。只要朝廷信守承诺,将许诺的东西给我就行了。”

朱聿恒这才知道,原来祖父行动如此快速,早已命人联络拙巧阁,还谈妥了条件。

至于内容究竟何如,他自然不会当众询问,只吩咐扬帆起航,速回应天。

朱聿恒的座船上诸事齐备,阿南第一时间扑到浴桶中,将一身盐碱的自己刷洗个干净。

换好衣服,她立马奔去找吃的,啃了一个酱肘子、吃了一大盆素什锦还不解恨,又撕了半只盐水鸭。

耳听得外面声音嘈杂,她探出窗口一看,虽然事发仓促,但迎接皇太孙的阵势真是不小,沿长江而上,船队浩浩荡荡,沿途各地水军又随同护送,更添声势。

“阿琰也真可怜,这么多人上赶着围堵慰问,连坐下来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阿南啃着鸭翅,正在同情朱聿恒,一抬眼却看见他从甲板那边过来了。

他已经打理得整整齐齐,朱衣上金线团龙灿然生辉,衬得他一身灿芒,俊美慑人。

前几日还和她一起在海岛上如野人般捉鱼摸虾的这个男人,手持着折子边走边看,对身旁众人一一吩咐,那种沉稳端方指挥若定的模样,有种万物都无法脱离他掌控的从容。

阿南正笑嘻嘻看着,他忽然一抬眼,目光正好与她相接。

阿南料想自己现在的模样应该不太好看,毕竟她披着半干的头发,趴在窗口,手里还拿着半只鸭翅膀啃着呢。

身后那些见多识广老成持重的官吏们脸上抽搐,唯有朱聿恒朝她微微颔首,将折子合上递回,示意他们都退下候着。

等一群人转过了船舱,他脚步轻捷地走到她身旁,目光落在她红艳艳的唇上:“好吃吗?”

阿南举起鸭腿在他面前晃了晃:“好香,你也吃点?”

“唔,我确实也饿了。”他说着,随她在桌前坐下。阿南还以为他也要和自己一样撕盐水鸭吃,谁知身后快步趋上一个小太监,抄起筷子几下便拆解了鸭子,然后利落地带着鸭骨架退下了,只剩下鸭肉整整齐齐码在盘中。

阿南觑着朱聿恒:“看来,全天下见过皇太孙啃鸟翅嚼烤鱼的人,大概只有我了?”

朱聿恒道:“何止,还有摸鱼抓虾撬螺蚌,挖草伐木掏鸟蛋。”

阿南扑哧一声便笑了:“阿琰,你为什么说这些的时候都能板着脸一本正经!”

一本正经的朱聿恒与她相视而笑,将筷子递给她,示意她坐下和自己一起再吃点:“我刚刚收到圣上传来的讯息,总算知晓了傅准为何愿意帮我们。”

“哦?”

“自上次咱们破了顺天死阵之后,圣上开始留意江湖各门派,派人查访门户宗派、能人异士,要联合百家之力,共破‘山河社稷图’。”他望着阿南,若有所思道,“其中大部分人,对你都有记忆。”

阿南咬着鸭信,却挡不住口中流溢的笑声:“是啊,我回陆之后,就遵从师父的教诲,前往各门各派切磋请教了。”

谁知,如今九州重文轻武,宗派凋敝,她仗着公输一脉的绝学,遍拜千山竟无敌手,只在最后因为负伤而被傅准所擒,令她至今想来依旧怀恨。

“所以,朝廷如今召集了天下所有高手,要共破‘山河社稷图’?”阿南扯回了思绪,有些好奇道,“请这么多人出山不容易吧?不知你们给拙巧阁开了什么条件,居然能让傅准亲自下水?”

“拙巧阁坐落于大江入海口,毕竟属于我朝疆域,因此圣上以瀛洲一地为诺,只要他们帮助朝廷清除关大先生当年设下的各地阵法,便划拨瀛洲归属,准许拙巧阁百年长驻。”

阿南扬扬眉:“你祖父对你真好。”

朱聿恒摇头道:“不只为我,那些阵法太过凶险,关乎社稷安危,若拙巧阁真能助我们一臂之力,挽救黎民于水火,那也不失为一桩大好事。”

“所以……”阿南五指恨恨地一收,差点折断手上筷子,“傅准会和我们一起出发,前往玉门关破阵?”

尽管阿南很想去杭州和绮霞会面,但如今已届十月中旬,朱聿恒身上的“山河社稷图”不等人,下次的发作已经迫在眉睫。阿南唯有忍痛舍弃了这个想法,只给绮霞写了封信报平安,假公济私用飞鸽传书到杭州,自己和朱聿恒先赶往应天。

到达应天,朱聿恒第一时间回到东宫,去拜见自己父母。

一贯雍容的太子妃,一听说儿子回来了,连仪容都来不及整顿,便快步到大门口去迎接他。

朱聿恒见母亲鬓发都乱了,快步过去扶住母亲。太子妃却只一把捧住儿子的脸,看了又看,见儿子瘦了黑了,顿时眼圈通红:“聿儿,你可算……可算回来了!”

见她满是担忧,朱聿恒心下涌起深深歉疚,握着她的手道:“孩儿这不是平平安安回来了吗?以后,定不会让母妃再担心了。”

太子妃紧握着他的手,喉口哽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她拉起他匆匆往内院走去,将一干侍女都屏退到了院外。

朱聿恒跟着她走到内室,看见一幅经卷正摊在案上,明黄龙纹丝绢上朱砂小楷鲜明宛然,抄的是一篇《阿弥陀经》。

“聿儿,这是娘这段时间为你祈福而抄的经,请了大师开光,你带在身上,有无上愿力,祐你平安。”太子妃将薄透经卷折成小小一团,放入金线彩绣荷包,郑重交到他手上。

朱聿恒应了,接过来时,看见她手上满是伤口,立即抓住母亲的手仔细一看,几个指尖上全是破了又割开的口子。

他顿时明白过来:“母妃是用自己的血调朱砂抄经,替孩儿祈福?”

太子妃别开头,不肯让他看到自己眼中的热泪:“聿儿,你一定要好好的,千万……千万不能出事啊!”

朱聿恒捏紧了手中荷包,低声问:“圣上已经将……告知父王母妃了?”

太子妃含泪点头,终于再也忍不住,抱住儿子,无声地靠在他肩上,眼泪滚滚而下。

朱聿恒轻拍着母亲的后背,竭力遏制自己的气息,让它平缓下来:“放心吧,娘,孩儿……定会努力活下去!”

太子妃气息急促,无声地哭泣了一阵子,才慢慢伸手搭住朱聿恒的手臂,道:“聿儿,你说到,可要做到啊!”

朱聿恒重重点头:“孩儿从小到大,何时辜负过您与父王的期望?”

太子妃闻言,不由悲从中来。这二十年来从未让她失望过的儿子,如今却要让她肝肠寸断。

以颤抖的手解开儿子的衣服,一看到上面那几条纵横可怖的淤血毒脉,她难掩悲声:“你……这么大的事情,你居然瞒着我们,聿儿,你可真是……”

朱聿恒按住她的手,不让她再看下去,免得徒增伤心。

“孩儿也是怕惹父王母妃担心,再者,此事定会影响东宫未来局势,届时父王必会陷入是否禀报圣上的两难境地。因此孩儿才自己一个人暗地调查,就连圣上,也未曾告知过。”他将衣襟掩好,低声道,“孩儿这便要往西北去了。这一路我与阿南追寻线索渐有头绪,母亲不必太过担忧。”

“阿南……”太子妃念叨着她的名字,因为阿南臂环上那颗明珠,也因为危急时刻阿南挺身而出,令她对这个有过一面之缘的女海客印象十分深刻,“你谁都没告诉,只告诉了她?”

“其实,孩儿一开始以为她是此事幕后主谋,因此一路接近她。但如今她帮了孩儿很多,这次我们流落海上,若不是她,孩儿也无法安然无恙地回来。”

太子妃默然颔首,道:“好,那你可得好好笼络她。毕竟你身上这……这怪病如此凶险可怖,能有助力,那是求之不得。”

朱聿恒抿唇沉默片刻,想对母亲解释一下,他与阿南之间的纠葛与牵绊。但,想到他们叵测的前程与阿南未定的心意,最终他将一切都咽回了口中,只低低道:“孩儿知道。”

太子妃秉性刚强,与他商议好之后,便去洗了脸,将所有泪痕都抹除,以免在人前表露任何行迹。

朱聿恒便想先行告退,但太子妃伸手挽住了他,道:“再等等。你父王今日去刘孺人家了,这时候,也该回来了。”

刘孺人。朱聿恒不明白父亲为何去找自己的乳娘:“刘孺人不是早年过世了吗,父王过去所为何事?”

“这些时日,我们夙夜难寐,一再思量你为何会出这般诡异的怪病。”太子妃手中紧握银梳,几乎将其弯折,“接到你飞鸽传书后,我们立即着手调查你当时身边的人,而就在昨日,我们查明刘孺人兄长在多年前曾酒后对人夸口,说借着妹子,曾发过一笔小财。因此今日你父王便亲自带人彻查此事去了,毕竟,你自小由她看护,万一能从中有什么发现呢?”

朱聿恒知道父母是为了自己而病急乱投医,心中正不知是何滋味,听得外面传来声响,太子殿下回宫了。

太子身躯肥胖,如今颇显疲惫,但抬头看见朱聿恒在殿内,立即将所有人挥退,快步进了内殿,一把攥住儿子的手。

望着父亲强打精神的模样,朱聿恒心口涌起难言酸涩:“孩儿不孝,劳父王为我操心了。”

“你我父子之间,何必说这些!”太子打断他的话,拉着他坐下,紧握着他的手不放,“你娘和你说过了吧?这两日,我与你娘将所有你年幼时接触的人都梳篦了一遍,果然,刚刚我在刘孺人兄长的住处寻出了你当年的衣服,发现了上面有血迹,你看!”

说到此处,他因为激愤而喘息不已,将手边一个锦袱递给朱聿恒。

朱聿恒打开包袱一看,里面是一件幼童的小衣服,柔软的丝质已经泛黄。拎起来迎着日光看去,浅浅的几点褐色血珠,冻结在衣服的不同位置。

过了多年,血珠早已经暗褐黯淡,却如鲜血一样触目惊心。

按照幼儿的身形,朱聿恒在心里估算了一下,那些血珠正在奇经八脉之上。

看来,这便是他当初被玉刺扎入之处渗出的血迹。

见父亲因为疲惫激动而喘息剧烈,朱聿恒担心他引发心疾,忙帮他抚着胸口,将他搀扶到榻上躺下,道:“父王先好好休息吧,一应案件过往,孩儿自会料理。”

太子靠在榻上,紧握住他的手,望着他的目光中,既有担忧,更有悔恨:“聿儿……是爹没有照顾好你,爹心里……心里实在是难受,对不住你啊!”

太子妃听着他颤抖模糊的声音,眼泪又落了下来,背转过身捂住自己的脸,拼命压抑自己的哭泣声,只有肩膀微微颤动。

朱聿恒自小聪颖卓绝,又责任感极重,任何事情都勉力做到最好,从未让父母为自己操过心。如今见他们为自己伤心欲绝,他不觉也是眼圈热烫。

咬一咬牙,他强自站起身,道:“‘山河社稷图’虽然可怖,但阿南与我一路行来,已有线索和应对方法,父王母妃不必为我太过担心了。孩儿这便去处置刘化,看是否能从他身上审出些什么。”

太子拉住他的手,面现犹豫之色:“聿儿,刘化已经死了。”

朱聿恒愕然回头,听得他又悔恨道:“是爹太心急了,在他家便迫不及待关门盘问,虽问到了一些事情,但因我太过震怒吓到了他,他出门时惊恐反抗,撞在侍卫的刀上……当即便断气了!”

事已至此,朱聿恒也只能道:“孩儿先去看看他留下的东西,看是否有什么线索。”

“我这边有他留下的口供,但他应该还有宁死不肯招供的内容。聿儿,你专心与阿南破解阵法,那些幕后的黑手,便交由爹娘来处置吧。”太子抬起手掌,紧紧按在他的肩膀上,郑重交托重任,“只是,无论前途如何,你务必要保重自身,决不可辜负了我们与圣上的期望!”

告别父母走出东宫,朱聿恒带韦杭之一干人等前去刘化家中,并召南京刑部的带文书、仵作前往。

“顺便,也让户部的人来一趟。”

传信的人应下了,匆匆打马而去。

六部离刘化家宅比东宫要近,朱聿恒到达刘化家中时,他们已经在门口等候。

朱聿恒翻身下马,一面往狭窄巷子里面走,一面示意南京户部的来人近前,对他们快速吩咐了一番,让彻查二十年前发生过水华的海域,再寻找当时当地下落不明的年轻夫妻。

若有失踪不回的,拿阿南的图形去对照长相模样,看是否能寻觅得线索。

户部的人自然听命应承,又问:“殿下所说的海域,可是南直隶所有沿海村落?”

朱聿恒稍加考虑,道:“不止。本王待会儿给你写个手书方便办事,我朝一应沿海地区都要搜索一遍,以称呼女儿为‘阿囡’或者‘囡囡’的地域优先,从速从快。”

户部的人持手书离去后,南京刑部侍郎秦子实带着仵作过来,随朱聿恒进了巷子。

过了十三四户人家,便看到士卒把守的一个门户,倒也有个砖砌门庭,只是台阶上洒了斑斑血迹,围聚了一堆苍蝇。

朱聿恒略一驻足,刑部的老仵作禀告道:“这是本宅主人刘化丧命之处,老朽之前便来验过。他被擒之后妄图挣扎,撞在士兵们手中的刀剑之上。殿下看这血液呈喷射而出状,从下至上溅于砖墙,确属死于利器暴毙无疑。”

朱聿恒接过他上呈来的案卷,翻看上面的记载,现场痕迹及目击者证词,确与他父亲所说的一样。

看来,刘化宁死也要保护着什么,不肯让人探知。

朱聿恒将卷宗交还给老仵作,又拿出父亲给他的卷宗,对照着看了一遍,将基本脉络理了出来。

二十年前靖难之役,圣上南下清君侧,顺天被围,父王母妃亲上城墙压阵,太孙便交由乳母刘氏在府内看护。

战事最为吃紧之时,有人重金买通刘化,让他在某时某刻找事由引开刘氏。刘化虽不知对方企图,但见财起意,便遵照对方所言去寻找刘氏。

刘氏被他骗出后,见他只是闲扯,中途惊觉匆匆赶回,结果发现太孙在室内啼哭,身上出现了几处血痕。

她怕兄长受责,又担心自己受责难,因此见太孙事后貌似无恙,便至死也不敢提及此事。

而刘化偷偷藏起了带血的衣物,还想有机会或可凭这再弄点钱。直至此次搜寻被抄出,他才供出当时有人买通他做事。

至于当时那人究竟是谁,他并不知晓,只注意到对方个子枯瘦,胡须浓密。不过刘化是个做事精细的人,因此对方给他钱的荷包还一直留着。

那荷包已被刑部送来,此时呈到朱聿恒面前。

二十年前发黄的一个粗布荷包,如今已脆干发黄,但因为长期收在暗处不用,收口与绳子都还完好如新。

外面看来,一切并无异样。

朱聿恒将其解开,看向空空如也的袋内,却发现里面似有一两根颜色不一样的线头。

他略一思忖,将袋子轻轻翻了过来,尽量不触动那两根线头。

这是几根被剪断后残留的细微丝线,显然在荷包上原本绣着什么东西,但在给刘化的时候,对方怕泄露了自己的身份,因此将上面所绣的东西草草拆掉了,但因为是从外面扯掉的,因此外面虽然已经无异,里面却残留了几丝断线头,未曾清除完毕。

而刘化在拿出了里面的银钱后,便将荷包压在了箱底,里面的残痕便一直留了下来。

朱聿恒将它举在面前,仔细看了看那些断痕的模样。

线头扯得挺干净,那一两根断线无法拼凑出具体形状,他只能凭着压痕,仔细辨认。

一个草头,横平竖直。民间俗例,荷包上常会绣自己的姓氏以防盗窃,看来这人也是如此。

下方左边是两竖,右边则笔画较多,凭借年深日久的针脚痕迹,实在难以看清。

他将袋子慢慢翻转还原,思索着草头下面左边两竖的字,应该是蓝,还是蓧,抑或是苮、茈……

猛然间,他望着被翻过来的荷包,想到内外的字是左右翻转的,所以,草头之下,那两竖应该是在右边。

所以,这个字可能是莉、可能是荆、可能是萷,更有可能,是蓟——

蓟承明的蓟。

处心积虑的这一场局,果然,在二十年前便已经设下了。

远在圣上下令营建紫禁城之前,蓟承明便已经下了手。

是,他确实是最有可能的人。他见过傅灵焰留下的“山河社稷图”;他趁着营建顺天宫城之时设下了死阵;他在雷电之日引发“山河社稷图”第一条血脉,使得一甲子前的死阵开启……

朱聿恒紧紧抓着手中这个陈旧的荷包,长久以来追寻的幕后凶手,竟在这一刻有了突破进展,令他心口激荡,长久无法平息。

许久,他霍然起身,将所有繁杂纠结的思虑都抛到脑后,只凭着本能抓紧了自己唯一迫切的念头——

去找阿南。

阿南正在大报恩寺琉璃塔下,抬头仰望面前辉煌的建筑。

大报恩寺于十年前开始兴建,是当今圣上为太祖及孝慈皇后所建。如今十年过去,殿宇尚未建完,唯有寺内琉璃塔初初落成。

这座天下第一塔,通体全用琉璃砖砌成。三层塔基以大块的天蓝色琉璃围成十二边形,一层高出一层,令琉璃塔如矗立在湛蓝九天之上。

二十丈高的塔身,从斗拱飞檐到栏杆窗棂,每一个部件都似拥有火光跳跃的生命,塔身的五彩颜色随着天光云影而流转飘忽,比云间仙乐还要迷离。

最高的塔顶,是四千两黄金所铸的金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照亮这六朝金粉之地。

饶是见过大世面的阿南,此时也被这座通体剔透琉璃塔震慑,凝神静气深深敬拜后,才转入旁边的琉璃匠所。

十月天气,匠所却是热气扑面。匠人们在熊熊火炉边将水晶砂烧融,浇于各不相同的构件模具之中,使各色琉璃附着于砖瓦之上,蓝黄绿紫,绚丽夺目。

她问炉边老工头:“阿叔,请问你们烧制一件琉璃出炉,大概要多久?”

工头见她是官府的人毕恭毕敬送进来的,忙答道:“按流程下来,最快得十五日。”

“半个月啊……怕是等不了。”阿南皱一皱眉,问,“有什么尽快烧制的方法吗?”

“姑娘要是急用,那就把他们摔打好的坩子土先拿来用,上三作直接上手,稳作制模、装烧出窑、施釉烧彩,最快七天。”

阿南皱眉问:“还能更快吗?”

“没有了。窑里动火、起热、控温,咱们就是按这个节奏来的,太急了里面冷热控制不住,东西不是烧不出来,就是会烧毁。”工头说到这儿,又补了一句,“当然了,就算控好了,也不一定就能烧出好东西来,好琉璃也是靠运气的……”

“就是说,你们要用七天时间摸索着将火势慢慢上升,稳定在需要的程度?”阿南一扬眉,问,“那如果我能找到办法,让窑里的火候很快到达需要的程度,是不是就能及早烧出来了?”

工头挠头:“这么大本事的人,我们这边可没有。”

“我去找,你只管准备好坩子土就行。”阿南转身急急向外走,刚跨出大门,一抬头便见前方一队人马疾驰而来。

马上人个个锦衣鲜明,年少英俊,可最引人瞩目的还是居于正中、被他们拱卫而来的朱聿恒。

他在海岛晒黑了些,沉稳中更显威仪凛冽,纵然身后五彩琉璃塔华光万道,也尽成他的陪衬,难夺他半分风华。

阿南一时恍惚,难以想象这样的阿琰在短短数天之前,还在她的耳畔轻轻唱着那不正经的俚曲,哄她入睡。

怎么办,可能阿琰再也无法在她面前当高高在上的殿下了,因为她曾见过他所有不为人知的模样。

不由自主地,她便仰头朝着他笑了出来。

他看到了她目光中的揶揄与戏谑,像是知道她在想什么,幽深的眸子含满了笑意,无奈而纵容。

阿南招了招手,仰头看向马上的他:“阿琰你来啦,我正要去神机营呢。”

朱聿恒自马上俯下身,与她贴近了,声音也自然低了一些:“不是说来琉璃厂制灯吗?怎么又去神机营?”

“我去找几个熟悉火性的人,帮我一把。”她说着,飞身上了系在旁边的马匹,朝他一挥手,“去去就来。”

朱聿恒朝身后人中扫了一眼,指了一个少年道:“你陪阿南走一趟吧。”

那少年应了一声,催马向阿南追去。

龙骧卫的马自然是一等一的,少年片刻便追上了阿南,朝她打了个招呼:“南姑娘。”

阿南并未放慢速度,只朝他看了一眼:“认识我?”

“听卓晏提起过,早已心向往之。”少年脸上写满了“谁能不认识你”的笑意,自我介绍道,“龙骧卫指挥佥事廖素亭。”

能随侍皇太孙的,自然都是世家中千挑万选的好苗子,身段好,相貌好,骑术也出众。

阿南欣赏地打量着他:“你和阿晏相熟?”

“还好,他当初被我揍过好几顿。”明明是他揍人,可面上却满是郁闷委屈。

阿南赶紧追问,他支吾着,终于悻悻道:“你知道阿晏他,怎么称呼诸葛提督的?”

“嘉嘉嘛……”阿南说着脑中一转,顿时笑了出来,“喔,那他叫你素素,还是亭亭?”

廖素亭涨红了脸,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我是不会说的!”

阿南哈哈大笑出来,差点连马缰都松脱了。

人与人之间投契有时就是如此简单,从报恩寺到神机营这一路上,廖素亭陪阿南说说笑笑,赫然已经相熟。

神机营众人哪知道他带来的这个姑娘就是上次把他们折腾得人仰马翻的那位女匪,见她一个姑娘家骑马身姿潇洒无比,眼神都不自觉地往阿南身上瞟。

诸葛嘉一见这个女煞星,眉心顿时狂跳,说话也没好气:“军营重地,岂是你乱闯之处?”

“什么乱闯啊,我这是身负重任。”阿南狐假虎威,笑嘻嘻地往椅子上一歪,“殿下指名委派的重任,你不会不听调遣吧,嘉嘉?”

诸葛嘉额头的青筋条条暴起。

廖素亭赶紧抢救场面:“提督大人,南姑娘奉殿下之命前来贵营,不知今日是否有擅长控火的匠人在?”

听到“殿下”二字,诸葛嘉才悻悻对身边人道:“把楚元知找来。”

阿南诧异问:“楚先生在应天?”

“我调他过来试制新火铳的,他比营中司枪和匠人能干多了。就有一点,一个大男人成天想着老婆孩子,没出息!”大龄单身汉诸葛嘉恨铁不成钢,只想把楚元知剥削到地老天荒,“这几日新铳刚完工,他就跟我说要陪妻子探亲,告两个月的假,我还没批呢。”

阿南诧异问:“去哪儿啊,要探亲两个月?”

“敦煌。”

“这可巧了……”阿南自言自语。

诸葛嘉郁闷道:“可不是嘛,全凑一块儿了,连卓晏他爹也在那边出事。”

阿南更诧异了:“卓寿?他出什么事了?”

“死了。”

诸葛嘉简单两个字,让阿南跳了起来:“你说什么?”

“流放西北的前应天府都指挥使卓寿,于日前因雷电轰击,暴亡于敦煌。”

“不可能!西北一地本就少雷雨,如今已是十月天气,那边怕是都下雪了,又怎么会有雷电,更何况还雷击致死?”

诸葛嘉声音比眉眼更为清冷:“这个你得去敦煌问,我只听到这点消息。”

阿南正在心乱之际,转头见楚元知来了,劈头便问:“楚先生,你觉得西北干旱之处,十月雷击致人死亡,可能吗?”

楚元知不知前情,茫然道:“一般来说不太可能,但六月尚有飞雪,世间万事都很难说……”

阿南单刀直入问:“葛稚雅……或者说,你,做得到吗?”

楚元知回忆葛稚雅当初操控雷电杀人的案子,迟疑道:“或许吧,具体还要看现场情况如何。”

“反正你也要去敦煌,到时候咱们一起去看看。”阿南说着,想着卓晏这半年来际遇的起伏,心下唏嘘不已。

谁能想到,那个锦衣华服的花花公子,短短时间内从小侯爷变成了白身。如今他母亲不是母亲、父亲惨死异乡,也不知这接踵而至的巨大打击,他是否能承受得住。

正事要紧,她挥开思绪,将调控琉璃火一事对楚元知讲了一遍。

楚元知不假思索道:“控温控火,这是小事,我这便过去看看。”

把面如锅底的诸葛嘉抛在后头,阿南带着楚元知往琉璃厂而去,问起探亲事宜。

“自我落魄后,多年不与外界通消息,如今有了正当营生,璧儿才给舅家写了信,知道他举家迁往敦煌,如今在那边落了户。所谓娘亲舅大,璧儿在世上只有这一个亲人了,实在想去看看。”

“那,小北呢?”

“小北之前耽误了学业,如今要专心念书,我们将他托给绮霞姑娘了。”

听她提起绮霞,阿南不由诧异,待知道他们居然已成了邻居,不由得心花怒放,道:“那敢情好呀!绮霞身子还好吧?”

“还不错。之前她害喜吃不下饭,小北就照着自己在酒楼学的手艺,常给她做酸汤喝。现在她胃口好了,气色看着挺好。”

“厉害啊,看不出小北有这好手艺,下次我也尝尝!”

正说着,经过了一家胭脂铺,楚元知又下马去买了些面脂手药,迎着阿南与廖素亭好奇的目光,有些羞赧道:“西北气候干冷,我担心璧儿皮肤被吹裂口子。”

“楚先生真是好男人!”阿南笑道,又问,“你熟悉那边的气候?”

楚元知有些讪讪,压低声音道:“之前去过几趟,徐州那次火灾中有两个死者便是边镇的,丢下了家中老小无人供养……”

阿南知道他这十几年来散尽资财,一直在暗地补偿当年受害者,才落到如今家徒四壁的困窘。

不便在廖素亭面前提及此事,阿南只道:“等金姐姐来了,我和她一起出去逛逛,买些厚衣服过去。”

说到衣服,楚元知打量她身上的装饰打扮,诧异道:“南姑娘最近韬光养晦了,少见你穿这般素淡的衣服。”

“你当我想啊,我这辈子就爱穿艳色,骑快马,吃美食,想去哪儿就去哪儿。”阿南扯扯身上的霁色宫装,懊恼地打马向前,“可现在身无分文,只能有啥穿啥了。”

以前她纵横海上,回归后用钱就去永泰行尽情支取,天下什么好东西没有?可如今她与公子决裂,永泰又被朱聿恒给抄了。虽然他悉心安排她的生活起居,可总有不自在的地方,比如宫中流行的雅淡衣饰,她就不太爱穿。

可惜啊……她想想阿琰那一心扑在朝政上的模样,真感觉自己郁闷无处诉。

一路说着话,三人打马而回。

朱聿恒已给稳作匠头绘制好了三十六盏琉璃灯的图样,匠人们研究着图纸,他们随窑作 去查看温度。

琉璃窑热浪滚滚,不一会儿阿南鬓发俱湿。朱聿恒便带她走到外间院子,先喝一盅冰镇梅子汤。

阿南脸颊与脖子的汗水滚落下来,唇瓣染上梅子汤的津泽,显出樱桃般浓艳的颜色。

许是琉璃窑的风太热了,他只觉得心口似有团火顺着胸口蔓延而下,目光不由自主便落在了她红润的唇角上。

那是他曾经触碰过的秘密,在不清醒的状态下,至今想来依旧像是个梦境。

“阿琰,咱们去敦煌时,带楚先生和金姐姐一程吧,他们正好要去敦煌探亲。”他听到阿南的声音,将他的神智从那短暂的迷乱中拉了出来。

朱聿恒自然应了,阿南又道:“另外,我估计琉璃灯明天还弄不出来,先忙里偷闲,去钓个鱼。”

“钓鱼?”朱聿恒倒有些诧异。

她笑道:“明日休沐,神机营一群人找龙骧卫约赛燕子矶钓鱼,看起来很热闹的样子。廖素亭听说我常在海上钓鱼,已经帮我交了份子,让我帮他们横扫神机营!”

朱聿恒无奈而笑,说:“你喜欢便去,这边我让楚元知盯着。”

“另外,”阿南捧着梅子汤,沉吟问,“你知道卓寿的事儿吗?”

“刚听说了,我觉得其中必有内幕,怕是不简单,也不知阿晏如今情况如何了。”朱聿恒说着,眉目间也染上了一丝忧虑,“敦煌此行山雨欲来风满楼,我们得多加留心。”

阿南点了点头,慢慢喝完酸梅汤,听朱聿恒将刘化乳娘的事情说了一遍,又接过荷包看里面的拆线痕迹。

“怕是个蓟字……蓟承明?”

朱聿恒点头:“我也觉得是这个字。若他是一切幕后的黑手,倒是也可以说得过去。”

“因为他效忠于当时的朝廷,将靖难之变报复在你身上?”阿南翻来覆去地查看这个旧锦囊,思忖道,“可我听说,当时邯王跟随靖难,立下赫赫战功,民间都说要不是有你这个好圣孙,太子之位落谁头上还难说呢,他怎么这么准确便找上了你?”

她当面谈论他的父祖之事,已是逾矩,但朱聿恒只淡淡道:“历来战事以粮草辎重为首要,圣上当时孤军南下,一路穿插深入,极难保障,我父王多方筹措,始终坚实支撑住前后方局面,方才有了如今天下。因此圣上虽然欣赏我二皇叔的武功胆识,但亦深知我父王才是治国理政的人选,再三斟酌后,终究英明决断,立为了太子。”

说起自己的父亲,他目光中不觉流露出崇敬钦慕。阿南心中微动,心想,这便是孩子与父亲的感情吗?

她是遗腹子,从未见过自己的父亲,一时之间竟有些伤感,轻出了口气才道:“扯远啦,所以蓟承明又不能未卜先知,哪会早早知道靖难之役的结果,知道世子会成为太子殿下,又知道你会成为皇太孙,从而在二十年前决定你的命运?”

“怕是连他师父姚少师都没有这样的本事。”朱聿恒赞同道,“另外,刘化之死也绝不简单。他既然已经将当年事情都讲出来了,又为何要拼死自尽?”

“两个可能。”阿南伸出两根手指道,“一是,他说谎并且以死来遮盖谎言;二么,就是在场有人杀人灭口,要让那个秘密永远不会显露于世。”

“那便表示,刘化有更为可怖的幕后主使,甚至,连蓟承明都可能只是他的棋子,或者是放出来的迷雾?”

两人头碰头探讨了一下这事件背后隐藏着的东西,都感觉有些空落,短时间怕是无法摸到那深不可见的底。

“不过,”阿南又宽慰他道,“至少我们如今查明了,你确是于幼时被人种下这‘山河社稷图’无疑,身边也随时潜伏着一个准备下手的人。查人查事这方面天底下肯定没人如你,我便等你消息了。”

天色不早,琉璃烧制进展缓慢。阿南见自己也插不上手,跟朱聿恒说了一声便要先走。

朱聿恒示意她停步,让外间人捧了个盒子进来,递到她面前。

阿南打开瞧了瞧,见第一层是个青铜令信,上面錾刻错金纹样,正面五军、三千、神机三大营的字样赫然在上,背面则是上十二卫。

“这是三大营及十二卫的令信,不过它并非兵符,只可调遣动用钱粮资源。各地营卫无论大小,你有需要尽可去支取。”

刚刚还在抱怨自己没钱的阿南,目光不由自主地在外间廖素亭身上转了转,但又想回来后他还没进来过,哪有时间打小报告?

看来,阿琰还是把自己的事儿放在心上了。

将令信在手中掂了掂,阿南笑望着他:“这意思是,我可以去天下所有的卫所打秋风,一切由朝廷会账?”

“差不多。若有他们无法提供的,你可以来找我。”

阿南笑吟吟地打量着他:“要是……我向他们要火油呢?”

“都可以,你拿着这个,就如我过去一样。”朱聿恒神情如常。

被他这么一说,阿南感觉自己要是再动什么手脚,还真对不起他了。

“好,那我以后要钱要物就专门去神机营,谁叫诸葛嘉老是给我摆张臭脸,我要薅秃他。”阿南笑嘻嘻地放着狠话,又拉开屉子,看了看第二层的东西。

里面猩红绒衬上,只躺着一个小玉盒,盒身光华莹润,打开来一看,里面是润泽膏脂,浅白一汪。

“这是宫里送来的。当年圣上额角为流矢所伤,天庭有损,于国不利。太医院费了十数年工夫配置了这药膏,终于消除了圣容伤痕。如今全天下只得这么一盒,以后再想要配,还得费十年时间。”朱聿恒的目光落在她的手上,轻声道,“你手足的伤痕,若能用它消除掉,或许能逐渐淡忘过往,也可舒心些。”

阿南随手将玉盒抛了抛:“可我实在是个记仇的人,也乐于留下伤疤,好时刻提醒自己惨痛教训。再说这东西又不能让我的手足恢复如常,用在我身上浪费了吧?”

朱聿恒道:“总有好处的。”

阿南斜睨着他心想,你既然都从宫中拿东西了,为什么不把我的蜻蜓拿回来还给我?

但事到如今,她又觉得蜻蜓拿回来也已无意义,便将玉盒揣入了怀中,又打开了第三层盒子。

满眼晶亮灿烂,臂钏钗环全套精巧首饰,镶满珍珠玉石宝光璀璨。阿南在海上是见过大世面的,但这么好的东西也是少见。

她抓起几样首饰看了看,目光转向朱聿恒。

朱聿恒显然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过来看了看,说道:“这应该是母妃替你备下的。”

阿南松开指缝,任由它们跌回盒中:“我整日在外乱逛,戴这么华贵的首饰怕是不合适。”

“宫中送来的,没有原封不动退回去的道理。”朱聿恒拨了拨那些首饰,伸手取了一串金环给她,问,“你看这个如何?”

这金环由三个赤金活扣相连,那活扣设计精巧,可以随心变化各种形状,无须他人侍候便能挽出颇为复杂的发髻,出行所用极为方便。

而赤金的环身之上,停栖着三只由绚烂宝石镶嵌而成的青鸾。青鸾的翅膀与尾羽是活动的,不用底座而用花丝编缀,在日光下略略一动便飞旋流转,光彩离合。

阿南将它接过来,在心里琢磨着收这种价值连城的东西到底行不行。目光落在其中一个金环的内侧时,她眉头微挑,发现了刻在绞丝纹内壁的小标记。

像是一团跳动的火焰,又像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

朱聿恒察觉到她的异常,俯头与她一起看向它,迟疑问:“傅灵焰?”

“嗯。”阿南将自己的头发打散,一手绾起头发一手拿起金环,在发髻上稍微寻了个角度,将三个活扣固定扣住。

一个蓬松袅娜的随云髻便立即呈现,三只光彩灿烂的青鸾在她鬓鬟上环绕飞舞,映衬得她本就明艳的面容更为迷人眼目。

朱聿恒心口微跳,连声音也低了一分:“这是应天宫中传下来的,近些年赐了东宫一批。既然傅灵焰曾是龙凤朝的姬贵妃,她的首饰在本朝宫中流传下来也算是传承有序。”

“那,既然是傅灵焰的东西,就给了我吧。”阿南抬手轻抚头上翔鸾,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反正,就当朝廷查抄了永泰后,指缝间给她漏了点东西当补偿吧,所以她收这金环,也是理直气壮。 qv2v6PM5S6tU5QTWtIVogkg6uMKzxZLdd8toinA1VCKhybNBRyvNdHa9AjT5gF7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