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译者序

近年国外希腊化研究的特色与发展趋势

《剑桥古代史》第7卷第1册即将付梓,编委会希望本册的翻译主持人写个序。我感到就内容做点介绍、评论,不是做不到,而是恐怕班门弄斧,贻误读者,所以,不敢贸然下笔。但突然想到,10年前,也就是剑桥古代史翻译项目刚刚启动之时,我应北京大学历史系钱乘旦先生之约,为他主持的教育部项目《国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10》写过一篇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希腊化研究的述评。此文最后在《世界历史》2011年第6期上发表。也可能是偶然的巧合,这篇小文正好可以对这一册的内容做些补充和延伸。本册出版于1984年,参考书目中最近的出版、发表时间是1983年,此文的内容正好在时间上与本册衔接,而且其中已经含有国外学者对本册的评论,或可供读者参考。为此,征得编委会同意,我对原文做了一些调整补充,作为译序,请读者批评指正。

一 “希腊化问题”的由来

“希腊化”(the Hellenistic)是古史研究中经常出现的一个专业术语,是一个时代的名称,一般用于从亚历山大征服(公元前334年)到埃及托勒密王朝最后灭亡之间(公元前30年)约三个世纪的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即通常所说的“希腊化时代”(Hellenistic Age)。

“希腊化”一词从词源上看,似乎古而有之。在古希腊语中,动词Hellenizo( ,不定式是Hellenizein, )的原意就是“模仿希腊人,说希腊语”(to imitate the Greeks,to speak Greek),它的名词形式是Hellenismos( ),英语中Hellenism 就是由此而来。由Hellenizein衍生的Hellenistes( ),就是指一个希腊人的模仿者(an imitator of the Greeks,或称Hellenist)。总之,“希腊化”这个词的本意是指非希腊人说希腊语,接受希腊人的生活方式,也特别用于当时接受了希腊语言和文化的那些犹太人(如将希伯来语《圣经》翻译成希腊文的所谓的“七十子”)。但现在学术界所使用的“希腊化”一词具有特定的涵义,来自近代德国学者德罗伊森(Johann Gustav Droysen,1808-1884)的创意。1836—1843年,他出版了成名之作《希腊化史》( Geschichte des Hellenismus ,Hamburg) [1] ,首次提出“希腊化”的概念,以此来表示从亚历山大帝国和他的后继者们所建立的这个时代以及这个时代所特有的文化。在德罗伊森看来,这是世界历史上一个最为重要的发展时期。正是由于亚历山大对东方的征服,“希腊的统治和文化扩展到了那些曾经拥有辉煌文化但业已衰落的民族当中”, [2] 从而最终导致了革命性的世界宗教——基督教的产生。 [3] 他的“Hellenismus”一词,既是指这个时代,更是指这一时期希腊文化的传播及其与东方文化的融合。他还对“Hellenic”和“Hellenistic”这两个概念做了明确的区分,认为后者不论在年代学还是在地理学上都有其特定的范围。 [4]

德罗伊森的这一历史分期及其名称很快得到了西方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和采用 [5] ,但对其具体内涵的理解却见仁见智。以时间而论,关于希腊化时代起于何时就有多种说法,有前360年前后希腊化的特征已露端倪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即位之时),前338年喀罗尼亚战役说,前336年亚历山大即位说,前334年亚历山大东征说,前323年亚历山大死后说。 [6] 其中前334年和前323年两说比较流行。笔者倾向于前334年说。因为自从亚历山大踏上东方的大地,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的接触交流实际上也就开始了。至于结束的时间,学界意见比较一致,基本都是以公元前31年亚克兴(Actium)之战或前30年托勒密埃及亡于罗马为限,但也有以公元前146年科林斯的陷落作为这一时代的结束 [7] 。至于此词的内涵,从目前笔者掌握的学术动态来看,德罗伊森的“文化传播—融合论”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以前是希腊化研究中的主流观点,除德罗伊森之外,代表人物及其著作主要有罗斯托夫采夫(M. I. Rostovtzeff)的《希腊化世界的社会与经济史》(1941) [8] ;塔恩(W. W. Tarn,1869—1957)的《希腊化文明》(1927年第1版,1930年第2版,1952年第3版),《巴克特里亚和印度的希腊人》(1938年第1版,1951年第2版,1984年第3版 [9] ),《亚历山大大帝》(1948年) [10] 以及1928年版的《剑桥古代史》第7卷(其中塔恩和罗斯托夫采夫分别是希腊化世界历史和社会经济部分的撰写者)。 [11] 各家表述、重点或有差异,但总的看法是:亚历山大及其后继者对东方的征服和统治,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并和当地的文化交流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具有统一特色的文化,即以普通希腊语(Koine)、希腊艺术形式、希腊城市为主要载体的希腊化文化(Hellenistic Culture)或希腊化文明(Hellenistic Civilization)。 [12] 这种观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到强烈质疑。80年代以后,沃尔班克(F. W. Walbank)为首,彼得·格林(Peter Green)随后跟进,提出了一种“文化并存论”,即在这个希腊人统治的世界内,希腊人和当地人,希腊文化和当地文化实际上处于相互并立的两个层面,所谓整体上统一的、同质的文化或文明并不存在。 [13]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希腊化研究的深入,一种新的观点开始引起学界的注意,这就是强调希腊化时代是古典时代的继续的“延续论”。有的学者以希腊化时期的希腊城邦(polis)与古典时期相比,发现其基本的自治特征仍然存在,希腊人的新城市也保留了古典城邦的传统。从目前的情况看,“传播—融合说”固然受到质疑,但“并存说”和“延续说”也无力否认与古典时代迥然有别的希腊化时代的存在,无法否认希腊文化这一时期的向外传播,无法否认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的结合,无法否认这一时期的文化碰撞、交流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巨大后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国际上希腊化时代的研究已经证明,它是介于古典希腊到罗马帝国之间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是沟通东西方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桥梁。没有这一时代及希腊化世界的存在,就不会有今天的欧亚大陆的历史文化格局。“希腊化时代”(Hellenistic Age)这一时空概念的确立不论在人类历史上,还是在学术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近年希腊化研究的主要成果与特点

近年来国际希腊化研究的队伍异军突起,标志性成果不断出现,表明希腊化研究已经完成了学科自身的转型定位,成为西方古典研究中的一个独立的分支。

2006年,奥斯丁(M. M. Austin)在《从亚历山大到罗马征服的希腊化时代》第2版“前言”中指出:“希腊化时代的研究原来处于古典研究的边缘地位,现在已经得到了与其他时代同样的重视。” [14] 这样的估价应该是客观的、适当的。自德罗伊森开创希腊化研究以来,已经170多年过去了,但一直到二战前后,专门从事希腊化研究的学者可以说是寥若晨星,可以数得上的代表人物也就是那么几位。不过,像德罗伊森、罗斯托夫采夫、塔恩他们这些学者确实是开一代先河的泰斗级人物。他们的著作虽然观点可能被人质疑,资料也或有误读,方法也或有不当,但他们在各自研究领域内所达到的学术高度却是后人难以超越的。他们的著作可以说直至今日仍然是希腊化研究领域内的经典,他们的某些结论或假说仍然是当代研究的起点。即使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真正终身致力于希腊化历史研究的学者仍然为数寥寥,最为著名的也就是英国的沃尔班克和法国的克莱尔·普雷奥(C. Preaux),后者因用法语写作而不大为世人所知,影响不大。但从90年代开始,希腊化研究的面貌大为改观。参与的学者明显增多,各类成果犹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最明显的证据就是不同语种希腊化研究系列丛书的陆续出版。 [15] 其中由美国加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系列丛书《希腊化时代的文化与社会》( Hellenistic Culture and Society )最为著名,从1990到2010年已经出版51部专题性的著作。 它标志着希腊化时代研究的深入和扩大,表明这一时代的研究已不再是个别学者的副业或一时的兴趣,而是成了西方古典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了诸多学者长期的、稳定的,甚至是终其学术生涯的研究方向。希腊化时代再也不是过去人们眼中从希腊古典时代到罗马帝国时期之间的一段低谷,而被视为奠定西方文明基础的深刻的变革时代。 这套系列丛书不是一次推出,而是陆续面世,现已出版的著作中涉及到希腊化时期的历史变迁、伟人业绩、社会经济、宗教信仰、哲学流派、文学艺术、民族身份认同、文化传播与融合以及各种考古发现、钱币碑铭资料的解读等等,可以说包罗万象,涵盖了这一时期在这个希腊人为主体的世界内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

与此同时,还有几部影响较大的希腊化时代的通史性著作出现。如,沃尔班克的《希腊化世界》(1981年初版,1992年再版) [16] ,希普利(G. Shipley)的《亚历山大之后的希腊世界(公元前323—前30年)》(2000年),沙穆(F. Chamoux)的《希腊化文明》(2003年),以及涉及到希腊化时代内容的《剑桥古代史》第2版的第6卷(1994年)、第7卷(1984年)、第8卷(1989年)、第9卷(1994年) [17] 。克莱尔·普雷奥的《希腊化世界:从亚历山大去世到罗马征服希腊之间的希腊和东方(公元前323年—前146年)》(1978年) [18] ,威尔(E. Will)的《希腊化世界政治史》(1967年初版,1979—1982年第二版) [19] 也获得了较高的评价。 [20] 另外还有一些多位学者合作的论文集出版, [21] 如卡特里奇、加恩赛(P. Garnsey)和格伦(E. S. Gruen)主编的《希腊化的建构:文化、历史和历史编撰学论文集》(1997年) [22] ,奥格登(D. Ogden)主编的《希腊化世界:新的视野》(2002年) [23] 。这些论文集都反映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厄斯金(A. Erskine)主编的《希腊化世界研究指南》(2003年) [24] 实际上也是一部论文集,收录了包括主编在内的数十位专家撰写的29篇专题论文。第1篇“走近希腊化世界”(Approaching Hellenistic World)可视为全书的前言,由主编厄斯金撰写,集中介绍了希腊化研究的概况以及这一时期有关的各种资料:古典作品、纸草文献、碑铭、非希腊语记载,近期出版的一些重要著作,特别是注释类和翻译类、铭文集成类的著作等。以下分为7个部分,每部分包括若干篇论文。每篇论文之后,都有作者推荐的进一步阅读书目(Further Reading),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新近出版的格伦·R·布(Glenn R. Bugh)主编的《剑桥希腊化世界研究指南》(2006年)也是多位专家合作完成,介绍和总结了涉及希腊化世界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哲学、医学、宗教、民族关系等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可以作为希腊化时代研究者的入门教材。

近年来关于这一时期的资料集陆续出版,其中最有名的是由奥斯丁编译的《从亚历山大到罗马征服的希腊化时代》(古代史料选译)。此书1981年初版,2006年新版时增加了47条史料(原来279条,现为326条),钱币图版4类32种,地图2幅。另外还对全书做了再次修正和校订。除此之外,相继出版的还有伯斯坦(S. M. Burstein)编译的《从伊普苏斯之战到克列奥帕特拉七世之死》(1985) [25] ,罗兹(P. J. Rhodes)和奥斯本(Robin Osborne)主编的《希腊历史铭文(404-323BC)》(2003年) [26] ,巴格诺尔(Roger S. Bagnall)和德罗(Peter Derow)主编的《希腊化时期历史资料译文》(2004年) [27] 。新近整理翻译出版的楔形文字文献《巴比伦天文日志及其相关文书》也颇有参考价值。它提供了亚历山大与大流士三世在高加米拉战役时准确的开战日期和具体战况、亚历山大进入巴比伦城的时间(公元前331年10月21日)、亚历山大的确切死亡时间(公元前323年的6月11日,而非通常所说的6月10日或13日)以及塞琉古王国安条克二世曾有一子取伊朗名字等前所不知的信息。 [28] 这些资料集为以英语为工作语言的学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到现在为止,由于罗叶布古典丛书的不断补充,可以说所有古典与希腊化时期主要作家的原始文献都有英文的翻译版。近几十年来国际学术界(包括我国)悄然兴起的希腊化时代研究热在很大程度上与可读资料的增多有关。

90年代以来,国际上召开了一系列关于希腊化时代的专题学术研讨会,如英国利物浦的希腊化经济会议,希腊的关于希腊陶器、雅典雕塑和建筑、雅典马其顿人等专题会议,法国里昂的关于安纳托利亚希腊城市的军事和市政制度会议。这些研讨会吸引了希腊化研究的各个方面的专家,推动了希腊化研究向微观化方向的发展。这些国际会议的论文集同样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三 近年希腊化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如此大量的研究成果的出现,不仅说明研究领域的扩大和专题研究的深入,而且反映了对过去被推崇为主流观点或权威结论的反思和修正。其中主要涉及对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的“融合论”与希腊化文化或文明的“同质论”的质疑,希腊化时代与古典时代的关系,巴克特里亚、印度希腊人的历史定位,以及远东希腊化文明遗产与丝绸之路的关系问题。

1.关于“融合论”和“同质论”

这两论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因为只有在承认希腊文化和东方文化充分交流融合的前提下,希腊化世界的同质性才会显现出来。既然希腊—马其顿人统治东方之地长达三个世纪,希腊文化和东方文化的接触、碰撞、交流、某种程度上的融合显然不可避免。这可能不是有意识而为,但出于统治的需要,客观上也会发生。且不说亚历山大及其后继者继承了波斯、埃及君主制的基本特点:王权神授,君权至上,就是在一些具体的文化内容,如宗教观念、艺术、建筑、天文学等方面也都吸收了一些东方文化的因素。因此,争论的焦点不在于融合的有无,而在程度和范围,从而有可能影响到对希腊化文化的定性问题。沃尔班克在《希腊化世界》一书中,以“希腊化世界:是一个同质文化吗?”为题专门讨论这个问题。在他看来,希腊化世界的同质性或希腊性(Greekness)是存在的,但这只存在于希腊人的主流社会中,当地人是不可能进入这一社会的,除非他被希腊化了。在诸希腊化王国统治的这个世界中,实际上存在着两个社会层面,一个是希腊人、马其顿人为主体,希腊式城市为聚居地的希腊文化圈,普通希腊语、希腊人的神庙、剧场、体育馆构成了希腊化文化同质性的氛围,那些大大小小的各级统治者以及汲汲于名利、奔走于这些希腊化宫廷和城市的文人、艺术家、工匠、雇佣军等构成了这个希腊人社会的主体。也就是说,在希腊—马其顿人所构成的上层社会中,文化上的“同质”和“统一”是存在的。但在另一个层面,即在不同民族的当地人社会中,在埃及和亚洲的广大乡村,他们的文化与前一样,依然保持着当地的传统。但沃尔班克也承认,由于帕提亚人的崛起,割断了巴克特里亚和印度的希腊人与希腊化生活主流的联系,为了对付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这些地方的希腊人和当地人建立了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因此,希腊化世界的同质性值得区别对待和认真思考。 [29]

法国著名希腊化史学者克莱尔·普雷奥也持有类似的观点,认为在这个希腊化的世界,存在着由国王主导的希腊人的城市文化和由庙宇、乡村所组成的当地人世界的两极对立。希腊化时代并没有产生一个像德罗伊森等学者所说的新的混合文明。亚历山大征服开创的世界是一个殖民世界,希腊人和非希腊人在这一世界对立并存,平行活动,除了宗教方面,几乎没有什么深入的相互交流,没有二者的融合,只有非希腊人的被同化。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征服者和臣民,希腊人和非希腊人的对立决定了希腊人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中的优势地位。作者注意到希腊化时期的polis 作为社会生活和文化的中心的重要性,认为希腊城邦和希腊的自由并未随着喀罗尼亚战役死去。但她更多的是关注新城市和国王的关系。 [30] 总之,这是一个修正之作,是对德罗伊森—罗斯托夫采夫—塔恩体系的否定。

奥斯丁虽然高度评价德罗伊森是“希腊化史的近代创始人”,但他坦率否认统一的希腊化世界的存在,认为它的差异性要大于统一性。 [31]

就目前的学术总体发展态势而论,沃尔班克和克莱尔·普雷奥的观点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认可。但无可否认的是,只要学术界仍然把希腊化时代或希腊化世界这些表示这一时空范围的特性的概念作为古代历史中一个的研究单位,实际上也就承认了希腊化文化的多元性和统一性。希腊化文化或文明的中心不在东方的乡村,而是东方大地上的城市。这些城市主要是希腊人或希腊化了的当地人的聚居地。因此,希腊化文化实则城市文化,城市文明,考虑这一文化或文明的性质时,主要是看这些城市文化或文明的特性以及它们的共性。作为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异族统治,他们的文化不可能在短期内渗透到整个统治区域,改变那里已经存在数千年的文化传统。因此,两种文化层面的并存是客观存在的,但出于统治与生存的需要,二者的努力融合、适应也是必然的。这一时期的文化与古典时期希腊文化的最大不同不是成果的多少,而是其中含有一定的、明显的东方文化因素。 德罗伊森的“希腊化”一词应该是对那个时代、那个世界文化特性的概括,但如果由此认为那个世界的所有民族都希腊化了,同质化了,这显然也不符合历史事实。

2.关于“延续论”

这里的“延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就希腊化时代与希腊古典时代的关系而言,一是就希腊化时代或世界内部的发展而言。

西方学界提出两个时代具有延续性的代表作应该首推希普利的《亚历山大之后的希腊世界(公元前323—前30年)》。此书提出了许多新的修正性观点。其中主要的一点就是强调希腊化时代是一个延续与变革并存的时代,并非独立的创新时代,但也非传统观点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衰落的时代,代表了从古典希腊(特别是雅典)巅峰的跌落。希腊化世界在他看来与过去没有任何明显的断裂。它的许多方面都前已有之,创新是例外,而非特点,而且仅仅表现在精英的层面,大众文化基本上依然延续如故。希腊的Polis也未在喀罗尼亚战役之后消亡,传统的城邦制度在希腊化时代仍在积极地发挥着作用。但此观点受到评论者的质疑,认为作者不应该忽视这个时代富有特色的文化互动以及它的独创性。 [32]

新版《剑桥古代史》中也有类似的观点。奥斯丁在一篇论文中指出,不论是在希腊还是在东方世界,就希腊化世界的某些方面而言,早期学术界强调其所具有的创造性,而新版《剑桥古代史》则强调它们与过去的延续,向那种认为希腊化世界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的观念发起了挑战。但他也对新版《剑桥古代史》中忽视希腊化世界各种政治、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以及未对历史事实发生的原因做出必要的、合理的解释等也提出了批评。 [33] 应该说,这样的批评是中肯的。《剑桥古代史》将有关希腊化的内容分散在4卷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它们之间的联系。这大概是一部囊括古代世界历史,且由各方专家分头撰写的巨著所难以避免的。

沙穆的《希腊化文明》似乎要对当前希腊化研究中的这一修正倾向予以矫正。该书以希腊—马其顿人的统治和希腊人的贡献为主线,对东方的影响涉及不多。它承认希腊化时代的独特性和对罗马帝国、西方文明的影响,认为希腊人、希腊文化传统是这一时代的主角,东方只不过提供了他们需要适应的新的外部环境。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的结合是存在的,但希腊文化因素是主体。对塔恩所主张的亚历山大建立世界帝国的梦想也有同感。 [34] 但同时也强调在希腊化君主制统治的环境中,希腊城市仍长久地保持了古典时代的模式,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变化。他认为,虽然希腊化时代是个人创造历史的时代,但希腊人的城市日常生活依然如旧。市民社会并非像一般人认为的那样,彻底衰落,仅剩下一个空壳。市民的命运和城市息息相关,城市的机制形式上仍在照常运行,这从许多留下来的铭文中就可看出。但他也承认,这绝不是“希腊城市的黄金时代”。这样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在希腊化时代,城市的完全自治只不过是一种理想,因为即使在古典时代,一般的城邦也要受到雅典与斯巴达,斯巴达与底比斯之间斗争的左右。他对希腊化时代的总体评价是:它既非一个衰落的时代,也非由盛世到乱世、由爱琴海到意大利、由希腊语东方到拉丁语西方、由雅典到罗马的过渡。这个时代不论在任何转折时期,还是在所面临的任何问题上,都是创造与延续并存,坚持传统与乐见新奇并存,怀旧复古与满怀激情面向未来并存。亚历山大和他的马其顿人没有破坏城市的基础,其居民仍然相互知晓,分享各自的关心。在他们建立的王国内,他们仍然尽力坚持着希腊过去的传统。 [35] 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作者所说的城市显然主要是指原来古典时代就存在的希腊人城邦,而非希腊化统治者新建的希腊式城市。但不论新老城市,政治上的独立自主事实上均不复存在。这是希腊化时期的所谓城邦或城市与古典时代的“polis”的根本区别之处。作者的“城市模式延续论”似乎有矫枉过正之嫌。

在学界重视希腊化时代与希腊古典时代延续性的同时,格林的《从亚历山大到亚克兴:希腊化时代的历史演进》则更多地注意到了希腊化时代和希腊化世界本身内部政治、经济、文化各自发展的连续性。格林在“前言和鸣谢”中说明了自己写这部书的动机和原则。他首先对德罗伊森等宣扬的希腊文化传播论进行了猛烈地抨击,认为希腊文化对东方的传播作用被过分夸大了。希腊文化、风俗、文学、艺术宗教在征服的土地上的传播是一种有意识的、理想化的、使命般的宣传,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一个有害的神话,更不要说对亚历山大及其后继者这些征服者的颂扬了。编造这些神话的目的就是为了在道德上证明希腊—马其顿人大规模的帝国式的经济剥削压迫的合理性。作者坦率承认自己是一个修正主义者(“任何历史家本质上都是修正主义者,当然我也不会例外”),他写作此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修正这种亚历山大及其后继者有意识地把希腊文化带给野蛮人的传统说法,就是对这种文化扩散的影响、本质和范围进行一次更为实事求是的描述。

为达此目的,他为本书的写作制订了几项原则:首先,强调希腊化时代在这三个世纪中的直线式、历时性和演进性的发展(the linear,diachronic,evolutionary development)。简言之,要注重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强调变化和演进。而这一点,在格林看来,沃尔班克主编的《剑桥古代史》第7卷(第2版)也没有做到,因为它的基调仍然是共时性的(synchronic),分离性的(separatist)。其次,要重视希腊化时代文化发展的各个重要方面,即从视觉艺术到文学,从数学到医学,从哲学到宗教都要进行考察。要从动态的而非静态的,更非永恒的角度,对它们进行评价,要把它们都看作是持续发展的整体文明史的组成部分。第三,对希腊化世界各个方面要尽量保持叙述的连续性,避免不必要的中断或碎化。他把这个原则特别运用于希腊化时期的政治史上。他认为,在这一领域,任何一个将托勒密(Ptolemies)、塞琉古(Seleucids)、阿塔利(Attalids)、安提柯(Antigonids)诸王朝和希腊城邦等分开并连续叙述的企图,都不仅带来令人绝望的混乱和重复,而且更为糟糕的是,严重歪曲了虽然复杂但事实上相互联系依赖的地中海历史原貌。第四,要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小失大,以偏概全。这是希腊化研究中的通病,原因在于实证资料的有限。他以托勒密埃及为例。近代以来埃及确实出土了不少反映这一时期埃及历史信息的纸草文献,许多历史家利用这些文献也写出了不少划时代的杰作。但这纸草文献充其量只能反映埃及一地,不可能涵盖整个希腊化世界。即使是著名的“芝诺纸草文献”(Zenon Archive),虽然具有国家档案的意义,但其大部分也是地方性的、次要的和特定的,不具有反映托勒密王国整个社会历史的价值。一叶知秋或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原则在这里是不适用的。 [36] 为了贯彻他注重“纵向延续和横向联系”的希腊化史观,他把全书按照历史发展序列分为五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对那一时期政治、文学、艺术和哲学的专题论述。这种断代式的整体考察强调的是历时性背景下的宏观统一,在希腊化研究史上还是别开生面,值得借鉴。

3.关于巴克特里亚、印度希腊人的历史定位

巴克特里亚与印度西北部都曾是波斯帝国的属地。亚历山大征服这些地区后曾设置总督,留下驻防军。塞琉古王国建立后,将印度西北部割让给了印度的孔雀帝国。不过,从孔雀帝国阿育王发布的希腊语诏令看,当时仍有一部分希腊人留在孔雀帝国的境内(今阿富汗坎大哈地区)。公元前3世纪中期,巴克特里亚总督狄奥多托斯(Diodotus)宣布独立,脱离塞琉古王国。公元前2世纪初,巴克特里亚希腊人侵入印度,曾经控制了远到印度河以东的地区。由于受到北方游牧民族(其中包括来自中国西北的大月氏人)的压迫,巴克特里亚的希腊人在公元前145年(也有约公元前130年之说)前后退入兴都库什山以南的印度西北部。这些希腊人虽然或自相争斗,或受到外来民族,如斯基泰人(《汉书·西域传》中的“塞人”)、帕提亚人、月氏人的挤压,但仍然残存到公元前后。对于这批孤悬远东的所谓的巴克特里亚—希腊人和印度—希腊人的历史如何评价和归属,两种观点营垒分明。塔恩早在1938年《巴克特里亚和印度的希腊人》初版的“前言”中,就明确提出:将印度的希腊人作为印度历史的一部分是不幸的,也是毫无意义的。他们的活动区域是希腊化世界的组成部分,他们的历史是塞琉古王国历史的一个分支,他们的国家可以视为第五个希腊化国家。总之,他们的历史应该属于希腊化研究而非印度历史研究的范畴。 [37] 但这一观点遭到了印度本土学者纳拉因(A. K. Narain,曾在英国留学,后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任教)的反对。恰好在塔恩逝世之年的1957年,纳拉因出版了他的《印度—希腊人》( The Indo-Greeks )一书,对塔恩的观点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驳,主张印度—希腊人的历史属于印度而非希腊化国家历史的一部分。 [38] 纳拉因参与了《剑桥古代史》第8卷的编撰,在他执笔的第11章《巴克特里亚和印度的希腊人》中,利用最新的考古资料,再次系统论述了两地希腊人的历史变迁。 [39] 2003年,纳拉因将原来1957年版的内容和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包括《剑桥古代史》第8卷的第11章一同并入一书,仍以《印度—希腊人》之名出版。尽管几乎半个世纪过去了,纳拉因仍然坚持以前的观点,并继续改造使用罗马凯撒的原话(“我来,我见,我胜”)作为自己的结论:希腊人来了,希腊人看到了,但印度人胜利了。 [40] 由于塔恩的去世,这一论战无人应战,成了一方的宣示。不过,在笔者看来,这场争论的焦点恐怕不在资料本身,而在历史家的立场。塔恩的观点形成于第二次大战以前,难免从西方文明扩张的角度来看待这些希腊人的历史,自然将其归于希腊化文明或世界的一部分。纳拉因的观点形成于第二次大战后的印度独立时期,是从民族主义的角度来看待这一段历史,自然把它作为古代印度历史的一部分。但无论如何,这些希腊人的后裔最终都融入了印度人的汪洋大海之中,消失得几乎无影无踪。纳拉因的观点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4.关于远东希腊化文明遗产的研究 [41]

近年来,随着阿富汗阿伊·哈努姆(Ai Khanoum)希腊式城市遗址的发现,学术界对中亚和印度西北部希腊化研究的热情再度燃起。考古界的积极参与,大大推动了这一时期希腊化研究的深入。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的考古学者集聚于这一地区,对亚历山大征服到阿拉伯人到来之前的希腊化城市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成果显著。其中最主要的是乌兹别克斯坦铁尔梅兹老城遗址和坎普尔遗址(Kampyr Tepe)、撒马尔罕阿弗拉西亚卜(Afrasiab)遗址、塔吉克斯坦的塔赫特·伊·桑金(Takht-i Sangin)遗址、阿富汗的巴尔赫古城遗址 ,这些遗址都延续到了贵霜时期,甚至更后来的时期,但它们或建立或重建于希腊化时期则确定无疑。亚历山大军队的驻防地城堡也有发现。 这些遗址中出土了希腊化的钱币、雕塑、陶器,希腊语铭文,希腊神话人物的雕像等等。此外,希腊—巴克特里亚希腊人和印度—希腊人之后的印度—斯基泰人、印度—帕提亚人、贵霜人由于自身没有带来先进的文化,也只好接受当地的希腊化文明遗产,这样我们在希腊人作为一个统治民族消失之后的中亚和印度西北部,反而发现了希腊化城市、钱币、艺术的延续。这些具有希腊化特征的遗产甚至借助于丝绸之路的开通,以间接的方式传到了中国。

(1)关于希腊式城市的研究

希腊人在中亚、印度的建城始于亚历山大。对此国外研究比较深入。有的是从古典文献中寻找亚历山大建城的蛛丝马迹,有的是从考古发掘的城市遗址中去寻找。主要关注的问题是:第一,他在东征过程中到底建立了多少城市?尤其在中亚和印度。第二,这些城市如何定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弗雷泽和科恩的研究最为深入,也最有价值。弗雷泽的观点比较极端,他根据各类史料比定的最后结果是,亚历山大仅仅建立了6个有据可证的亚历山大里亚。其余都难以证明,可视为虚构。 [42] 。科恩认定,从米索不达米亚南部、波斯湾到中亚、印度,有13个城市被古典作家归于亚历山大名下。其余还有15个左右也有可能由他所建,但不能证实。 [43] 塔恩认为,总的数目不会超过13个,其中6个尚存可辨,7个难以定位。 [44] 塔恩的研究结论由于时间久远,学界一般仅作参考。弗雷泽的观点也难以得到普遍接受。因为即使没有古典作家普鲁塔克说的70个之多,也不会少到只有6个。科恩是希腊化城市研究的著名学者。他一生先后写过四本专著对从小亚、埃及到印度的整个希腊化时期的希腊人所建立的城市做了详细的定位研究。他把这些城市统称为“settlements”,以此来概括古典文献中出现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希腊人集居地,如哨所、要塞(garrisons)、殖民地(colonies)和城市(cities)。出版于2013年的第四本:《东方希腊化集聚地:从亚美尼亚、美索不达米亚到巴克特里亚、印度》集中反映了他对远东地区希腊式城市的研究成果。

关于亚历山大之后希腊人在中亚、印度建立的城市,塔恩、科恩、纳拉因的著作都有涉及,但最主要的证据还是来自考古发掘。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法国、原苏联和英国的考古学家就在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对古代城市遗址进行了发掘,成绩斐然,震惊世界。主要发掘的城市遗址有塔克西拉、贝格拉姆、坎大哈、巴克特拉、铁尔梅兹、撒马尔罕、阿伊·哈努姆、木鹿等。这些城市都和希腊化时期的希腊人有关。它们中的大部分都建于亚历山大帝国和塞琉古王国初期,只有塔克西拉有一处遗址属于印度—希腊人时期。近年来出版的英国著名学者克里布和赫尔曼主编的《亚历山大之后到伊斯兰之前的中亚》对这些遗址及其内涵的历史、文化信息做了全面深入的概括。 [45] 其中,法国考古学家勒里什教授在“巴克特里亚:千城之国” 一文中,根据他自己的考察和考古实践,对以阿姆河为中心的巴克特里亚地区的希腊式城市做了系统的论述,对古典作家关于巴克特里亚王国是个“千城之国”的说法做了客观的分析,认为这个地区的城市的大批出现和繁荣可能出现于希腊人之后,这就与丝绸之路的出现引起商贸中心城市的出现有了一定的联系。 [46] 他领衔主编的《十字路口的巴克特里亚与中亚文明:铁尔梅兹和巴克特里亚—吐火罗斯坦的城市》 [47] )收录了29篇论文,全面反映了以法国中亚考古队为首的国际考古学界对巴克特里亚地区希腊化时期和贵霜时期城市遗址的发掘结果和研究结论,其中特别强调了二者的延续。此外,像库特和舍文—怀特主编的《希腊化在东方——亚历山大之后从叙利亚到中亚希腊人与非希腊人之间的互动》 [48] ,惠勒的《波斯波利斯上空的火焰:历史的转折点》 [49] ;舍文—怀特和库特合著的《从撒马尔罕到撒尔迪斯》 [50] 也都对希腊化时期东方的城市有所涉及。这些作者虽然注意到了城市的延续,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它们的性质和功能的演变。

(2)关于希腊化或希腊式钱币的研究

这方面的资料相对丰富,这主要归功于200多年来希腊化钱币研究的发展。1738年,提奥菲罗斯·拜尔(Theophilus Bayer)出版了他的《巴克特里亚希腊人王国史》( Historia Regni Graecorum Bactriani . Petersburg)。此书利用文献资料和两枚巴克特里亚希腊人国王的钱币,给出了6位希腊人国王的名字,可以说开巴克特里亚—印度—希腊人钱币研究之先河。此后,随着钱币资料的增多,钱币在希腊化远东的研究中越来越居于至关重要的位置,因为关于这一时期的希腊人,西方古典文献中仅仅提到了7位国王(近年也有8位之说),中国的文献中提到了一位,其余的都要靠钱币来确认。到现在为止,已经有44或者45位巴克特里亚和印度—希腊人国王的钱币被发现。但是,如何利用这些钱币建立这些国王的世系和在位时间和统治区域,就成为一大难题。考古、历史、钱币、碑铭学领域的专家都有人介入,但难以取得共识。从目前的总体趋势看,法国钱币学家波比拉赫奇的年代学体系获得了较大程度的认可。他致力于古代中亚和印度钱币研究数十年,出版关于巴克特里亚希腊人、印度—希腊人和印度—斯基泰人、印度—帕提亚人钱币的专著10多部,发表文章上百篇,是国际公认的钱币学专家。他在1991年出版的《巴克特里亚和印度—希腊人的钱币:法国国家图书馆馆藏分类目录》 [51] 是目前最权威的著作。这本书以巴黎国家图书馆钱币部收藏的丝路钱币为主,同时还利用了世界其他各大博物馆的收藏,收录了1127枚(原书14页的1227枚似为笔误)巴克特里亚和印度—希腊人的钱币,并从历史学和钱币学的角度对这些钱币做了整体的分析,对这些钱币的类别、归属、图像特征和铭文、符号都做了详细的说明。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依据这些钱币对巴克特里亚和印度的希腊人国王的在位时间和统治区域做了新的界定。这对于我们研究后来丝路钱币的流通和演变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他受欧美各大博物馆之邀,单独或与他人合作整理它们的馆藏钱币,主要著作有:《美国史密斯学会馆藏印度—希腊人、印度—斯基泰人和印度—帕提亚人钱币目录》 [52] ,《巴基斯坦前贵霜钱币》 [53] 和《希腊钱币总集:巴克特里亚和印度—希腊人的钱币——美国钱币学会收藏》 [54] 。这些著作不仅奠定了他本人在国际钱币学界的权威地位,而且更重要的是为研究希腊化钱币与丝路钱币的承继关系提供了最基本的资料和源头。此外,塞尔伍德的《帕提亚钱币入门》 [55] 、西尼尔的《印度—斯基泰人钱币》 [56] 、米奇纳的《印度—希腊人和印度—斯基泰人钱币》 [57] 、格布尔的《贵霜帝国钱币体系与年代学》 [58] ,以及大英博物馆的原钱币部主任克里布等,都为希腊式钱币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图像资料和有关的考证。

(3)关于远东希腊化艺术的研究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证就是著名的犍陀罗艺术。犍陀罗地区位于古代印度的西北部。这是亚历山大曾经占领和印度—希腊人主要活动的地区。孔雀王国时期,佛教传到此地。后来从巴克特里亚侵入的希腊人在此地与佛教相逢。他们逐渐接受了佛教,最有名的印度—希腊人国王米南德(约公元前155—前135在位)就皈依了佛教。根据现在的一般倾向性结论,皈依了佛教的希腊人将希腊的神人同形同性观念和希腊的雕塑艺术带入了佛教,从而创立了以希腊艺术之形表现佛教精神的所谓的“犍陀罗艺术”(the Gandhara Art)或称“希腊—佛教艺术”(Greco-Buddhist Art)。但犍陀罗艺术的发展、繁荣可能在贵霜时期,这与海上丝路开通、东地中海希腊化的罗马艺术传入有关。围绕这一文化现象,诸多问题随之产生,且争论不休。首先是关于犍陀罗艺术的起源。它是受到希腊或者罗马艺术的影响或者二者的先后影响才产生的,还是它本来就是印度本土的产物,是佛教自身发展的结果,如与大乘佛教的出现有关。印度佛教艺术有两个中心,一个是马图拉(Mathura),一个是犍陀罗。两地的艺术风格有所不同。前者印度成分居多,本土特征明显;后者希腊艺术因素居多,希腊的神话人物如阿波罗(Apollo)、赫拉克勒斯(Heracles)、阿特拉斯(Atlas)、酒神狄奥尼苏斯(Dionysus)的形象,希腊的科林斯柱式,希腊式的服饰、装饰图案等,虽然都经过改造,但清晰可辨。二者是并列还是先后关系?此外,犍陀罗艺术何时产生也是争论的焦点。主张起源于希腊艺术影响的一派坚持始于印度—希腊人时期,也即公元前二至前一世纪,主张源于来自罗马影响的一派认为应在贵霜时期。各家主张各有根据,前者从印度—斯基泰人国王毛伊斯(Maues)的钱币上看到了疑似佛陀的形象 ,后者从迦腻色伽的钱币上找到了标有“Boddo”字样的佛陀立像。关于佛教传播的路线,也有不同的看法。总之,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方兴未艾,但莫衷一是。近年有学者根据阿伊·哈努姆遗址出土的希腊雕塑(石雕与泥塑)、神像、希腊柱式和剧场、体育馆、希腊语铭文等,认为在希腊化的东方,应该存在着一个“巴克特里亚艺术流派”。此地的希腊人被迫撤退时,把这一艺术流派带到了印度西北部,从而孕育或催生了犍陀罗艺术。关于这一艺术方面的研究著作,多不胜数。代表性的著作有富歇的《佛教艺术的起源》 [59] ,马歇尔的三卷本《塔克西拉》 [60] ,《犍陀罗佛教艺术》 [61] ;格鲁塞的《从希腊到中国》(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穆罕默德·瓦利乌拉·汗的《犍陀罗艺术》(商务印书馆,1997年);艾林顿和克里布等主编的《亚洲的十字路口:古代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艺术中肖像和象征符号的转化》 [62] ;库勒米诺斯等主编的《从佩拉到犍陀罗:希腊化东方艺术与建筑风格的混合与认同》 [63] ,博德曼的最新著作:《亚洲希腊人》 [64] 。这些研究成果体现了学界对以犍陀罗艺术为代表的希腊与东方文化相结合的认识过程,对于我们理解这种文化交融、文明互动现象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延续很有启示意义。事实上,在阿富汗的哈达和阿姆河畔的铁尔梅兹以及佛教在中亚传播的最西界木鹿发现的佛教雕塑,已经证明了这种结合仍然在延续。

四 希腊化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1.研究的资料和证据将会更多地依靠考古发掘

由于希腊化时期的文献记载保存至今的相对稀少,地下出土的资料对于希腊化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多世纪以来的考古成果,尤其是像埃及托勒密时期的纸草文献、亚历山大里亚古城的水下遗迹,塞琉古王国境内的杜拉—欧罗波斯希腊殖民地遗址、底格里斯河畔塞琉西亚城遗址、帕提亚都城尼萨、巴克特里亚阿伊·哈努姆遗址的发掘,以及希印双语币和各种碑刻铭文(如著名的阿育王诏令)的发现,都曾大大深化了希腊化文化的统一性和多元性的研究,也使得巴克特里亚—印度希腊人的历史面貌得以大致复原,王朝体系初步确立,塔恩的巴克特里亚和印度的希腊人王国可视为希腊化国家之一的观点得到进一步的证实。同时,这一时期的资料还为后来占据此地的印度—斯基泰人、印度—帕提亚人、月氏—贵霜人、萨珊波斯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所以,新的考古资料,包括城址、碑铭、钱币、纸草文献的新发现,有可能给希腊化研究带来新的突破。现在,在南亚次大陆、中亚、西亚、埃及等地,与希腊化时代有关的考古发掘仍在进行,相信在欧美学者和本地学者的合作努力下一定会有新的资料重见天日。

2.古史研究与现实关注的联系将会更加紧密

“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近代以来希腊化研究的学术史也同样如此。因为希腊化研究的主导权或主要研究者从来都是掌握在西方或欧美学者手中。19世纪的世界实际上是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盛行的时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助于工业文明的威力,几乎将世界瓜分完毕。西方文明向全世界的强力推进带动了西方学术界对东方的兴趣,但他们是把东方作为他们的参照系——“他者”来进行研究的。因此,近代西方文明的向全球,特别是向东方的扩张就类似于亚历山大的东征,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古代历史的重演。东西方的对立古而有之,在古希腊的希罗多德看来,可以追溯到特洛伊战争,在现代西方的东方主义学者看来,可以追溯到希波战争和亚历山大时代。“希腊化”一词之所以受到质疑,此词本身所隐含的希腊文化优越论或欧洲文化中心论无疑是原因之一。德罗伊森、罗斯托夫采夫、塔恩等虽然都没有公然否定东方文化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成果,但都难以摆脱他们所处时代的影响,站在西方的角度来研究这一段历史。即使是二战后的所谓“后殖民时代”的那些希腊化的研究者,尽管对前辈们的结论进行了严肃的修正,但对“希腊化”一词的沿用说明他们仍然承认“希腊性”(Greekness)是这一时代的基本特征。但对于东方地区的历史学家,尤其是印度的历史学家,希腊文化的影响固然存在,但早已与当地文化融为一体。其结果不是东方文化的希腊化,而是希腊文化的东方化。上述塔恩与纳拉因的对立实际上是殖民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对立,是殖民时代和非殖民化时代的对立。 [65]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希腊化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全球化时代之一,此说不仅言过其实,而且有回归德罗伊森体系之嫌。 [66] 亚历山大东征的历史教训也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后不久,休斯敦大学霍尔特教授就著书以亚历山大当年在巴克特里亚、印度西北部地区的艰难征服为例,说明凡是外族入侵阿富汗,最终都难免失败的结局。作者还举了近代以来英属印度、前苏联侵入阿富汗均遭惨败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推断。 [67]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而且通过美国电视“历史频道”和英国的BBC等媒体广为传播。他关于亚历山大东方战役的研究还受到美国军方的注意,被列为国家阿富汗军事研究所的课程。

希腊化时代既然已经被视为希腊古典时代到罗马帝国之间的一个过渡时代,公认的希腊化世界囊括了从东地中海到现在的中亚、印度的欧亚非三大洲之地,因此,不论从西方文明,还是从欧亚文明,或东方文明的角度来看,它的影响或多或少都是存在的,都是可以感知的。对它的研究将不再是西方学者的专利,而为全世界的学者所关注。这一段历史的性质和地位、以及具体的属地问题(像印度—希腊人的历史)和文化渊源问题,都会引起学者们对希腊化时代的现实关注。即使我们中国,虽然远离希腊化世界,但通过丝绸之路的间接传送,也在汉代感受到了希腊化文化的信息,只是张骞一代的中国人对此并无明确的意识而已。 我们现在对希腊化时代的关注,实际上也包含着对中华文明在人类文化交流史上的定位问题的关注。笔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希腊化文明与丝绸之路”就是要梳理、澄清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它们在古代欧亚大陆文明互动中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做出新的评价。

3.研究将会进一步深入和细化,地区性研究不平衡的现象将会有所改观

希腊化时代、希腊化世界、希腊化文明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单位已经在学术界得到普遍的承认。随着新资料的发现,新的研究手段和方法的运用,新的研究成果将会不断地出现。特别是在全球化、现代化风靡世界的背景之下,具有多元文化特征的希腊化文化或文明受到越来越多的学术关注也是可以理解的,学术上的突破也是可以预期的。而且,随着民族主义的复兴,原来被囊括于希腊化世界范围之内的国家和地区也会对希腊化时代与本地区历史的关系产生兴趣,从而鼓励本土学者加入这一研究,欧美学界垄断希腊化研究话语权的局面可能会有所改变。此外,由于希腊化研究对考古资料的依赖程度较高,每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都有可能改写一段历史。如前所述,埃及纸草文献的发现曾经改写了托勒密埃及的社会经济史,中亚和印度等地希腊式钱币的发现使巴克特里亚希腊人的王朝体系得以建立(尽管分歧仍然存在) [68] ,阿伊·哈努姆遗址的发现再现了希腊化时期希腊式城市的基本特征。

整体研究的基础是个案研究、微观研究。像希腊化时期各类城市或Polis的区别,三大王国在面对不同统治环境和对象时所采取的政策的差异,希腊人和当地人的关系,希腊化时期与希腊古典时期的关系,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的关系,巴克特里亚希腊人的历史地位,印度—希腊人的归属,甚至希腊化君主制的要素构成,希腊化时代与基督教诞生的关系,希腊化时期的文学创作(史诗、田园诗)、哲学流派(斯多亚、伊壁鸠鲁学派等)、造型艺术(雕塑与钱币)、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工程技术以及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特别是心灵追求和宗教信仰)等问题,还有关于亚历山大及其所谓“民族融合”、“人类皆兄弟”(the brotherhood of man)、“世界国家”理想的评价,希腊化世界与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关系等,都是应该而且有望得到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如此诸多层面的深入和问题的逐步解决,就有可能影响到对希腊化时代整体定性的重新评估,同时改变现在对希腊化各王国或地区研究不平衡的局面。

附:关于翻译工作的说明

自从承接翻译本册任务以来,数年间压力重重。《剑桥古代史》是一部世界史学名著。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我就在南开大学图书馆看到了这套巨作和这本刚刚上架新版第7卷第1册。当时确定的研究方向是希腊化时代,这本书对自己的重要性,尤其是对硕士论文写作的参考价值自不待言,可以说如获至宝,难以释手。尽管读起来有些吃力,但还是从中汲取了很多难得的资料和观点。当时专门复印了一本,成为多年必备的参考书之一,我的许多文章对此书都有引用,可以说,它既是自己研究起步的启蒙书,也是研究得以深入的指南。没有想到,多年后我竟然有幸主持本册的翻译工作。面对这个既熟悉又艰深的学术著作,如何能够用中文将其忠实地翻译出来,确实并非易事。我们平时都是通过快速阅读的方式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料和观点,因此难免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现在要翻译全书,还要达到信、达、雅的高度,实在让人望而生畏。好在有诸位同行专家的支持,有各位译者的通力合作,尽管数易其稿,但最后总算大体完成。我不敢说这个译本达到了多高的水平,但有一点还是可以聊以自慰的,就是我逐字逐句核对了所有的原文和译文,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有的部分我甚至做了重译。对原文中出现的失误以及一些特殊的专业术语,我也加了“译者注”予以说明。有的章节我和同学们先后反复多次,推敲切磋,查证比对,甚至找到作者的引文出处进行核对。就是如此,扪心自问,还是隐隐约约感到问题在所难免,只是我们学力不逮,难以发现和纠正罢了。因此恳请各位方家不吝赐教,以便将来再版时匡正。

本册的其他几位译者都是我的学生。这次翻译可以说是继学位论文之后我和他们的第二次深度合作。下面各章的署名根据各自所承担的主要工作而定。但无论如何,作为老师,尤其是作为本册翻译的主持人和最后的定稿人,其中的任何错误都应由我负责。

本册分工:

目录   杨巨平译

参考书目 杨巨平译

地图列表 杨巨平译

插图列表 杨巨平译

前言   杨巨平译

第一章  张井梅译 杨巨平校

第二章  张井梅译 杨巨平校

第三章  张井梅译 杨巨平校

第四章  孙艳萍译 杨巨平校

第五章  王志超译 杨巨平校

第六章  王志超译 杨巨平校

第七章  冯金朋译 杨巨平校

第八章  孙艳萍译(第1—2节) 杨巨平校

冯金朋译(第3—8节) 杨巨平校

第九章  孙艳萍译 杨巨平校

第十章  冯金朋译 杨巨平校

第十一章 冯金朋译 杨巨平校

第十二章 冯金朋译 杨巨平校

希腊化王朝 孟凡青译 杨巨平校

王室系谱 孟凡青译 杨巨平校

大事年表 孟凡青译 杨巨平校

索引   杨巨平译

另外,张琳、邵大路同学参与了翻译的前期准备工作,将电子版的英文索引输入为Word文档版,这是应该提及和感谢的。

最后,我要对为本书出版付出辛勤劳动的出版社领导和工作人员,尤其向责任编辑张湉女士表示诚挚的谢意。参与审稿的同仁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令人肃然起敬。本译稿能够顺利审定、出版,实赖各位默默奉献,鼎力相助。本人才疏学浅,能和诸位共襄盛举,深感荣幸之至。

杨巨平 谨志
2020年12月25日于南开


[1] Johann Gustav Droysen, Geschichte des Hellenismus ,Tübingen,1952/1953.其中的第1卷《亚历山大大帝传》( Geschichte Alexanders des Grossen ,Berlin)实际上早在1833年就已经出版。1836—1943年,德罗伊森出版两卷本《希腊化史》,第1卷名为《亚历山大继承者的历史》(Geschichte der Nachfolder Alexanders),第2卷名为《希腊化国家体系形成的历史》(Geschichte der Bildung des Hellenistischen Staatensystemes)。1877—1878年起,出版《希腊化史》第2版三卷本,把原来的《亚历山大大帝传》纳入,作为第1卷,原版的第1卷改为第 2卷,更名为《继承者的历史》(Geschichite der Diadochen),原版的第2卷变为第3卷,更名为《延续者的历史》(Geschichte der Epigonen)。1885年,新的全书修订版问世。1952—1953年,拜尔(Erich Bayer)依据德罗伊森自己改编的第2版将此书重新编辑出版。现在通行的就是这一版本。参见陈致宏《德国史家朵伊森(J. G. Droysen)的历史思想与现实意识》,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2002年版,第7—15页。南开大学图书馆现有剑桥大学出版社影印的德文版两卷本《希腊化史》(Johann Gustav Droysen, Geschichte des Hellenismus ,Digitally printed vers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也可资参考。

[2] Johann Gustav Droysen, Geschichte des Hellenismus:Geschichte Alexanders des Grossen ,Gotha:Friedrich Andreas Perthes,1877,p. 3.

[3] P. Cartledge,P. Garnsey & E. S. Gruen,eds., Hellenistic Constructs:Essays in Culture,History,and Historiography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7,pp. 2-3;Johann Gustav Droysen, History of Alexander the Great ,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by Flora Kimmich,Philadelphia: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2012,“Preface” by G. W. Bowersock,p. VIII.

[4] Johann Gustav Droysen, History of Alexander the Great ,“Foreword” by A. B. Bosworth,p. XVII.

[5] 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学者对“希腊化”一词的认可和对这一时期的研究,可参见G. Shipley, The Greek World after Alexander 323-30 B.C. ,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2000,p. 1 and notes 1-5.其中提到了下列相关著作 E. R. Bevan, The House of Seleucus ,London:E. Arnold,1902;A. Bouche-Leclercq, Histoire des Lagides ,Paris:E. Leroux,1903-1907; Histoire des Seleucides(323-64 avant J.-C) ,Paris:E. Leroux,1913-1914;J. Kaerst, Geschichte des hellenistischen Zeitalters ,Leipzig:B.G. Teubner,1901;K.J. Beloch, Griechische Geschichte ,Strassburg:K.J. Trübner,1912-1927.

[6] François Chamoux, Hellenistic Civilization ,translated by Michel Roussel,Malden:Blackwell Publishers Ltd,2003,pp. 5- 6.

[7] M. Cary, A History of the Greek World from 323-146 B.C .,second edition,London:Methuen & Co. Ltd.,1951.

[8] M. I. Rostovtzef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Hellenistic World ,3 vols.,Oxford at the Clarendon Press,1941.

[9] W. W. Tarn, The Greeks in Bactria and India ,Cambridge:Th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First Edition,1938;Second Edition,1951。第3版由芝加哥阿勒斯出版社(Chicago:Ares Publisher Inc.)1984年出版,美国休斯顿大学教授霍尔特主编(The Third Edition,edited by Frank Lee Holt,Chicago:Ares Publishers Inc. 1984)。他撰写了前言,介绍了过去20多年来的考古研究成果,并附有最新的参考书目,其余仍保留了塔恩第2版的内容。

[10] W. W. Tarn, Alexander the Great ,2 vol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48.

[11] 琼斯的《希腊城市:从亚历山大到查士丁尼》((A. H. M. Jones, The Greek City from Alexander to Justinian ,Oxford:Clarendon Press,1940)也值得一提。此书认为近东的希腊化城市尽管从亚历山大起,归属于不同时期的国王与皇帝,但它们事实上一直存在到了查士丁尼时代。(“前言”,p. v)这实际上是后来希腊城邦制度延续论的先声。

[12] 罗斯托夫采夫的观点很有代表性。他认为,希腊化时代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希腊人在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有许多创新之举,对其他民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希腊化世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尽管有差异,但可以视为一个统一体来研究。详见M. I. Rostovtzef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Hellenistic World ,“Preface”pp. v,ix.

[13] 详见F. W. Walbank, The Hellenistic World ,Glasgow:William Collins Son & Co. Ltd,1981,pp. 60-78;Peter Green, Alexander to Actium: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Hellenistic Age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0,pp. xv,312-315.

[14] M. M. Austin, The Hellenistic World from Alexander to the Roman Conquest,A Selection of Ancient Sources in Translation ,Second augmented edi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p. xxv.

[15] 丹麦奥胡斯大学出版社(Aarhus University Press)1990—2000年间推出一套名为《希腊化文明研究》( Studies in Hellenistic Civilization )的9卷本丛书。该出版社1989—1995年间还出了一套丹麦语版的11卷《希腊化研究》丛书( Hellenismestudier )。1984年起,一套意大利语版的《希腊化研究》丛书( Studi ellenistici )开始出版,到2007年已出14卷。有关资料引自Glenn R. Bugh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e Hellenistic World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p. 325.

[16] F. W. Walbank, The Hellenistic World ,revised edition,London,Fontana,and 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17] D. M. Lewis et all,eds.,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 ,Vol. VI: The Fourth Century B. C. ,1994;F. W. Walbank et all,eds.,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 ,Vol. VII,Part I: The Hellenistic World, 1984;Vol. VII,Part II: The Rise of Rome to 220 B.C. ,1990;A. E. Astin et all,eds.,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 ,Vol. VIII: Rome and the Mediterranean to 130 B.C. ,1989;J. A. Crook,A. Lintott & E. Rawson,eds.,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 ,Vol. IX: The last Age of the Roman Republic,146-43 B.C. ,1994.

[18] Claire Preaux, Le monde hellénistique:la Grèce et l’ orient de la morte d’ Alexandre à la conquête romaine de la Grèce(323-146 av. J.-C.) ,Paris: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1978.

[19] E. Will, Histoire politique du monde hellénistique:323-30 av. J.-C . 2 vols.,2nd ed.,Nancy: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Nancy,1979-1982.

[20] Glenn R. Bugh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e Hellenistic World ,p. 7.

[21] 以下所列论文集见Glenn R. Bugh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e Hellenistic World ,p. 6.

[22] P. Cartledge,P. Garnsey & E. S. Gruen,eds., Hellenistic Constructs:Essays in Culture,History,and Historiograph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7.

[23] D. Ogden,ed., The Hellenistic World:New Perspectives ,London:Gerald Duckworth & Co. Ltd and The Classical Press of Wales,2002.

[24] A. Erskine,ed., A Companion to the Hellenistic World ,Malden: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5.

[25] S. M. Burstein,ed., The Hellenistic Age:From the Battle of Ipsos to the Death of Kleopatra VII Translated Documents of Greece and Rome ,3),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26] P. J. Rhodes & Robin Osborne,eds., Greek Historical Inscriptions(404-323B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27] Roger S. Bagnall and Peter Derow,eds., The Hellenistic Period:Historical Sources in Translation ,New edition,Malden,MA and 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4.

[28] A. Sachs and H. Hunger, Astronomical Diaries and Related Texts from Babylonia, Vol. I,Vienna:Verlag der Osterreich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1988.

[29] F. W. Walbank, The Hellenistic World ,1992,pp. 60-78.

[30] 这里关于克莱尔·普雷奥观点的介绍,主要参考舍尔文—怀特(S. M. Sherwin-White)对《希腊化世界:从亚历山大去世到罗马征服希腊之间的希腊和东方(公元前323年—前146年)》一书的评论。见 The Journal of Hellenic Studies ,Vol. 103(1983),pp. 212-214.

[31] 参见M. M. Austin, The Hellenistic World from Alexander to the Roman Conquest,A Selection of Ancient Sources in Translation ,Second augmented edi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Introduction”(pp. 1-4).

[32] 参见E. S. Gruen,“Into the Limelight,” The Classical Review ,New Series,Vol. 51,No. 1(2001),pp. 109-112.希普利的基本观点见该书《前言》(“Preface”,G. Shipley, The Greek World after Alexander,323-30 BC ,p. xiii)。.有关论述散见全书。

[33] M. M. Austin,“Hellenistic Kings,War,and the Economy”, The Classical Quarterly ,New Series,Vol. 36,No. 2(1986),pp. 450-466.相关评论也可见Reviewed Work(s):The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Second Edition.Vol.7,Part 1:The Hellenistic World by F.W.Walbank,A.E.Astin,M.W.Frederiksen and R.M.OgilvieReview by:Stanley M.Burstein,Classical Philology,Vol.82,No.2(Apr.,1987),pp.164-168.

[34] François Chamoux, Hellenistic Civilization ,translated by Michel Roussel,Malden:Blackwell Publishers Ltd,2003,p. 27.

[35] 详见François Chamoux, Hellenistic Civilization ,pp. 67,166-167,393-395.

[36] Peter Green, Alexander to Actium: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Hellenistic Age ,pp. xv-xviii.

[37] W. W. Tarn, The Greeks in Bactria and India ,“Introduction,” 1951,pp. xx-xxi.

[38] A. K. Narain, The Indo-Greeks ,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957,p. 10.

[39] A. E. Astin et al,eds.,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 ,VIII, Rome and the Mediterranean to 130 B.C. ,1989,pp. 388-421.

[40] A. K. Narain, The Indo-Greeks ,p. 11;E. Astin et al,eds.,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 ,VIII, Rome and the Mediterranean to 130 B.C. ,2nd ed.,p. 419页. 此文被收入A. K. Narain, The Indo-Greeks:revisited and supplemented ,Delhi:B. R. Pub. Corp.,2003.

[41] 最近由英国雷丁大学的雷切尔·米尔斯教授主编的《希腊—巴克特里亚人和印度—希腊人的世界》(Rachel Mairs,edited, The Graeco-Bactrian and Indo-Greek World ,Abingdon,Oxen:Routledge,2020)就是近年来国际学界关于远东希腊化文明及其遗产研究的集中反映。

[42] P. M. Fraser, Cities of Alexander the Great ,Oxford,1996,p.201,Maps 1-2,“Table of Alexander-foundations”.

[43] G. Cohen, The Hellenistic Settlements in the East from Armenia and Mesopotamia to Bactria and Indi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13,pp. 335-338.

[44] W. W. Tarn, Alexander the Great,II:Sources and Studi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48,pp. 232-259.

[45] Joe Cribb & Georgina Herrmann,eds., After Alexander:Central Asia before Islam ,Oxfor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46] Pierre Leriche,“Bactria,Land of One Thousand Cities”,in Ibid. ,pp.121-153.

[47] Pierre leriche, La Bactriane au carrefour des routes et des civilisations de l'Asie centrale:Termez et les villes de Bactriane-Tokharestan . Paris:IFEAC,2001.

[48] A. Kuhrt & Susan Sherwin-White, Hellenism in the East:The Interaction of Greek and Non-Greek Civilizations from Syria to Central Asia after Alexander ,London:Duckworth,1987.

[49] Mortimer Wheeler, Flames Over Persepolis ,New York:Reynal & Company,1968.

[50] S. Sherwin-White and A. Kuhrt, From Samarkand to Sardis:A New Approach to the Seleucid Empire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

[51] Osmund Bopearachchi, Monnaies gréco-bactriennes et indo-grecques,Catalogue raisonné ,Paris:Bibliothèque Nationale,1991.

[52] Osmund Bopearachchi, Catalogue of Indo-Greek,Indo-Scythian and Indo-Parthian Coins of th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Washington,1993

[53] Osmund Bopearachchi, Pre-Kushana Coins in Pakistan ,Karachi,1995

[54] Osmund Bopearachchi, Sylloge Nummorum Graecorum. Graeco-Bactrian and Indo-Greek Coins. The Collection of the American Numismatic Society . Part 9,New York,1998.

[55] David G.Sellwood, An Introduction to the Coinage of Parthia ,2 nd edition,London:Spink and Son Ltd.,1980

[56] R.C.Senior, Indo-Scythian Coins and History ,Vol.I-IV,Lancaster,PA:Classical Numismatic Group,2001-2006.

[57] Michael Mitchiner, Indo-Greek and Indo-Scythian Coinage ,Volume 1-9,London:Hawkins Publications,1975-1976.

[58] R.Göbl, System und Chronologie der Münzprägung des Kušānreiches ,Wien:Verlag der Österreich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1984.

[59] A. Foucher, Beginnings of the Buddhist Art and other essays in Indian and Central Asia Archeology . Revised by the Author and Translated by Thomas,L. A. and Thomas,F. W. with a preface by latter,London:Humphrey Milford,1917.

[60] J. Marshall, Taxila ,3vol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51.

[61] J. Marshall, The Buddhist Art of Gandhdra:The Story of the Early School,its Birth,Growth and Declin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0。

[62] Elizabeth Errington and Joe Cribb with Maggie Claringbull,edited, The Crossroads of Asia:Transformation of Image and Symbol in the Art of Ancient Afghanistan and Pakistan ,Cambridge:The Ancient India and Iran Trust,1992.

[63] Anna Kouremenos,Sujatha Chandrasekaran and Roberto Rossi,edited, From Pella to Gandhara:Hybridization and Identity in the Art and Architecture of the Hellenistic East ,Oxford:Archaeopress,2011

[64] J. Boardman, Greeks in Asia ,London:Thames & Hudson,2015.

[65] 参见 Rachel Mairs ,“Hellenistic India,” New Voices in Classical Reception Studies ,Issue 1(2006),pp.20-30.

[66] 参见Stanley M. Burstein, The Hellenistic Period in World History ,Essays on Global and Comparative History,Washington,DC: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1996.http://www.historians.org/pubs/Free/BURSTEIN.HTM

[67] Frank L. Holt, Into the Land of Bones:Alexander the Great in Afghanistan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5,“Introduction”,pp. 1-22.与霍尔特持有相似观点的还有《亚历山大大帝——走向大地终端之旅》一书的作者。他认为美国军队在喀布尔、巴格达及其周边地区遇到了与当年亚历山大同样的山地和气候上的困难。见Norman F. Cantor with Dee Ranieri, Alexander the Great:Journey to the End of the Earth ,Toronto: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Ltd.,2005.p. iv.

[68] 国际著名古钱币学家波比拉赫奇(Osmund Bopearachchi)对迄今在该地发现的希腊式钱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提出了新的巴克特里亚、印度希腊人国王的世系或延续序列,得到学术界的认可。详见Osmund Bopearachchi, Monnaies gréco-bactriennes et indo-grecques,Catalogue raisonné ,Paris:Bibliothèque Nationale,1991. gBdTTHGb9hGinFhN5UJvun95Nci8Xa1+0990pK+NDJMlBWy6Cpt9Bsqt7lFGFUZ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