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二:传承传统文化,重建文化自信

一、传统文化断裂,文化自信丧失

近代以来我们中国人失掉了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孕育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是明清以来,中国整体上开始走下坡路,中国文化走入秋冬之季,遭遇前所未有的剧变和挑战,当时的思想家就感受到了“天崩地裂”的变化。到了清末,西方列强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千古奇变,国家内忧外患,文化礼崩乐坏,纲常堕毁,中华文化面临着巨大危机和挑战:一方面古老的文化出现了衰老的症状,各方面的弊端和矛盾日益暴露;另一方面,明末清初以来西学东渐,西方文明处于新的上升阶段,凭其强大的武力进行侵略、扩张、掠夺。随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华文化面临全面危机,中国人一度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丧失了自信心,如胡适当时就说:“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这是典型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既然百事不如人,那就转而走向全面西化,以拥抱西方文明来替代弘扬中华文明,形成了崇洋媚外、唯西方马首是瞻的心态。特别是新文化运动,在开辟中华文化发展新方向的时候,把过去的传统截断了,不是革故鼎新、新旧嬗递,而是弃旧逐新,甚至唯新是求,使中国人在自己文化发展的道路和方向上陷入了迷茫,丧失了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使中国人丧失了文化自信。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几乎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但是,毕竟中国没有完全沦落,这就充分表明中华民族仍然蕴藏着无比巨大的力量,中国人总体上没有失掉自信力。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这样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他相信从总体上看,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中国在近代虽然落伍了,并因落后而挨打受欺,但中国人在被摧残中,在被抹杀中,在黑暗中,筋骨和脊梁仍然挺立着,默默地传承着古圣先贤、志士仁人的精神遗产,使中华民族历经内忧外患、分裂战乱而没有亡国灭种,而是在艰难困苦中重新崛起。

1940年1月9日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演《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后来发表时改为《新民主主义论》)中也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主席在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上所作的致开幕词里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中华民族从被屈辱被压迫的境遇中重新站了起来,找到了自信心,也开始重视文化自信。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破四旧”(指的是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对传统文化的大破坏,对民族精神和道德风尚的毁灭性打击也是史无前例的,文化自信建设道路举步维艰。

二、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中的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播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出现了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伴随着经济、政治改革的要求,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一个持续近十年的“文化热”。当时,面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文化荒漠,知识界有一种文化焦虑感,年轻一代感受到了强烈的文化饥渴,因此大家都积极地寻找文化。一开始主要是向西方寻求,年轻人如饥似渴地阅读西方书刊,讨论各种哲学、道德、宗教、政治、社会问题。许多人流露出反传统和西化情绪,认为中国之所以没有实现现代化,是因为传统文化有问题。所以,以西方文化作为参照物来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一度成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文化热”的主流,当时肯定传统文化的声音十分微弱。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社会均衡发展开始遭遇到种种问题,全球化的趋向已经明显,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和深度交流正在展开,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如何认清中国的国情?如何清理我们的文化遗产,并且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进行创造?知识分子不再像80年代初那样具有共识,在思考中国文化的出路时,形成了各种陈旧的和翻新的观点,诸如“全盘西化”“儒学复兴”“中体西用”和“西体中用”等,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人重新认识、评价和认同传统文化。学术机构的建立,大量丛书的出版,学术会议的召开,使传统文化研究进入到崭新的发展阶段。1979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蔡尚思的《中国文化史要论》,这是新时期第一本概要介绍中华五千年文化历史的著作。1983年5月,全国历史学科规划会议决定编辑出版“中国文化史丛书”和“中华近代文化史丛书”,先后出版了《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甲骨学史》《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等十数种著作。从1982年到1987年间,召开了多次关于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会议,推动了传统文化研究的深化和发展。其中对传统文化复兴具有重要意义的,如1985年4月的中国文化与比较文化研究工作协调会,确定了全国各地的主攻方向:北京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和近代文化,上海侧重中西文化比较研究,西安重点研究汉唐文化,广州为岭南文化,湖北为明清文化。还有1986年1月的首届国际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是在国内首次举办的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国际学术会议,主要议题“中国文化传统的再估计”“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相互关系”,都是80年代学术界和思想文化界关注的焦点。

推动传统文化研究从学院走向更广阔空间的是中国文化书院。中国文化书院1984年10月成立于北京,是由冯友兰、张岱年、朱伯崑、汤一介等教授共同发起,联合了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海外的数十位著名教授、学者一道创建的一个民间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团体,宗旨是“通过对中国文化的教学和研究,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通过对海外文化的研究、介绍和学术交流,提高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水平,促进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书院的主要活动方式是短期讲习班、进修班、函授班,还举办了多次较大规模的国际学术会议。书院出版物分为两类:一类是非正式出版的函授教材。1987至1989年,书院举办了两年制的“中外文化比较研究”函授班,在全国有12000余函授学员;另一类是正式出版的《中国文化书院文库》,分论著类、讲演录类、资料类等,陆续出版《论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文化比较》等书籍。书院成为当时海内外华人学者共同研讨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也为传统文化研究培养了大批人才,有力地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复兴。

与此同时,《文汇报》《光明日报》相继开辟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专栏,对文化热起到了推动作用。

儒学是传统文化的主流和主体,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中“儒学复兴”思潮也逐渐显现。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以来的文化讨论中,也有不少学者客观评价孔子,潜心研究儒学,发挥儒家思想的精神,努力从儒家思想中发掘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思想资源,提出了许多有益见解。1980年之前的三年中,全国报刊发表了几百篇评孔的文章,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应该以科学的态度研究孔子,肯定孔子在文化史上的地位。1980年之后,有关孔子的文章每年都有百篇以上,参与讨论的学者包括了老中青三代,涉及的学科领域相当广泛,研究越来越脱离单一的政治思维和意识形态的框架,转向多元的放射性的思路,并且开始思考现代化问题,讨论的话题开始与国际学术界的儒学研究接洽和融合。

现代新儒家对儒学复兴贡献很大。钱穆、徐复观、牟宗三、唐君毅等人的著作出版,风行一时,在学界产生了持续影响。杜维明、成中英等人回到各个高校和研究机构发表演讲,特别是杜维明1985年来到北京大学讲学访问达半年之久,并应邀到各地各种学术会议和讲习班作报告,接受记者访问和发表讲话,积极宣传儒学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及“第三期发展”的前景,在知识界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学术界开始正视现代新儒学的存在及其价值,儒学复兴思潮开始成为一股引人注意的文化思潮。

党和政府也有积极的反应。中国孔子研究基金会于1984年正式成立,谷牧同志任名誉会长,匡亚明同志任会长。这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成立最早的全国性国学社团组织。国务院予以拨款,用于学术研究,修复三孔,建设曲阜孔子博物馆。这充分显示中国在经过三十余年的封闭之后,开始走向思想的解放,同时也表明文化开始向多元化发展。在这多元的选择中,儒学自然要成为重要的资源之一。1989年10月7日至10日,由中国孔子基金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主办的“孔子诞辰2540周年纪念与学术讨论会”在北京、曲阜两地召开,此次会议的议题为:孔子、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来自世界五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位著名学者专家出席了这次国际盛会,共同探讨和研究孔子、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这次会上已经没有过去那种激烈批评的论调,对儒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加以肯定已经明显地成为主流。吴学谦出席会议,谷牧在会上致辞,江泽民接见部分与会学者,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古代有孔子这样一位思想家,我们应引以为自豪。孔子思想是很好的文化遗产,应当吸取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发扬”。这表明了中央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重视,这为儒学的研究提供了较宽松的现实环境,可以看作是真正意义上开始结束过去批孔批儒、反传统文化的历史。

三、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国学热”“传统文化热”

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思想文化发生了重要转折。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选择了走自己的道路,中华传统文化重新被国人认同,“西学热”转向“国学热”,中国传统文化走向复兴。

1990年,国学大师钱穆先生96岁高龄著《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认为“此下世界文化之归趋,恐必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宗主”。

1992年,日本学者池田大作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演讲《21世纪与东亚文明》中指出,在风云变幻的世界形势下,东亚地区正逐渐变为21世纪极其重要的区域。

1993年,北京大学季羡林先生提出“河东河西”论,他认为西方文化已经走到了尽头,21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

90年代以国学启蒙、国学教育为标志的“国学热”步步升温。从民间童蒙馆,到国民中小学;从大学的“国学讲座”“国学院”,到中央党校的讲坛;从国内多种媒体有关“国学大讲堂”“国学网站”“国学博客”“百度国学”等的相关报道为“国学热”大造舆论、提供支援,到国外以争建“孔子学院”为标志的世界范围的“中华文化热”,人们已经看到中华文化复兴的新趋势。

1992年,北京大学正式成立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致力于推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成立伊始,即着手筹办大型学术集刊《国学研究》,并与美国南海公司合作拍摄中华文化系列讲座视频。

1993年8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题为《国学,在燕园悄然兴起》的文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当天的新闻联播节目中报道了这篇文章,这在北大引起了积极的反响。8月18日,《人民日报》在头版《今日谈》栏目中发表署名文章《久违了,“国学”》,赞扬北大开展国学研究的见地和气魄。9月北大举行会议,商讨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学生社团纷纷响应,联合组织了“国学月”活动。

进入21世纪,传统文化热持续升温,形成了学界—民间—党和政府互动、媒体推动的格局。

首先,以大学为主体把国学研究提到重要日程,引导和推动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复苏。

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率先在校园树立起孔子像,2002年成立孔子研究院,2005年成立国学院。北京大学2003年在竞标中获得教育部“儒藏”编纂工程项目,国学大师汤一介担任首席科学家,20多所高校和文化研究机构参与其中。山东大学于2004年成立儒学研究中心,聘请著名学者庞朴先生为中心主任。武汉大学自2001年起在国内率先创办国学本科实验班,2005年起招收国学方向的研究生。

2004年9月由许嘉璐、季羡林、任继愈、王蒙等发起,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办的“二〇〇四文化高峰论坛”探讨了中国和平发展所能体现的人文精神和能够向世界传达的文化信息。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在致辞中表示,这次论坛特别强调的中华民族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理念不仅是中国的核心价值,也是东亚国家的共识,它可以成为人类和平共处的基本理念。大会宣读了由许嘉璐、季羡林、任继愈、杨振宁、王蒙、白先勇、周汝昌、杜维明等八十多位学者签署并发表的《甲申文化宣言》,谈到中华文化,宣言表示:“中华文化五千年生生不息、绵延不断的重要原因,在于她是发生于上古时代多个区域、多个民族、多种形态的文化综合体。”对于中华文化的当今发展,宣言认为:“应当与时俱进,反思自己的传统文化,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文化的优长,以发展中国的文化。我们接受自由、民主、公正、人权、法治、种族平等、国家主权等价值观。”

2006年是国学大热的一年,四川师范大学创设“国学讲坛”,安徽大学成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教育部批准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以“人文科学试验班(国学班)”的名称首次面向社会招收高中毕业生,“福建省国学大讲堂”开讲,国内首家国际儒学院在中国政法大学正式成立,复旦“精英国学班”开班,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八十年后复办,等等。

其次,民间也是中国文化复兴的大舞台。

各地孔子学会、儒学会、儒家诸子学会纷纷成立,举办各种学术活动。山东、广西、广东、山西、陕西、贵州、浙江、河南等省成立了省级孔子、儒学研究会,儒学呈互动发展态势;一些市县级儒学会,如陕西周至孔子哲学研究会、山东曲阜儒学联合会、浙江温州市儒学会等也相继成立。民间人士通过发表宣言、联名倡议、上书立法机关、从事学术研究、召开学术会议、祭孔、推广汉服、修复文庙、兴办书院、组织讲学等形式,使中华文化复兴在民间呈现兴旺之势。

民间性质的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教育活动,由90年代初的少数人提倡推动,发展成为遍及全国范围、群众热情参与、近千万儿童受教的巨大社会教育工程。该工程取得的成效显著,部分学校已将其纳入正规教学体系。

网络作为一个可以广泛传播思想文化的新兴平台,聚集着大批支持和投身中国文化复兴事业的网友,如孔子2000网、原道网、儒学联合论坛、中国儒教网、华夏复兴网等都是著名的倡导和推动传统文化复兴的网站。为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儒学创始人孔子诞辰2557周年,由团中央“我们的文明”主题系列活动组委会和中国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承办的网上“孔子纪念馆”正式开通。纪念馆设有“生平简介”“大事年表”“纪念活动”“孔子思想”“孔子故事”“孔子学院”“影音作品”“著作选载”“图片报道”“纪念场所”“相关链接”“敬献鲜花”“参观留言”等十三个栏目,通过通俗翔实的文字、生动精彩的图片和影视资料,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学说,生动再现了孔子的伟大精神和高尚情操。

汉服运动是由民间发起的“草根”传统文化运动,主体参与人群以70后、80后和部分90后居多,中心力量是年轻白领和在校大学生、研究生,也有初高中学生。甚至有不少受周围亲友影响的儿童及中老年人加入。汉服运动重要网上基地是百度汉服吧、汉网、汉社及一些论坛等。北美、欧洲、印度都出现了或大或小的汉服宣传活动。汉服运动对人们产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是中国文化复兴的一个显著标志。

四、党和政府谨慎而稳健地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

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004年3月中宣部、教育部制定并印发《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提出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要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对人类发展的贡献;帮助学生理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求各学科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中小学德育课程和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要充分体现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理科课程应结合教学内容,增加中国科学家的科学成就和民族精神的内容;艺术课应包含经典民乐、民歌、民族戏剧欣赏和中国画、书法艺术欣赏的内容;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要利用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五一”“五四”“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节日以及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

2005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发出《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指出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充分运用民族传统节日,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对于推动形成团结互助、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和平等友爱、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对于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推进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对于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0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撑。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在开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的历史进程中,文化既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民族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必将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文化兴则国兴,文化衰则国衰。

2006年9月24日,孔子诞辰前夕,首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盛典在孔子故里曲阜市举行,这是第一个以中国人命名的国际奖项,被称为“世界教育领域的诺贝尔”。它的设立,表明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使中华儿女倍感荣幸和自豪。

2007年9月27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山东省文化厅、济宁市人民政府发起,中国孔子研究院承办的“世界儒学大会”在孔子研究院隆重举行。随后,2008到2013每年举办一次,2013年以后每两年举办一次,至2017年已经举行了八届。“世界儒学大会”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搭建一个国际化的儒学研究与交流的高端平台,推动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探讨儒学的价值与意义,鼓励跨地域、跨学科、跨行业的儒学研究,加强海内外专家学者、儒学研究机构(团体)的密切往来,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促进人类社会和平、和谐、发展。

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并做出了重要部署。

2013年8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讲清楚”:“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四个讲清楚”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2013年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曲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考察工作。他首先参观了孔府,之后到孔子研究院考察。考察结束后在与专家学者座谈时表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一定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最后习总书记特别指出,“我这次来曲阜就是要发出一个信息: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这说明党中央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识的根本性转变,这是一个国家文化战略的根本性转变,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深远。

2014年2月24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习总书记讲:“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这就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固有根本,我们抛弃了这个传统、丢掉了这个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现在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源泉里汲取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这样才能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就是说,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能在一张白纸上进行,必须在传承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第二,习总书记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这里再次强调“讲清楚”的问题,说明我们今天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是因为我们有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特别提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这是对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补充和完善。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他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3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德国汉学家、孔子学院教师代表等座谈时强调,一些人对中国有偏见,主要是缘于陌生、隔阂和不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在中外文化沟通交流中,我们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

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以“儒学:世界和平与发展”为主题做了重要讲话,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从历史的角度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尤其是确立孔子及其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代价值,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为推动儒学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坚定了方向和信心。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一开始就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意见》首先阐述了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意义,并对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做了规定。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

结语

曾几何时,我们丧失了文化自信,我们经历了艰难困苦,我们经受了欺凌屈辱。经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逐步强大,中华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民族复兴的基础是文化复兴,文化复兴的关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重建中国文化主体性,进一步与时俱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文化复兴推进民族全面崛起,使中华民族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韩星 T+qCoXaZreW3ZGbGSQHLSOS7Mvdo5wgPdMgUX2+c/V7UQxLAliQ89+rFjo4dUB6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