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理清学校文化历史传统是学校课程规划的首要策略

在帮助几所学校谋划课程规划方案的过程中,笔者有些许感悟。深处每一所学校,走进课堂,观其情景,与人相遇对话,均能感受历史积淀下来的、由学校的一代代教育者和一批批学习者传承的文化元素。在振奋之余却也顿生遗憾,这些显示在校园各处的文化基因和教育元素,都是学校发展过程中的珍贵资源,但它们安静地沉睡在校园里的各个角落,大家对其灵魂与价值似乎视而不见。

多数学校的办学理念不成系统,即使有的学校自认为已初步形成自己的系统理念,但其实只是一些口号式的累积和随心所欲的设计。有的学校,其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各说各话,体现不出学校文化的统一价值观。有个别学校甚至不明白校训的概念内涵,把校训与课程混淆,如把特色课程“经典阅读”当作校训镌刻在教学楼上。有的学校说不出自己的育人目标。

不少学校在追求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忽视自身学校文化的实质和特性,竞相模仿一些品牌学校或企业文化建设的理念。不懂得什么该肯定,什么该否定,忽视学校文化的生成性和原创性。这些并不符合学校自身特点和要求的文化建设,导致学校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其所谓的学校文化不能化为学校永久的精神品质得以传承。

当下,不少学校借助教育投入的大幅度增加,盲目热衷于硬件和环境建设、各种专题性大型活动、媒体宣传、品牌设计等,有时甚至不断地翻新,以迎合某些形势的需要。孤立地看待物质、精神、行为和制度文化建设,没有意识到四者是有机的整体,互为条件,导致价值观凌乱多元。

有的学校,其组织结构的变革与管理创新不适应当前整个教育变革的新形势,不适应学校新文化的渐进生成。对教师开发的文化产品,如教案、课件,以及教师的课程、课题研究成果等,不注意进行有效管理,致使学校生成的一些创新文化得不到及时积淀与传承,削弱了这些文化产品对于学校文化建设的影响。

还有的学校打着“文化管理学校”的大旗,却没有真正让学校文化回归到教育本意,定位到课程与教学上,也没有突出促进人的发展这一根本宗旨。不少学校开设的课程形同虚设,教师课程意识淡薄。在课堂上,践行启发式、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等新型教学方式还没有成为所有教师的共识,很多教师对项目式学习、跨学科课程、学科实践活动、基于大单元整合教学设计等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方式不够理解,限制学生思维的做法随处可见。

不过,可喜的是,当前已有很多学校意识到上述问题,大家都开始明白课程育人的道理与重要性,都认为一所学校应该有它的整体课程规划,有自己的课程体系架构。但是,现状是不少学校一时找不到构建课程体系的切入点,为了快速迎合课程改革的需要,便不假思索地随意实施叠加式的课程架构,甚至不惜金钱聘请专家或公司为其策划设计,徒添了教师和学生精神与体力上的各种负担,引发大家对改革的抵触和不满情绪。殊不知,进行课程改革,构建学校整体课程规划,首先需要找到学校文化的源泉,洞悉学校的办学精神与核心价值观。

有一天,笔者读到杨四耕老师的一篇文章《源头清:学校整体课程规划的基本要求》,颇受启发。文中有这样的观点:课程规划是学校层面的课程实施,因此,学校整体课程规划应该是学校自己的规划,任何个体或组织都不能代替学校主体来做规划。学校整体课程规划源于学校自身的困惑与理想,不同学校的发展现状不同,不能完全沿用国家与地方的课程规划,也不能照搬其他学校的课程规划。学校是课程发展之所,课程规划的目的在于提升学校课程的整体价值,进而解决学校面临的课程问题,促进学校的永续发展。学校课程规划的首要标准是以学校为本,反映学校的历史传统,适合学校的现实情况。如此,才能真正发挥学校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中介作用,保障学校、教师和学生获得适切的课程,保证课程规划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2015年8月,笔者接受学校派遣,到一所乡镇学校工作一年,任务是帮助该校构建自己的课程规划方案。笔者刚开始并没有完全理解领导的意图。但是深入学校,一节课一节课地听下来,与教师和学生近距离沟通,与学校校长和中层干部对话,与学校保安、司机、学生家长等人员交流后,笔者终于明白了领导的意图。两个月过去了,完整的方案仍没有出炉。于是静下心来,认真地了解学校的外部环境,如学校在整个区域中的位置、与其他学校和社会机构的联系、地域文化和资源等;更加细心地领会学校的办学目标定位与愿景、教师素质结构与生存状态、学生生源状况与学习方式、学校软硬件建设与常规管理政策等。

笔者不再刻意向外寻找资源,而是转向以学校为基础,寻找课程政策与学校历史和现实之间的结合点,对学校办学历程、课程发展基础、师生状况和学校整体发展环境做出全面、系统、客观的分析,了解与课程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外部优势、弱势、机会和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思考,谨慎判断,清晰定位,实现学校继承优良传统与进行新时代改革创新的有机统一,保证整体课程规划的可行性与认可度。

该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所在镇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和外来人口密集区。学校还是区、市级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是该校的特色课程。

学校的文化内涵是“浩融·和谐”,办学理念是“为人的发展服务”,教风是“博学善教,教人求真”,学风是“勤学好问,学做真人”,校训是“团结,勤奋,求是,创新”。

笔者深入课堂听课,与该校校长、中层干部和部分师生反复对话,认真观察、调研学校内外环境,细致探微学校历史传统与课程发展现状等,从其文化理念系统中抽取了两个字,一个是“融”字,一个是“真”字,“融·真教育”应运而生。“融·真教育”是指学校遵循教育规律,回归教育本真,办有思想的教育,办减负增效的教育;学校生活应洋溢着和谐自然、真诚待人的良好风气;教师要淡泊名利,勤于耕耘,尊重学生个性,讲真话,授真知,以满腔的热情书写无悔人生,做“融·真教师”;学生要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善于发现、勤于探索,在生活中发现知识,在实践中检验知识,以善良的本性编织美好未来,做“融·真学子”。“民族情怀,勇于担当”的育人目标跃然纸上,它是“融·真教育”的愿景,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信念指向。由此,笔者对学校课程整体框架有了清晰的思路,即构建“融·真教育”课程体系,实现课程育人功能。

“融·真教育”课程体系的宗旨是着力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程结构,形成学校课程特色。在课程设置方面充分考虑各门课程的育人价值,充分考虑各门课程育人效力的聚合。依托课程,带动课程发展和教师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落实核心素养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融·真教育”课程设计的主体架构指导思想基于学校育人目标“民族情怀,勇于担当”,遵循“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是以促进全校1~9年级学生综合发展为宗旨的课程模型,用以引领学校的整体课程建设与实施。具体来说,就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两级课程进行校本化开发,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强化培育学生综合素养,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依据学校具体实践资源,构建“融和课程”“求真课程”两大课程群。“融和课程”主要以学校的特色课程“民族团结教育”为主课程,该课程在“民族”上下功夫,挖掘各种优秀资源,从学科渗透、主题课程、学生社团、特色活动四个渠道,做到学校、班级、学生层层落实,将民族团结教育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积极争取社会力量迈入课堂,与学生共享民族风采,感受“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爱我中华”的浓厚情感。另外,还有“学段衔接课程”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课程”。

“求真课程”主要由“修身课程”“发展力课程”“综合创意实践课程”三部分构成,旨在引导学生有交流能力、有担当精神、身心健康、有创造力、有现代意识、有团队精神等,引领学生体验、理解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追求真理、探究规律的精神,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丰富学生的实践经历,强调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综合应用。

理清学校的传统历史文化,明确学校课程发展的传统、优势与困难,才能发现学校的课程建构依据与资源,激发学校由内向外、自下而上的变革,促使学校直面课程与教学实践中的关键问题。因此,可以说,对学校历史传统进行全面梳理、总结提炼,是整体课程规划的首要的、前提性的和基础性的实施策略。 bgNfDJVMIEYLQpXZc0m7m7s+D/IRb1zj8YIAqD1Xe1BHm5KKtZJcc9Gkj2V/sjK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