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致敬理想

已经记不清有多久了,有一种情感一直深藏心底却又时时叩击着心扉。尽管一直试图寻找一个合适的词语来描述这种情感,却又不知该从何谈起。在本书即将付梓之时,这种情感再次在心中涌动,并愈发强烈而清晰起来,那就是——礼赞理想,向理想致敬。

要向理想的时代致敬

古往今来,人们对理想一直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赞颂理想的美文佳句比比皆是,追求理想的动人故事不胜枚举。人们把理想比作人的灵魂、支柱,成长的风帆、翅膀,事业的雨露、阳光,前进道路上的指南针、发动机,等等。可以说,理想承载着人类的美好愿望,为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注入强大力量。新的时代孕育新的理想,大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到各地各行各业的发展梦、强大梦,小到每个家庭每个人的事业梦、幸福梦,人们都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昂扬奋进、努力前行。所以,这个时代是充满理想的时代,也是实现理想的时代。人人都是理想的追求者,处处都是理想的实践场。这些人当然包括你我他,这些场域当然包括我们教育部门以及每一所学校,而当理想照进教育的阳光,则更显其美好且不凡。

要向理想的教育致敬

这个时代是变革的时代,变革在教育领域尤为凸显,身在教育行业,感触尤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文件大量、密集出台,基于上述背景下的教育研究更为活跃,结构调整、机制优化、内涵发展等各领域均有涉及,各种思想观点碰撞交织,各类实践样态层出不穷。尤其是学校治理方面,更是形成了在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和高质量发展目标引领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百花齐放亮点纷呈的喜人局面。据本人多年了解的情况,广大中小学校长无不有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学校,也无不在实践自己的治校理想。他们秉承“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理念,热爱教育,忠于理想,起初专注于“擘画理想的教育”,全程服务于“为了理想的教育”,成就彰显于“实现理想的教育”,以自己的实际作为,打造出一个个优秀成果、一所所优质学校、一张张靓丽名片。众多知名校长、园长莫不如此,过去现在也无二致,而李志欣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要向追寻理想的人致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每个有理想的人都值得尊敬,而志欣恰是这样一个一直行走在追寻理想路途上的人。作为本书的合作者,志欣与我有大专两年的同窗之谊,也是多年来志同道合的伙伴。由于较为熟悉的缘故,我不得不多用些笔墨来说一说眼中的他。求学期间虽未密切接触但也有所了解,他是一个平凡的人,刻苦好学,谦逊敦厚,不善言谈,面对异性还有些羞涩局促。在以芊芊女子居多的英语系里,他这位谦谦君子也算是一种特别的存在了。然而他又是个传奇式的人物,踏上工作岗位后如鱼得水,发展迅速,没几年的工夫就从一名一线教师成长为教务主任、副校长、校长。在学科教学领域,他是省特级教师;在学校管理领域,他是知名校长。2008年,他主推的“零”作业教学改革在全省乃至全国引发较大影响,将一所位置偏僻、基础薄弱的农村学校打造为名校的事迹至今为人津津乐道。当年不善言谈的他,在省厅组织的特级教师评审答辩中竟能从容应对,在全市师德巡回报告中也是侃侃而谈;并非中文科班出身的他,却将一篇篇闪耀着智慧光芒的论文、随笔、著作频频呈现在读者面前,这的确是我所没想到的。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关注北宋镇实验学校,关注志欣,关注他所推行的“零”作业等一系列课堂教学改革。这些年来,我钦佩于他的专注与执着,对学校管理的投入,对治校思考的深邃,从他的文章中可发现,他的每个文字都是一个活的细胞,而每一个细胞仿佛都在思考,学生的一句话、教师的一个眼神,甚至校园的一缕微风,都能唤醒他思考的基因,激发他探究的冲动;我钦佩于他的刻苦和勤奋,他勤于研究,笔耕不辍,著述不断,尽管每天也有迎来送往、冗杂事务,但他能科学分配时间和精力,既能完美地完成管理任务,又能偶尔与三五知己小酌一杯,既能忙里偷闲读书学习,又能时时梳理思想写下精彩的文字,反观自己以及身边的不少人,总是感觉精力有限,工作中言必说累,下班后一副倦容,有些工作清闲之辈,也总以“认真”的态度选择“躺平”的生活,相比而言岂不有天壤之别;我更钦佩于他一直葆有理想心态,他一直生活在理想中,并为之而努力,为了教育的理想,也为了理想的教育,从教师到校长,从名师到专家,从黄河尾闾到首都北京,一路追寻,一路圆梦。用他自己的话说,要珍惜最好的时光,勤锻炼,多读书。这些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的话语,以及其中所流露出的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人生态度,好似给我打了一剂强心针,又像帮我开启了一扇窗,窗外透进来的是一丝新鲜气息,是一缕和煦阳光,也是一种催人的力量,促使我开始读书思考,开始追寻理想,与志欣一道探索研究,共同勾画理想中的教育。于是,我们基于自身的经历和思考,围绕校园文化、学校治理、作业改革、学生素养、课堂教学、教师发展等,一起梳理现实存在的优势及不足,一起探讨何为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教学、理想的学校,一起谋议怎样培养学生、激励教师、治理学校。于是,就有了对“教育,勇敢地迈向理想的那天”的憧憬和期待,这既是本书第一章的标题,也是贯穿本书的主旨所在。

要向自己致敬

因为自己也有理想,也为理想打拼过、奋斗过,随着本书的完稿,自己在追寻理想的路上又前进了一程。与志欣的经历有所不同,我走出学校门,走进机关门,历经三十年的教育管理生涯,从事过招生考试、教师培训、组织人事、教研科研等多项工作。虽无大的建树,但自感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从未有一丝动摇,对本职工作的担当从未有一丝懈怠,为教育事业发展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情。尤为重要的是,面对社会对优质教育的热切期盼,面对学校对提升教学质量的迫切需要,教研科研作为强化发展力、提升服务力的内驱,作用更加凸显,自己深为所从事的这项工作而倍感责任与压力并存,业务与研究交融、理论与实践结合而带来的幸福感、成就感与日俱增,对来自基层学校和教育一线的创新改革和探索实践的关注热情也更加高涨,其中就包括对志欣曾主政的利津县北宋镇实验学校的关注。在农村学校普遍萎缩、生源流失严重的大环境下,这所学校直到现在依然保持不懈的进取精神和旺盛的改革活力,推行“全学习”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创新,不断创出新经验,取得新成绩,实属难能可贵,由此也引发了我关注和整理该校改革创新历程的兴趣。未曾想到的是,与志欣交流此想法,我们竟然一拍即合,在许多观点和看法方面,我们也高度契合。于是我们各自整理了此前形成的一些文字,经过梳理归类、整合打磨和润色提升,最终形成了您面前的这本书。

全书共五章,以教育管理者和中小学校长的视角,谈校园文化、课堂教学、学生发展、学校治理、教师成长,内容涵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多方面,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思想。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理想的教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何为理想的教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所以本书的价值究竟如何,我在此不做评价,相信读者朋友在阅读中会有新的发现,也会做出自己的评判。时间仓促,能力有限,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读者朋友海涵。

教育是理想之路,理想之路不乏同行者,愿我们锚定目标,坚韧前行,勇敢走在奔向理想教育的路上。

让我再次向理想致敬,向每一个追寻理想的人致敬!

上述感想,就此写下,权作序言。

杜建国 uXHy6wKY0KkAgo4lXERJ8ISR61OKVkXAk4Yuj7tgcXS1h4Xfc/nC3fIAznnggve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