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

教育的向度:生命突破、文化超越与理想创构

收到由杜建国和李志欣合著的书稿,认真阅读完,感慨颇多。

与特级教师、知名校长李志欣相识多年,我一直关注着他教育生涯中的发掘与突破,审视着他办学探索中的扬弃与超越,也欣赏着他生命行动中的开辟与创构。从一所薄弱学校到另一所薄弱学校,从一轮教学改革到新一轮教学改革,从一群追梦伙伴到又一群追梦伙伴,李志欣校长因爱而起,向善而行,始终在朝着理想的境界披荆斩棘,一路跋涉。

教育是社会与个人的互动和重构,指向人作为生命个体和社会成员的成长与发展。这是教育的本质体现,也是教育的价值所在。《礼记·中庸》有云“致广大而尽精微”,李志欣校长正是以“零”作业捍卫学生体验的底线,以“微改革”作为学校治理的起点,以“全学习”建设成己成物的生态,着意高远,致力精微,不断地求索、改变、超越,阐明着教育的三个向度:生命突破、文化超越与理想创构。

一、将教学改革作为生命突破的过程

有专家赞誉李志欣校长是“正从泥土里长出来的教育家”。是否堪称“教育家”,见仁见智,但“从泥土里长出来”,正是李志欣的前世今生和他追求的未来。

1992年8月,李志欣从师专毕业,被分配到山东省利津县一所偏远落后的农村学校任教。乡村、学校、教师,这些美好的词语在某些现实中却往往瘦骨嶙峋、茫然无力。农村偏僻薄弱学校的教师有时难免会产生艰涩难耐、穷愁闷煞的感受。但李志欣不仅在这所学校待了12年,还一次次从一所薄弱学校走进另一所薄弱学校;甚至被作为优秀人才引进到北京,他进的还是薄弱学校。

从教30年来,李志欣一直与“薄弱”二字有缘,甚至有些乐在其中。在他看来,教育确实是社会和生活的需要,但其本质是呵护和促进每一个生命的生长;因此,教育必定是有根的。这个根,就是“人”,就是人的实在、心气和斗志。一个活泼泼的人,怎么能又怎么会被贫弱艰难“囚”住“困”死呢?

对于李志欣来说,一次次被调往长期落后的学校,要面对的根本问题永远是:学校为什么落后?如何改变?从自身的经验和感悟出发,他认为,既然外部条件的改善无法一蹴而就,最可行的破解之道就是提升课堂品质。

薄弱学校之薄,在于办学条件简陋、发展资源单薄,更在于师生心气卑下、自我设定羸弱。如何提气?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拿出丰厚、耀眼的教学成绩。成绩上去了,自信与激情就会逐渐恢复起来、激发上来。

为此,李志欣不仅身兼数职,还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当副校长时,他教两个毕业班的英语,还兼年级主任和一个班的班主任;当了校长,他仍然不离课堂,教一个班的英语。这是李志欣的管理之道——“我先上”“看我干”“跟我来”,全力以赴抓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李志欣发现:学生有做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教师有批不完的卷子、加不完的班,师生眼里只有分数没有人。他意识到,当教与学不以问题为导向时,课堂本身就成了“问题”。

对此,李志欣在《教育在解决问题中完成》一文中指出:要建设以“问题”为主体的课堂,真正实现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师的任务是激活课堂主体,把自己的“知识与生活”经验与学生已有的经验自然对接,师生直接进入彼此的话语、思维系统与生活、人格背景。

李志欣认为,要教随学行,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善学促教。他将“学习点”拆成“问题点”,强调学生主体、学习赋权,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展示、诊断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2001年,李志欣以教学问题为导向,开始推行“减负”;2008年,李志欣以“零”作业斩断“题海战术”,倒逼“课堂提质”,整体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授业,课后作业”模式。“一个必须”,当堂评价促使教师有效完成课堂教学;“三个不准”,课堂闭环促使学生现场完成高效学习。这是对师生生命时间的尊重与赋能,也是对师生生命空间的解放与赋值。

“零”作业并不是终极目标,而只是一种手段,用于终止教师之间的“时间博弈”和学生群体的“答案诉求”。因此,“零”作业的目标,第一层次是创造公平竞争的时间环境,进阶层次是基于缩量减耗的“精准增效”。

课后作业的清零与归零,给课堂教学增添了巨大的压力与动力,也给学生学习拓宽了生命“伸展”的空间与可能。由此,不仅李志欣主导的学校走出连续十年全县倒数第一的困局,力争上游,声誉鹊起,其举措还启迪许多其他薄弱学校破壁求新,取得明显成效,从而受到《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重点关注。由于研究与实践接地气、重人气、育灵气,“‘零’作业下的教学改革实践”2012年获山东省政府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零’作业教学改革实践探索”2014年获首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淮南子·原道训》中说:“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反之,能够“守其根”,就一定“有所生”。李志欣的“零”作业教改,就是这样一种生命的突破:守住“人的学习”之根,就会像种子抗争泥沙的压迫,冲破自身与环境的局限,生长出“知识与生活”的花朵。

二、让学校发展成为文化超越的旅程

课堂是教育的主要场域,但涵盖不了全部。学校文化却往往意味和指向着一切。

李志欣先后走过多所薄弱学校,发现它们有着鲜明的共性:缺少生机、思路、品质,根本在于文化底蕴的匮乏。

文化总是体现在人、物、事、情与环境上,是看得见的光芒、摸得着的温度,而非虚无缥缈的概念。李志欣把目光投注于学校空间和环境,以微改革来打破局限,促进学校发展,实现文化的重构与超越。

李志欣的改革,不是从“做什么”而是从“不做什么”开始的。“零”作业如此,学校治理微改革也是如此。

“开会不设领导席”“谁要发言谁登台”,这个“交出舞台”的小小改革,让普通的教育场景成为富有温度与情怀的文化风景。会风吹清风,管理要同理,淡化了领导与普通教师的区别,却凸显了人文与专业的分量。

不给教师添负担,要为伙伴创机会,让校园里充满了自由快乐的气息。李志欣认为,每一位师生都如北京市育英学校校风所言,是“静静挂在枝头的桃子”,只要有教育与文化的阳光,人的学识与人格自然会丰满、润泽起来。

在开放的空间,教育与文化的光辉才能普照。将用于区隔的绿化带全部打开,走廊或连廊不只为了通行,大厅与馆室也不只为了容纳,所有原本局限或封闭的区域都“期待”着人的抵达、停留与使用,从而成为开放性、多样化的阅读学习、娱乐活动空间。师生的意愿、兴趣与动线,重新定义和不断刷新着校园的各个区域。一处处平常的校园景观与馆舍,改造成了“六艺庭院”“桃李满园”“曲水流觞”“劝学蹊径”等景致,以文气浓郁的意象吸引学生观赏、阅读、思考与表达,连行走与休闲都变成了别样的学习样态、美好的交往境域。由此,一些教师开始把有关主题课程的学习搬到教室外面,一些学生社团活动也开始进入公共空间,“非正式学习”“非正式活动”“非正式项目”在校园的每一处场域、每一个角落随时都可能开展。

李志欣主张要让环境和空间能真正为人而存在,让人与环境互动起来。实际上,这是文化的人与人的文化在相互重构,是历时性的认知领域与共时性的现实存在进行交互融通。

教育不仅是文化的传递,更是文化的发现、理解与创生。在李志欣主导的学校里,文化总是由一个个师生、家长来主导、实施和交互,每个人都是一个自在的文化主体,他们的自我重构、协同建设带来了学校的发展,他们也在学校的发展中获得自我与他者的互洽。

每一个“静静挂在枝头的桃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此在与旅程。

教育,就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悄然呵护一个个生命的文化超越。

三、用成长自觉驱动理想创构的征程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需要并认可的人。但人,应该并且能够去做理想主义的梦。

李志欣的办学探索与实践就像在画一个最美的梦,然后带着梦里的人们一点点地去实现。

读李志欣的文章,看他走过的学校,我们会发现,薄弱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就是教师的成长自觉,而教师的成长自觉来自并创构着他们的理想境界。这是专业成长的青春之歌,也是生命蜕变的理想之路。

“零”作业的革命性变革,微改革的系统性升级,都少不了教师队伍的自组织和再出发。李志欣着力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支持多样化发展的教育模式,即“全学习生态系统”——运用学校文化、空间和环境,丰富学习资源,支持“多种学习方式与终身学习”,满足学生学习、生活的生理与心理需求,促进学生自我学习,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个“全学习生态系统”的原动力是教师的成长自觉。

在基础教育领域,任何过度夸大儿童的理念都是可笑的,任何过度神化儿童的行为都是荒诞的。李志欣采用了最简单的方法:日常互动。人构筑环境,环境影响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是一切人的共在。当薄弱学校里有了一些“穷则思变”的教师,这些教师越来越多地通过读书、写作、课题研究等方式,成为“不一样的人”,追求“不一样”的人就会越来越“一样”——在向上向善的征途中同频共振、相携而行。比如,李志欣山东团队开展“三个一读书活动”——读烂一本经典、主攻一个专题、精研一位名家,在这样的氛围里,甚至“门卫也会写文章”。

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分校实施并形成了“读书、写作、课例、课题、课程,游学和分享”的“5+2”教师“自成长”模式,打开了弱校教师固化的思维,解放了他们被缚的灵性,激扬了他们压抑的生命,从“全学习”出发追寻自我生命的整全,渐渐成为学校的整体行动。教师申报项目,参与各种工作坊或学习型组织,既是自觉践行学校的“全学习”理念,更是自觉更新自我“全学习”的生命状态。

李志欣开心地说,越来越多的教师有了发现课程、勇于创造、乐于变革的内在愿望,并体验到自身成长所带来的成就感。教师张静的家书课程、王智超的竹品课程、蔡江平的班报课程等都深受学生喜爱。

当这样的教师越来越多时,曾经的薄弱学校就能够化蛹成蝶,创构一所理想的学校;一所理想的学校,同时成就着无数追求理想的师生。2019年,“‘全学习’课程改革与育人模式创新实践研究”被评为北京市课程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发现教师,为每一位教师改变现实的专业发展赋能,也就是在发现学生,为每一个孩子面向未来的成长赋能。

发展之道在自觉,教育最美是平常。理想,就是一个重构未来的梦,就是一个渐成现实的圆。

这本即将出版的新书,历史地看,不过是李志欣“画圆”轨迹中的一个小点;从教育现象学的角度,却呈现出李志欣作为人、教师和校长的价值与实在。

李志欣“从泥土里长出来”,朝向天空不断地伸展,其专业成长与发展、办学探索与实践,所有的生命突破、文化超越与理想创构,都是基于一种教育的向度:成人成己,向好向善。

邢晔
南通大学情境教育研究院研究员、教育科学学院兼职教授、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科研员、《教育研究与评论》特约主编 h75MQHZwsSkveBGOAFlIhCoID4oK+4dvuvIUytxS9Ih01vgGTDF+VHu6aeR49vv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