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节
加强劳动教育亟待提升行动自觉

近年来,劳动教育成为教育的热点、焦点、重点。这不仅在于劳动教育本身十分重要,也不仅在于国家和领导层面高度重视,更重要的是多年来教育本身对劳动教育的认识缺失、行动弱化,转变观念、强化措施、有效应对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新形势下,要确保有关意见政策落实落地,确保劳动教育取得实效,教育系统就必须提升行动自觉。

首先要明确劳动本身的价值旨归。大家都知道,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人类从蛮荒走向文明的历程证明,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是劳动推动了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从古至今,崇尚勤劳的风气从未间断,劳动精神代代传承:从《尚书》中的“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到《左传》所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从《朱子家训》倡导“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到李大钊的名言“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可以说,劳动精神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也正是靠着勤劳和智慧的双手,一代代华夏儿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时至今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步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需崇尚劳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礼赞劳动创造,讴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勉励广大劳动者勤于创造、勇于奋斗,并明确提出:“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 “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这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论述,不仅深刻阐释了劳动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所在,也是对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在全社会树立科学劳动观的倡导。

其次要认清当前的现实困境。从实践层面看,当前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裕,一些人的劳动观念出现了削弱或扭曲,产生坐等扶贫的寄生思维、投机暴富的病态心理、好逸恶劳的“啃老”观念等。在劳动教育方面,长期以来存在着一定的认识误区和薄弱环节。根据调研情况看,整个社会对劳动教育的认知不足,“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重智轻劳”的现象较为普遍。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劳动技术课程在学校经常被占用,劳动教育无计划、无考核;劳动教育在家庭中被软化,家长往往只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家务劳动基本不让孩子参与;劳动教育在社会上被淡化,各部门、各方面普遍缺乏共抓共管意识和资源融合机制,全社会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的共识有待形成。在劳动教育的具体推进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倾向,比如,将劳动教育简单化,对劳动教育内涵把握不清,将劳动教育等同于技能学习,或是以卫生扫除、拔草种花、简单的手工制作来应付了事;将劳动教育形式化,缺乏系统的课程教学过程,只是将集体活动作为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的一种方式;将劳动教育惩戒化,把劳动当作惩罚违反校规校纪学生的工具,甚至将劳动任务专门安排给学困生承担;将劳动教育娱乐化,组织学生通过采摘、参观、游玩放松心情,劳动教育变成了观光休闲。此外,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教师普遍对劳动教育规律和青少年学生成长规律、学习规律的认知不够;在教材建设上,缺乏课程标准的指引,没有形成完整的学段链条,内容不衔接,甚至脱节、缺项;在劳动教育的质量、水平以及学生劳动素质提升等方面,缺乏规范化、标准化的评价制度体系;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滞后,课程配套资源缺乏,校舍紧张、设备不足、设备老化等问题也十分突出。长期以来,青少年学生缺乏劳动机会,出现了一些不想劳动、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以及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甚至把劳动与劳累、痛苦联系起来,视之为休闲和享乐的对立面。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育人实效发挥,影响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再次要认识到当前的有利方面。目前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对劳动教育较为重视,开展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总体上,大家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有所提高,普遍能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同部署、同督导、同评价。广大家长逐渐认同劳动教育的意义,能积极配合学校督促孩子参与必要的劳动实践活动。社会力量也愿意支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工作。在课程建设方面,国家课程要求基本得到落实,课时能够得到保证,同时不少学校结合实际,实行开门办学,“一校一品”建设工作初见成效;在劳动实践方面,各校对校内外劳动基地建设较为重视,大都能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各方资源,不断拓宽实践领域,增强劳动技能培养的多元性、实效性;在实施路径方面,各县区、学校建立完善推进机制,将劳动实践融入家务劳动、自我服务劳动、社区服务、公益活动以及工农业生产之中,并与现代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有机结合,努力寻求突破和创新。这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利条件。

然后要落实全面有效的推进举措。从政策层面看,2015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三部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都对劳动教育目标、任务和实施途径提出了全方位要求。2021年山东省确定了劳动教育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市、县各级也陆续出台落实意见,认为当务之急就是要在实践层面采取有效举措,加大落实力度。笔者认为,除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基地建设、评价机制等方面下功夫,更须综合施策,创新推进劳动教育深入实施,有五个策略。一是实施学科融合策略。劳动教育没有清晰的学科边界,换言之,它是德智体美劳的五育综合体,跨界合作,理论实践共生。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其他活动也应结合学科特点、活动特征,有机融入劳动教育的内容。二是实施教学优化策略。抓好劳动教育,关键是解决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劳动教育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专业性比较强,必须加强专业指导,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三是实施课题引领策略。课题研究是深化研究成果、提升实践品质的有效途径,要针对劳动教育实践典型问题、重点工作和发展目标,确定研究课题,扩大研究成果。四是实施文化建设策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劳动精神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在校园营造鼓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浓厚氛围。五是实施家校合作策略。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结合实施家校共育工程,进一步密切家校合作,转变家长对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观念,指导家长多给孩子提供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让家长成为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

最后要把握质效为要的基本原则。没有质量和实效,一切努力都是空谈。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各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一系列劳动教育政策落到实处。比如课程实施方面,要规范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每周1课时是基础。要统筹安排家务劳动、校园劳动和校外劳动,实行“1+X”的课时制度,设立劳动周,至少每学年1次。要充分利用校内现有资源以及校外综合实践基地,打造高水平的劳动教育实践场所。要把劳动教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还要把劳动教育的师资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努力建设一支高质量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坚持务实为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所言:“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抓好落实,我们的事业就能充满生机;不抓落实,再好的蓝图也是空中楼阁。” 蓝图已绘就,方向已明确,关键就是看如何抓落实,要出实招、用实功、求实效,把务实求实贯穿劳动教育全过程。 2NaYiQhLKXyEGJ9uEQ3S2ZTuUVagdaq3vp9fiBipx7kTwuOIoNw4qDYRplDVwMH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