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八节
如何治理薄弱学校

薄弱学校治理问题一直是让校长头疼的问题。关注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发展,探索薄弱学校治理之道,着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是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课题。

薄弱学校有着相似的成因

笔者先后在5所薄弱学校工作过。这些学校不是偏远的农村学校,就是城乡接合部学校,其落后都有基本相似的原因,比如,师资不稳定且相对薄弱,结构性缺编,职业倦怠严重;生源复杂,家庭教育跟不上,学生习惯不好;学校办学条件较差。

笔者曾参与过一些有关调研、指导或帮扶薄弱学校的事情。走进这些学校,均有似曾相识之感,除去上述普遍问题之外,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如下问题:学校文化建设滞后,管理思想保守,创新意识不强;学校治理专业素养缺失,管理组织结构不够合理;学校管理者存在“官本位”思想,忽略自身专业发展;过于注重形象工程,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管理要素配置不科学;不少学校不能激发教师改革创新的信心,实际操作层面的研究成为短板,教师成长动力不足;多数学校仍存在课程开设不足、师生负担过重等办学行为不规范现象。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这些学校不是立足本校实际自觉实施渐进式改进,而是游离于自身的文化传统,盲目地从外围寻求改革创新的突破口,急于从上级行政部门或专家那里获取“灵丹妙药”,急于得到立竿见影的教育效益,结果导致学校内部教育者墨守成规、懒于创新。这种状态势必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识别、选择适合学校发展的路径

接手一所薄弱学校后,一味抱怨环境,观望等待,得过且过,显然不是负责任的选择。保持对现实问题的敏感性,增强预见性,立足本土,借助外力,识别、选择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路径,是治理薄弱学校必须重视的策略。

2011年,山东省启动普通中小学“1751”改革创新工程。该工程由省内外教育专家和部分齐鲁名校长名师等组成专家团队,深入入选学校进行持续跟进式专业指导,推动学校走“规范办学、尊重规律、依靠科学、改革创新、自主发展”之路。入选学校基本都是县区相对薄弱的学校。笔者参与了其中的专家调研小组。

我们小组每天分别走进同一个县区的一所小学、初中和高中进行调研,流程如下:听校长汇报—进教室听课—对校长、教师、学生、家长进行访谈问卷—查阅档案资料—观看课程展示—观察校园环境文化—撰写调研报告(涉及现状描述、问题分析、改进建议)—向教育局、学校反馈报告内容—根据学校需求匹配指导专家与指导学校。

另一次是2015年,笔者参与了重庆市第二期农村中小学“领雁工程”。这项工程“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推动农村学校学生养成教育、学校文化建设和校本课程开发等工作,使大量优质教育资源进入农村学校,走出一条教育均衡发展之路”。

笔者负责其中4个县区的5所项目学校的指导工作,流程如下:专家入校调研—学校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必选: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养成教育、校本课程建设;自选:校园文化建设、校长领导力提升)—匹配专家与指导学校—每学期专家两次入校指导(进课堂听课、依据方案评课指导,其他项目按学期重点循环推进)。

以上两项工程均为3年一个周期,最后进行综合验收评估。现以重庆市“领雁工程”项目学校璧山区大兴初中为例,简要说明行动过程与效果。学校积极鼓励干部、教师主动参与项目活动,先从部分教师入手,成立项目攻坚组先行探索;重新梳理学校文化,提炼出“精微”理念文化,架构学校“精微”课程顶层设计、制作“精微”课堂评价手册、引领教师课程与教学改革,走专业成长自觉之路。一年后,学校整体面貌焕然一新,过去上课时不敢讲话、被动听讲的学生慢慢呈现出踊跃质疑、有效合作、敢于展示的状态,教育教学质量得以较快提升。

当然,借助外力不等于不加选择地聘请一些与自身理念不一致的专家进入学校。如果没有机会遇到有效外力,笔者建议可以借鉴上面两个案例的思路,积极创造条件,争得各方支持,对学校进行全面把脉,准确定位,厘清思路,因势而谋。

找准办好这所学校的适合的支点

经过精准把脉,一些问题会浮出水面。解决之道便是回到真实的教育场景,回到教师与学生成长的实际,直面每个人的成长需求,找准让全体教职工内心受到触动、有信心办好这所学校的一个适合的支点。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2007年,笔者在山东省利津县北宋镇实验学校任校长时,提出并实施了“零”作业教学改革实践,在学校教学工作的敏感部位“动手术”。

学校在课后作业布置上有“三个不准”: 一律不准布置课后书面作业,不准课后发放成套试题,课上完不成的作业不准留在课后做。学校督查组随时随地检查,一旦发现给学生布置课后书面作业的情况,立即通报整改。

实施“一个必须”: 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精心设计的《课堂自主学习指导纲要》,必须实现当堂评价。这个举措大胆改造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流程,变革了教师传统的备课方式和教学方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学校同时出台了《单元自主学习指导纲要》和《双休日(节假日)生活指导纲要》,加强自习课和课外生活指导。

该项改革成果于2014年荣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位专家如此评价:“北宋镇实验学校无非是没有绕弯子,没有为学生课业负担找寻各种理由(社会压力大、家长期望高、教师素质不高等)开脱,而是直面现实问题,动真碰硬,体现出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担当。”

2016年,笔者被派往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分校任校长,该校地处密云区城区西北角城乡接合部。当时,校园环境简陋,缺少文化底蕴,办学思路不清晰。经过广泛调研与诊断,笔者选择将“确定学校办学理念”作为支点。伴随着办学理念“成就每一个人”的提出与获得认可,“全学习”课程改革与育人模式创新实践、“全学习”生态校园文化建设、“5+2”(读书、写作、课题、课例、课程+研学、分享)教师“自成长”模式等一系列创新举措相继推出。

办一所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推动工作,笔者认为,学校是一个存在生命规律的生态系统,不同起点与环境下的学校,其治理理念、逻辑是不一样的。学校需要潜下心来直面问题,并着眼未来找准促进学校发展的最佳支点,撬动学校管理固化的坚冰,慢慢改善学校教育生态,改良学校的各种生产关系,从而全面提升教育生产力。

让所有的时空都释放出教育价值

每到一所学校,笔者都会针对其薄弱原因重新审视一系列教育问题,主动适应新的环境和教育对象。记得刚到密云分校时,一位教师说道:“校长,我们不是不想干好,而是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干。”这让笔者想到了专业领导力的重要性,比如文化、课程与教学领导力,学校管理者需要懂得、尊重教育规律,按照课程教学的专业标准来治理学校。

在推动“全学习”课程改革时,笔者对其概念做了阐释。所谓“全学习”,是以学科学习与素养培养为目标,通过规划与运用学校文化、空间和环境,科学平衡环境、空间、技术与文化整体建构,以便丰富学习资源、支持多种学习方式,满足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生理、心理需求,促进学生自我学习。

整个学校文化环境从课程出发来设计,以空间融合为亮点,基于环境与人的联系,让各种资源与学校文化融为一体,为多变的学习方式、灵活的学习时间、丰富的学习资源提供适合的、温馨的场景,所有的时空都释放出教育价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对于教学改革,笔者本着“优化变革进程,让教师心怀希望教学”的原则,解放教师的职业兴趣,尊重他们的专业话语权,为他们的实践与研究提供各种平台和资源,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首先,需要为教师创造新的职业生活。 笔者悄悄采取了以下三个措施:一是取消原先低效的备课方式,及时研发新的教学设计理念与模型、新的课堂教学专业评估标准;二是主动与上级部门解释学校行动的背景、内涵、做法、意义,争取赢得理解与支持;三是邀请与学校教学改革理念一致的专家走进学校进行专业指导,激发教师改进动力。

其次,需要营造氛围。 鼓励一些志同道合者形成共同体,大家一起尝试变革,分享经验与教训,相互给予勇气。笔者倡导启动的共同体以工作十年左右的青年教师为主体,他们大多乐意承担教学改革任务。共同体命名为“青年教师自主成长协会”,他们自己设计了会标——一棵长着26片叶子的树,寓意由26人发起并在一起学习、实践、对话。一学期后,年龄较大的教师自发形成了“领军教师成长俱乐部”,新教师则形成了“未来教师成长联盟”。

我们还缔结了重庆、山东、河南、辽宁等地的一些友好学校,把这些学校的热心改革者引入自己学校的改革队伍中,互相学习,多元融合,不断优化变革策略与资源。

最后,需要让行动者走向公众。 让他们用自己的价值观和经验影响他人,更可以直面挑战,接受他人的检验。每学期笔者都会带领教师到兄弟学校上示范课、开讲座;推介教师参加各级教学比赛,在一些培训会上做交流发言;组织成果推介会;等等。我们及时调整、巩固和强化改革者的实践研究,培育改革成果。

教师慢慢认识到,任何外在的奖赏都比不上自己的行动与工作的意义相联系后产生的获得感。教师的心灵变得纯粹而专注,成长更加自觉。师生关系也因教师为每个学生生命赋能而得以重建,学生的个性与兴趣发展更得以彰显。 GwwwMxeEu+nW7gGHi3Hz1fyTxrZLoO23UsfoIB0LCy8m/xhZdqI3y0pQYs6dO2n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